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术后受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龙成美 杨华 +2 位作者 李新长 张钰 杨锦然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移植术后新型隐球菌感染受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受者的感染部位、临床表现、真菌学、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和转归。结果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常规应用...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移植术后新型隐球菌感染受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受者的感染部位、临床表现、真菌学、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和转归。结果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常规应用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发病中位时间为术后6(1~13)年。其中单纯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肺炎5例、单纯隐球菌肺炎2例、皮肤隐球菌病1例。隐球菌肺炎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症状,胸部CT示结节、胸腔积液等。主要经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及肺泡灌洗液墨汁负染色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阵发性头痛伴呕吐症状居多,主要经血培养及脑脊液墨汁负染色确诊。皮肤隐球菌病表现为右肩部包块,经皮肤活检确诊。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规范抗真菌治疗,免疫抑制剂减量治疗。9例受者中1例死亡,其余受者预后情况良好。结论肾移植术后受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发生于术后中晚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怀疑隐球菌病者应及时做血培养、肺穿刺活检、脑脊液等检查以确诊。规范抗真菌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 组织病理学检查 氟康唑 两性霉素 B 伏立康唑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