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次平衡计算的南昌市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屠代豪 陈文波 +1 位作者 刘云 刘梦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4,共10页
研究目的:探讨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思路与方法,并以南昌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提出基于线性规划及OD成本矩阵方法的两次平衡计算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土方空间配置思路。首先,确定剥离、覆土优... 研究目的:探讨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思路与方法,并以南昌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提出基于线性规划及OD成本矩阵方法的两次平衡计算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土方空间配置思路。首先,确定剥离、覆土优先度并结合供求关系划定供需圈,在供需圈内部进行第一次调配平衡;其次,对于内部不能平衡的供需圈,进行第二次跨圈调配平衡,达到缩短运输距离,控制成本目的。研究结果:(1)南昌市耕作层剥离量能够满足覆土数量与质量的需求;(2)空间配置结果共划定18个供需圈,供需圈内土方调配加权平均运输距离为6682 m,小于期望值10 km,满足项目实施要求;(3)共有15个供需圈存在土方量不平衡问题,跨圈调配的距离平均为72071 m,满足短距离运输的要求。研究结论:以耕作层土壤剥离、覆土优先度及供求关系为基础划定供需圈,基于线性规划及OD成本矩阵的两次平衡计算的空间配置思路与方法,可以优化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成本,提高项目实施效益。本文提出的空间配置思路可以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土壤剥离 线性规划 空间配置 OD成本矩阵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潜力与再利用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云 李海峰 屠代豪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9期43-48,共6页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域范围内可剥离耕作层土壤的数量和规模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理论上可剥离的耕层土壤总面积为8947.12 hm^(2),可剥离土方量为2387.42×10^(4) m^(3);南昌市非农建设拟...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域范围内可剥离耕作层土壤的数量和规模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理论上可剥离的耕层土壤总面积为8947.12 hm^(2),可剥离土方量为2387.42×10^(4) m^(3);南昌市非农建设拟占用耕作层实际可剥离耕地面积为7036.94 hm^(2),可剥离土壤土方量为1958.95×10^(4) m^(3);南昌市拟补充耕地资源总面积为15091.01 hm^(2),覆土需求总量为4527.31×10^(4) m^(3),其中拟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新增耕地覆土需求量占全市新增耕地覆土需求量的53.1%;以耕地提质改造为目标的旱地改水田项目表土回覆利用、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为目标的土地整治项目表土回覆利用及城市绿地再造的表土回覆利用是南昌市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主要方向。南昌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可剥离土壤资源较为丰富,可满足拟补充耕地资源地块40%以上的覆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土壤剥离 非农建设 潜力评价 再利用方向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