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阶MIMO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输出反馈分布式协同控制
1
作者 余文乐 陈龙胜 +3 位作者 宋伟 何国毅 欧阳鑫鑫 邓文通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针对一类具有不确定性和状态不可测的高阶MIMO严格反馈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分布式输出反馈协同控制协议。为解决系统不确定性和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提... 针对一类具有不确定性和状态不可测的高阶MIMO严格反馈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分布式输出反馈协同控制协议。为解决系统不确定性和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提出了神经网路和状态观测器协同耦合设计方法,并基于状态观测器和神经网络的输出设计自适应动态面分布式输出反馈控制协议。同时设计事件触发机制减少控制信号更新频率以降低系统的通信负担。通过Lyapunov稳定理论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内所有信号是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的,且所设计的事件触发机制可有效避免Zeno行为。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状态观测器 事件触发 输出反馈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强化学习与改进人工势场的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
2
作者 赵天隆 陈龙胜 +1 位作者 张存富 许贝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3,共10页
本文针对三维环境下采用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实现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存在的规划效率低及路径震荡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强化学习与改进APF的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策略。首先,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 本文针对三维环境下采用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实现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存在的规划效率低及路径震荡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强化学习与改进APF的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策略。首先,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生成长机的全局最优路径,解决了传统APF的路径非最优问题;其次,通过设计引力系数、斥力系数与步长的自适应调整策略,改进APF以抑制路径震荡,并提升僚机路径的平滑度与收敛效率;最后,以DDQN生成的路径作为虚拟长机,结合改进APF实现多无人机编队的协同避障与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引导无人机编队在实现避障与避碰的同时到达目标点,每个无人机的平均路径长度为114 m,平均路径平滑度为2.3(°)/m,相比于传统方法有效提升了编队路径的收敛效率与平滑度,且兼顾了路径规划的全局最优性以及编队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编队 路径规划 路径震荡 深度强化学习 人工势场法 自适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放大机构的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
3
作者 周龙华 赵艳影 +2 位作者 王伟凯 周家才 涂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740-9747,共8页
为了研究放大机构和负刚度装置的振动控制效果,对一个含放大机构的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减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得振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获得系统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解析解... 为了研究放大机构和负刚度装置的振动控制效果,对一个含放大机构的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减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得振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获得系统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解析解的正确性。分析了主系统阻尼对振动系统幅频响应曲线的影响规律,考察了放大机构的放大比、动力吸振器阻尼系数、动力吸振器负刚度系数对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对振动系统进行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振动系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获得了很好的振动抑制效果。可见,同时含有放大机构与负刚度装置的动力吸振器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设计新型动力吸振器模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吸振器 放大机构 负刚度 优化设计 增量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装机条件下太阳能无人机的气动性能
4
作者 李文科 涂良辉 +4 位作者 赵昌霞 刘传超 苏文涛 卢俊 刘吉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5,共8页
研究了改善装机条件下的太阳能无人机的性能。首先,采用单独螺旋桨的缩比模型,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本文所选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次,采用定常和非定常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螺旋桨安装位置和单独螺旋桨、带机翼螺旋桨两种构型对螺旋... 研究了改善装机条件下的太阳能无人机的性能。首先,采用单独螺旋桨的缩比模型,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本文所选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次,采用定常和非定常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螺旋桨安装位置和单独螺旋桨、带机翼螺旋桨两种构型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以及改善装机条件下螺旋桨对无人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机翼螺旋桨相比于单独螺旋桨的推力、功率等均增加;螺旋桨滑流对短舱影响很小,主要是滑流加速导致短舱阻力少许增加。螺旋桨滑流导致无人机机翼升力曲线斜率降低、阻力增加,俯仰稳定性增加。随着螺旋桨距离无人机机翼前缘的距离的增大,带机翼螺旋桨的性能逐渐趋近于单独螺旋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无人机 气动性能 单独螺旋桨 带机翼螺旋桨 螺旋桨滑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翼身融合体飞机失速特性分析
5
作者 胡新科 涂良辉 +1 位作者 付建 李镇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3,共8页
针对翼身融合体飞机的失速特性,结合数值模拟与流场结构解析,揭示其气动行为与失速机制。采用分离涡模拟并在边界层引入延迟函数,对不同迎角、跨音速条件下的整机流场进行仿真。研究发现,翼身融合体飞机升力系数在迎角为35°时达到... 针对翼身融合体飞机的失速特性,结合数值模拟与流场结构解析,揭示其气动行为与失速机制。采用分离涡模拟并在边界层引入延迟函数,对不同迎角、跨音速条件下的整机流场进行仿真。研究发现,翼身融合体飞机升力系数在迎角为35°时达到峰值1.9437,随后因气流分离加剧而下降。跨音速流动中,外翼区域的强激波引发波阻增大与流动分离,中央机身与外翼结合部形成显著的马蹄涡系,涡量沿展向扩散耗散。通过表面压力与涡量分布分析,阐明了激波—边界层干扰、三维流动分离及涡系演化对失速过程的影响,为翼身融合体飞机布局优化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 失速特性 分离涡模拟 流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7 L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及抗扰动性能仿真
6
作者 李光昱 戴炜 +2 位作者 黄天麒 赖堂豪 吴宗谕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8-467,共10页
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因结构简单、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卫星平台.本文针对微小卫星平台,设计了一个2.67 L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及其推进剂管理装置,介绍了贮箱壳体、蓄液器、导流板和气泡筛网等主要部件的设计过程.根据平板间的蓄流原理完... 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因结构简单、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卫星平台.本文针对微小卫星平台,设计了一个2.67 L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及其推进剂管理装置,介绍了贮箱壳体、蓄液器、导流板和气泡筛网等主要部件的设计过程.根据平板间的蓄流原理完成了贮箱蓄液器的设计,得到不同加速度扰动情况下的蓄液体积;基于内角自流理论对导流板进行几何设计并确定了内外导流板数量;对气泡筛网进行了选型,复核了典型工况下气泡筛网泡破点的有效性;通过CFD仿真,分析了贮箱在不同填充率、不同加速度扰动情况下的质心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当该贮箱受到10^(-3)g量级加速度扰动时,贮箱内推进剂质心变化小于10^(-2)m,证明本文所设计的2.67 L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具有较强的抗扰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贮箱 推进剂管理装置 导流板 蓄液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