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恢复期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蔡哲凯 徐龙 +4 位作者 刘文丽 肖影群 钟青梅 张伟 吴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观察HBV cccDNA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恢复期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HBV标志物、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0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HBV-ACLF恢复期患者30例为肝衰竭组,另选取同期... 目的观察HBV cccDNA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恢复期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HBV标志物、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0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HBV-ACLF恢复期患者30例为肝衰竭组,另选取同期9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作为对照组,检测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关联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肝衰竭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92±0.70)log10 copies/cell vs(−0.13±0.91)log10 copies/cell,t=2.761,P=0.009]。肝衰竭组中,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0~G2级、G3级、G4级患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0~S2期、S3期、S4期患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阴性与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与肝组织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426,P=0.043),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在HBV-ACLF恢复期明显降低,肝组织HBV cccDNA持续稳定存在,较血清及肝组织HBV DNA更能反映HBV的持续感染与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恢复期 共价闭合环状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朱龙川 吴蔚 +3 位作者 甘达凯 张伟 徐意珍 熊墨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新入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n=25)与传统治疗组(n=2...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新入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n=25)与传统治疗组(n=25),前者基于效果预测模型采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初治,后者均采用头孢他啶初治,此后依据初治效果调整抗生素,比较两组的初治有效率、第5天治愈率及30天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0%vs 60.0%,χ^(2)=5.094,P=0.024),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0.0%vs 56.6%,χ^(2)=3.309,P=0.069)。均使用头孢他定初治的患者中,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9%vs 60.0%,χ^(2)=4.341,P=0.037),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3.3%vs 56.0%,χ^(2)=2.425,P=0.119)。两组患者的30天病死率分别为8.0%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4,P=0.415)。所有入组患者初治有效与第5天治愈关联明显(OR=9.643,95%CI:2.292~40.564),第5天治愈与患者30天死亡关联明显(OR=0.138,95%CI:0.023~0.813)。结论该疗效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筛选3rdGC治疗的优势患者,提高3rdGC经验性治疗CASBP的初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膜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头孢菌素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川英 陈芳 +3 位作者 程全红 涂相林 戴颖 林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早期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南昌第九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HB孕妇164例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80,孕妇在妊娠...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早期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南昌第九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HB孕妇164例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80,孕妇在妊娠早期予以TDF 300 mg/d,并在妊娠结束后按照CHB的抗病毒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和对照组(n=84,不接受抗病毒治疗)。2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观察孕期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尿常规,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时、6个月及12个月时HBs Ag、HBV DNA,评价新生儿HBV感染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Apgar评分。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在妊娠18、24和36周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复常率:χ^2值分别为19. 145、24. 990、36. 414,P值均<0. 001;HBV DNA阴转率:χ^2值分别为75. 526、107. 412、38. 138,P值均<0. 001)。在婴儿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检查,治疗组与对照组婴儿HBsAg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χ^2值分别为6. 089、5. 074、5. 074,P值均<0. 05;HBV DNA阳性率:χ^2值均为5. 074,P值均<0. 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生长发育指标均在正常婴儿范围内。结论妊娠早期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能恢复肝功能,并可安全有效的阻断HBV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妊娠 孕妇 替诺福韦酯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龙川 甘达凯 +1 位作者 胡青青 熊墨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耐药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rdGCR SBP)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20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均合并腹水培养单株细菌阳性的SBP。依据药敏结果,腹水病...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耐药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rdGCR SBP)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20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均合并腹水培养单株细菌阳性的SBP。依据药敏结果,腹水病原菌对3rdGC耐药者纳入3rdGCR SBP组(n=101),敏感者纳入对照组(n=105)。查阅患者电子病历采集各项信息。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自变量筛选采用Forward:LR法。结果 2组病原菌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单因素分析中,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候选预测指标为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χ^2=12. 351,P <0. 001)、SBP非首次发病(χ^2=14. 427,P <0. 001)、血肌酐(χ^2=-2. 537,P=0. 011)及血碳酸氢盐(Z=-4. 592,P <0. 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比值比(OR)=2. 376,95%置信区间(95%CI):1. 009~5. 598,P=0. 048]、SBP非首次发病(OR=2. 841,95%CI:1. 133~7. 122,P=0. 026)及血碳酸氢盐(OR=0. 892,95%CI:0. 818~0. 973,P=0. 010)对3rdGCR SBP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SBP非首次发病及低水平血碳酸氢盐是3rdGCR SBP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这些特征的SBP患者应慎用3rdG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抗药性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是人工肝治疗的生存优势人群: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龙川 曾敬科 +3 位作者 袁桂才 邹波 甘达凯 熊墨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34-2439,共6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肝治疗中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是否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更具生存优势。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宜... 目的探讨在人工肝治疗中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是否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更具生存优势。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具有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和至少行1次人工肝治疗特征的患者,分为pre-ACLF组52例与ACLF组233例,随访12周,分析其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pre-ACLF组的12周死亡率(5.8%,3/52)不仅低于ACLF组(34.8%,81/233),也同时低于ACLF早期组(19.9%,30/151)、中期组(57.9%,33/57)和晚期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生存分析中,pre-ACLF组不仅优于ACLF组,也同时优于ACLF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re-ACLF、血甲胎蛋白、血钠、年龄、血白细胞及血总胆红素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re-ACLF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仅为ACLF组患者的0.238倍。结论与ACLF组患者相比,pre-ACLF组患者是人工肝治疗的生存优势人群,pre-ACLF可能是人工肝治疗的黄金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前期 人工肝 生存优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龙川 吴蔚 +4 位作者 邹波 甘达凯 林学 周炜 熊墨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99-2504,共6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 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疗效的预测因素,构建并验证3^(rd) GC治疗CASBP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均单用3^(rd) GC进行初始治疗,依据疗效...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 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疗效的预测因素,构建并验证3^(rd) GC治疗CASBP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均单用3^(rd) GC进行初始治疗,依据疗效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2013年—2018年住院的纳入建模库(无效组55例和有效组110例),2019年—2020年住院的纳入验证库(无效组17例和有效组43例)。在建模库中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基础病、既往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疗效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疗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在建模库和验证库中对模型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全组以男性为主(占80.0%),平均(51.6±12.0)岁,肝硬化病因以乙型肝炎为主(66.7%),3^(rd) GC总有效率为68.0%。建模库中,无效组的SBP首次发病占比、腹水多形核细胞(PMN)计数及腹水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有效组(P值均<0.05),而无效组的广谱抗生素暴露占比与血小板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首次发病[比值比(OR)=0.158,95%置信区间(CI):0.064~0.392,P<0.001]、腹水PMN计数(OR=0.728,95%CI:0.530~0.998,P=0.046)、广谱抗生素暴露(OR=9.152,95%CI:1.513~55.351,P=0.016)及血小板(OR=1.012,95%CI:1.006~1.019,P<0.001)是3^(rd) GC治疗无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疗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预测评分≥0.207是预测治疗无效的最佳界值,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536,敏感度89.1%,特异度63.6%,阳性预测值55.1%,阴性预测值92.1%。验证库中,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结论SBP首次发病和更高的腹水PMN计数是3^(rd) GC治疗CASBP无效的保护因素,广谱抗生素暴露和更高的血小板是其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3rd GC治疗CASBP的疗效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具备临床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膜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头孢菌素类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春秀 涂鸣汉 +2 位作者 王燕军 尹军花 陈金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7-95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且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14例肝功能代偿的患者。首次病毒...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且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14例肝功能代偿的患者。首次病毒血症消失时66.2%患者ALT正常,80%患者的ALT首次正常发生在首次病毒血症消失的前后6个月内。肝硬化、脂肪肝、男性、体质指数高是病毒血症消失时ALT水平高的独立影响因素。持续病毒学应答阶段ALT持续正常的比例为77.4%,ALT的95%界值为1.35倍正常值上限。未合并肝硬化、无脂肪肝、女性患者是ALT持续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部分患者ALT未能持续正常;合并肝硬化或脂肪肝者、男性患者较难维持ALT持续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核苷(酸)类似物 持续病毒血症消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值不同分层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的预后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曾雨雨 甘达凯 +2 位作者 谢能文 万娇 熊墨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08-2312,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的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0年5月于南昌市第九医院重症肝病科行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共515例,根据INR水平将其分为6组:A组(INR<1.5)20... 目的 观察不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的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0年5月于南昌市第九医院重症肝病科行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共515例,根据INR水平将其分为6组:A组(INR<1.5)20例,B组(1.5≤INR<1.9)115例,C组(1.9≤INR<2.6)179例,D组(2.6≤INR<3.2)61例,E组(3.2≤INR<4.2)75例,F组(INR≥4.2)65例。所有患者均经内科综合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计量资料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INR及MELD评分系统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INR不同分层ACLF患者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4,P<0.001),其中A组(25.0%)、B组(25.2%)、C组(39.7%)之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65.6%)、E组(82.7%)、F组(92.3%)与A、B、C组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与E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F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F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间人工肝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956,P=0.111)。INR预测人工肝治疗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746~0.825,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7%、79.8%。结论 INR对ACLF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人工肝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 国际标准化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