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学校园精神文明系统工程建设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世润 胡传明 李建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大学校园精神文明系统工程建设的指针;提出了大学校园精神文明系统工程建设应树立新型的系统观、发展观、历史观、人才观;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精神文明 系统工程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需要,提出在思想建设上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在组织建设上重视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作用建设上强调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教育广大干部,并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贯彻,...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需要,提出在思想建设上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在组织建设上重视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作用建设上强调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教育广大干部,并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贯彻,为我们党和军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干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重温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 干部队伍建设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精神与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
3
作者 唐志全 陈学明 万振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24-30,共7页
本文在探讨了井冈山精神的内容和实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井冈山精神在加强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在于:它是对干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教材,是帮助干部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钢铁长城,是培养高素质干部... 本文在探讨了井冈山精神的内容和实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井冈山精神在加强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在于:它是对干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教材,是帮助干部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钢铁长城,是培养高素质干部的传家宝。最后,对如何把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 干部队伍 思想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由“人治”转向“法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世润 胡松 陈聿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40,共5页
中国共产党执政已 50余年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我党执政方式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依法治国”和... 中国共产党执政已 50余年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我党执政方式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从而使我党的执政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职能 中国共产党 执政方式 人治 法治 共产党领导 一元化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邓小平理论化为跨世纪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对江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姚亚平 胡伯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3-10,共8页
跨世纪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基础性工程。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唯一科学的指导理论;最关键的是要把邓... 跨世纪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基础性工程。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唯一科学的指导理论;最关键的是要把邓小平理论化为青年教师的伟大实践,使他们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并大力培养一批通晓马列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建设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孔祥宁 胡伯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过程即超越的过程,分析了作为其理想人格──内圣外工人格的特质及内在矛盾,并简明地指出了冯友兰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哲学 新理学 极高明 道中庸 境界 超越 内圣 外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效率与公平统一的新视界──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尊武 杜奋根 赵翠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1-17,共7页
近年来有关效率与公平的讨论文章发表不少,但存在流于抽象和空泛的倾向。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可以引导我们更具体、更深入地研究和正确解决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内在本质... 近年来有关效率与公平的讨论文章发表不少,但存在流于抽象和空泛的倾向。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可以引导我们更具体、更深入地研究和正确解决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内在本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形式的统一;又揭示了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直接的统一;还揭示了二者统一是动态的逐步实现的统一,而不是静态的一次完成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本文还扼要分析了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本质从而影响效率与公平统一原则贯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效率 公平 统一 社会主义本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熵、环境、发展的统一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林锡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9-24,共6页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导致的环境恶化,使人们又陷入熵危机的困扰之中。其实,熵、环境、发展是可以统一起来,并保持其平衡状态的。因为熵、环境、发展既统一于其内在的动态关系中,又统一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技术的进步中,还...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导致的环境恶化,使人们又陷入熵危机的困扰之中。其实,熵、环境、发展是可以统一起来,并保持其平衡状态的。因为熵、环境、发展既统一于其内在的动态关系中,又统一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技术的进步中,还统一于人类社会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中。只有认识了熵、环境、发展的统一性,协调好熵、环境、发展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发展 统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在中央苏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28-31,共4页
陈云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对王明强制推行的"左"倾劳动政策,对党与工会在领导工人经济斗争中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弊端,对地方党组织不够重视白区工作的倾向,既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坚决抵制,又提出了改正的办法。他的这种实事... 陈云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对王明强制推行的"左"倾劳动政策,对党与工会在领导工人经济斗争中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弊端,对地方党组织不够重视白区工作的倾向,既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坚决抵制,又提出了改正的办法。他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苏区经济的发展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中央苏区 抵制 “左”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世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3-18,共6页
毛泽东在中国开创了独立自主并把它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坚持独立自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从... 毛泽东在中国开创了独立自主并把它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坚持独立自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从规律层面创造的基本经验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独立自主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中国妇女发展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红 舒筱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31-34,69,共5页
妇女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国以来我国妇女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于低度发展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妇女发展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战略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妇女更新思想观念,转变生活方式,提高... 妇女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国以来我国妇女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于低度发展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妇女发展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战略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妇女更新思想观念,转变生活方式,提高文化素质和经济地位,增强参与政治、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从而与男子齐头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妇女发展 低度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与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金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在新四军的成功组建、长江以北新四军的具体工作、改善叶挺和项英之间的关系、解决新四军的发展方向、援救皖南新四军及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周恩来 新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机遇·台阶─—邓小平经济发展三论
13
作者 何玉长 李芳凡 邓水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28-34,共7页
快速、机遇、台阶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色。“三论”从理论上回答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是指导我国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原则。文章具体阐发了“三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认为“三论... 快速、机遇、台阶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色。“三论”从理论上回答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是指导我国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原则。文章具体阐发了“三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认为“三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密不可分的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 快速 机遇 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维护中央权威
14
作者 胡传明 王能昌 +1 位作者 李芳凡 廖晓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35-41,共7页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重论证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维护中央权威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剖析了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维护中央权威关系上的几种模糊认识,指出了维护中央权威与过去高度中央集权的本质区别,阐0述了...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重论证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维护中央权威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剖析了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维护中央权威关系上的几种模糊认识,指出了维护中央权威与过去高度中央集权的本质区别,阐0述了维护中央权威应该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央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两手抓”、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由“软”到“硬”的转化
15
作者 陈世润 吴云生 唐志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4-20,共7页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方针。本文在深入研究、论述邓小平“两手抓”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邓小平这一战略思想,对高校德育软弱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方针。本文在深入研究、论述邓小平“两手抓”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邓小平这一战略思想,对高校德育软弱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意在说明,什么时候坚持了“两手抓”,高校德育就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社会就安定。在此基础上,对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由软变硬提出了具体对策,力图解决经邓小平多次批评但高校德育工作仍然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两手抓 高校德育工作 由软变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时期中央政府权威的流失及维护
16
作者 王鹏 罗嗣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26-31,共6页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中央政府所控资源的分散与转移,中央政府的权威基础受到削弱,从而引发了中央政府权威的流失。为了扼制中央政府的权威流失,必须从培育中央政府权威基础出发,深化改革,发挥传统政治优势,加强法制建设,从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中央政府所控资源的分散与转移,中央政府的权威基础受到削弱,从而引发了中央政府权威的流失。为了扼制中央政府的权威流失,必须从培育中央政府权威基础出发,深化改革,发挥传统政治优势,加强法制建设,从而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中央政府 权威 流失 资源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前期苏联对华政策与皖南事变的爆发
17
作者 郭秋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87-91,共5页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推行援华抗日的政策。使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以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依靠国民党来实现这一目标,是苏联援华抗日政策的鲜明特色。苏联为实现其对华政策目标,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推行援华抗日的政策。使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以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依靠国民党来实现这一目标,是苏联援华抗日政策的鲜明特色。苏联为实现其对华政策目标,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活动未能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客观上鼓励了蒋介石集团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苏联为了其对华政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共以斗争求团结政策的执行,从而使中共未能有效地阻止蒋介石集团发动大规模的反共行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前期 苏联对华政策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中国共产党 皖南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8
作者 陈世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6-11,共6页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有关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人才培养标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邓小平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改革与发展思想
19
作者 胡传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5-9,共5页
文章阐发了邓小平的改革与发展及其辩证关系的思想,认为这一思想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深刻地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内涵和时代特色。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 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
20
作者 胡传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8-33,共6页
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核心内容是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根本标志是基本政策的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是手段,依法治国是保障,正... 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核心内容是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根本标志是基本政策的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是手段,依法治国是保障,正确的舆论宣传是关键。邓小平的社会政治稳定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政治稳定 基本内涵 基本方法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