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高温结构材料用Laves相合金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
1
作者 肖璇 金毛毛 +2 位作者 秦文洲 邓莉萍 姚敬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9,165,共8页
首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中2003—2023年高温结构材料用Laves相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作者和期刊共被引进行了定量和可视化网络图谱分析。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反映了检索区间内Laves相研究的基本发... 首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中2003—2023年高温结构材料用Laves相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作者和期刊共被引进行了定量和可视化网络图谱分析。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反映了检索区间内Laves相研究的基本发展状况,揭示两大热点前沿主题分别是Laves相增强的多相高熵合金的室温脆性改善或强度-塑性协同提升问题,以及Laves相析出物对600~650℃蠕变服役条件下P92、12Cr和G115等新型耐热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与文献、作者共被引网络图具备一致性,共同反映Laves相研究的活跃性。未来,应关注可视化图谱挖掘的高质量成果产出的关键作者和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 金属间化合物 文献综述 文献计量 可视化网络 高温结构材料 CITESPACE AB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微电子封装互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苏子龙 尹立孟 +3 位作者 陈玉华 张鹤鹤 张龙 张丽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0-148,共9页
随着微电子封装无铅化的发展,封装互连材料的综合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合金化改性来提升材料性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合金化改性中稀土材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稀土元素对电子封装互连材料的影响,主要总结讨... 随着微电子封装无铅化的发展,封装互连材料的综合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合金化改性来提升材料性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合金化改性中稀土材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稀土元素对电子封装互连材料的影响,主要总结讨论了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对Au、Cu和Ag键合引线,SnAgCu系、SnZn系和Sn-Bi系等无铅钎料,Sn-Ce镀层和Sn-RE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稀土元素在微电子封装互连材料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电子封装互连材料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电子封装 互连材料 键合引线 无铅钎料 锡基镀层/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材料科学综合实验”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雅 袁永瑞 +2 位作者 王春霞 邵志松 闵嗣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2期83-85,共3页
针对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反思旧有的实验教学体系与培养方法,探讨综合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系,提出一种跨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 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 材料科学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RTM工艺用环氧树脂的流变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鹏群 谢小林 徐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62,74,共6页
航空高纤维体积含量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要求树脂体系有较低的黏度,因此分别采用双阿累尼乌斯黏度模型和联合工程黏度模型对所配制环氧树脂体系的黏度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联合工程黏度模型由于考虑了固化过程中温度... 航空高纤维体积含量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要求树脂体系有较低的黏度,因此分别采用双阿累尼乌斯黏度模型和联合工程黏度模型对所配制环氧树脂体系的黏度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联合工程黏度模型由于考虑了固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累积效应对树脂体系黏度的影响,所以相对于双阿累尼乌斯黏度模型,不管是反应初期还是后期更能准确预测所配制环氧树脂体系黏度的变化。通过联合工程黏度模型确定了该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佳注射温度为35~45℃,该温度范围内树脂的初始黏度大于80mPa·s,且树脂从配制到黏度增加到200m Pa·s的时间大于29min,增加到500mPa·s的时间大于97min,满足航空高纤维体积含量复合材料RTM工艺的充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环氧树脂 黏度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价改性石墨烯的制备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育民 姜昀良 +3 位作者 熊勇 周建萍 胡智为 梁红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采用非共价键表面修饰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的石墨烯(GR@PVP),通过共混方式将其作为填料与环氧树脂(EP)复合得到了不同填充量的EP/GR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成功接枝到石墨烯表面。动态力学热分... 采用非共价键表面修饰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的石墨烯(GR@PVP),通过共混方式将其作为填料与环氧树脂(EP)复合得到了不同填充量的EP/GR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成功接枝到石墨烯表面。动态力学热分析和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P/GR@PVP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损耗因子峰高度均比EP/GR复合材料有所降低,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增强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柔韧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断面形貌,GR@PVP在环氧树脂中分散均匀,且与基体相容性好。当填料质量分数为2.0%时,EP/GR@PVP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比纯EP和EP/GR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05.3%和52.6%,25℃EP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为13.29 Pa·s,符合电子封装材料对复合材料加工黏度的需求(<20 Pa·s)。其研究为进一步制备高导热、低黏度的电子封装材料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环氧树脂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复合材料 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化学镀铜对放电等离子烧结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浪 陈猛 +4 位作者 谭东灿 苏玉琴 钟钢 邹爱华 李志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2,共8页
通过化学镀方法得到镀铜石墨烯粉末,再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将镀铜石墨烯粉末与铝粉混合,然后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1%,0.2%,0.3%,0.4%,0.5%)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通过化学镀方法得到镀铜石墨烯粉末,再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将镀铜石墨烯粉末与铝粉混合,然后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1%,0.2%,0.3%,0.4%,0.5%)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并与质量分数0.1%未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镀铜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均在99%以上;铝和铜发生反应生成了中间相Al_(2)Cu,但未有Al_(4)C_(3)界面相生成;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均优于未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随着镀铜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磨损质量损失和摩擦因数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镀铜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2%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硬度为74.7 HV,磨损质量损失和摩擦因数均最小,分别为0.0023 g和0.259,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化学镀铜 放电等离子烧结 Al_(2)Cu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es相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的知识图谱研究
7
作者 肖璇 秦文洲 +2 位作者 金毛毛 邓莉萍 姚敬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现代航空航天和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温结构材料的服役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化学式为AB2型的Laves相金属间化合物因其高熔点、出色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而备受关注,并被视为新一代高温结构中有应用前景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基于CiteS... 现代航空航天和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温结构材料的服役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化学式为AB2型的Laves相金属间化合物因其高熔点、出色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而备受关注,并被视为新一代高温结构中有应用前景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首次对2003~2023年WOS数据库中2080篇Laves相研究相关论文进行了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等题录的可视化回顾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aves相研究的合作关系较弱,未来需跨机构和跨区域合作提升效果。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等稳固占据研究力网络合作路径上的关键位置。具有高发文频次和高中心性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5个机构是相关最顶尖和贡献程度最大的科研机构。Laves相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电子结构、G115钢、Inconel 718合金等,研究方向集中在改善Laves相基合金的脆性和重新评估Laves相析出物对新型耐热钢、镍基高温合金和难熔高熵合金的热稳定性和寿命的影响作用及协同强化效应。这项研究为深入了解Laves相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提供了系统而有价值的启示和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 金属间化合物 文献综述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9
8
作者 李多生 吴文政 +4 位作者 QIN Qing-hua 周贤良 左敦稳 鲁世强 郜友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8-1504,共7页
采用乙醇溶液分散和球磨两步法将石墨烯和铝粉混合,然后采用冷压和真空热压烧结相结合工艺制备了石墨烯/A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万能实验机和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分析了复合粉体混合前后形貌,研究了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 采用乙醇溶液分散和球磨两步法将石墨烯和铝粉混合,然后采用冷压和真空热压烧结相结合工艺制备了石墨烯/A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万能实验机和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分析了复合粉体混合前后形貌,研究了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溶液分散和球磨两步法,石墨烯均匀分散在铝颗粒基体中,得到混合均匀的复合粉体。冷压-真空热压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界面结合良好,石墨烯呈片状均匀地分布在铝基体中。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0.5%~2%,体积分数),复合材料强度和硬度均逐渐升高;当石墨烯的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强度和硬度分别达到199 MPa和82.95 HV,相对纯铝基体的分别增加了99%和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Al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烧结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热压制备Nb/NbCr_2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璇 鲁世强 +3 位作者 马燕青 胡平 黄铭刚 聂小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61-1766,共6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与热压工艺制备以Nb固溶体为软第二相的Laves相Nb/NbCr2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成分的Nb、Cr元素粉经20 h球磨后在1 250℃,0.5 h热压工艺下所获得的Nb/NbCr2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偏离Laves相化学配比的Nb含量... 采用机械合金化与热压工艺制备以Nb固溶体为软第二相的Laves相Nb/NbCr2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成分的Nb、Cr元素粉经20 h球磨后在1 250℃,0.5 h热压工艺下所获得的Nb/NbCr2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偏离Laves相化学配比的Nb含量的增大,材料的致密度、抗压强度、塑性应变均增加,而维氏硬度减小。Laves相含量为29%的Cr-77.5Nb合金的组织均匀,Nb固溶体与Laves相间隔分布,晶粒尺寸达到亚微米级,屈服强度为2 790 MPa,抗压强度为3 174 MPa,塑性应变达到5.44%,充分实现了细晶和软第二相综合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NbCr2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热压 LAVES相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典型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罗司玲 艾建平 +5 位作者 李文魁 王翼 程丽红 万芸 黄隆 李喜宝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69-4189,共21页
抗生素是水环境中一类典型的新兴微污染有机物,具有难降解、高风险、潜在未知毒性和普遍残留等特性。基于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等活性物种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高效快速、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抗生素废水处理领域的... 抗生素是水环境中一类典型的新兴微污染有机物,具有难降解、高风险、潜在未知毒性和普遍残留等特性。基于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等活性物种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高效快速、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抗生素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抗生素的结构特征出发,结合密度泛函理论,首次系统剖析了不同活性物种对常见五大类抗生素的攻击位点和降解机理。同时,综述了电催化法、光催化法、臭氧氧化法、芬顿及类芬顿法四种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抗生素废水方面的优势及适用范围,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抗生素 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1
作者 刘杰 郝巍 孟江燕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综述了有关铝蜂窝芯、芳纶纸蜂窝芯及其复合材料在制造工艺上的研究成果;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在隔音、隔热、耐老化、冲击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铝蜂窝 芳纶纸蜂窝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组分对TiC_P/Ti6Al4V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耐蚀性及耐磨性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军明 吴小红 徐吉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8-424,共7页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iC_P/Ti6Al4V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陶瓷膜。在NaAlO_2和NaH_2PO_2两种溶液体系中通过添加不同添加剂NaOH、C_(10)H_(12)CaNa_2N_2O_8·4H_2O和Na_2SiO_3,研究电解液组分对陶瓷膜组织、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iC_P/Ti6Al4V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陶瓷膜。在NaAlO_2和NaH_2PO_2两种溶液体系中通过添加不同添加剂NaOH、C_(10)H_(12)CaNa_2N_2O_8·4H_2O和Na_2SiO_3,研究电解液组分对陶瓷膜组织、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H_2PO_2电解液体系中生成的膜层由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_2相组成,而在NaAlO_2体系中除了生成TiO_2外,还生成了Al_2TiO_5和g-Al_2O_3。添加NaOH可以加快微弧氧化反应速率,添加NaAlO_2和Na_2SiO_3有利于提高膜层的硬度,NaH_2PO_2溶液体系中形成的膜层厚度是NaAlO_2溶液体系的2~3倍。在NaAlO_2和NaH_2PO_2电解液体系中生成的膜层,其耐腐蚀性能排序均为:Na_2SiO_3>C_(10)H_(12)CaNa_2N_2O8·4H_2O>NaOH。在NaAlO_2电解液体系中生成的膜层的耐磨性能排序为:Na_2SiO_3>NaOH>C_(10)H_(12)CaNa_2N_2O_8·4H_2O,而在NaH_2PO_2电解液体系中生成的膜层的耐磨性能排序为:Na_2SiO_3>C_(10)H_(12)CaNa_2N_2O_8·4H_2O>NaOH。TiC_P/Ti6Al4V复合材料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耐磨性和耐蚀性均优于基体,在NaH_2PO_2+Na_2SiO_3电解液中生成的微弧氧化膜的耐蚀性最好,耐磨性也较好,其腐蚀电流密度较钛基复合材料基体降低约2个数量级,因此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电解液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TA12钛合金化学铣切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陈俊豪 刘刚 +1 位作者 王帅星 杜楠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为了改善钛合金化铣表面性能,在化铣液中加入添加剂,研究添加剂对化铣表面粗糙度、浸蚀比、化铣腐蚀速度及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复配添加剂的TA12钛合金化铣液中化铣时,TA12钛合金的化铣腐蚀速度为20-23μm/min、表面粗糙度值... 为了改善钛合金化铣表面性能,在化铣液中加入添加剂,研究添加剂对化铣表面粗糙度、浸蚀比、化铣腐蚀速度及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复配添加剂的TA12钛合金化铣液中化铣时,TA12钛合金的化铣腐蚀速度为20-23μm/min、表面粗糙度值为0.422μm、浸蚀比值波动幅度为0.095,波动幅度较无添加剂明显降低,同时化铣面的含氢量也显著降低。因此,在TA12钛合金化铣液中,添加复配型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化铣表面质量,不会引起氢脆,且有利于深化铣的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化学铣切 添加剂 表面粗糙度 浸蚀比 渗氢量 化铣腐蚀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用材料的高温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慧云 洪嘉 +1 位作者 黄健航 刘光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5-152,共8页
合金材料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研究在先进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高温腐蚀逐渐成为合金材料使用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从三种主要的超临界锅炉合金材料出发(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以及镍基高温合... 合金材料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研究在先进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高温腐蚀逐渐成为合金材料使用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从三种主要的超临界锅炉合金材料出发(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以及镍基高温合金),综述了常用的锅炉用高温合金材料及其高温腐蚀研究,包括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如SO_2气氛、KCl蒸汽、Na_2SO_4盐膜以及NaCl盐膜对高温腐蚀的影响;合金元素以及锅炉温度对高温腐蚀的影响。通过对腐蚀产物形貌、结构及元素分布的总结,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大多数合金的腐蚀产物出现了分层现象,并且腐蚀过程中氧化-硫化过程交替进行,导致S元素的侵入以及腐蚀产物层的松动。讨论了腐蚀过程从萌生到加速腐蚀的历程机理,总结了锅炉不同高温腐蚀类型(焦硫酸盐腐蚀、复合硫酸盐腐蚀及氯化物腐蚀)。最后展望了未来高温腐蚀研究在超临界锅炉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腐蚀 超/超超临界 腐蚀机理 向火侧 煤灰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孟江燕 李伟东 王云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89,共4页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低温等离子体有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发生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例如产生刻蚀、形成致密的交联层以及引入极性...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低温等离子体有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发生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例如产生刻蚀、形成致密的交联层以及引入极性基团,使材料的亲水性、粘结性、生物相容性等得到改善,故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广泛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重点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材料、薄膜材料中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高分子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选区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熊博文 徐志锋 +2 位作者 严青松 蔡长春 郑玉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94,99,共4页
根据国内外对直接选区激光烧结使用材料的研究成果,分别详细介绍了三类金属粉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属粉末材料的混合比、物理特性等在三类金属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机制中的影响;结合金属粉末材料在直接选区激光烧结应用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内外对直接选区激光烧结使用材料的研究成果,分别详细介绍了三类金属粉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属粉末材料的混合比、物理特性等在三类金属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机制中的影响;结合金属粉末材料在直接选区激光烧结应用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进一步研究金属粉末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选区激光烧结 金属粉末 快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钢异种材料点焊接头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益平 邵景辉 +1 位作者 胡德安 程东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104,118,共4页
采用三相次级整流电阻焊机进行镁/钢异种材料电阻点焊,研究并确定了工艺参数范围和最佳数值.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并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接头的剪切力随着焊接时间(2~14周波)、焊... 采用三相次级整流电阻焊机进行镁/钢异种材料电阻点焊,研究并确定了工艺参数范围和最佳数值.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并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接头的剪切力随着焊接时间(2~14周波)、焊接电流(20~37.5 kA)以及电极力(5~8 kN)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焊接时间8周波、焊接电流32 kA、电极力7 kN时,最大接头剪切力达6.961 kN,形成纽扣断裂.接头由半椭圆形镁合金熔核和钢侧热影响区组成,镁侧熔核显微组织由柱状晶和等轴晶组成,钢侧热影响区显微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镁侧离熔合线越近硬度越高,而钢侧最高硬度出现在钢板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 电阻点焊 工艺参数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化学铣切加工中酸雾抑雾剂对化铣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维荣 周宏标 +6 位作者 王平右 袁萍 王涛 程法嵩 刘刚 王帅星 杜楠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为了有效抑制钛合金化铣过程中酸雾的逸出,在化铣液中添加了不同种类的酸雾抑雾剂。研究了抑雾效果,并分析了抑雾剂对化铣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浸蚀比及渗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的酸雾抑雾剂对钛合金化铣的抑雾率均低于80%,而复配型... 为了有效抑制钛合金化铣过程中酸雾的逸出,在化铣液中添加了不同种类的酸雾抑雾剂。研究了抑雾效果,并分析了抑雾剂对化铣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浸蚀比及渗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的酸雾抑雾剂对钛合金化铣的抑雾率均低于80%,而复配型酸雾抑雾剂的抑雾率可达95%以上,抑雾效果更加显著。复配型酸雾抑雾剂不仅能有效抑制酸雾的逸出,还可显著改善化铣质量。在化铣液中添加复配型酸雾抑雾剂后,钛合金化铣的表面粗糙度、浸蚀比及其波动幅度明显降低,且复配型酸雾抑雾剂不会引起钛合金的氢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化学铣切 抑雾剂 浸蚀比 渗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表面化学镀对SiCp/Al复合材料微结构及热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多生 吴文政 +10 位作者 俞应炜 邹爱华 郜友彬 陈佳 吴武英 任卫华 徐林花 颉三刚 廖小军 谭树杰 蒋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092-18096,共5页
为了改善SiCp与Al基体之间的界面,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作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SiCp表面沉积铜层,然后采用无压渗透方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3D立体视频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分析化学镀后SiCp和复合材料的表... 为了改善SiCp与Al基体之间的界面,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作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SiCp表面沉积铜层,然后采用无压渗透方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3D立体视频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分析化学镀后SiCp和复合材料的表面、界面形貌、组织结构及物相,并通过EDS能谱对复合材料表面元素成分分析,利用激光闪光法测定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相比酒石酸钾钠单一络合剂,采用酒石酸钾钠和EDTAG2Na组成的双络合剂的SiCp镀层更致密,且镀层未被氧化,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界面厚度为2.5-3μm,有AlCu2相生成,无Al4C3脆性相存在.室温下,镀铜后的复合材料热导率达到181W/(m·K),远高于没有表面改性的复合材料热导率102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化学镀 微结构 界面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的钎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建云 郭世刚 +1 位作者 崔霞 周贤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Zn98Al和Zn72.5Al两种Zn-Al药芯钎料对SiCP/Al复合材料进行氩气保护钎焊试验,研究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接头剪切强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这两种钎料在氩气保护炉中钎焊SiCP/Al复合材料,可以获得质量良好的钎焊接头。对Z... 采用Zn98Al和Zn72.5Al两种Zn-Al药芯钎料对SiCP/Al复合材料进行氩气保护钎焊试验,研究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接头剪切强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这两种钎料在氩气保护炉中钎焊SiCP/Al复合材料,可以获得质量良好的钎焊接头。对Zn98Al钎料,当温度为490℃、保温45min时可获得剪切强度为71.01MPa的钎焊接头;而Zn72.5Al钎料,在温度为560℃、保温11 min时可获得剪切强度为63.71MPa的钎焊接头。两种钎料的钎焊接头显微硬度均略低于母材。两种接头钎缝区的XRD相结构分析发现,钎缝中都只存在α(Al)和β(Zn)两相;接头断口扫描观察显示,接头整体呈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ZN-AL钎料 钎焊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