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头区浮游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施建伟 朱静亚 +4 位作者 黄进 李玉英 王晨溪 胡兰群 孙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9,共6页
为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水源头区浮游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于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分别在丹江口水库河南水域丹库和中线干渠南阳段选取6个典型生态采样点进行样品采集,对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连续监测和评价.结果共发现浮游生物132... 为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水源头区浮游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于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分别在丹江口水库河南水域丹库和中线干渠南阳段选取6个典型生态采样点进行样品采集,对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连续监测和评价.结果共发现浮游生物132属403种;浮游植物9门44科94属357种,其中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比为43.70%-33.61%-11.20%,浮游植物指示种8门21科32属42种,其中中营养型指示种占78.57%;浮游动物4门32科38属46种,浮游动物指示种仅2种;调水前后香农威勒多样性指数(H′)均大于1.0,均值为2.33,调水后H′值先降低后增加,最高值达3.33.综合评价认为:库体和干渠水体稳定,为中营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头区 浮游生物 生物监测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河南段)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兆进 陈海燕 +6 位作者 李玉英 黄进 鲁开杰 赵海军 李冰 朱静亚 胡兰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05-1513,共9页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干渠河南段浮游細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于2016年7月对中线干渠河南段5个典型生态点位表层水样进行采集.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干渠水质总体较好,除总氮(T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外,其他各项指标符合Ⅰ类水...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干渠河南段浮游細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于2016年7月对中线干渠河南段5个典型生态点位表层水样进行采集.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干渠水质总体较好,除总氮(T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外,其他各项指标符合Ⅰ类水标准要求.渠首、方城和新郑3点位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温县、安阳2点位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浮游細菌群落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甶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疲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等25个门和407个翼组成,5点位样品具有丰富的群落组成,浮游细菌群落多祥性排序为:温县>新郑>方城>渠首>安阳.对浮游細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TN、Chla,NH_4^+-COD、COD_(Mn)能显著影响浮游细菌群落,pH值和TP对其也有一定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渠 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小型猪场废水中细菌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秦会玲 常导 +4 位作者 刘阳坤 章伟成 付玲 李娜 姚伦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6,共7页
由于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长期使用,导致了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ARB)的大量出现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resistantgene,ARG)的污染,给周边水源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调查河南区域... 由于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长期使用,导致了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ARB)的大量出现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resistantgene,ARG)的污染,给周边水源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调查河南区域小型养猪场废水中细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存在情况,对某小型猪场8个取样点的污水及底泥样品进行检测.利用抗生素药敏试验调查了废水中细菌的耐药性及PCR扩增技术检测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表明:(1)母猪舍、仔猪舍、育肥舍、妊娠舍和产房5个采样点的废水中细菌的耐药率较高,在经过处理后污水池和沉淀池废水中细菌耐药率显著下降,但与自然环境相比依然较高;(2)四环素类、磺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猪场和生活区细菌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在环境中发生迁移,进入附近生活水源区.该研究的调查数据为规范小型养猪场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进一步展开小规模养猪场中抗生素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的污染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抗生素 耐药性 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生素耐药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海鹏 侯勉 +2 位作者 王春平 于中斌 路纪琪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7-886,共10页
经野外调查、文献整理、检视标本和照片核查,整理得河南现生爬行动物计有47种,隶于2目11科。包括龟鳖目2科4种;有鳞目9科43种,其中蜥蜴亚目4科9种;蛇亚目5科34种。三(亚)目种数分别占河南爬行动物总种数的8. 5%,19. 1%和72. 3%。从区系... 经野外调查、文献整理、检视标本和照片核查,整理得河南现生爬行动物计有47种,隶于2目11科。包括龟鳖目2科4种;有鳞目9科43种,其中蜥蜴亚目4科9种;蛇亚目5科34种。三(亚)目种数分别占河南爬行动物总种数的8. 5%,19. 1%和72. 3%。从区系组成来看,32种属东洋界,6种属古北界,9种为广布种,分别占河南爬行动物总种数的68. 1%、12. 8%和19. 1%,体现出古北界、东洋界成分相过渡的特点。动物地理区划分析表明,河南省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山区高、丘陵及平原低,豫南高于豫北,豫西高于豫东。基于最新文献和笔者调查,对部分物种的归属作了调整或学名订正;对部分已记录种的分布范围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多样性 区系 地理分布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褐胸鹟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凯丽 杨康强 +4 位作者 闫满玉 邓天鹏 姚伦广 阮晓晖 梁子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5-837,共3页
2019年5月2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观鸟活动时,发现1只雀形目鸟类,经查阅相关文献,最后确认其为褐胸鹟(Muscicapa muttui),系河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关键词 河南省 新纪录 褐胸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淮河以北地区(古北界)发现饰纹姬蛙 被引量:1
6
作者 耿传宁 黄华 +1 位作者 刘志文 赵海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4-816,共3页
2016年8月和2018年2月于河南省淮阳县采获姬蛙属 Microhyla 标本各1号,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鉴定为饰纹姬蛙 M.fissipes ,系河南省淮河以北地区(古北界)首次发现,又一次体现了河南两栖动物存在的东洋界、古北界成分过渡的特点。... 2016年8月和2018年2月于河南省淮阳县采获姬蛙属 Microhyla 标本各1号,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鉴定为饰纹姬蛙 M.fissipes ,系河南省淮河以北地区(古北界)首次发现,又一次体现了河南两栖动物存在的东洋界、古北界成分过渡的特点。标本现保存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饰纹姬蛙 淮河以北地区 古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五加科1新记录属——梁王茶属
7
作者 李景照 黄红慧 +2 位作者 焦铸锦 徐东亚 刘宗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9-1332,共4页
报道了河南省五加科(Araliaceae)1个分布新记录属及其属下1新记录种,梁王茶属( Metapanax J. Wen & Frodin),异叶梁王茶[ Metapanax davidii (Franchet) J. Wen & Frodin]。该种为常绿灌木,叶为单叶或掌状分裂,花聚生为伞形花序... 报道了河南省五加科(Araliaceae)1个分布新记录属及其属下1新记录种,梁王茶属( Metapanax J. Wen & Frodin),异叶梁王茶[ Metapanax davidii (Franchet) J. Wen & Frodin]。该种为常绿灌木,叶为单叶或掌状分裂,花聚生为伞形花序,再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苞片早落,花梗具关节,子房2室,核果,扁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1月。讨论了该种叶、花、果的形态学变异特征和其区系地理学意义。该新记录的发现对梁王茶属的系统分类、迁移演化以及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五加科 新记录 异叶梁王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许昌市降雨侵蚀力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孟豪 曹连海 +2 位作者 夏帆 闫安 王诗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7期281-288,共8页
利用许昌市13个降雨量观测点1956—2014年的月降雨量数据,结合线性回归、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以及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研究许昌市多时间尺度降雨侵蚀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来许昌市降雨侵蚀力... 利用许昌市13个降雨量观测点1956—2014年的月降雨量数据,结合线性回归、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以及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研究许昌市多时间尺度降雨侵蚀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来许昌市降雨侵蚀力在全年、年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全年、汛期、春季和夏季时间尺度上呈减少趋势,其余时间尺度上呈增加趋势;全年、汛期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非汛期降雨侵蚀力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许昌市全年、春、夏、秋和冬季降雨侵蚀力分别在1964、1998、1999、1969和1962年发生了突变;许昌市年降雨侵蚀力存在14、22、3年的第1、第2、第3主周期变化,季降雨侵蚀力也同样存在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 MORLET小波分析 演变特征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烟腹毛脚燕
9
作者 郭凌 刘冰许 +6 位作者 梁子安 王恒瑞 李全新 张建华 李进萍 马小峰 赵文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730,共3页
2016年6月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夏馆镇葛条爬村发现烟腹毛脚燕,此次发现为烟腹毛脚燕在河南省鸟类新纪录。本文报道了其形态特征,并对该物种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烟腹毛脚燕 河南 鸟类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流苏鹬
10
作者 阮晓晖 闫满玉 +2 位作者 杨康强 肖凯丽 梁子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254,共3页
2018年4月14~20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进行鸟类调查时,使用单反数码相机(尼康D5,尼康AF-S 600mm f/4G ED VR)进行拍摄记录,记录到1只与另外9只鹤鹬混群的鸻形目鸟类,经查阅相关文献,最后确认其为流苏鹬,系河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关键词 鸟类新纪录 河南省 流苏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的黄河流域实际蒸散发变化归因分析
11
作者 王大洋 王大刚 +4 位作者 莫崇勋 姬明飞 刘少博 杜懿 林泽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为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蒸散发的影响程度,研究基于最新的ERA5-Land数据,分析了黄河流域1961—2020年蒸散发及相关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对实际蒸散发变化进行定量归因。结果表明,改进的水... 为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蒸散发的影响程度,研究基于最新的ERA5-Land数据,分析了黄河流域1961—2020年蒸散发及相关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对实际蒸散发变化进行定量归因。结果表明,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法原理更加清晰,计算简单,可操作性更强。1961—2020年黄河流域实际蒸散发量和降水量均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减少率分别为4.5和15.9 mm/10a,而潜在蒸散发量和干燥指数则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增加率分别为24.4 mm/10a和0.078/10a。实际蒸散发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源区有一定的增加趋势。定量归因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导致实际蒸散发量减少,贡献率为79%,而下垫面变化造成实际蒸散发量增加,贡献率为21%,因此,气候变化是黄河流域实际蒸散发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研究期望为黄河流域未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水量-能量空间坐标分解 实际蒸散发 归因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重金属铅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升 毛文凌 +4 位作者 吴红红 刘紫薇 姚伦广 汤行春 李亚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1-1419,共9页
为了探究钙多肽对水稻吸收重金属铅的影响,以总铅含量分别为100、200、500 mg·kg^(-1)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钙多肽为水稻种植肥料,常规复混肥为对照,研究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态铅含量、pH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效应,同时研究钙多肽对... 为了探究钙多肽对水稻吸收重金属铅的影响,以总铅含量分别为100、200、500 mg·kg^(-1)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钙多肽为水稻种植肥料,常规复混肥为对照,研究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态铅含量、pH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效应,同时研究钙多肽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铅含量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多肽可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铅含量,提高土壤pH。水稻种植实验中,钙多肽促进水稻生长,使株高提高6.8%~28.9%,千粒重提高6.5%~16.9%;钙多肽提高水稻根部的铅含量,降低水稻茎、叶和糙米中的铅含量,根部铅含量提高10.8%~120.6%,茎部铅含量降低2.2%~28.4%,叶部铅含量降低0.5%~28.6%,糙米铅含量降低13.3%~25.5%;同时钙多肽提高了水稻不同部位的钙含量,使根部钙含量提高1.7%~32.6%,茎部钙含量提高1.6%~17.5%,叶部钙含量提高1.1%~13.4%,糙米钙含量提高12.4%~21.5%。水稻茎、叶和糙米钙含量的增加与其铅含量的减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钙含量的增加抑制了其对铅的富集。研究还表明钙多肽的作用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多肽 铅污染 水稻 原位钝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UASB-MBBR处理中药提取废水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宗华 赵东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微电解-UASB-MBBR工艺对中药提取废水进行处理,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微电解水力停留时间为4 h,UASB COD容积负荷为3.0 kg/(m^3·d),MBBR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时,经混凝脱色后的出水水质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 采用微电解-UASB-MBBR工艺对中药提取废水进行处理,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微电解水力停留时间为4 h,UASB COD容积负荷为3.0 kg/(m^3·d),MBBR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时,经混凝脱色后的出水水质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且工艺运行效果稳定,费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中药提取废水 上流厌氧污泥床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水分条件下绿豆幼苗根长QTL定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吉宝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6-422,共7页
【目的】为了鉴定控制干旱胁迫下绿豆根长生长基因。【方法】以绿豆RIL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甘露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绿豆幼苗根长的变化,并对正常条件下根长、处理条件下根长和相对根长性状进行定位。【结果】对照条件下根长、处理条... 【目的】为了鉴定控制干旱胁迫下绿豆根长生长基因。【方法】以绿豆RIL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甘露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绿豆幼苗根长的变化,并对正常条件下根长、处理条件下根长和相对根长性状进行定位。【结果】对照条件下根长、处理条件下根长和相对根长性状表型均为正态分布,说明根长性状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共检测到6个与根长相关QTLs,表型贡献率在5.94%~12.30%之间,其中对照根长的2个QTLs(qCRL4和qCRL5)位于第4和5连锁群、处理根长的2个QTLs(qSRL4和qSRL11)位于第4和11连锁群、相对根长的2个QTLs(qRRL6和qRRL11)位于第6和11连锁群;处理根长和相对根长性状的一个QTL重合于11号连锁群的Mchr10-27~Mchr10-47标记之间,对照根长和处理根长性状的一个QTL重合于4号连锁群的Mchr4-71~Mchr4-99标记之间,说明在这两个区间可能存在决定绿豆抗旱性的通用基因;检测到9对呈显著水平的互作影响,单个互作贡献率在23.05%~35.05%之间,且互作位点发生在非连锁标记之间。【结论】共分离出4个决定干旱胁迫下绿豆根长性状基因位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抗旱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根长 QTL定位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养猪场排水与污水处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宗华 蒋耿民 《吉林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39-40,共2页
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场内积聚的粪便量不断增大,如何科学的清理猪场污染物,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规模化养猪场的特点,阐述了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中常见的两种排水形式,并分别从规模... 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场内积聚的粪便量不断增大,如何科学的清理猪场污染物,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规模化养猪场的特点,阐述了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中常见的两种排水形式,并分别从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分离、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净化、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沉淀以及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淤泥沥水等方面,提出了规模化养猪场污水处理措施,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 排水设施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枯水期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16
作者 陈兆进 丁传雨 +5 位作者 朱静亚 李冰 黄进 杜宗明 王亚 李玉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6-344,共9页
为了解丹江口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于2016枯水期(1月)对丹江库区内5个典型生态点位表层水样进行采集.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总体较好,除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外,其他各项指标符合Ⅰ类水标准要求.总氮... 为了解丹江口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于2016枯水期(1月)对丹江库区内5个典型生态点位表层水样进行采集.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总体较好,除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外,其他各项指标符合Ⅰ类水标准要求.总氮(T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为库区的主要污染因子,水体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浮游细菌群落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由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黴菌门(Verrucomicrobia)、壁厚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22个门和323个属组成.5位点样品具有丰富的群落组成,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排序为:黑鸡嘴>台子山>库心>宋岗>渠首.对浮游细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T、pH值、NH_4^+-N、SD显著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丘区野外坡面土壤水分变化对次降雨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子淼 肖培青 +1 位作者 郝仕龙 杨春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4,共9页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与空间变异特征对坡面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黄丘区降雨-土壤水分响应关系,在天水罗玉沟流域建立野外坡面小区,利用野外水分动态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天然状态和90 mm/h降雨强度下的土壤水...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与空间变异特征对坡面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黄丘区降雨-土壤水分响应关系,在天水罗玉沟流域建立野外坡面小区,利用野外水分动态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天然状态和90 mm/h降雨强度下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土壤剖面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以划分为速变层(0~20 cm)、活跃层(20~30 cm)、次活跃层(30~40 cm)和相对稳定层(40~100 cm),土壤水分的垂向分布存在分层现象,坡向分布存在显著的坡位差异(P<0.05)。降雨过程中,降雨能明显增强土壤水分的活跃性,主要表现在0~30 cm土层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降雨对土壤水分活跃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弱。0~30 cm土层土壤水分随降雨时间变化表现为3段式,即快速上升期、稳定期、略微下降期,深层次土壤水分在垂向的变化中表现为不均匀性,存在梯度性差异;除0~30 cm土层外,降雨仅增加各土层中的土壤水分,对各层间土壤水分在整体土层范围中土壤水分的占比影响较小,雨中坡位间土壤水分的分布差异更为显著(P<0.01)。随着0~3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水率的增加,产流速率呈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产沙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产沙量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坡地 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空间变异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郭诗君 王小军 +7 位作者 韩品磊 郑保海 蒋叶青 郭坤 韩雪梅 李百炼 高肖飞 李玉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6-376,共11页
2017年5月-2019年10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库--丹江口水库库区水体7个监测位点、0~20 m间4个水层的垂向叶绿素a(Chl.a)浓度与水质因子进行了季度性调查,以期了解不同位点、不同水层Chl.a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丹... 2017年5月-2019年10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库--丹江口水库库区水体7个监测位点、0~20 m间4个水层的垂向叶绿素a(Chl.a)浓度与水质因子进行了季度性调查,以期了解不同位点、不同水层Chl.a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各位点营养状态指数(TSI)均为中营养化状态.水体Chl.a浓度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极高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营养盐和Chl.a浓度均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入库区具有较高的总磷和氨氮浓度,汉江库区具有最高的Chl.a浓度,源头污染源控制和监测仍然是丹江口水库管理的重中之重.不同位点Chl.a浓度的驱动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汉江入库和大坝区Chl.a浓度分别受到硝态氮和p H的影响,而出水口大坝位点主要受到了水深、水温和氨氮的影响.丹江入库区Chl.a浓度受到了水深、氨氮、总磷和水温的影响,但丹江库区表现出了与其他生态区较大的区别,其Chl.a浓度主要受到水深和有机质输入的影响.因此,对丹江口水库各位点的管理,应该分不同生态区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本研究旨在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持续的生态调度提供基础生态数据支持,为完善水库水源地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叶绿素A 影响因子 偏Mantel分析 营养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调水过程水文和理化因子共同驱动丹江口水库库湾浮游植物季节变化 被引量:16
19
作者 闫雪燕 张鋆 +6 位作者 李玉英 蒋叶青 崔真真 高肖飞 吴乃成 Fohrer Nicola 韩雪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0-1363,共14页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库湾是水库型湖泊水质安全敏感区,动态调水过程库湾水质直接关系到调水安全.为探究动态调水过程中丹江口水库库湾浮游植物季节变化规律和驱动因子,2018年7月2019年7月,从丹库入库口到渠首调水口,按...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库湾是水库型湖泊水质安全敏感区,动态调水过程库湾水质直接关系到调水安全.为探究动态调水过程中丹江口水库库湾浮游植物季节变化规律和驱动因子,2018年7月2019年7月,从丹库入库口到渠首调水口,按季节对18个样点进行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分析.从整个丹库来看,浮游植物全年总丰度变化范围为0.43×10^(3)~4.7×10^(6)cells/L,夏季最高,秋季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春季最高,秋季最低.春季群落为硅藻绿藻型,夏季为绿藻硅藻型,秋季为蓝藻型,冬季为蓝藻绿藻硅藻型,秋季蓝藻相对丰度最高.位于丹库准保护区内的库湾胡寨,秋季水体电导率、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最大,蓝藻丰度最高.从入库口经库湾到调水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明显演替.从水文因子来看,秋季水库水位较高,调水流速和流量增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水位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水位越高则多样性指数越低;流量和流速与Shannon-Wiener指数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低.方差分解分析发现,水文因子和理化因子共同影响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偏Mantel分析显示3个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水温、氧化还原电位、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浓度相关;典范对应分析也表明,总氮是影响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最显著的环境因子.人类干扰活动改变了库湾水质理化性质,强干扰提高了蓝藻门丰度.因此,控制库湾人类干扰强度,尤其在水位和调水量较高的秋季,对于改善水体藻类组成、保护整个丹江口水库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动态调水 库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目标农业水价制定模式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孟豪 曹连海 赵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5-159,共5页
在单一灌溉情况或单一目标下制定的农业水价不能反映灌溉水量的年际差异和水价利益方的多样性。在阐明农业水价具有动态性和多目标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供水成本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动态农业水价计算方法,建立了农业成本水价与农民可承受水... 在单一灌溉情况或单一目标下制定的农业水价不能反映灌溉水量的年际差异和水价利益方的多样性。在阐明农业水价具有动态性和多目标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供水成本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动态农业水价计算方法,建立了农业成本水价与农民可承受水价相结合的动态水价制定模式,并在河南省博爱县项目区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相比固定的农业水价,基于动态水文条件下计算的动态农业成本水价和农民可承受水价更能真实地反映供水成本和农民承受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动态水价制定模式不仅考虑了水价在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动态特性,还弥补了单一目标定价的不足,并能在兼顾用水公平的情况下,发挥水价进使农业节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性 多目标性 农业成本水价 农民可承受水价 动态水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