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系统工程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汤爱萍 万金保 +1 位作者 李爽 孙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技术科学。运用环境系统工程分析奶牛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建立目标函数模型并求解,不仅可以追求环境效益,而且能在保证产品收益最大的基础上进行污染控制。本研究根据应... 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技术科学。运用环境系统工程分析奶牛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建立目标函数模型并求解,不仅可以追求环境效益,而且能在保证产品收益最大的基础上进行污染控制。本研究根据应用实例总结出环境系统工程在农业非点源污染中的具体应用程序,同时就环境系统分析法的局限性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系统工程 农业 非点源污染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对4种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国华 卢玉鹏 +4 位作者 宁心怡 姚东良 杨斌 高柱 王小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4,共8页
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的立体栽培模式对果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化感作用是构建科学的果园立体栽培模式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金果和金魁猕猴桃叶为供体,波斯菊、黑麦草、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为受体,用不同浓度(LL1、LL5、LL... 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的立体栽培模式对果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化感作用是构建科学的果园立体栽培模式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金果和金魁猕猴桃叶为供体,波斯菊、黑麦草、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为受体,用不同浓度(LL1、LL5、LL10)的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处理受体植物种子,观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差异,并采用GC-MS技术鉴定其化感物质。结果表明,两品种猕猴桃叶水浸提液中鉴定出的主要化感物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3-丁二醇、抗氧剂2246为二者共同的主要化感物质。金果猕猴桃叶水浸提液促进波斯菊、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对白三叶草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猕猴桃叶水浸提液抑制波斯菊和紫花苜蓿根的生长,抑制率均大于8%;对黑麦草和白三叶草根生长整体表现为“低促高抑”。综合评价表明,猕猴桃叶水浸提液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化感促进作用最好,黑麦草次之,且对幼苗根生长的化感作用明显大于茎生长。因此,建议波斯菊和黑麦草为猕猴桃和绿肥植物立体栽培模式的推荐种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水浸提液 受体植物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的自然去除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祝栋梁 王强 +3 位作者 张秋根 甘一民 张园眼 张萌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7-273,共7页
为评估江西某银铅矿矿山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的自然去除效果,野外调查了AMD排水小溪地表水中重金属自然去除规律,利用重金属形态分析、沉积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溶度积分析,揭示了重金属自然去除可能的机制,评价了自然去除后重金属污染的环境... 为评估江西某银铅矿矿山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的自然去除效果,野外调查了AMD排水小溪地表水中重金属自然去除规律,利用重金属形态分析、沉积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溶度积分析,揭示了重金属自然去除可能的机制,评价了自然去除后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AMD中重金属经约5 km自然去除后,去除率可达89.90%(As)、100%(Cd)、100%(Cu)、81.87%(Fe)、42.46%(Mn)、60.83%(Zn)、47.89%(Al)、33.20%(Ca);去除机制可能是小溪的稀释作用、无定型氢氧化铁的吸附作用、As与Pb、Fe、Mn、Zn、Cu、Cd生成砷酸盐沉淀等因素;风险评价表明,自然去除后地表水中重金属污染由严重降为轻度;沉积物中重金属As属极度污染,Cu和Pb属偏中度污染,Mn和Zn属轻度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属强-很强,As的平均贡献率98.7%,需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酸性废水 重金属 自然去除 环境风险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南昌段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小真 周文斌 +3 位作者 胡利娜 李庆义 金静 段和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4,共5页
抚河南昌段是指水系从象湖将军闸流入南昌市至滕王阁排出入赣江这一段的河流。对抚河南昌段选择7个采样点采集底泥,分别采用微波消解和五步连续萃取法对抚河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前处理,结合ICP-OES发射光谱仪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 抚河南昌段是指水系从象湖将军闸流入南昌市至滕王阁排出入赣江这一段的河流。对抚河南昌段选择7个采样点采集底泥,分别采用微波消解和五步连续萃取法对抚河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前处理,结合ICP-OES发射光谱仪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抚河南昌段从上游到下游底泥重金属污染总体趋势是逐渐加重;As的平均值1079.835mg/kg,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35倍;个别采样点Cu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个别采样点Cr的含量比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2倍还多。各采样点Cu、Mn的形态分布图很不一致,滕王阁采样点Cu的有机物结合态(S4)最高,占75.55%,Mn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也较高,占50.51%;抚河桥样品Mn的可交换态(S1)最高,占74.68%;各采样点Cu的碳酸盐结合态(S2)都较低,不足20%。残渣态(S5)以将军闸30m(Cu)、司马庙立交桥(Mn)采样点较高,分别为45.40%,45.16%。抚河底泥可用于城市绿化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河 底泥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良剂对红壤中铜、镉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园 刘燕红 +1 位作者 郝双龙 刘崇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24-828,共5页
选取壳聚糖和二氧化钛为化学改良剂,分析其对土壤中铜、镉吸附解析行为的影响,以期探明改良剂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增施壳聚糖可提高土壤中铜、镉活性,二氧化钛则钝化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其中纳米二氧化钛和试剂型二氧化... 选取壳聚糖和二氧化钛为化学改良剂,分析其对土壤中铜、镉吸附解析行为的影响,以期探明改良剂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增施壳聚糖可提高土壤中铜、镉活性,二氧化钛则钝化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其中纳米二氧化钛和试剂型二氧化钛的钝化效果差别不大。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处理效果,壳聚糖和二氧化钛的合理用量为土重的1%。当培养时间超过20d,各改良剂与土壤重金属作用趋于稳定。土壤酶的种类不同,对土壤重金属的指示作用各异,相比过氧化物酶,脲酶能较好地指示土壤铜、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壳聚糖 二氧化钛 吸附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颜流水 付结友 +2 位作者 罗旭彪 涂新满 邰建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5-377,共3页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了农药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以及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Cd2+和Pb2+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双酚A和重金属离子均能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双酚A与DNA的作用模式为嵌入模式,金属离子与DNA作...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了农药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以及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Cd2+和Pb2+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双酚A和重金属离子均能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双酚A与DNA的作用模式为嵌入模式,金属离子与DNA作用后形成复杂的超分子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DNA 共振散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位掺杂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勇华 方莹 +4 位作者 李镇 刘玲玲 钱慧 曹君 顾龙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铁位掺杂的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将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使用蓝电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LiM0.05Fe0....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铁位掺杂的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将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使用蓝电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LiM0.05Fe0.95PO4和LiFePO4结构几乎一样,在0.1 C倍率下LiFeP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5 mA·h/g,掺杂M(M=Mg,Cu,Zn)后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5、141、139 mA·h/g,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其交流阻抗减小,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气浮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工程实例 被引量:6
8
作者 万金保 兰新怡 +2 位作者 汤爱萍 刘峰 高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3,共3页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溶气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的啤酒废水,出水CODCr、BOD5、NH3-N、TP、SS的去除率分别为93.4%、97.2%、92.0%、99.6%、97.2%,达到国家《啤酒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的要求。该工艺具有投资省、水质水量...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溶气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的啤酒废水,出水CODCr、BOD5、NH3-N、TP、SS的去除率分别为93.4%、97.2%、92.0%、99.6%、97.2%,达到国家《啤酒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的要求。该工艺具有投资省、水质水量适应范围广、运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溶气气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地区不同企业周边重金属分布及影响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园 钟桂芳 +1 位作者 刘燕红 宗良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83-1787,共5页
结合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南昌地区钢铁、化工、电镀和塑料4种类型6个不同企业周边红壤-蔬菜系统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4种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Zn>Pb,其中Pb含量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重金属Cd、Zn... 结合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南昌地区钢铁、化工、电镀和塑料4种类型6个不同企业周边红壤-蔬菜系统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4种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Zn>Pb,其中Pb含量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重金属Cd、Zn和Cu具有良好的同源性,其分布均呈辐射状,从南到北逐渐降低,东南方向的电镀厂和钢铁厂2周边区域为最高浓度区。企业周边蔬菜地中白菜(Brassica chinensis)未受Pb污染,Cu、Zn和Cd已在白菜体内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白菜中重金属与土壤中对应重金属全量极显著相关。说明蔬菜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表层土壤中所积累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蔬菜地 污染调查 污染评价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南昌市水源水与饮用水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艳 高娟 +2 位作者 聂丽军 曾旋 王贤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814-12817,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水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等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浓硫酸净化)、国产OV-17毛细管色谱柱和ECD检测器,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测定南昌市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等10种... [目的]建立测定水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等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浓硫酸净化)、国产OV-17毛细管色谱柱和ECD检测器,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测定南昌市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等10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0.01μg/ml,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0.3%~109.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6.9%。[结论]该方法快速、经济、有效,对水源水及饮用水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测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有机氯 残留 水源水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气快速检测管研制及应用性能
11
作者 钟依婷 江鑫 +1 位作者 李可心 颜流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8-452,共5页
通过对氨气快速检测管制备方法的改进、氨气发生模拟箱的搭建、氨气的配制及质量浓度的标定、气体采样装置的搭建等,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气的新装置和新方法。所研制的氨气快速检测管,在吸附氨气前后的颜色变化极为明显... 通过对氨气快速检测管制备方法的改进、氨气发生模拟箱的搭建、氨气的配制及质量浓度的标定、气体采样装置的搭建等,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气的新装置和新方法。所研制的氨气快速检测管,在吸附氨气前后的颜色变化极为明显,变色界面整齐、清晰,有利于裸眼检测,并且颜色变化非常迅速,检测过程仅需100 s。结果显示,氨气的质量浓度在1.6~69.7 mg·m^(-3)内与检测管变色长度呈线性关系。氨气快速检测管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测定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不大于15%,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国家标准GB/T 7230—2008中的要求。氨气快速检测管的稳定性良好,可在室温条件下稳定保存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检测管 快速检测 工作场所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希珑 何宗健 +1 位作者 刘小真 金腊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32,共5页
在南昌市布设5个采样点,分别代表工业区、居住区、交通干线区、商业区以及郊区,于2007年7~8月进行大气PM2.5的采样。根据5个采样点测得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判断南昌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确定各主要... 在南昌市布设5个采样点,分别代表工业区、居住区、交通干线区、商业区以及郊区,于2007年7~8月进行大气PM2.5的采样。根据5个采样点测得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判断南昌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确定各主要来源对多环芳烃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南昌市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为车辆排放源、高温加热源、燃煤污染源,对多环芳烃的贡献率分别为37.9%、28.2%、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解析 多环芳烃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艳 丁园 +2 位作者 刘小真 朱文丽 钟永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142-12143,12165,共3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状况。[方法]分别于2004、2006、2008年夏季在定点区域随机采集194、190、140个蔬菜样本,应用酶抑制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有机磷农药总残留量检测;2008年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酶抑制法超标的样本进... [目的]了解南昌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状况。[方法]分别于2004、2006、2008年夏季在定点区域随机采集194、190、140个蔬菜样本,应用酶抑制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有机磷农药总残留量检测;2008年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酶抑制法超标的样本进行专项测定。[结果]2004、2006、2008年南昌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超标率分别为37.6%、9.5%、3.6%;2008年对超标的蔬菜样品用气相色谱检测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这5种国家法规禁用有机磷农药含量,均未发现。[结论]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总残留量的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有机磷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良剂对矿区土壤中Cu和Cd的修复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园 郝双龙 +4 位作者 张建强 江增养 王胜强 舒婷 白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339-3340,3373,共3页
[目的]为了探明改良剂与土壤Cu和Cd的作用规律。[方法]通过解吸试验和土培试验,分析粉煤灰和石灰为化学改良剂对矿区土壤Cu和Cd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当粉煤灰和石灰用量分别为土重的5.00%和0.10%时,Cu和Cd的浸提量可控制在阈值内(TCLP... [目的]为了探明改良剂与土壤Cu和Cd的作用规律。[方法]通过解吸试验和土培试验,分析粉煤灰和石灰为化学改良剂对矿区土壤Cu和Cd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当粉煤灰和石灰用量分别为土重的5.00%和0.10%时,Cu和Cd的浸提量可控制在阈值内(TCLP,USEPA)。[结论]粉煤灰和石灰可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石灰 粉煤灰 化学形态 矿区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处理漂染废水工程实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贤华 杨莉 齐建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采用物化-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处理以活性染料为主的漂染废水,设计规模为10 000 m3.d-1,进水水质为COD 480 mg.L-1,BOD5 200 mg.L-1,ρ(SS)300 mg.L-1,色度300倍,pH 8~10;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为COD≤90 mg.L-1,BOD5 28 mg.L-1,ρ(SS)... 采用物化-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处理以活性染料为主的漂染废水,设计规模为10 000 m3.d-1,进水水质为COD 480 mg.L-1,BOD5 200 mg.L-1,ρ(SS)300 mg.L-1,色度300倍,pH 8~10;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为COD≤90 mg.L-1,BOD5 28 mg.L-1,ρ(SS)29 mg.L-1,色度39倍,pH 8.1,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染废水 混凝沉淀 接触氧化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渗滤液作为老龄渗滤液脱氮碳源的运行分析
16
作者 颜锴 杨佳 +3 位作者 王宇飞 连晓燕 袁鑫凯 熊贞晟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226,共6页
针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两级AO+UF预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碳源不足和碳源补充成本高等问题,基于老龄与新鲜垃圾渗滤液的碳氮含量及葡萄糖的COD当量,构建单独添加葡萄糖、单独添加新鲜垃圾渗滤液和二者混合添加3种碳源补充方案。在满足碳氮比... 针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两级AO+UF预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碳源不足和碳源补充成本高等问题,基于老龄与新鲜垃圾渗滤液的碳氮含量及葡萄糖的COD当量,构建单独添加葡萄糖、单独添加新鲜垃圾渗滤液和二者混合添加3种碳源补充方案。在满足碳氮比的前提下,分析3种方案下老龄垃圾渗滤液在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变化,并对运行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可生化性较好的新鲜垃圾渗滤液代替部分外购葡萄糖作为碳源,当V(葡萄糖)∶V(新鲜垃圾渗滤液)∶V(老龄垃圾渗滤液)为1∶90∶1 000时,出水TN和COD平均分别达到78.87 mg/L和754.33 mg/L,硫酸根质量浓度和硬度均小于1 000 mg/L,预处理出水水质满足后续膜处理的进水要求。同时,相对于单独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系统运行成本从85元/m^(3)降低到67元/m^(3),有效解决了碳源添加带来的高成本问题,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脱氮的碳源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垃圾渗滤液 新鲜垃圾渗滤液 碳源 脱氮 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深度除杂及除杂液循环再生规律研究
17
作者 赵浩含 蔡龙浩 +8 位作者 李祥龙 周瑞 童翠婷 吴昊 许江斌 黄硕 沈璟昊 曾桂生 刘春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3,共9页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极回收,对负极石墨的回收报道相对较少。提出一种负极石墨低温氟化氢铵焙烧—水浸深度除杂的新工艺,系统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杂质去除的影响规律。发现在...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极回收,对负极石墨的回收报道相对较少。提出一种负极石墨低温氟化氢铵焙烧—水浸深度除杂的新工艺,系统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杂质去除的影响规律。发现在优化条件下,负极石墨中的锂、镍、钴、锰、铝、铜去除率分别达到99.78%、99.84%、99.99%、99.94%、95.18%、92.35%,除杂后石墨纯度高于99.9%。此外,还研究了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分步去除规律。结果发现,先通过联合利用同离子效应和溶析结晶方法,浸出液中杂质铝离子去除率可达到88%,再通过铁粉还原处理,浸出液中铜离子的去除率达到76%;接着通过pH调控实现浸出液中钴、镍、锰等金属的被高效去除;最后,浸出液经过蒸发结晶可回收得到氟化氢铵固体,从而实现除杂剂的再生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石墨 低温焙烧 同离子效应 溶析结晶 浸出液 分步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南昌市花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秋根 魏立安 陈素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52-3154,共3页
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结构,从园林景观美化、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服务文明、经济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花园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国内外花园城市标准与南昌市现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标准建议值,并对南昌市的... 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结构,从园林景观美化、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服务文明、经济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花园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国内外花园城市标准与南昌市现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标准建议值,并对南昌市的生态发展度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与七水合硫酸亚铁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宁心怡 毛积鹏 +3 位作者 黄国华 林孟飞 高柱 王小玲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5-8,12,共5页
猕猴桃种子小,自然萌发率低,且萌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类、光照、水分、休眠期、种皮限制等。因此,探讨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以及萌发最适宜的条件对猕猴桃培育良种有重要的意义。以‘金艳’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用7种不同浓度的GA3和5种不... 猕猴桃种子小,自然萌发率低,且萌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类、光照、水分、休眠期、种皮限制等。因此,探讨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以及萌发最适宜的条件对猕猴桃培育良种有重要的意义。以‘金艳’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用7种不同浓度的GA3和5种不同浓度的FeSO_(4)·7H_(2)O溶液浸泡其种子,来探究不同浓度的GA_(3)和FeSO_(4)·7H_(2)O对猕猴桃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长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 GA_(3)能显著提高‘金艳’猕猴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增加幼苗根部的伸长量和Pro含量,提高SOD、POD及CAT活性。100μmol/L FeSO_(4)·7H_(2)O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促进芽长和鲜重,显著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及Pro含量,但对根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表明,400 mg/L GA_(3)及100μmol/L FeSO_(4)·7H_(2)O处理对促进猕猴桃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赤霉素 金属胁迫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铝低温焙烧-水浸工艺从废铝电解质中回收锂
20
作者 吴坤 崔水情 +7 位作者 万慧珍 张昱琦 冯嘉慧 李子攀 陈宗香 肖雨欣 王奕傢 王忠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4,共8页
采用氯化铝低温焙烧—水浸工艺无酸耗提取废铝电解质中的锂,考察了焙烧条件和水浸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六水合氯化铝添加量0.9 g/g、焙烧温度150℃、焙烧时间120 min、浸出温度30℃、液固比6 mL/g、浸出时间30 min的最佳... 采用氯化铝低温焙烧—水浸工艺无酸耗提取废铝电解质中的锂,考察了焙烧条件和水浸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六水合氯化铝添加量0.9 g/g、焙烧温度150℃、焙烧时间120 min、浸出温度30℃、液固比6 mL/g、浸出时间30 min的最佳条件下,锂浸出率达到92.8%。氟和铝以Al_(2)(OH)_((6—x))Fx·H_(2)O的形式固定在浸出渣中,碱浸出后可回收制备冰晶石,实现了废铝电解质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铝电解质 低温焙烧 无酸耗 提锂 水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