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区激光熔化Inconel 718合金δ相析出演化及原位拉伸断裂机制
1
作者 郑留伟 种博文 +3 位作者 汪英芝 申蕾蕾 刘奋成 鲁辉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0-2704,共15页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Inconel 718合金,并对沉积态试样进行固溶+双时效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分析热处理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并利用装配于扫描电镜的原位拉伸测试平台对合金拉伸变形行为及裂纹扩展机制进行...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Inconel 718合金,并对沉积态试样进行固溶+双时效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分析热处理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并利用装配于扫描电镜的原位拉伸测试平台对合金拉伸变形行为及裂纹扩展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沉积态相比,经固溶+双时效后,合金的Laves相溶解,析出大量δ相,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74.19%和41.35%,但伸长率明显下降;在原位拉伸变形过程中,主裂纹都以穿晶和沿晶两种方式扩展,但与沉积态相比,固溶+双时效态合金的沿晶裂纹占比明显增多。这主要是由于针状δ相在晶界附近的析出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强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沿晶开裂的可能性,使试样裂纹倾向沿晶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18合金 原位拉伸 热处理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5合金钎焊前电阻焊定位界面成形及性能分析研究
2
作者 盛红飞 邓黎鹏 +3 位作者 易润华 李海涛 程东海 黄斌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141,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某航空发动机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构件真空钎焊电阻焊定位界面成形及性能。以Φ3.0 mm×0.1 mm的GH3030箔片为微隙支点,采用直流电阻焊机进行焊接,研究等值双脉冲电阻焊工艺参数(焊接电流I_(1)=I_(2)、焊接时长t_(1)=t_... 本工作研究了某航空发动机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构件真空钎焊电阻焊定位界面成形及性能。以Φ3.0 mm×0.1 mm的GH3030箔片为微隙支点,采用直流电阻焊机进行焊接,研究等值双脉冲电阻焊工艺参数(焊接电流I_(1)=I_(2)、焊接时长t_(1)=t_(2)、焊接压力P)对微隙界面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拉伸载荷随焊接时长及焊接压力的增加呈倒“V”形变化。在t_(1)=t_(2)=0.2 s、P=11.54 kN条件下,随焊接电流的增大,界面微隙定位点连接面逐渐增大、γ-Ni相枝晶组织的生长方向趋于一致、拉伸载荷逐渐增大,且TaC的大量析出使得在TaC的富集区出现孔洞缺陷。同时,当I_(1)=I_(2)=6.7 kA时,微隙界面拉伸载荷达到最大值8.63 kN,微隙尺寸为0.05 mm;当I_(1)=I_(2)>6.7 kA时,支点飞溅严重,力学性能大幅下降。单脉冲拉伸断口韧窝较小且有未焊合现象,等值双脉冲拉伸断口韧窝较大,断裂位置在热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电阻焊 微隙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含量对超声处理ZL114A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戴俊飞 芦刚 +4 位作者 涂志新 柳玉军 黄盛铭 李莹 江华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86,共8页
目的改善ZL114A合金铸件在凝固结晶过程中出现的针片状共晶硅(Si)相割裂基体及粗大α-Al枝晶缺陷,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方法采用超声振动和稀土Y变质法对ZL114A合金进行协同处理,超声振动功率为1500W,施振浇注温度为740℃,稀土Y含量(... 目的改善ZL114A合金铸件在凝固结晶过程中出现的针片状共晶硅(Si)相割裂基体及粗大α-Al枝晶缺陷,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方法采用超声振动和稀土Y变质法对ZL114A合金进行协同处理,超声振动功率为1500W,施振浇注温度为740℃,稀土Y含量(质量分数)为0%、0.3%、0.6%、0.9%。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RD衍射仪、数显维氏硬度机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稀土Y含量对超声处理ZL114A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Y含量的增加,超声处理下的ZL114A合金α-Al枝晶晶粒的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当Y质量分数为0.6%时,晶粒最细,平均尺寸为202.60μm。超声处理下的ZL114A合金的抗拉强度、显微硬度、伸长率均随着Y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且都在0.6%(质量分数)Y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309.5MPa、121.77HV、5.1%。而未添加Y时,ZL114A合金的抗拉强度、显微硬度、伸长率仅有261.5 MPa、110.42HV、4.33%。结论稀土Y元素能够改善超声处理下ZL114A合金的共晶Si相和α-Al枝晶,并显著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这表明通过合理添加稀土Y和施加超声振动,可以有效提升ZL114A合金铸件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4A合金 稀土Y变质 超声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速度对7075-T6铝合金薄板μFSW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清 龙腾飞 +2 位作者 王金锴 彭倩群 毛育青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6,共7页
目的 针对微搅拌摩擦焊在高焊速条件下难以控制待焊板材变形的问题,通过适当降低焊接速度来研究其对接头成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微搅拌摩擦焊(μFSW)方法并使用无针式搅拌头,对0.5 mm厚7075-T6铝合金进行焊接试验,... 目的 针对微搅拌摩擦焊在高焊速条件下难以控制待焊板材变形的问题,通过适当降低焊接速度来研究其对接头成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微搅拌摩擦焊(μFSW)方法并使用无针式搅拌头,对0.5 mm厚7075-T6铝合金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不同焊速条件下接头的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结果 采用无针式搅拌头,在47.5 mm/min低焊接速度的工艺参数下实现了超薄7075-T6铝合金板材的有效冶金连接,焊缝表面成形良好,未见明显缺陷,所获得的接头抗拉强度达404.16MPa。然而,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μFSW接头成形受焊接热输入影响变大。当采用75 mm/min的焊接速度进行焊接时,由于焊接热输入降低,焊缝中心底部有未焊透缺陷产生,在接头拉伸过程中,未焊透区域优先发生断裂,因此接头的受力承载面积降低,抗拉强度下降。继续增加焊接速度至118 mm/min,未焊透缺陷延伸至焊核区中心位置,进一步降低了接头的有效受力承载面积,大幅降低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结论 不同的焊接速度对7075-T6铝合金μFSW接头的组织及性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焊接速度越高,焊接热输入越低,焊缝底部未焊透缺陷越明显,未焊透缺陷的产生不利于提高接头的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薄板 微搅拌摩擦焊 接头成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和TC4钛合金腐蚀加工溶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林翠 胡舸 +3 位作者 梁静 赵晴 杜楠 王力强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50,共8页
测试了TC1和TC4钛合金在氢氟酸-硝酸溶液中腐蚀加工的E-t曲线和极化曲线,分析了腐蚀加工过程的速率变化,观察了腐蚀加工形貌。在氢氟酸-硝酸腐蚀加工液中,极化曲线呈现活化-钝化特征,氢氟酸浓度较高时,硝酸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极化曲线... 测试了TC1和TC4钛合金在氢氟酸-硝酸溶液中腐蚀加工的E-t曲线和极化曲线,分析了腐蚀加工过程的速率变化,观察了腐蚀加工形貌。在氢氟酸-硝酸腐蚀加工液中,极化曲线呈现活化-钝化特征,氢氟酸浓度较高时,硝酸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极化曲线呈现自钝化倾向。钝化膜的生成速率和厚度由氢氟酸和硝酸体积比决定,氢氟酸和硝酸体积比为1∶2时,腐蚀加工速率最大。腐蚀加工初期钛合金表面氧化膜被破坏,自腐蚀电位迅速变负,加工速率较大,继续加工,硝酸使钛合金表面发生钝化,导致速率降低,钝化膜的生成和破坏同时进行,当钝化膜的生成与基体溶解达到动态平衡时,自腐蚀电位和加工速率趋于稳定。TC1和TC4钛合金中的Ti和Al优先溶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钛合金表面微观凹坑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钛合金 TC4钛合金 腐蚀加工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钛合金腐蚀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林翠 梁静 +2 位作者 赵晴 杜楠 王力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5,共5页
筛选出TA15腐蚀加工液的配方,探讨腐蚀加工液的调整和寿命。结果表明:TA15的腐蚀加工液配方为HF30g/L,HNO3150g/L,添加剂平平加0.5g/L。随腐蚀加工的进行,溶液中主要成分减少,钛离子含量增加,会影响腐蚀加工工艺性能和腐蚀加工后试样的... 筛选出TA15腐蚀加工液的配方,探讨腐蚀加工液的调整和寿命。结果表明:TA15的腐蚀加工液配方为HF30g/L,HNO3150g/L,添加剂平平加0.5g/L。随腐蚀加工的进行,溶液中主要成分减少,钛离子含量增加,会影响腐蚀加工工艺性能和腐蚀加工后试样的表面质量,因此需要定期对腐蚀加工液进行调整。钛离子含量每增加5g/L补加10g/L HF,10g/L HNO3,初始量1/5的添加剂。当溶液中钛离子含量为50g/L时,达到槽液加工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 腐蚀加工 配方 槽液调整和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正华 贺荣 +1 位作者 郭吉萍 李志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7-21,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摩擦测试装置,对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压边力、润滑状态等三种工艺参数对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影响,并采用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 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摩擦测试装置,对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压边力、润滑状态等三种工艺参数对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影响,并采用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摩擦系数的主次关系和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参数中,温度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压边力因素影响一般,而润滑因素影响最小;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温度240℃、压边力3MPa和二硫化钼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板 温成形 正交实验 模具圆角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高温合金腐蚀加工速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峰 林翠 +1 位作者 赵晴 袁亮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研究了GH4169高温合金在含三氯化铁的腐蚀液中腐蚀加工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腐蚀加工速度主要取决于HF、HNO3、HCl、FeCl3的浓度和加工温度。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腐蚀加工速度加快;温度每升高10℃,腐蚀速度增加4.35μm/min。FeCl3不... 研究了GH4169高温合金在含三氯化铁的腐蚀液中腐蚀加工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腐蚀加工速度主要取决于HF、HNO3、HCl、FeCl3的浓度和加工温度。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腐蚀加工速度加快;温度每升高10℃,腐蚀速度增加4.35μm/min。FeCl3不仅能够提高腐蚀速度且能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溶液中Ni 2+的存在会影响腐蚀速率,随着Ni 2+浓度增加,腐蚀速率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高温合金 腐蚀加工 腐蚀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169合金激光增材修复组织调控及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镔 刘奋成 +4 位作者 刘丰刚 程诗翔 汤洛天 王宏 魏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7,23,共6页
采用激光增材修复方法对K4169合金基材进行了高质量修复,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固溶处理+双级时效处理(SIDA)对激光增材修复K4169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激光增材修复K4169合金修复情况良好,渗透探伤与X射线探伤均未... 采用激光增材修复方法对K4169合金基材进行了高质量修复,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固溶处理+双级时效处理(SIDA)对激光增材修复K4169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激光增材修复K4169合金修复情况良好,渗透探伤与X射线探伤均未检测到缺陷产生。试样修复区显微组织为沿沉积方向外延生长的典型的粗大柱状晶组织,细小松针状的Laves相在枝晶间大量析出。经过SIDA热处理后,贯通各个修复层的亚稳柱状枝晶组织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脆性Laves相发生固溶,呈现出碎化现象。修复态试样平均抗拉强度为521 MPa,经SIDA处理后可达856 MPa,高于铸件的825 MPa,伸长率由修复态的31.4%下降到20.3%,但仍高于铸件的5%。所有室温拉伸试样断裂位置均在热影响区并且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169合金 激光增材修复 显微组织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速度对铝合金锁底结构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继元 毛育青 +2 位作者 王金锴 黎宁 黄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7,共7页
目的针对密封性要求高的6082-T6铝合金特殊容器焊接接头强度低的问题,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对锁底接头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选用焊接速度为47.5mm/min,搅拌针旋转速度分别为600、750、950 r/min的焊接工艺参数对6082-T6铝合金... 目的针对密封性要求高的6082-T6铝合金特殊容器焊接接头强度低的问题,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对锁底接头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选用焊接速度为47.5mm/min,搅拌针旋转速度分别为600、750、950 r/min的焊接工艺参数对6082-T6铝合金锁底结构进行搅拌摩擦焊接,分析不同旋转速度对锁底接头横截面形貌、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锁底结构搅拌摩擦焊的焊缝区均存在未焊透和弱连接缺陷;随着旋转速度的提高,“S”线逐渐增多并且向前进侧方向偏移,未焊透缺陷尺寸逐渐增大;接头热影响区沉淀相的尺寸随着旋转速度的提高而增大,且分布更密集;提高旋转速度会造成接头拉伸性能逐渐降低;其中在旋转速度600r/min下获得的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53%,而旋转速度为950r/min时接头抗拉强度仅为母材的48%,并且在断口处发现了大量富Fe相沉淀颗粒物。结论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大,热影响区所受焊接热循环的高温时间增长,冷却时间延长,含有富Fe的沉淀相明显可见且逐渐粗化变大,导致力学性能降低。试样断裂位置均沿接头底部未焊透区域开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底结构 搅拌摩擦焊 焊接缺陷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添加量对5052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彭丽莎 沈建明 +2 位作者 夏春 黄春平 傅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以5052铝合金为基体,采用搅拌摩擦加工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分散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墨烯添加量不超过1.0wt%时,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可实现较好地分散;随石墨烯添加量的提高,复合... 以5052铝合金为基体,采用搅拌摩擦加工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分散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墨烯添加量不超过1.0wt%时,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可实现较好地分散;随石墨烯添加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呈上升的趋势,当石墨烯添加量为2.0wt%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显微硬度为87.44 HV,较同等条件基体的显微硬度提高了64.3%;复合材料的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石墨烯添加量为1.5wt%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为139.0 MPa和247.5 MPa,相比同等条件基体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63.1%和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5052铝合金 搅拌摩擦加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24镍基高温合金等离子束填丝熔覆修复开裂机理分析
12
作者 张传奎 刘奋成 +4 位作者 秦礼彬 王鑫 刘丰刚 胡生双 余小斌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目的针对高Al、Ti含量K424镍基高温合金铸造缺陷难修复的问题,开展等离子束填丝熔覆修复工艺研究,并分析K424合金修复过程的开裂机理。方法利用等离子束填丝熔覆修复技术进行K424合金铸造缺陷修复。在熔覆速度为0.002 m/s的条件下,调整... 目的针对高Al、Ti含量K424镍基高温合金铸造缺陷难修复的问题,开展等离子束填丝熔覆修复工艺研究,并分析K424合金修复过程的开裂机理。方法利用等离子束填丝熔覆修复技术进行K424合金铸造缺陷修复。在熔覆速度为0.002 m/s的条件下,调整焊接电流为50、60、70、80 A,以及在熔覆速度为0.001 m/s的条件下,调节焊接电流为60 A和70 A进行修复实验,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K424合金修复裂纹敏感性的影响,并对开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在熔覆速度为0.002 m/s与等离束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当工作电流为50 A时,电流较低,修复区域出现未熔合缺陷,随着电流的增加,修复区出现裂纹;当电流为80 A时,出现贯穿形裂纹,且裂纹宽度较大;当焊接电流不变时,随着熔覆速度从0.002 m/s变成0.001 m/s,修复区裂纹数量与长度明显增加。结论随着电流的增加,当熔覆速度变低时,增大了K424合金修复区开裂倾向;元素偏析以及低熔点γ-γʹ共晶相的形成是造成修复过程中修复区域开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束修复 填丝 K424合金 开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速度对TA2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浩 毛育青 +5 位作者 龙腾飞 王金锴 李智勇 刘泽宇 张丽艳 魏艳红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2,共7页
目的为了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TA2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对接头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方法对1 mm厚的TA2钛金属薄板进行焊接,随后使用Zeiss型图像采集设备和光学显微镜等表征方... 目的为了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TA2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对接头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方法对1 mm厚的TA2钛金属薄板进行焊接,随后使用Zeiss型图像采集设备和光学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分析接头宏观成形和微观组织变化;采用显微硬度计以及WDS-100型万能拉伸试验机来评估接头的拉剪性能。结果在保持焊接速度75 mm/min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旋转速度190 r/min焊接,此时接头成形良好,内部无明显缺陷;当旋转速度增至235 r/min时,焊缝底部开始出现弱连接和微孔缺陷;继续增加旋转速度至300 r/min,焊缝底部出现了明显的孔洞缺陷。分析接头显微组织发现,所有接头焊核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的等轴晶,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焊核区的等轴晶晶粒尺寸反而逐渐变大。接头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的显微硬度呈倒“V”型分布,焊核区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母材硬度,其中当旋转速度为190 r/min时,焊核区上部的最高显微硬度值为269HV,接头的拉剪性能最好,达到4253.7 N。结论在焊接速度达到75 mm/min并且旋转速度为190 r/min的情况下,接头展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钛金属 搅拌摩擦搭接焊 旋转速度 成形特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AZ91D镁合金非平衡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杨伟 陈寿辉 +3 位作者 张守银 余欢 严青松 蔡长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3-599,共7页
采用铜模喷铸和单辊甩带分别制备AZ91D镁合金非平衡凝固试样,利用ProCAST数值模拟软件及理论公式分别估算相应冷却速率。综合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及差热分析仪对比研究冷却速率对镁合金非平衡凝固组织的... 采用铜模喷铸和单辊甩带分别制备AZ91D镁合金非平衡凝固试样,利用ProCAST数值模拟软件及理论公式分别估算相应冷却速率。综合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及差热分析仪对比研究冷却速率对镁合金非平衡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冷却速率提高,AZ91D合金的初生相形貌从粗大枝晶向细小等轴晶发生转变,晶粒发生明显细化,平均尺寸从铸态条件下的800μm降低到单辊甩带条件下的5μm以内。共晶相从连续网状向不连续弥散状分布转变,体积分数不断减小,单辊甩带条件下可制备出单相固溶体组织。快速凝固条件下合金基体中Mg和Al元素成分分布均匀,溶质偏析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非平衡凝固 晶粒细化 溶质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盐对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效应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帅星 赵晴 +3 位作者 杜楠 邵志松 舒伟发 陈庆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2-1141,共10页
将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浸入铈盐转化液中进行封闭。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各封闭参数对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法封闭的氧化膜的耐蚀性差异。结果表明:将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试样浸入30℃的铈盐转化液(5 g/L Ce(NO3)3+0.5... 将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浸入铈盐转化液中进行封闭。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各封闭参数对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法封闭的氧化膜的耐蚀性差异。结果表明:将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试样浸入30℃的铈盐转化液(5 g/L Ce(NO3)3+0.5%H2O2)中处理30 min后,多孔层电阻Rp大幅增加,且腐蚀电流密度降低1个数量级,耐蚀性明显优于沸水封闭氧化膜的,也稍优于稀铬酸封闭氧化膜的耐蚀性。结合EDS分析表明:铈盐转化封闭后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外表面形成了一层完整致密的铈盐转化膜,多孔层内也充满了铈的封闭产物,二者的协同作用几乎完全封住了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孔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氧化膜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硫酸阳极氧化膜 铈盐转化封闭 交流阻抗谱 多孔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玉华 董春林 +1 位作者 倪泉 柯黎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211-214,共4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对TC1钛合金和LF6铝合金异种金属进行焊接,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观察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头中,钛合金母材与焊核的界面凸凹不平,边界处存在白亮颗粒,而铝合金母材与焊核的界面光滑、平整;焊核... 采用搅拌摩擦焊对TC1钛合金和LF6铝合金异种金属进行焊接,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观察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头中,钛合金母材与焊核的界面凸凹不平,边界处存在白亮颗粒,而铝合金母材与焊核的界面光滑、平整;焊核区铝合金基体上分布大小不等的颗粒,这种颗粒有两种类型,一种颗粒的尺寸较小、呈细长条状,另一种颗粒尺寸较大,整体呈暗灰色、边缘有少量发亮的条带。两种颗粒中均有Ti-A1金属间化合物存在;钛合金/铝合金异种材料焊接时,搅拌头的磨损很严重,在焊核和铝合金母材的边界存在搅拌头磨损后脱落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铝合金 异种合金 结构 搅拌摩擦焊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合金对连续SiC_f/Al复合材料界面及拉伸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聂明明 徐志锋 +2 位作者 徐燕杰 余欢 王振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3-601,共9页
分别以ZL102、ZL114A、ZL205A及ZL301这4种合金为基体,以Si C纤维为增强体,采用真空气压浸渗法制备SiC_f体积分数为40%的连续SiC_f/Al复合材料。采用TEM和SEM对不同基体合金的SiC_f/Al复合材料界面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并测试其拉伸强度... 分别以ZL102、ZL114A、ZL205A及ZL301这4种合金为基体,以Si C纤维为增强体,采用真空气压浸渗法制备SiC_f体积分数为40%的连续SiC_f/Al复合材料。采用TEM和SEM对不同基体合金的SiC_f/Al复合材料界面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并测试其拉伸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基体合金的连续SiC_f/Al复合材料界面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其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SiC_f/ZL102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细小的针状Al_4C_3相,无明显界面层,呈弱界面结合,平均拉伸强度为615.7 MPa,断口纤维拔出现象明显;SiC_f/ZL205A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块状的Al_4C_3相及CuAl_2相,呈强界面结合,平均拉伸强度为385.1 MPa,断口平齐;SiC_f/ZL114A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较SiC_f/ZL102复合材料的强,平均拉伸强度为475.9 MPa;SiC_f/ZL301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棒状Al_4C_3相,大量Mg元素的富集降低界面反应,界面结合强度适中,平均拉伸强度为769.3 MPa,断口出现韧窝,基体改变裂纹横向传播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合金 SiCf/Al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界面 真空气压浸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参与下快冷镁合金异质形核与高温晶粒长大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伟 殷海眯 +2 位作者 商景利 王祥 刘吕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50,共8页
采用铜模喷铸与高温退火相结合,研究快冷AZ91+Si C合金组织细化与高温晶粒长大,揭示Si C颗粒对亚快速凝固镁合金异质形核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 C可促进亚快速凝固过程中异质形核,阻碍凝固界面迁移,显著细化喷铸合金组织。400... 采用铜模喷铸与高温退火相结合,研究快冷AZ91+Si C合金组织细化与高温晶粒长大,揭示Si C颗粒对亚快速凝固镁合金异质形核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 C可促进亚快速凝固过程中异质形核,阻碍凝固界面迁移,显著细化喷铸合金组织。400℃等温退火后,组织从枝晶向等轴晶转变并发生明显晶粒长大,快冷AZ91合金保温8 h后平均晶粒尺寸达78μm。添加2%Si C后,晶粒长大得到有效控制,8 h退火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仅为22μm。Si C的存在提高了基体中晶格畸变,退火组织中析出层片状与粒状共存的沉淀相。晶粒细化及Si C的添加提高了快冷镁合金显微硬度。随退火时间延长,合金硬度下降。沉淀相的析出导致AZ91+2%Si C合金硬度增加,最高可达111HV,比AZ91合金的硬度提高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凝固 冷却速率 异质形核 晶粒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速作用下K424镍基高温合金相变及组织形成规律 被引量:9
19
作者 余欢 李炼 +3 位作者 周珍珍 夏卫 杨伟 胡啸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作用下K424镍基高温合金的相变过程。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对K424合金二次枝晶间距及成分偏析随冷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冷却速率使合金二次枝晶...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作用下K424镍基高温合金的相变过程。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对K424合金二次枝晶间距及成分偏析随冷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冷却速率使合金二次枝晶间距及碳化物的尺寸减小。枝晶组织的细化及相变速率的加快,导致空间上残余液相的分散分布及时间上初生相的不充分生长,从而减弱了枝晶间Ti,Nb等正偏析元素的富集,降低了碳化物的析出温度及转变程度,甚至可抑制其二次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24镍基高温合金 二次枝晶间距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参数对LY12铝合金FSW焊缝S曲线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邢丽 陈爱华 +1 位作者 刘鸽平 柯黎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2,共4页
在铝合金中镶嵌标识材料进行搅拌摩擦焊试验,分析了焊缝中S曲线的形成原因;并用圆锥光面搅拌针的搅拌头,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LY12铝合金焊缝中S曲线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中S曲线是原始界面与其周边金属一起位移、变形的结果;S曲线... 在铝合金中镶嵌标识材料进行搅拌摩擦焊试验,分析了焊缝中S曲线的形成原因;并用圆锥光面搅拌针的搅拌头,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LY12铝合金焊缝中S曲线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中S曲线是原始界面与其周边金属一起位移、变形的结果;S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焊缝上部金属的旋转运动、搅拌针与原焊接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焊缝底部金属朝远离焊缝中心线的方向和板材上方移动的综合作用.对于圆锥光面搅拌针,当焊接速度一定时,增大搅拌头的旋转速度;或当搅拌头旋转速度一定时,降低焊接速度,S曲线在焊缝厚度方向的贯穿区域减小并最终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S曲线 焊接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