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义灵 王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0-32,共3页
文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并系统研究了实践路径及机制构建。在实践路径方面,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打通理论主渠道;要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学育人中引领实践主战场... 文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并系统研究了实践路径及机制构建。在实践路径方面,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打通理论主渠道;要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学育人中引领实践主战场;要从基于可视化原则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平台建设、基于常态化原则加强校园文化软件环境建设等构筑文化主平台。在机制构建方面,要从个体内驱动力、社会环境动力、国家情感动力等三个方面构建动力机制;要从学校党政、一线教职工及大学生等三个主体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要从组织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等三个方面加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幸福观的超越之境和独特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蓓蓓 熊火根 朱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4,91,共4页
马克思的幸福观超越了四个层面的幸福,即理性层面的幸福、情感层面的幸福"、欲望层面"的幸福以及它们混合所成的幸福,显示了它的卓越之处。马克思所说的幸福意味着拥有斗争中建立合理制度以提供社会保障的、具备劳动创造之平... 马克思的幸福观超越了四个层面的幸福,即理性层面的幸福、情感层面的幸福"、欲望层面"的幸福以及它们混合所成的幸福,显示了它的卓越之处。马克思所说的幸福意味着拥有斗争中建立合理制度以提供社会保障的、具备劳动创造之平台的、对于合理需求的平衡而充分的满足及其在主体评价中达到的圆满状态。就其特征而言,马克思所说的幸福是个人福利和群体福利的统一、劳动创造和享受生活的统一、满足需要和追求道德的统一、客观状态和主体评价的统一,它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善美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幸福观 超越 独特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幸福论的现实转向及其启示
3
作者 黄蓓蓓 熊火根 朱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41,共4页
西方传统的幸福论可以划分为三种形态:空间维度上的非现实主义,时间维度上的非现实主义以及上面两种情况的叠加,在这里,时间上的了无尽头的拖延主义以及生活空间上分离的狭隘主义都暴露了自己的本质。马克思的幸福论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西方传统的幸福论可以划分为三种形态:空间维度上的非现实主义,时间维度上的非现实主义以及上面两种情况的叠加,在这里,时间上的了无尽头的拖延主义以及生活空间上分离的狭隘主义都暴露了自己的本质。马克思的幸福论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马克思所说的幸福具有过程性的贯穿的现实性、实践方面的变革的现实性以及作为最大社会力量之活动成效的结果的现实性,这就破除了形形色色的远离真实幸福的东西,真切地实现了幸福问题上的现实的转向。马克思的幸福论对于当今社会有着重大的启示,它在学理上破除了非现实主义幸福论的形而上学预设,并宣告了它们的破产,它有利于揭穿当今盛行的快餐型的虚假幸福或消费型的虚假幸福的廉价性,还有助于我们建设幸福中国。值得强调的是,创造条件并继续奋斗以达到"劳动本身意味着幸福的事业"这个地步,此乃幸福的高级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幸福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色文化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被引量:34
4
作者 蓝贤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爱国主义具有价值共通性和情感互融性。新时代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走进红色历史、领悟红色精神、践行红色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爱国主义具有价值共通性和情感互融性。新时代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走进红色历史、领悟红色精神、践行红色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5
作者 周光玲 黄义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0-73,共4页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回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使命的必然选择。以DeepSeek为主要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集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回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使命的必然选择。以DeepSeek为主要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集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内容深供拓思”“互动双向赋能”“效果即时反馈”等创新机遇。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传统观念与数智思维对抗、智能技术盲崇与教育主体式微、数据安全隐忧与教育本质偏航等现实困境。为此,高校需主动适应数智化变革,通过提升教师数智素养、筑牢人文内核、健全数据责任体系等系统性策略,积极探索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多元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高校思政课教学 价值意蕴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法律监管与制度建构
6
作者 郑龙 李桃英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5,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碳价形成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碳市场的减排功效。然而目前碳定价过程出现价格失序现象,具体表现为价格信号扭曲、波动剧烈等,暴露出法律监管困境。通过法理分析与制度...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碳价形成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碳市场的减排功效。然而目前碳定价过程出现价格失序现象,具体表现为价格信号扭曲、波动剧烈等,暴露出法律监管困境。通过法理分析与制度审视发现,当前法律规制存在立法体系碎片化、监管权力失衡以及权利保障的结构性缺失等制度性缺陷,导致碳市场减排效率降低,削弱了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价格稳定性,阻碍了市场在推动减排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因此,应完善立法体系、构建统一有序的全国碳市场,细化减排路径、增强信息透明度,健全市场监管,实现碳市场国际化对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迈向气候法治文明的碳定价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碳定价 价格形成机制 法律监管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基因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蓝贤发 郑春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0,共3页
红色基因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思想,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红色基因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充分挖掘、激活、传承红色基因,并将它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之... 红色基因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思想,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红色基因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充分挖掘、激活、传承红色基因,并将它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切实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历史具象与价值追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萍 邵献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中国共产党形象是党的政党理念、政党行为和政党绩效等在民众心中的主观认知、评价和总体印象。党的形象建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因时而变,分别建构了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和奋斗者的历史具象。而在... 中国共产党形象是党的政党理念、政党行为和政党绩效等在民众心中的主观认知、评价和总体印象。党的形象建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因时而变,分别建构了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和奋斗者的历史具象。而在党的形象建构过程中也贯穿着始终如一的价值追寻。新时代,要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最终归宿,建构“亲民为民、民族脊梁、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形象建构 历史具象 价值追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义灵 宋家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8-51,55,共5页
“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两个务必”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高度浓缩,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价值形成过程看,有五个方面的价值追求,即历史治乱规律的借鉴、百余年奋斗历程的总结、大党长期执... “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两个务必”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高度浓缩,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价值形成过程看,有五个方面的价值追求,即历史治乱规律的借鉴、百余年奋斗历程的总结、大党长期执政的忧思、坚持党性宗旨的认识、跳出兴衰周期率的答案;从价值关系来看,第一个务必是后两个务必的目的,回答方向目标问题,后两个务必是第一个务必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回答作风要求与精神力量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守初心使命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认识“三个务必”的价值追求、价值关系和价值实践,有利于做到“三个务必”的知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价值追求 价值关系 价值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的文化互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义灵 汪信砚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所谓文化互通,是指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文化互通的根本目的是达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共识,包括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一带一路"的文化互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和了... 所谓文化互通,是指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文化互通的根本目的是达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共识,包括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一带一路"的文化互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和了解的桥梁,是真正能够把它们联系和结合起来的纽带,它在历史上曾经有力地促进了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民族融合,在今天更是相关国家实现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中国提出的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从这个角度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互通对于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互通 价值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蓝贤发 黄义灵 陈利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3-94,共2页
民办高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师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民办高校党委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民办高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及效果,确保民办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关键词 民办高校党委 政治核心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评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义灵 郭国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96,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是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该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本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是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该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本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以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很多的真知灼见。该书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题新颖,问题意识强烈;二是体系严谨,框架独特;三是观点深刻,富有思辨色彩;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司法解释中并罚数罪的类型及其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聚航 胡晓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4-72,共9页
刑法理论通说采取构成要件齐备说作为认定数罪的依据并不合理,并且方法上缺乏实证性。以刑法司法解释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笼统地采取构成要件标准说会导致一行为构成数罪的不合理情况。现行刑法司法解释中并罚的数罪可分为一行为的... 刑法理论通说采取构成要件齐备说作为认定数罪的依据并不合理,并且方法上缺乏实证性。以刑法司法解释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笼统地采取构成要件标准说会导致一行为构成数罪的不合理情况。现行刑法司法解释中并罚的数罪可分为一行为的并罚和数行为的并罚。前者主要存在走私罪、非法采矿罪和事故类犯罪中;后者包括同种数罪的并罚和异种数罪的并罚。司法解释关于并罚数罪的立场表明,刑事政策大量渗透刑法规范,导致并罚的数罪的标准缺乏统一性。基于刑法行为规制机能的考虑,应当注重规范评价不背离客观事实的刑法自然主义立场,取消并罚数罪中的特别规定,数行为侵犯同一法益时应当按照一罪处理,基于刑事政策考虑的数罪处理应当结合犯罪行为的具体构造区别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司法解释 并罚的数罪 适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四经》和《黄帝内经》文化渊源及生态美学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慧 谢爱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152,共6页
《黄帝四经》《黄帝内经》皆属于早期道教黄老学派存世不多的著作,又皆以道为共同规则。"黄帝"共同语境下,具备生态美学的探讨价值:如同一只无形之手,道是黄帝生态美学理论基石的核心;循道为德,善在某种意义上以审美体验为基... 《黄帝四经》《黄帝内经》皆属于早期道教黄老学派存世不多的著作,又皆以道为共同规则。"黄帝"共同语境下,具备生态美学的探讨价值:如同一只无形之手,道是黄帝生态美学理论基石的核心;循道为德,善在某种意义上以审美体验为基础;道生法,揭示了黄帝生态美学的无私立场;道之天、地、人三才维度,拓展了生态美学的疆域。在审美实践中,黄帝注重度的把握,强调和谐共生,提示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黄帝贴近生活、体验式的生态美学,将审美活动从直觉体验拓展至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黄老学说 《黄帝四经》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光玲 黄义灵 张品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4-26,共3页
智媒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的创新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智能媒体、智慧媒体和智库媒体可实现快捷化、个性化、共享化和精准化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智媒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智媒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的创新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智能媒体、智慧媒体和智库媒体可实现快捷化、个性化、共享化和精准化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智媒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有效拓展了社会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智慧教育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四主体”锥体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保明 邵献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34,共3页
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得出了单主体论、双主体论、多主体论和主体间性论等不同的说法,但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含领导人、教师、媒体人和家长等四类,构成了一个锥体状。其... 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得出了单主体论、双主体论、多主体论和主体间性论等不同的说法,但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含领导人、教师、媒体人和家长等四类,构成了一个锥体状。其中领导人是"四主体"锥体的中心,家长、教师和媒体人三者构成"中介主体",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同时又与教育客体构成一个反向锥体,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梭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主体 中介主体 “四主体”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 被引量:86
17
作者 黄三生 凡宇 熊火根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94,共5页
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把乡村建设成生态宜居之地、促进乡村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各区域协同开发、注重红色文化资源多要素系统开发、推进... 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把乡村建设成生态宜居之地、促进乡村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各区域协同开发、注重红色文化资源多要素系统开发、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彰显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生活,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海凤 卢林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6,共3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经由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久经锤炼而形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文章从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及时代价值出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经由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久经锤炼而形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文章从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及时代价值出发,积极查找分析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共同体意识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笑风 肖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3-94,共2页
儒家在先秦时期所奠基的德育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融汇吸收各家所长,是中国传统社会近两千年的主流思想。通过漫长的岁月积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积极向上且行之有效的德育理念和方法、途径。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于身处21世纪的... 儒家在先秦时期所奠基的德育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融汇吸收各家所长,是中国传统社会近两千年的主流思想。通过漫长的岁月积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积极向上且行之有效的德育理念和方法、途径。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于身处21世纪的高校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极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德育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光玲 《广东蚕业》 2017年第11期59-59,共1页
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文章以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分析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调查研究新农村建设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提高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