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涂宗财 李金林 +2 位作者 刘成梅 刘光宪 张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限量金属离子Pb2+、Cu2+、Fe3+和常用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亚硫酸钠、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对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紫甘薯花色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色作用,Cu2+最强,Pb2+次之,Fe3+的增色效果不稳定。... 研究了限量金属离子Pb2+、Cu2+、Fe3+和常用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亚硫酸钠、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对紫甘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紫甘薯花色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色作用,Cu2+最强,Pb2+次之,Fe3+的增色效果不稳定。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含量越高保护效果越好,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对紫甘薯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苯甲酸钠对紫甘薯花色苷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花色苷 金属离子 食品添加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金晶 赖卫华 +1 位作者 涂祖新 李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6-889,共4页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免疫吸附分离和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基础上的超灵敏检测方法。这项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地应用于诸如临床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领域。本文旨在全面地介绍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并...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免疫吸附分离和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基础上的超灵敏检测方法。这项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地应用于诸如临床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领域。本文旨在全面地介绍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并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 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静 邓泽元 +2 位作者 范亚苇 吴丹 唐丽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0,53,共3页
对几种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进行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提取脂肪,甲醇钠甲基化脂肪酸,再通过薄层层析纯化甲酯,用气相色谱检测其中脂肪酸的含量。实验发现,油炸后食品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比油炸前食品中含量有升高,而油炸后食... 对几种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进行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提取脂肪,甲醇钠甲基化脂肪酸,再通过薄层层析纯化甲酯,用气相色谱检测其中脂肪酸的含量。实验发现,油炸后食品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比油炸前食品中含量有升高,而油炸后食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顺式脂肪酸含量比油炸前食品中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食品 反式脂肪酸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表面积山梨醇粉体的吸湿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霍树春 李锋 +1 位作者 李建科 赵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85,共3页
山梨醇有四种不同的晶型,在不同的结晶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山梨醇往往是多种晶型的混合体,由于不同晶型的山梨醇性质不同,其混合物的吸湿性不同,而比表面积的大小可间接反应出山梨醇混合体中γ晶型的含量,故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 山梨醇有四种不同的晶型,在不同的结晶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山梨醇往往是多种晶型的混合体,由于不同晶型的山梨醇性质不同,其混合物的吸湿性不同,而比表面积的大小可间接反应出山梨醇混合体中γ晶型的含量,故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定不同比表面积山梨醇的吸湿速率与吸湿百分率,并根据25℃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平衡曲线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实验证明,当山梨醇粉体的比表面积在0.79m2/g时,其临界相对湿度在70.80%,在空气湿度不大于70%条件下,吸湿性很小,不易结块,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比表面积 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合色谱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国华 赖卫华 +1 位作者 金晶 盛志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7-581,共5页
免疫亲合色谱作为一种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能。本文主要对免疫亲和色谱的原理和特点、它在食品安全中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它今后的发展状况做了如下综述。
关键词 免疫亲和色谱 前处理 食品安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NMR)技术在粉状食品结块现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张锦胜 刘成梅 高荫榆 刘玉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分析粉状食品结块的机理,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研究食品的结块与玻璃态转变温度、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结块 粉状 转变温度 化学组成 机理 应用研究 玻璃态 食品 保质期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量食品玻璃化转变温度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何承云 张锦胜 朱榕璧 刘玉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1,共3页
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是影响食品品质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准确测量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改进食品的加工和贮藏条件非常重要。核磁共振技术(NMR/MRI)在研究食品玻璃化转变过程和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作为一种先进的... 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是影响食品品质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准确测量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改进食品的加工和贮藏条件非常重要。核磁共振技术(NMR/MRI)在研究食品玻璃化转变过程和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测量工具,在食品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玻璃化转变温度 食品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樊镇棣 邓丹雯 +1 位作者 顾振宇 黄赣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92-494,共3页
通过饲喂不同抗性淀粉含量饲料,研究正常SD大鼠餐后血糖应答的不同和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四周血糖以及体重等体征的变化,得出结论:抗性淀粉膳食对动物餐后血糖具有削峰填谷的调节作用,适当抗性淀粉含量的膳食有利于动物血糖值的控制,长... 通过饲喂不同抗性淀粉含量饲料,研究正常SD大鼠餐后血糖应答的不同和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四周血糖以及体重等体征的变化,得出结论:抗性淀粉膳食对动物餐后血糖具有削峰填谷的调节作用,适当抗性淀粉含量的膳食有利于动物血糖值的控制,长期饲喂可以延缓及改善动物模型血糖值升高、体重下降等Ⅱ型糖尿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抗性淀粉 餐后血糖应答 Ⅱ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校正-光度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国文 倪永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在紫外区均有吸收,其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在pH=2.87的B R缓冲溶液中对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两组分混合溶液进行光度测定,所得重叠光谱数据分别用经典最小二乘法(CLS)、偏最小二乘法(PLS)、主成分回归法(PCR)处理,并用于... 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在紫外区均有吸收,其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在pH=2.87的B R缓冲溶液中对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两组分混合溶液进行光度测定,所得重叠光谱数据分别用经典最小二乘法(CLS)、偏最小二乘法(PLS)、主成分回归法(PCR)处理,并用于食品样品的测定,获得了较好的定量分析结果。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的线性范围均为1.0~20.0mg/L;检出限分别为0.478mg/L和0.55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校正 光度法 香兰素 乙基麦芽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微球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盛志超 赖卫华 +1 位作者 金晶 张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65-568,共4页
免疫微球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大量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本文介绍了免疫微球的性质、特点、发展及免疫微球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免疫微球 聚合物 磁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蔬果胶囊配方研究及祛黄褐斑作用人群试食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树稳 余燕影 +2 位作者 邓泽元 徐菲 王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69-273,共5页
选用核桃仁、莲子、芦荟全叶冻干粉、蔬果提取物(桂圆、胡萝卜、红枣、银耳)、珍珠粉为原料 ,强化VE、VC,以产品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和筛选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研制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蔬果胶囊产品... 选用核桃仁、莲子、芦荟全叶冻干粉、蔬果提取物(桂圆、胡萝卜、红枣、银耳)、珍珠粉为原料 ,强化VE、VC,以产品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和筛选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研制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蔬果胶囊产品。依据我国《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所规定的标准方法和实验模型,对产品进行祛黄褐斑人群试食实验观察,探讨上述筛选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产品经50例体检合格的黄褐斑自愿受试者服用,每日3次,每次3粒,连续30d,该产品能显著降低黄褐斑色度(p<0.01),减少黄褐斑的面积(p<0.01),且无新的黄褐斑产生。受试者试食后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无过敏不良反应。由此可见,研制产品具有良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祛黄褐斑功能,所选模型用于祛黄褐斑产品的配方筛选是成功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实验观察 人群 胶囊 受试者 筛选模型 血生化指标 清除能力 果胶 最佳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微生物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伟 刘文群 黄丽婵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30,共3页
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实验,从不同来源的菌种中筛选出3株高抗氧化活性菌(B2、B3、B4),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清除羟自由基实验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2、B3和B4活菌体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脂... 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实验,从不同来源的菌种中筛选出3株高抗氧化活性菌(B2、B3、B4),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清除羟自由基实验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2、B3和B4活菌体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脂质氧化的抑制率均超过50%,还原能力均高于对照组(100μmol/L的L-半胱氨酸),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9.8%、61.0%和64.6%,同时发现3株菌菌体的各项抗氧化指标明显高于相应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自由基 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欧姆加热温度分布监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何承云 张锦胜 朱榕璧 刘玉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275,共4页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分析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对食品的加工和品质监控。欧姆加热技术尤其适用于固体颗粒食品和固相混合食品的加热,但是,监测欧姆加热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难题。利用MRI快速测定欧姆加热过程...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分析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对食品的加工和品质监控。欧姆加热技术尤其适用于固体颗粒食品和固相混合食品的加热,但是,监测欧姆加热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难题。利用MRI快速测定欧姆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构建温度瞬时分布图,为建立欧姆加热的数学模型,加快欧姆加热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欧姆加热 温度分布图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对柑桔中青霉抑制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群 黄丽婵 +1 位作者 韩伟 黄林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274,共3页
研究了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得到的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对柑桔中青霉的抑制效果,以期从中筛选出几株微生物用于柑桔防霉保鲜。食品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对其中抑菌作用较强的菌株进行抗菌物质特性研... 研究了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得到的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对柑桔中青霉的抑制效果,以期从中筛选出几株微生物用于柑桔防霉保鲜。食品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对其中抑菌作用较强的菌株进行抗菌物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供试的70多株菌有超过40%对柑桔青霉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较强的有8株菌;菌体在抑菌作用中起关键作用,但有2株菌胞外分泌产物对柑桔青霉有较强抑制作用,0.5%CaCl2溶液悬浮菌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供试菌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青霉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车前子中无机元素 被引量:87
15
作者 付志红 谢明勇 +1 位作者 章志明 郭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740,共4页
采用ICP AES法对我国同属不同品种车前子炮制前后其Se ,Zn ,Mn ,Cu ,Mg ,Fe,Al,Be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80 4 %~ 119 7% ,RSD <6 % ,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 :车前子中Mg ,Fe ,Al,Zn含量较... 采用ICP AES法对我国同属不同品种车前子炮制前后其Se ,Zn ,Mn ,Cu ,Mg ,Fe,Al,Be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80 4 %~ 119 7% ,RSD <6 % ,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 :车前子中Mg ,Fe ,Al,Zn含量较高。此测定结果可为探讨车前子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车前子 无机元素 含量测定 ICP-AES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药效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中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75
16
作者 陈军辉 谢明勇 +2 位作者 傅博强 杨妙峰 王小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26-1329,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12个西洋参样品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建立西洋参无机元素指纹谱,并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西洋参中的特征元素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选出五个主因子,得出西洋参的特征元素为Fe,Al,V,Mn,Mg,Sr,Mo,C...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12个西洋参样品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建立西洋参无机元素指纹谱,并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西洋参中的特征元素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选出五个主因子,得出西洋参的特征元素为Fe,Al,V,Mn,Mg,Sr,Mo,Ca,Cu;聚类分析将12个西洋参样品聚成五大类,表明元素的分布特征与西洋参的品种关系显著;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是西洋参无机元素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无机元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52
17
作者 王慧琴 谢明勇 +2 位作者 杨妙峰 傅博强 王小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中药药效不仅与有机成分有关,而且与无机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用ICP-M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于红花产地的归属判别.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总方差的71%的... 中药药效不仅与有机成分有关,而且与无机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用ICP-M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于红花产地的归属判别.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总方差的71%的贡献来自第1个因子,所对应的Fe,Ni,V,Ca,Cr,Co,Sr,Cd,As,Se,Zn,Cu,P,Mo是红花的特征微量元素.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三类时,样本的类归属情况为新疆,山东,内蒙古,四川红花为一类,河南红花为一类,云南红花为一类.这说明不同产地来源的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别,可以根据这种差别进行药材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ICP—MS 微量元素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均质机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成梅 刘伟 +3 位作者 高荫榆 Roger Ruan 林向阳 陈钢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62,共5页
本文将射流均质机振荡头内部孔道分成六个部分进料管区、分流管区、撞击管区、射流管区、扩流管区和出料管区,对其流场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这为讨论射流均质机的超微粉碎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射流均质机 振荡头 流体动力学 超微粉碎 作用机制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及其护色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黄绍华 胡晓波 王震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研究了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设计了不同护色方案,以确立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值、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护色液对酶活力的影响;将山药经不同护色条件护色后,低温烘干,粉碎过筛得山药粉... 研究了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设计了不同护色方案,以确立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值、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护色液对酶活力的影响;将山药经不同护色条件护色后,低温烘干,粉碎过筛得山药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甲醇-水溶液(1∶1)的吸光度。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山药PPO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35℃,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为:以0.25%的Na2SO3为抗氧化剂,并配以0.25%的柠檬酸和1.5%的NaCl为护色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活性测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 最适PH值 Na2SO3 最适温度 甲醇水溶液 低温烘干 邻苯二酚 抗氧化剂 NaCl 护色液 色条 酶活力 山药粉 吸光度 PPO 柠檬酸 最佳 过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HP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成梅 熊慧薇 +2 位作者 刘伟 阮榕生 涂宗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2-115,共4页
本文就瞬时高压(InstantaneousHighPressure,IHP)对豆渣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的改性作用进行了研究。酶法制备的豆渣膳食纤维经过以Microfluidizer为物质基础的IHP作用处理后,持水力、膨胀率和结合水力均增大;使用流变仪在一定条... 本文就瞬时高压(InstantaneousHighPressure,IHP)对豆渣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的改性作用进行了研究。酶法制备的豆渣膳食纤维经过以Microfluidizer为物质基础的IHP作用处理后,持水力、膨胀率和结合水力均增大;使用流变仪在一定条件下对制备DF溶液粘度进行测定,研究了制备DF溶液粘度的时间、速度和温度敏感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DF纤维束没有明显的截断现象,但是IHP作用处理后DF颗粒粒度减小,透光率提高,组织更加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豆渣 膳食纤维(DF) Microfluidizer 瞬时高压(I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