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区水体氮、磷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71
1
作者 王毛兰 周文斌 胡春华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338,共5页
通过系统测定鄱阳湖湖水、主要入湖口河水及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氮磷含量,对其氮、磷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湖水及河水的氮、磷来源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水体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氮、磷污染,特别是饶河段氮含量较... 通过系统测定鄱阳湖湖水、主要入湖口河水及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氮磷含量,对其氮、磷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湖水及河水的氮、磷来源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水体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氮、磷污染,特别是饶河段氮含量较高(0.89-3.15mg/L),信江磷含量较高(0.098-0.22mg/L),而湖体的总氮、总磷含量也分别达到1.06±0.28mg/L和0.067±0.042mg/L,已具备富营养化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被引量:45
2
作者 葛刚 李恩香 +1 位作者 吴和平 吴志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通过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查,初步确定区内有外来入侵植物12科16属19种,其中菊科最多,有4种。研究表明:对鄱阳湖湿地危害较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种有裸柱菊、野胡萝卜、野老鹳草、空心莲子草等4种,外来植物入侵主要由人为活动... 通过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查,初步确定区内有外来入侵植物12科16属19种,其中菊科最多,有4种。研究表明:对鄱阳湖湿地危害较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种有裸柱菊、野胡萝卜、野老鹳草、空心莲子草等4种,外来植物入侵主要由人为活动无意引入和自然传入共同作用产生,在保护区内的分布受到湖泊水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植物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洲滩底质有机氯农药的垂直污染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小真 周文斌 +6 位作者 胡利娜 梁越 刘艳 魏洽 李庆义 金静 林捷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48-1353,共6页
为了解鄱阳湖区滩地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以南矶山滩地为研究现场,采集底质沉积柱状样品38cm,按每2cm厚度将底泥分样。采用索氏提取方法(Soxhlet Extraction,SE)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底质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底质中HCHs、DDTs的平均值分... 为了解鄱阳湖区滩地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以南矶山滩地为研究现场,采集底质沉积柱状样品38cm,按每2cm厚度将底泥分样。采用索氏提取方法(Soxhlet Extraction,SE)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底质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底质中HCHs、DDTs的平均值分别为1.198μg·kg-1、34.393μg·kg-1,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15618-1995)。HCB、PS检测均值分别为2.332μg·kg-1、26.613μg·kg-1。HCHs及DDTs的垂直污染研究中,表现出较明显的年代分布特征,δ-HCH在1982年出现最大的峰值(6.750μg·kg-1),P.P'-DDD在1953、1987年有两个较明显的峰值,这与我国六六六、滴滴涕农药的投产及禁用时间相关。PS在1961、1999年前后出现两个高峰,这与鄱阳湖地区杀灭血吸虫使用五氯酚钠的量的变化有关。鄱阳湖洲滩五氯酚钠洒药区域不能作为绿色食品生产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气相色谱法 鄱阳湖区 底质 垂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鄱阳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赖建平 周文斌 王毛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87,共4页
针对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的缺陷,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采用2011年平水期的实测水质资料,对鄱阳湖综合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各取样区综合水质指标均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但都存在单项指标劣于水环... 针对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的缺陷,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采用2011年平水期的实测水质资料,对鄱阳湖综合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各取样区综合水质指标均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但都存在单项指标劣于水环境功能区的对应目标;五河入湖口区综合水质级别空间差异明显,饶河和赣江入湖口水质不容乐观;鄱阳湖周边环境对各入湖水系入湖前水质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功能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时空变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生物处理领域中胞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万金保 朱邦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81,共5页
胞外聚合物(EPS)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影响污泥的表面特性(污泥混合液疏水性和Zeta电位等)、生物絮凝、沉降及脱水等性能。就近年来国内外对EPS空间结构、组成成分、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 胞外聚合物(EPS)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影响污泥的表面特性(污泥混合液疏水性和Zeta电位等)、生物絮凝、沉降及脱水等性能。就近年来国内外对EPS空间结构、组成成分、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了EPS在生物膜形成、污泥颗粒化、重金属吸附、生物除磷、膜污染等废水生物处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生物膜 好氧颗粒污泥 重金属吸附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风景名胜旅游地生活废弃物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万金保 朱邦辉 刘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5-180,共6页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庐山风景名胜区面临着人口激增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如何测量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系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计算了2003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生...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庐山风景名胜区面临着人口激增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如何测量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系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计算了2003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生活废弃物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生活废弃物人均生态足迹为0.0117751hm2,其中CO2排放的生态足迹占总量的98.20%,而污水、粪便、固体垃圾和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生态足迹很小,仅占1.80%;(2)CO2排放量为68684.99t,其中旅游交通的贡献率为55.61%,旅游住宿的贡献率为36.26%,游客和居民的贡献率为8.13%;(3)居民废弃物排放量大于游客排放量,CO2和粪便排放量是游客的2.4倍,垃圾产生量是游客的1.32倍,污水排放量是游客的1.18倍;(4)生活废弃物对风景区、九江市以及九江市以外区域的生态影响分别为45.40%、2.78%和51.82%;(5)风景区生态效用为0.5451kgCO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水平;(6)九寨沟、黄山和庐山生活废弃物生态足迹数据表明,旅游交通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最深远,因此改变交通方式或使用环保旅游观光车是减少旅游地生活废弃物生态足迹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风景名胜区 生态足迹 生活废弃物 生态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反应器中反硝化条件下去除苯酚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召坤 严喜鸾 +1 位作者 刘国金 朱建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基于异养反硝化原理,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中对反硝化同时降解苯酚的菌种进行了149d的驯化,驯化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苯酚和NO3--N的浓度进行。驯化结束后,进水苯酚质量浓度达到360mg/L,葡萄糖质量浓度达到100mg/L,NO3--N质量浓度达到2... 基于异养反硝化原理,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中对反硝化同时降解苯酚的菌种进行了149d的驯化,驯化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苯酚和NO3--N的浓度进行。驯化结束后,进水苯酚质量浓度达到360mg/L,葡萄糖质量浓度达到100mg/L,NO3--N质量浓度达到240mg/L,水力停留时间6h,苯酚和NO3--N去除率均大于98%。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进水苯酚质量浓度低于720mg/L时,SBR反应器运行稳定;高浓度NO2--N(>60mg/L)可以严重影响微生物对苯酚以及NO3--N的去除能力,同时反应器中20.5%~23.5%的COD可被用于微生物的细胞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反硝化 苯酚 NO3^--N NO2^--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方凡 王毛兰 周文斌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研究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状况,于2010年3月(枯水期)及6月(丰水期)在袁河进行采样分析。2次调查共观察到浮游藻类6门45属89种。藻类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1.79×104~40×104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188~2.2816mg/L。... 为研究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状况,于2010年3月(枯水期)及6月(丰水期)在袁河进行采样分析。2次调查共观察到浮游藻类6门45属89种。藻类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1.79×104~40×104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188~2.2816mg/L。采用指示生物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袁河水质处于轻度或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河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GE技术检测镉对背角无齿蚌血细胞DNA的损伤 被引量:6
9
作者 周侃 欧阳珊 +1 位作者 吴小平 吴甜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90-94,共5页
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woodiana)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染毒时间氯化镉对背角无齿蚌血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染毒后的背角无齿蚌血细胞均出现了拖尾现象,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拖尾增... 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woodiana)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染毒时间氯化镉对背角无齿蚌血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染毒后的背角无齿蚌血细胞均出现了拖尾现象,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拖尾增长明显。剂量效应组中,蚌暴露在不同浓度(0、1、10、50 mg.L-1)的氯化镉中72 h,各组蚌血细胞DNA平均迁移长度及彗尾DNA含量均明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在时间效应组中,蚌暴露在10 mg.L-1的氯化镉中分别24、48、72、96 h,随着氯化镉染毒时间的延长,各染毒组细胞DNA平均迁移长度及彗尾DNA含量与0时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时间-效应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 背角无齿蚌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彗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元模型在庐山风景名胜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万金保 朱邦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94-3097,共4页
基于物元分析理论,将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对评价标准和水质指标实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从而构建庐山风景名胜区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结果表明,所评价水体优劣顺序芦林... 基于物元分析理论,将评价标准、评价因子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对评价标准和水质指标实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从而构建庐山风景名胜区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结果表明,所评价水体优劣顺序芦林湖>庐山会址>电站大坝>相思河>剪刀峡>如琴湖,其中芦林湖的最大关联度值为-0.016 7,可认定其基本符合Ⅲ类水质,而且关联度中仅次于最大值的是Ⅰ类(-0.216 4),说明芦林湖水体转化为Ⅰ类水质的可能性较大。物元模型用于水质评价是合理可行的,且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全面分析判别待评价对象属于某一级别的程度,为水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模型 关联度 庐山风景名胜区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