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林业发展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浩 金志农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39,152,共6页
构建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指数,并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模型计算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的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2—2012年,南昌市城市化呈快速发展趋势,城市林业的发展... 构建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指数,并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模型计算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的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2—2012年,南昌市城市化呈快速发展趋势,城市林业的发展可以分为较快发展(2002—2007年)、平缓稳定发展(2007—2009年)、快速发展(2009—2012年)三个阶段;2)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状态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略滞后于城市林业阶段(2002—2005年,2010—2012年)、城市化与城市林业波动发展阶段(2005—2007年)、城市林业滞后于城市化阶段(2007—2009年);3)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协调度总的为优良协调,协调度较高,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速度比较一致,但城市林业质量是否符合了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林业 协调度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黄土强度衰减与结构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袁志辉 倪万魁 +2 位作者 唐春 胡盛明 甘建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94-1902,1942,共10页
针对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强度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常规三轴试验,提出了黄土结构强度和衰减强度的求取方法,探讨了不同围压和含水率对结构和衰减强度的影响,研究了黄土结构与衰减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结构和衰减强度都随含水率的... 针对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强度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常规三轴试验,提出了黄土结构强度和衰减强度的求取方法,探讨了不同围压和含水率对结构和衰减强度的影响,研究了黄土结构与衰减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结构和衰减强度都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呈良好的对数函数关系;结构和衰减强度都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对结构和衰减强度的研究,发现多次干湿循环后原状黄土的强度衰减值与相应的重塑黄土的强度衰减值和黄土的结构强度之和基本相等,证明多次的干湿循环作用不仅仅打破了原状黄土的结构强度,并最终使得其与重塑黄土具有基本相同的土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黄土 三轴试验 结构强度 衰减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惠英 鲁向晖 +3 位作者 张平仓 张长伟 赵建民 白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降水量及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关系的响应,为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香溪河流域兴山站输沙量数据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水文频率曲线及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1973... [目的]分析降水量及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关系的响应,为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香溪河流域兴山站输沙量数据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水文频率曲线及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1973—2010年香溪河流域面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并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流域水沙变化极其驱动因素。[结果]香溪河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输沙量减少趋势显著;年输沙显著减少开始的年份是1994年,流域径流量开始减少的年份是1991年。[结论]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是香溪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香溪河流域 人类活动 三峡水库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羊茅根土复合体水力分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洪 江辉 +2 位作者 张路 赵建民 詹新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50-2360,共11页
为揭示根土物质之间的复杂关系,明晰植物根系提高土壤颗粒粘聚力和阻抗或延缓因水力侵蚀而使土壤颗粒分离的双重作用机制,本研究选择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代表性植物,播种于红壤、高岭土和河沙3种生长基质... 为揭示根土物质之间的复杂关系,明晰植物根系提高土壤颗粒粘聚力和阻抗或延缓因水力侵蚀而使土壤颗粒分离的双重作用机制,本研究选择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代表性植物,播种于红壤、高岭土和河沙3种生长基质内,对根土复合体进行物理化学测定、水力冲刷和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根系因子中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极显著正相关(P<0.05)。2)不同深度的土壤抗冲性有较大差异,0-2 cm土层深度的抗冲性远远大于其他土层,抗冲性能大小排序为表层>次底层>次表层>底层。3)每30 cm^(2)土壤播种量为60粒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高于30粒播种量,且其土壤抗冲性也是最强的。4)根土复合体提高了土壤分离的耗时与冲刷水量或能量消耗,薄层水流作用的第2分钟显著延长了剥蚀时长和耗时(P<0.05),显著增加了冲刷水量(P<0.05),极显著增加了能量消耗(P<0.01)。研究结果为根系固土降低土壤分离机制地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粘聚力 土壤分离 水力侵蚀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1965—2010年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惠英 丁文峰 张平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加强香溪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以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实测流量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Theil-Sen’s估计和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对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多... 为加强香溪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以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实测流量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Theil-Sen’s估计和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对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为11.59亿m3/a;年均、春、秋3个系列径流量下降趋势显著,均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夏季下降趋势不显著,冬季上升趋势不显著。从径流的突变情况来看,年径流发生在1989年;春季发生在1978年;夏季径流发生了7次突变,情况复杂;秋季发生在1989年;冬季发生在1988年。在整个研究时段内,1990年前径流与降水变化基本一致,但此后径流量随降雨的缓慢升高而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活动对流域干预作用增强,对径流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径流量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龙河流域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关系变化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惠英 程冬兵 +1 位作者 张平仓 江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6,共7页
以三峡库区中心区域的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3—2010年流域水沙资料,采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累积距平法及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该流域输沙量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判别出降雨量在1982年、输沙量在1982年和1990年发生了突变。并采用累... 以三峡库区中心区域的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3—2010年流域水沙资料,采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累积距平法及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该流域输沙量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判别出降雨量在1982年、输沙量在1982年和1990年发生了突变。并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分析了1963—1981年,1982—1990年,1991—2010年3个时段降雨量和人类活动在龙河流域输沙量变化中的相对贡献率。研究表明:以1963—1981年为基准期,1982—1990年间降雨量和人类活动贡献率分别为29.49%和60.51%,1991—2010年间分别为3.38%和96.62%;以1982—1990年为基准期时,1991—2010年人类活动对输沙减小的贡献率为100%。该研究揭示了1963—2010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及降雨和人类活动对其贡献率,研究不仅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三峡水库区间水沙锐减的原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龙河流域 人类活动 贡献率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萧氏松茎象栖境内绿僵菌的种群遗传异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海燕 张扬 +3 位作者 何万存 李冬 张林平 栾丰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6-294,共9页
为更好地应用虫生真菌防治萧氏松茎象,对江西省主要萧氏松茎象发生危害区内绿僵菌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及主要物种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与转录延伸因子基因(EF-1α)序列比对,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5株供试... 为更好地应用虫生真菌防治萧氏松茎象,对江西省主要萧氏松茎象发生危害区内绿僵菌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及主要物种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与转录延伸因子基因(EF-1α)序列比对,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5株供试绿僵菌分别与Metarhizium pemphigi、M.pinghaense、M.guizhouense、M.anisopliae和M.indigoticum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6个地区90株金龟子绿僵菌的种群遗传结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55 7,Shannon信息指数(I_s)为0.264 7,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232 1。UPGMA聚类分析及主坐标分析表明,90株金龟子绿僵菌形成3个来源复杂的分支。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萧氏松茎象栖境内绿僵菌属物种组成复杂,广布种金龟子绿僵菌种群属于分化较为明显的异质性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分子鉴定 金龟子绿僵菌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排洪隧洞套管封堵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冬兰 胡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145,共3页
目前常用的尾矿库排洪隧洞封堵方法,均需施工人员直接进入排洪系统中作业,因此,一般选择干旱季节进行封堵施工;而当排洪系统出现事故或排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时,出于抢险和人身安全的考虑,其洞内封堵施工受到限制。针对常用封堵法的不足... 目前常用的尾矿库排洪隧洞封堵方法,均需施工人员直接进入排洪系统中作业,因此,一般选择干旱季节进行封堵施工;而当排洪系统出现事故或排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时,出于抢险和人身安全的考虑,其洞内封堵施工受到限制。针对常用封堵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钢套管做临时支挡及混凝土封堵相结合的套管封堵法,并运用到银山铅锌矿尾矿库尾砂泄露抢险中。失事排洪系统通过采用套管封堵,漏砂事故得到迅速安全解决,至今运行良好。该封堵法为施工人员进洞前提供了安全施工环境,非常适合尾矿库漏砂事故后排洪系统的抢险封堵;同时,为有历史遗留安全隐患的尾矿库排洪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封堵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排洪隧洞 “套管”封堵法 安全 抢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洪玉 刘惠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为水土流失预报及水土保持措施科学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内13个雨量站41a日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侵蚀力简易模型,分析了该流域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规律,并在软件Ar... [目的]分析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为水土流失预报及水土保持措施科学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内13个雨量站41a日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侵蚀力简易模型,分析了该流域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规律,并在软件ArcGIS 10.2支持下,探讨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大宁河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为7 245.55MJ·mm/(hm^2·h·a),它在空间上与流域降雨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现由东、西向流域中部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南北差异较小;最大和最小降雨侵蚀力分别位于流域西北部的建楼站和南部的巫山站;降雨侵蚀力多年变化范围为3 619.55~11 109.14 MJ·mm/(hm^2·h·a)。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呈双峰型,集中程度高,4—10月占全年的95%。[结论]大宁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和降雨变化年内分配一致,侵蚀力时空特征除与流域降雨量分布密切相关外,还与区域降雨格局及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日雨量 三峡水库 大宁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龙河流域水沙关系驱动因子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惠英 高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共8页
为揭示三峡库区输沙量急剧减小过程中,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以库区腹心地带的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3—2010年流域日降雨和年输沙资料,借助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和Pettitt检验等方法,计算流域年降雨量... 为揭示三峡库区输沙量急剧减小过程中,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以库区腹心地带的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3—2010年流域日降雨和年输沙资料,借助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和Pettitt检验等方法,计算流域年降雨量、年降雨侵蚀力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和突变,并以降雨侵蚀力为自然因素代表,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在龙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中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以1963—1981年为基准期,在1982—1990年、1991—1999年和2000—2010年3个时段,人类活动对龙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06.5%、78.4%和67.8%;以降雨量作为自然因子时,1982—1990年、1991—1999年和2000—2010年3个时段人类活动对龙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的贡献率则为99.7%、97.1和85.9%。研究表明,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龙河流域输沙量变化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准确评价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龙河流域 人类活动贡献率 降雨侵蚀力 双累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矿区植物的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军杰 陈美兰 +2 位作者 吴连喜 饶月辉 张维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74-378,400,共6页
利用SVCHR-768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铀矿区与非铀矿区的四种植物的反射光谱进行测定,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了噪声去除,同时利用导数光谱技术清除植被环境背景影响。结果表明,铀矿区的黄荆、芒萁骨、商陆和4的反射率值均相应的比非铀矿区处的... 利用SVCHR-768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铀矿区与非铀矿区的四种植物的反射光谱进行测定,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了噪声去除,同时利用导数光谱技术清除植被环境背景影响。结果表明,铀矿区的黄荆、芒萁骨、商陆和4的反射率值均相应的比非铀矿区处的大;铀矿区的黄荆、芒萁骨和商陆均出现"蓝移"现象,且芒萁骨在铀矿区的"蓝移"值最大(11nm);铀矿区的地锦出现"红移"现象,红移了6.8nm;同时铀矿区的植物中芒萁骨的"绿峰"处反射率值为0.24、"红谷"处反射率值为0.08,峰谷间的差值在所测植物中也是最大的(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构想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本锋 曾淑艳 +1 位作者 程涛 徐彤晖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通过对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的分析和评价,从森林风景资源利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提出了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构想,强调在森林公园里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 通过对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的分析和评价,从森林风景资源利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提出了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构想,强调在森林公园里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休憩、保健、养生、养老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推动森林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健康旅游转变,从而促进森林公园所在的林场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国家森林公园 军峰山 森林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