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四十年来国内宋代茶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精耕
曾思莹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茶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WX06)。
-
文摘
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茶诗研究热度的上升,学界对宋代茶诗的关注和研究也逐渐增多。其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4-2000年,为研究发轫期;2001-2016年,为研究蓬勃发展期;2017年至今,为研究渐趋成熟期。总体上看,近四十年来,宋代茶诗研究成果不算少,但还基本停留在茶诗名家研究,学科交叉研究如茶诗地理学研究还相对较少,茶诗的艺术性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未来宋代茶诗研究还可在宏观把握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的挖掘,并充分利用交叉学科研究的优势,从多角度切入,进一步拓展、深入对宋代茶诗的研究。
-
关键词
近四十年
宋代茶诗研究
阶段性特点
-
Keywords
the last forty years
researches on tea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phased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周必大茶诗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精耕
杨俊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中心
南昌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50,共8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周必大研究"(项目编号:WX06202)
-
文摘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以茶入诗也已有1700多年历史。由唐入宋,茶被逐渐赋予了物质性之外的精神文化属性。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座高峰,两宋茶诗则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南宋中兴时期的文坛领袖周必大,一生与茶结缘。茶是他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维系交游的纽带,也是其宦海浮沉的见证。他的茶诗用事深密,典雅厚重,体现了其个性与风貌。
-
关键词
周必大
茶诗
交游
用事
典雅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杨万里饮茶情结的成因与茶诗创作风貌
- 3
-
-
作者
陆坤
李精耕
-
机构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茶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WX06)。
-
文摘
杨万里饮茶情结的形成,既受宋代饮茶之风盛行的影响,又与其廉介清洁的性格气质、以茶会友的社交习俗、出身茶乡的文化渊源以及担任茶官的人生经历有关。杨万里的茶诗,或记录茶事,或书写茶俗,或抒发茶趣,蕴含丰富茶文化,充满浓厚禅趣,语言活泼而善于变化,重视味外之味,有与前贤相通的艺术共性,也有独出机杼的艺术个性,在宋代茶诗中别具一格,生动展现了宋代文人丰富多彩的饮茶生活。
-
关键词
杨万里
饮茶情结
成因
茶诗创作
风貌
-
Keywords
Yang Wanli
fondness for tea
cause
tea poetry creation
writing style
-
分类号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曾几茶诗研究
- 4
-
-
作者
朱洁
王思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南昌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5年第5期94-99,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规划项目"唐宋诗中江西茶文化的文献梳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SKJD01)
-
文摘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座高峰,也造就了宋代茶诗的空前繁荣。曾几作为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诗人,其生活中离不开茶,自然也留下很多咏茶的诗篇。他的茶诗,内容多样,既有茶类的介绍,又有茶艺的展示;既有与友人赠茶以促进情谊的茶俗,也有或轻松闲适或低沉苦闷的茶情。曾几的茶诗总体风格清淡活泼,其茶诗不仅丰富了他诗歌的内容,也体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情趣。
-
关键词
曾几
茶诗
艺术特色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代茶诗初探
被引量:7
- 5
-
-
作者
李精耕
杨冬华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南昌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
文摘
唐代茶诗五百余首,数量虽然远不如宋朝,但是在诗人数量和茶著方面已经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茶与诗人,诗人与茶,相互影响并形成了唐代瑰丽的茶文化内蕴。茶诗作为茶文化的载体,既传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又融合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既扩大了诗人的题材,又丰富了唐诗的艺术特色。饮茶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媒介,诗人酬唱更是诞生茶诗的主要途径。茶文化在文学上的萌蘖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经过历史的演进,至唐代内蕴底定。
-
关键词
茶诗
茶文化
文人创作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从“醉翁”到“茶人”:欧阳修的茶酒情结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李精耕
陆坤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南昌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
文摘
欧阳修是名副其实的"醉翁",同时也是造诣精深的"茶人",茶在他生活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成为心灵的调适剂和诗歌创作的题材。酒之浓烈张扬与茶之平淡冷静,体现着他不同时期、不同处境的身心状况与精神面貌,早年的爱酒过茶到晚年的转而向茶,流露出他独特的处世心态与人生风度。
-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
茶人
情结
-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试论黄庭坚诗中的“茶”“香”情结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精耕
杨稳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68-74,共7页
-
基金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项目重点课题“唐宋诗中江西茶文化的文献梳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SKJD01)
-
文摘
作为北宋文坛一代宗师的黄庭坚,其诗歌以较高的艺术成就与推陈出新的变革精神而令人瞩目、备受推崇。于此,学界多有论及。而他的茶诗与香诗同样出众,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不仅诗作数量较多,而且成就也较为突出。它们与那些展示胸襟抱负的诗作不同,展现了黄庭坚雅致的生活情趣与优游不迫的人生态度,是北宋文人的某种缩影。同时,茶与香的独特内涵与黄庭坚的人生经历及内心世界尤其是佛学思想的高度契合,使他痴迷于茶与香,促成了伴随终生的"茶""香"情结。
-
关键词
黄庭坚
茶诗
香诗
茶香情结
-
Keywords
Huang Tingjian
tea poetry
incense poetry
the tea and incense complex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