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轮机组调门流量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万忠海 华志刚 +3 位作者 蒙泽森 晏涛 陈文 蔡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35-2445,共11页
调门流量特性的线性化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组的动静态调节特性。运行经验指出,调门的工作流量特性与其自身结构及整个回路系统密切相关。以600MW等级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调门固有特性函数和调节级通用特性函数的汽轮机配汽... 调门流量特性的线性化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组的动静态调节特性。运行经验指出,调门的工作流量特性与其自身结构及整个回路系统密切相关。以600MW等级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调门固有特性函数和调节级通用特性函数的汽轮机配汽端仿真计算方法,深入探析了设备特性参数变化对调门流量特性的影响及其规律,并得到现场案例验证,可为汽轮机组调门流量特性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和试验整定等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门 调节级 压比 流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散射法测量低氧浓度下单颗粒煤挥发分燃烧火焰中碳烟生成过程的研究
2
作者 钱志永 吴英 +3 位作者 王潜 谈紫星 黄宇波 刘小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以平顶山煤单颗粒做燃烧材料,运用光散射法耦合热泳探针取样技术,测量了平顶山煤火焰不同高度碳烟的质量,研究了煤单颗粒燃烧过程中碳烟的生成和演变。构建了一个能够精确垂直移动的光散射测量系统,测量火焰不同高度处的光散射强度。通... 以平顶山煤单颗粒做燃烧材料,运用光散射法耦合热泳探针取样技术,测量了平顶山煤火焰不同高度碳烟的质量,研究了煤单颗粒燃烧过程中碳烟的生成和演变。构建了一个能够精确垂直移动的光散射测量系统,测量火焰不同高度处的光散射强度。通过热泳探针取样法获得碳烟颗粒尺寸分布,并结合Mie散射理论,计算得到火焰稳定时不同高度的碳烟颗粒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火焰高度升高,碳烟颗粒质量中值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当火焰稳定燃烧时,在火焰高度H=10 mm处形成大量碳烟,随着火焰高度的升高,碳烟颗粒质量在H=10~30 mm处迅速下降,在H=10~20 mm处平顶山煤火焰中的碳烟颗粒质量下降了58.62%,当H>40 mm时,碳烟颗粒质量缓慢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颗粒 光散射测量 热泳探针取样 MIE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通流改造后阀点滑压运行优化调整 被引量:3
3
作者 权星军 万忠海 +4 位作者 陈显辉 熊辉 石晓玲 周帆 夏立国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7-380,326,共5页
在总结某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改造成效的同时,梳理了该机组改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优化阀点滑压运行条件,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通流改造后部分负荷下的节能效果,可为同类型机组的后序改造方案和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汽轮机 通流改造 调阀 阀点 滑压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编码器和随机森林的窃电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邓高峰 赵震宇 +2 位作者 王珺 严勤 李赫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89,共7页
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高级计量架构凭借实时双向通信、按需应答等优点为电网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面对当前日趋严重的窃电问题,有必要利用高级计量架构的数据发现非法窃电行为。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编码器和随机森林的... 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高级计量架构凭借实时双向通信、按需应答等优点为电网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面对当前日趋严重的窃电问题,有必要利用高级计量架构的数据发现非法窃电行为。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编码器和随机森林的窃电嫌疑用户检测方法。通过改进自编码器提取隐含在电力用户用电量信息中的特征,应用批标准化算法优化训练过程,并采用这些特征来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判断窃电嫌疑用户。运用真实数据集,通过仿真实验并对比现有的BP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等模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计量架构 窃电用户检测 自编码器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形状对全散射法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
5
作者 夏继胜 邹军 +6 位作者 吴凯 谈紫星 黄静 黄国辉 黄玮珍 韩金克 刘小伟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9-306,共8页
燃煤电厂排放颗粒物作为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实现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精确在线监测意义重大。激光全散射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监测方法,受颗粒特性影响较大,易造成较大的测量偏差。为探究颗粒形状对全散射... 燃煤电厂排放颗粒物作为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实现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精确在线监测意义重大。激光全散射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监测方法,受颗粒特性影响较大,易造成较大的测量偏差。为探究颗粒形状对全散射法测量的影响,搭建了全散射法测试台架,并采用球形二氧化硅颗粒对测试系统进行标定,标定结果显示,球形二氧化硅颗粒质量浓度与消光程度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0.99,测量浓度与真实浓度偏差仅为1.8%。进一步采用633 nm与532 nm波长激光分别对3种非球形(棱形、不规则和片状)二氧化硅颗粒进行测试试验。测试结果显示,3种形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消光程度均高度相关,R2均高于0.99;3种形状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偏差与颗粒形状及激光波长相关,对比发现,入射波长为633 nm时,不规则、棱形和片状颗粒的质量浓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测量偏差分别为16.1%、27.4%和36.6%;入射波长为532nm时,3种颗粒质量浓度的测量偏差分别为4.8%、11.4%和17.4%;颗粒形状一致条件下,532 nm入射波长时的测量偏差明显较小,通过波长的选择可降低颗粒形状变化造成的测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散射法 颗粒物 非球形颗粒 质量浓度 测量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系统调节阀流量特性单值数学模型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晖明 孙涛 +3 位作者 吴宏亮 吕浩军 万忠海 周帆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由于进汽阀或本体设备特性变化,DEH配汽函数无法及时匹配进汽阀(组)的非线性特征,导致进汽流量控制精度下降。为适应DCS系统历史趋势图仅支持随时间而变化的折线图显示的特点,依据汽轮机原理,通过定义汽轮机流量特性因子和等效流量,提... 由于进汽阀或本体设备特性变化,DEH配汽函数无法及时匹配进汽阀(组)的非线性特征,导致进汽流量控制精度下降。为适应DCS系统历史趋势图仅支持随时间而变化的折线图显示的特点,依据汽轮机原理,通过定义汽轮机流量特性因子和等效流量,提出两种较为实用的单一数值形式的汽轮机组调节阀流量特性诊断数学模型及评估方法。两种数学模型均可在DCS系统历史趋势中呈现随时间而变化的单一参数的折线趋势图,实现汽轮机组调节阀流量线性度的准确评估和实时预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总阀位指令 调节阀 流量特性 调节级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