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泡沫陶瓷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结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何远 闫洪 诸建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036-21040,共5页
以粉煤灰泡沫陶瓷作为增强相,以铝硅合金作为基体材料,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出粉煤灰泡沫陶瓷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同浇注温度不同基体材料以及同种基体材料不同浇注温度因素下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情况. 结果表明,以亚共晶铝硅合金... 以粉煤灰泡沫陶瓷作为增强相,以铝硅合金作为基体材料,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出粉煤灰泡沫陶瓷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同浇注温度不同基体材料以及同种基体材料不同浇注温度因素下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情况. 结果表明,以亚共晶铝硅合金(ZL101)、共晶铝硅合金(ZL102)和过共晶铝硅合金(Al-23Si)作为基体材料均能制备出界面结合良好的复合材料,并且界面之间形成了一组织紧密的硅相过渡带;粉煤灰泡沫陶瓷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构是机械联锁结合、存在扩散层和界面反应的混合机构;铝硅合金与粉煤灰泡沫陶瓷的界面结合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温度低于780℃的情况下,界面易出现分离现象,780-810℃为较佳浇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泡沫陶瓷 铝硅合金 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变质对ADC12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熊俊杰 闫洪 揭小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了解混合稀土Pr/Ce变质对ADC12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加入质量分数0.6%的Pr/Ce时,组织中粗大的初生α-Al相枝晶已变得较为细小,甚至有些α-Al晶粒变得圆整了... 为了解混合稀土Pr/Ce变质对ADC12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加入质量分数0.6%的Pr/Ce时,组织中粗大的初生α-Al相枝晶已变得较为细小,甚至有些α-Al晶粒变得圆整了,富铁相则由原来的条状、块状变为颗粒状,较均匀地分布在晶粒边界上,而共晶Si相也呈细小弥散分布的颗粒状;混合稀土Pr/Ce能与该合金成分中的Al、Si、Fe、Cu 4种元素结合生成稀土金属间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扫描电镜下呈亮白色,其形貌有针状、块状、颗粒状3种;此外,当Pr/Ce的质量分数为0.6%时,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达到251.67 MPa,延伸率达3.04%,分别比基体合金的提高了34.91%和5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Ce 变质 ADC12合金 组织和性能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变质对ADC12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志伟 闫洪 熊俊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5-1083,共9页
利用MMD-1型销盘式磨损试验机,采用OM、SEM和EDS研究不同负载对Sr变质ADC12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与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添加0.05%Sr(质量分数)时,合金显微组织中共晶Si相以颗粒状或纤维状均匀分布... 利用MMD-1型销盘式磨损试验机,采用OM、SEM和EDS研究不同负载对Sr变质ADC12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与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添加0.05%Sr(质量分数)时,合金显微组织中共晶Si相以颗粒状或纤维状均匀分布在晶界,富铁相则呈短棒状,此时合金力学性能最佳,且同一负载下其磨损量和摩擦因数均最低。当负载为100N时,因受到严重挤压变形,合金表面氧化膜发生破坏;基体合金以塑性屈服和严重剥层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而当Sr添加量为0.05%时,合金的磨损程度最低,以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其摩擦磨损性能最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变质 ADC12合金 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成形压力对Al_2Y/AZ91镁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渊 闫洪 王志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5,共7页
采用销盘式摩擦副,在转速为100 r/min干摩擦条件下,结合OM、SEM结果,考察了不同载荷与成形压力对流变成形Al2Y/AZ91镁基复合材料(质量分数2%Y)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探究耐磨性与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实... 采用销盘式摩擦副,在转速为100 r/min干摩擦条件下,结合OM、SEM结果,考察了不同载荷与成形压力对流变成形Al2Y/AZ91镁基复合材料(质量分数2%Y)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探究耐磨性与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实验载荷下,随着制备复合材料流变成形压力的增加,材料的磨损质量和摩擦系数减少,本实验条件下最大成形压力为100 MPa时磨损量和摩擦系数最小,摩擦磨损性能较佳;对于在相同成形压力下制备的镁基复合材料,磨损质量随着载荷的提升而增大,而摩擦系数有所降低.当载荷较小时,Al2Y/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随着载荷的增大,磨损机制逐步发生转变;当载荷较大时,磨损机制以剥层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成形 Al_2Y/AZ91镁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载荷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对Al_3Ti/ADC12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熊俊杰 闫洪 揭小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6,共6页
以Al-K2Ti F6为反应体系,采用电磁搅拌法制备了原位Al3Ti/ADC12复合材料半固态浆料,研究了不同搅拌参数对该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的影响,揭示了半固态组织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降温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时间的逐渐... 以Al-K2Ti F6为反应体系,采用电磁搅拌法制备了原位Al3Ti/ADC12复合材料半固态浆料,研究了不同搅拌参数对该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的影响,揭示了半固态组织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降温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时间的逐渐增加,该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中的初生α-Al相形貌发生了多样性变化,经历了树枝状、蔷薇状、近球状的演变,其中在585℃时水淬取样的组织较佳,初生α-Al相主要呈近球状,弥散悬浮于液相中,平均尺寸约为35.2μm。在一定范围内,若固定相同的搅拌频率和搅拌时间,在降温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电压的增大,晶粒形貌趋于圆整,尺寸逐渐变小;若固定相同的搅拌电压和搅拌时间,在降温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频率的增大,晶粒逐渐细化而后又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原位 Al3Ti/ADC12 半固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炼工艺对AZ61稀土镁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洪 邱鸿旭 杜磊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0-63,91,共5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研究了浇铸温度、保温时间、稀土镧含量等工艺参数对AZ61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铸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组织变得均匀、晶粒变得圆整,但也开始长大、粗化,浇铸温度为720℃时,合金的组织最均匀,...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研究了浇铸温度、保温时间、稀土镧含量等工艺参数对AZ61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铸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组织变得均匀、晶粒变得圆整,但也开始长大、粗化,浇铸温度为720℃时,合金的组织最均匀,晶粒也最圆整;保温时间的改变对合金组织影响不大;随稀土含量的增加,树枝状初生相α-Mg得以细化,同时稀土相也开始长大,当稀土质量分数为1.0%时,合金中β-Mg17Al12相均匀分布在晶界上,并且组织中所含的稀土相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出现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61镁合金 稀土镧 显微组织 熔炼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亮 闫洪 +1 位作者 王志伟 万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2,140,共5页
采用磨损试验机、电子天平和扫描电镜对超声法制备的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Al_2O_3添加量为1.5wt%时,该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最好。随载荷增加,该复合材料磨损量增大,摩擦系数增大。在载荷为1... 采用磨损试验机、电子天平和扫描电镜对超声法制备的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Al_2O_3添加量为1.5wt%时,该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最好。随载荷增加,该复合材料磨损量增大,摩擦系数增大。在载荷为10、20 N时,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当载荷增加到30 N时,出现以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的磨损机制;当载荷增加到40 N时,出现剧烈的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清洁氟碳铝单板用N-TiO_2薄膜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8
作者 霍明 闫洪 艾凡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143-19148,共6页
以尿素和氨水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N-TiO2光催化剂,并用XRD、SEM、FT-IR、UV-Vis等表征手段,研究其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氮源,在pH值=2、n(醇)∶n(钛)为10、水浴温度为65℃、n(氮)∶n(... 以尿素和氨水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N-TiO2光催化剂,并用XRD、SEM、FT-IR、UV-Vis等表征手段,研究其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氮源,在pH值=2、n(醇)∶n(钛)为10、水浴温度为65℃、n(氮)∶n(钛)为0.06条件下制备的N-TiO2以锐钛矿为主,结晶度好,薄膜表面均匀平整;与以氨水为氮源制备的N-TiO2比较具有更好的可见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氨水 溶胶-凝胶法 N-TiO 2 氟碳铝单板 N-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变质对ADC12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熊俊杰 闫洪 揭小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04-8108,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Sr变质对ADC12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的加入降低了该合金的共晶温度,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合金的组织及性能。当加入0.05%(质量分数)的Sr时,组织中的α...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Sr变质对ADC12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的加入降低了该合金的共晶温度,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合金的组织及性能。当加入0.05%(质量分数)的Sr时,组织中的α-A1相和共晶硅相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树枝状的初生α-A1相已基本被打断,晶核数量增多,形貌为近球状,尺寸变得更加细小,而共晶硅相则呈细小弥散分布的纤维状,此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其抗拉强度达到269.54MPa,延伸率达到3.21%,分别比基体合金提高了47.48%和65.46%,并且合金材料断口上解理面变少,韧窝数量增加,形貌变小、变深,分布也较为均匀,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变质 ADC12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