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海涛 李京 +2 位作者 梁红波 熊磊 高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3-827,共5页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丙烯酸羟乙酯及羟基含氟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与溶剂组成的两相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丙烯酸羟乙酯及羟基含氟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与溶剂组成的两相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电子束固化行为及固化后涂层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与溶剂混合体系具有正触变性,绝对黏度变化符合Sedden公式,黏流活化能约为44.8 kJ/mol.电子束固化后涂层性能(如热稳定性、硬度、附着力和光泽度)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固化 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改性双氰胺水性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建萍 曾庆煜 +1 位作者 曹万荣 狄宁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6,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甲醛改性双氰胺水性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其固化E-51环氧树脂的固化性能,并对其配制的水性环氧涂料的漆膜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甲醛改性双氰胺水性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其固化E-51环氧树脂的固化性能,并对其配制的水性环氧涂料的漆膜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为138℃;其配制的单组分水性环氧涂料乳液稳定性好,以3 000 r/min离心30 min不分层,乳液粒径为0.36μm,室温有4个月的贮存期,该水性涂料漆膜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潜伏性固化剂 双氰胺 改性 贮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乳液固相接枝发泡聚丙烯泡沫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涂琴丽 周建萍 +1 位作者 许文英 刘志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乳化固相法对发泡倍率为10的发泡聚丙烯(EPP)进行马来酸酐(MAH)接枝研究。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接枝时间和接枝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1H-NMR、XRD、TG对改性EPP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AH成... 采用乳化固相法对发泡倍率为10的发泡聚丙烯(EPP)进行马来酸酐(MAH)接枝研究。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接枝时间和接枝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1H-NMR、XRD、TG对改性EPP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AH成功接枝于EPP上,接枝温度为90℃,接枝时间为2 h,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分别为EPP质量分数的20%、0.6%和4%时,接枝率相对较高,接枝后结晶度和热性能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聚丙烯 乳化固相接枝 马来酸酐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离子液体的制备与捕获CO_2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海涛 廖建华 +1 位作者 梁红波 邢跃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以二亚乙基三胺丙烯酸盐离子液体单体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聚离子液体——聚二亚乙基三胺丙烯酸盐(PDETAA),并对其捕获CO2性能进行了研究。当温度低于70℃时,PDETAA捕获CO2具有捕获容量高、速度快等特点,在低温捕获的CO2可以在高温下有效解... 以二亚乙基三胺丙烯酸盐离子液体单体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聚离子液体——聚二亚乙基三胺丙烯酸盐(PDETAA),并对其捕获CO2性能进行了研究。当温度低于70℃时,PDETAA捕获CO2具有捕获容量高、速度快等特点,在低温捕获的CO2可以在高温下有效解吸,捕获/解吸过程可以重复进行,PDETAA可再生。每个捕获/解吸循环,每克PDETAA可以分离大约0.36g CO2。PDETAA作为一种新型固态CO2捕获材料,在燃气和烟气脱碳领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离子液体 聚二亚乙基三胺丙烯酸盐 捕获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嵌段共聚物PS-b-PAA自组装薄膜的表面形貌与结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青文 周建萍 +1 位作者 傅万里 谢克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75,83,共4页
采用溶液浸渍-提拉法制备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AA自组装薄膜,并利用图像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S-b-PAA的溶液浓度和嵌段长度通过影响溶液中形成的反胶束数目和粒径进而造成溶剂... 采用溶液浸渍-提拉法制备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AA自组装薄膜,并利用图像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S-b-PAA的溶液浓度和嵌段长度通过影响溶液中形成的反胶束数目和粒径进而造成溶剂挥发过程中反胶束在扩散动力学上的差异,最终得到不同形貌的嵌段共聚物薄膜。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PS-b-PAA在玻璃基板表面的结晶是一种受膜厚影响、动力学控制的受限结晶过程。当溶液浓度达到0.1g/mL时,可制备出致密的结晶性嵌段共聚物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嵌段共聚物 薄膜 表面形貌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