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春燕 李春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以南昌市“九五”期间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南昌市大气污染现状、特征、污染趋势及原因。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特征 南昌市 现状 发展趋势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南昌市区PM_(2.5)的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31
2
作者 赵阳 胡恭任 +4 位作者 于瑞莲 陆成伟 樊孝俊 黄灵光 刘海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63,共10页
对2013年南昌市区9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点的ρ(PM_(2.5))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PM_(2.5)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轨迹聚类、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CWT(浓度权重轨迹分析)进行了大气PM_(2.5)的来源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南昌市区ρ(PM... 对2013年南昌市区9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点的ρ(PM_(2.5))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PM_(2.5)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轨迹聚类、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CWT(浓度权重轨迹分析)进行了大气PM_(2.5)的来源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南昌市区ρ(PM_(2.5))年均值为69.1μg/m^3,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的97%;ρ(PM_(2.5))昼夜变化呈双峰型分布,峰值位于09:00—11:00和20:00—22:00;月际变化呈两边高、中间低的"V"型趋势;ρ(PM_(2.5))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ρ(PM_(2.5))空间分布呈由东南至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气流轨迹聚类结果表明,南昌市气流输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夏季来自南方或东南方向的气流比例高达65.6%,而在另外三个季节,东北和偏北方向的气流分别占62.0%(冬)、59.6%(春)、54.7%(秋),对南昌市ρ(PM_(2.5))影响较大;夏季南方或东南方向的气流所占比例较高,为65.6%;PM_(2.5)的PSCF和CWT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南昌本地和邻近的浙江省及福建省北部地区,但周边的河南南部、江苏中部也是南昌市PM_(2.5)的潜在来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空特征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因子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春燕 黄喜根 李春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89-691,共3页
在对南昌市 1 991~ 2 0 0 0年期间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了南昌市酸雨污染的空间特征和变化规律。
关键词 南昌市 酸雨 污染特征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酸性降水现状、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春燕 胡锋平 李春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4-287,共4页
在对南昌市 1996~ 2 0 0 0年期间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南昌市酸性降水的现状、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
关键词 酸雨 现状 特征 成因 防治对策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硫酸盐化速率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5
作者 胡春燕 李春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67-370,共4页
我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硫酸盐化速率反映了二氧化硫的污染状况。本文通过对南昌市硫酸盐化速率的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我市的硫污染和酸沉降问题。
关键词 硫酸盐化速率 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 二氧化硫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秋季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樊孝俊 徐义邦 赵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0,共5页
2013年秋季采集了南昌市6个不同功能区的大气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含量及其中1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南昌市大气PM_(2.5)平均质量浓度均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日平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规定(75μg/... 2013年秋季采集了南昌市6个不同功能区的大气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含量及其中1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南昌市大气PM_(2.5)平均质量浓度均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日平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规定(75μg/m3)的范围内。PM_(2.5)中多数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低于中国内地城市,而与香港和国外城市相比则偏高。分别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富集因子法表明Zn、Pb、Hg、Cu等元素富集程度较高,Cd富集程度极高,人为源显著;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Pb、Hg、Cd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极强,南昌市总体潜在生态风险表现为极强,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市 PM2.5 金属元素 富集因子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鹏 张晓东 朱乐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介绍了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方案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设计要点、工艺参数和运行调试。设计进水水质BOD5为2 000 mg/L,COD为4 000 mg/L,SS质量浓度为4 000 mg/L,NH3-N质量浓度为100 mg/L。处理后水质达到肉类加工... 介绍了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方案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设计要点、工艺参数和运行调试。设计进水水质BOD5为2 000 mg/L,COD为4 000 mg/L,SS质量浓度为4 000 mg/L,NH3-N质量浓度为100 mg/L。处理后水质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中畜类屠宰加工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废水 肉类加工 UASB反应器 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河流生态固岸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江辉 刘青 +2 位作者 黄宝强 赵新宇 黎翔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59,共4页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它有力提高了城镇河流的防洪能力,但河流的生态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以江西省农村小河流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中小河流治理的现状,分析农村小河流现状及固岸存...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它有力提高了城镇河流的防洪能力,但河流的生态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以江西省农村小河流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中小河流治理的现状,分析农村小河流现状及固岸存在的问题,在对比中小河流工程护坡治理特征差异的同时,探讨以防洪、生态为一体的农村小河流生态固岸新模式,为今后小河流治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摸清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农村小河流 固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A/O+絮凝沉淀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实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德龙 朱乐辉 +1 位作者 张晓东 张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118,共4页
通过对中成药生产废水特点的分析,结合原有污水处理站工艺及多家同类污水站的实践经验,提出采用两级A/O+絮凝沉淀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通过水解酸化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便于进一步降解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法具有适应性强、氧利用率高... 通过对中成药生产废水特点的分析,结合原有污水处理站工艺及多家同类污水站的实践经验,提出采用两级A/O+絮凝沉淀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通过水解酸化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便于进一步降解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法具有适应性强、氧利用率高、产生污泥量较少等特点。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BOD5、SS、色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生产废水,可满足中成药制药废水水量、水质波动大的要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废水 两级A O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絮凝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处理中成药制药废水实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德龙 张晓东 +1 位作者 朱乐辉 张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3,127,共5页
中成药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含盐量高且可生化性差,采用IC厌氧工艺加生物接触氧化加絮凝沉淀工艺处理某中成药制药厂生产废水,使出水水质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COD、NH3-... 中成药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含盐量高且可生化性差,采用IC厌氧工艺加生物接触氧化加絮凝沉淀工艺处理某中成药制药厂生产废水,使出水水质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COD、NH3-N、SS、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9.25%、89%、88%、99%,采用该工艺处理中成药生产废水,可满足中成药制药废水水量、水质波动大的要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制药废水 IC厌氧 生物接触氧化 絮凝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BPA,4-n-NP分子吸附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11
作者 陈舒娅 龚娴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8,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双酚A(BPA)和正壬基苯酚(4-nNP)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s)和不同种类氧化石墨烯(GOs)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r GOs和不同种类GOs对4... 采用第一性原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双酚A(BPA)和正壬基苯酚(4-nNP)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s)和不同种类氧化石墨烯(GOs)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r GOs和不同种类GOs对4-n-NP的吸附能力均大于对BPA的吸附,4-n-NP分子中的碳六元环与石墨烯表面的碳六元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是导致能够较强吸附4-n-NP分子的主要原因;含有两个羟基的GOs对BPA和4-n-NP的吸附能力最强;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的GOs对BPA和4-n-NP的吸附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正壬基苯酚 氧化石墨烯 还原氧化石墨烯 吸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种重金属酸性铝型材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雪 张晓东 朱乐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铝型材企业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酸碱废液、重金属离子,pH呈酸性。针对该废水的特性,采用"三级沉淀+过滤"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各种重金属的排放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Ⅰ、Ⅱ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 铝型材企业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酸碱废液、重金属离子,pH呈酸性。针对该废水的特性,采用"三级沉淀+过滤"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各种重金属的排放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Ⅰ、Ⅱ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其它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企业所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酸性 三级沉淀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