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 |
蒋向勇
邵娟萍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2
|
技术与课程整合语境下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
罗国太
肖永贺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3
|
跨文化商务交际及其语用策略 |
刘桂兰
谭君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0
|
|
4
|
英式歇后语Tom Swifty的认知语用解读 |
刘桂兰
蒋向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5
|
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高职高专双语教学探讨 |
谭君
刘桂兰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6
|
生态关怀背后的道德忧思——康拉德丛林小说的生态取向管窥 |
王晓兰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影片《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性格分析 |
李红梅
程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8
|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语言策略 |
刘桂兰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视译在同传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 |
杨艳君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10
|
从文化的角度看英汉互译的词汇空缺现象 |
肖勤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1
|
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构建探析 |
毕红芳
李丁宁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2
|
伦理环境与伦理抉择:康拉德与老舍笔下人物悲剧探源 |
王晓兰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电影构建与识解的转喻理据 |
陈蕾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4
|
《飘》的女性情爱叙事 |
曾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5
|
文学与电影双重艺术符号中的“空心人” |
王晓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6
|
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
胡芳
石磊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7
|
解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爱情观 |
李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8
|
四六级网考语境下的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探讨 |
李娟
罗国太
|
《河南农业》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