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江西乡村旅游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海 《广东蚕业》 2022年第7期151-153,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乡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并努力朝着建设美丽乡村的方向前进。然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江西乡村旅游作为对象,探...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乡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并努力朝着建设美丽乡村的方向前进。然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江西乡村旅游作为对象,探究了江西乡村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分析了江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期为江西省及其他省区市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江西省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疫灾地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龚胜生 石国宁 李孜沫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1期18-30,153-154,共15页
疫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本文通过编制疫灾序列,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疫灾时空变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无年不疫,疫灾季发率高达94.70%... 疫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本文通过编制疫灾序列,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疫灾时空变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无年不疫,疫灾季发率高达94.70%,秋、夏、春三季疫灾多发,集中了全年近九成的疫灾县数,秋、夏季尤甚,集中了全年四分之三的疫灾县数;逐年的疫灾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特征明显;在明初至民国末年的582年间,江南地区疫灾的波动周期越来越短,年均发生疫灾的县数越来越多,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疫灾越来越频繁,民国时期是江南地区历史上疫灾最频繁最严重的时期。二、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疫灾主要分布于大运河、宁沪杭铁路沿线及其以东的地区,苏州—无锡一带和环上海地区为疫灾热点区,江苏溧阳地区和浙西山丘地区为疫灾冷点区;疫灾分布重心始终位于苏州境内。三、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疫灾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交通沿线城市都是疫灾高发点,人口稠密区多为疫灾频发区,水旱灾害严重区也是疫灾严重区,平原地区的疫灾多于山丘地区的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灾 时空分布 江南地区 民国时期 历史医学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社会化路径研究
3
作者 邱安民 钱芳 《南方农业》 2018年第4期69-73,共5页
阐述赣南独特区位、资源和文化特征对当地民众就业创业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赣南传统的就业路径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面对就业困境,必须要开拓性地做好应对措施。1)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培... 阐述赣南独特区位、资源和文化特征对当地民众就业创业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赣南传统的就业路径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面对就业困境,必须要开拓性地做好应对措施。1)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职业技能。2)要注重赣南区域的内涵建设,大力推进赣南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人"的城镇化。要确保广大农民工进得了城、留得住根,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村民"向"市民"转变。3)要优化产业结构,助推林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拓展产业链、顺应"互联网+林果业"发展新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引领赣南特色物联网潮流,打造赣南特色林果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农民工 就业 公共服务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孜沫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2-1299,共8页
【目的】探讨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助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方法】以江西4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为对象,构建“评价、解析、指标、数据”四维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其空间格局... 【目的】探讨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助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方法】以江西4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为对象,构建“评价、解析、指标、数据”四维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其空间格局及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①江西国家森林乡村呈低地指向性的地形格局、密迩省界边缘的地缘格局、偏重少数地区的行政格局、偏离经济中心的经济格局。②自然环境因素中的森林植被、生态环境对国家森林乡村空间格局形成的解释力显著优于地理环境指标;社会环境因素中,旅游资源具有更强的解释力。③从空间格局看,主要因素的影响优势区基本分布在省界边缘地带,特别是赣北—赣东北或赣南—赣西南地区;从回归系数看,主要因素对国家森林乡村空间格局的形成兼具正负关系,显现出综合影响效应。【结论】生物丰度、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与国家森林乡村分布具有空间耦合性,但影响差异显著,体现了不同空间尺度共性与个性并存,并兼具一定的“纠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乡村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朝(1736—1795)疫灾地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孜沫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04-115,159,共13页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疫灾流行高峰期,乾隆朝又是其中重要阶段之一。综合运用疫灾指标法、Grapher时序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SPSS相关分析法对乾隆朝疫灾地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乾隆朝有疫灾之年58个,疫灾频度为96.67%,其中1748、1756...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疫灾流行高峰期,乾隆朝又是其中重要阶段之一。综合运用疫灾指标法、Grapher时序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SPSS相关分析法对乾隆朝疫灾地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乾隆朝有疫灾之年58个,疫灾频度为96.67%,其中1748、1756、1786年为三次大规模饥疫。疫灾流行以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且以多季节流行为主。(2)省域尺度上,形成南北两条疫灾指标高值区分布带,疫灾指标总体自西向东逐渐上升,其中江苏省(含上海)受灾最严重。县域尺度分布具有阶段特征和集聚特征,疫域范围不断拓展,集聚程度持续提升;疫灾分布具有区域差异,疫灾重心始终位于南方。(3)疫灾分布格局受制于人口分布格局、区域开发强度、自然灾害多寡等因素,表现为省级尺度上与疫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86、0.664和0.685(P均为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灾 时空分布 乾隆朝(1736—17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加工技术装备的研究与推广
6
作者 黄三妹 《广东蚕业》 2020年第5期59-60,共2页
在工业社会下,茶叶行业也要逐渐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以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茶叶加工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茶叶产业日益工业化的要求。同时,茶叶制造的机械装备也需要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应用推广。文章对茶叶加工技术装备及存... 在工业社会下,茶叶行业也要逐渐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以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茶叶加工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茶叶产业日益工业化的要求。同时,茶叶制造的机械装备也需要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应用推广。文章对茶叶加工技术装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加工技术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教育学校设计》
7
作者 梁轶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11-I001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