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赋意下的艺术教育: 意涵审思、实践逻辑与革新路向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健婷 何宗睿 陈思琪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新文科赋意下的艺术教育在“新技术”外部诱因与“新国情”内部动因的双重作用下促生了意涵新变。在准确把握其意涵变化的基础上,艺术教育的实践逻辑当因势而新,即实现价值引领与艺术审美核心把持的动态统整,秉持“跨学科”视野促生全... 新文科赋意下的艺术教育在“新技术”外部诱因与“新国情”内部动因的双重作用下促生了意涵新变。在准确把握其意涵变化的基础上,艺术教育的实践逻辑当因势而新,即实现价值引领与艺术审美核心把持的动态统整,秉持“跨学科”视野促生全域教学资源流动整合新样态。革新路向需从跨学科导向下的艺术课程与教学生态重塑、锚定科技与人文双向会通的艺术教育立场、构建“三元共融”的艺术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展开探究,为时下新文科建设的实践探索提供来自艺术学科的创新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教育 科教融合 革新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创新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婷 徐灵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3,共3页
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本文重点探讨了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风格,提出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与创新赣南采茶戏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艺术风格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化学工程研究突破转化为沉浸式戏剧体验的策略与方法——评《化学工程——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
3
作者 陶佳奇 张征宇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科学传播范式转型的背景下,传统单向度的科普形式已难以满足公众对复杂科学概念的认知需求。而沉浸式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体验感,通过空间叙事、感官刺激与互动参与构建具身认知场景,为科学概念的具象... 在科学传播范式转型的背景下,传统单向度的科普形式已难以满足公众对复杂科学概念的认知需求。而沉浸式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体验感,通过空间叙事、感官刺激与互动参与构建具身认知场景,为科学概念的具象化表达提供了可能性。《化学工程——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一书全面阐述了化学工程的多方面内容,为化学工程中的研究与突破转化为沉浸式戏剧体验提供了及其丰富的素材,不仅开拓了戏剧创作新领域,也以一种创新且富有吸引力的方式传播化学工程知识,激发大众对该学科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具身认知 沉浸式戏剧 科学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文化产业的现代发展》
4
作者 尚姝亦 童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市场需求多元化、国际化布局加快等特点。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推... 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市场需求多元化、国际化布局加快等特点。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规模 国际化 结构调整 新时代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意涵流变、逻辑遵循与路向建构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健婷 万蓓 詹麒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3,共5页
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素质结构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步入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意涵因时而变,具有了“超美育”“大美育”等时代性新特征,并催生了价值引领、赓续中华美育精神及多元协同的... 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素质结构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步入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意涵因时而变,具有了“超美育”“大美育”等时代性新特征,并催生了价值引领、赓续中华美育精神及多元协同的现实需求。实践中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赋意下的高校美育意涵拓展,坚持价值引领与审美独立归一、聚焦学科融合视域贯彻“大美育”理念原则,从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校园美育空间建设及高校美育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着手,建构起新时代背景下富于民族性的中国特色高校美育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美育 意涵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何世剑 袁轶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18,共7页
“诗性写意”精神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构成。“诗性写意”精神的起点与基础在于“诗兴”,要义与表达在于“隐秀”,它的彰显在于讲求“形神”兼备,它的最高形态是营构“意境”之美。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有助于通过生命体验,对大... “诗性写意”精神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构成。“诗性写意”精神的起点与基础在于“诗兴”,要义与表达在于“隐秀”,它的彰显在于讲求“形神”兼备,它的最高形态是营构“意境”之美。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有助于通过生命体验,对大自然审美认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诗性智慧,有助于引领当代中国人超越生活俗常,挣脱功利束缚,过一种诗意化、审美化的人生。它还可以为建构当代“民族化”“本土化”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提供精神学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诗性写意 内涵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音乐的祛魅和赋魅——兼评“超女”现象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云斌 张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无论从音乐的本源还是发展来看,音乐的娱乐功能始终不存在单纯或显著的“高雅倾向”。引用“祛魅”概念,从美学转变的角度对流行音乐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有其基本的社会性因素。基于此,“超女现象”可谓是当代大众化... 无论从音乐的本源还是发展来看,音乐的娱乐功能始终不存在单纯或显著的“高雅倾向”。引用“祛魅”概念,从美学转变的角度对流行音乐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有其基本的社会性因素。基于此,“超女现象”可谓是当代大众化娱乐多元形式的一种催生物,它的娱乐文化意义大于它的音乐意义,视其为低俗加以封杀或者为其所谓民主、自主精神欢呼都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祛魅 “超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出发——读“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2008年12月8日至11日,"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代表50余人汇聚南京艺术学院,就30年来中国音乐学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本文将本次高层论坛作为一... 2008年12月8日至11日,"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代表50余人汇聚南京艺术学院,就30年来中国音乐学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本文将本次高层论坛作为一个历史性文本来"读",藉此描述会议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2008 中国当代音乐学 高层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公共环境中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小聪 《南方建筑》 2006年第5期51-53,共3页
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致力于分析当前城市景观建设的不合理性,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了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城市形象 景观设计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教育的责任分解与整合
10
作者 傅小龙 徐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5-57,共3页
道德教育的责任分解是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道德教育要突出学校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特殊责任。同时,必须加强德育理论的整合研究及师资培训,以提高社会的整体责任意识为道德教育责任的终级目标。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校 教师 德育理论 社会(家庭) 责任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筚路蓝缕 润物无声——读《中国当代音乐学》有感
11
作者 张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24-128,110,共6页
《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出版提出了"建设‘中国当代音乐学’"这一迫切命题,在当前语境中有着重要价值。此书具有浓烈的学科整合意识与批判精神,重视"实地调查",并表现出对当前音乐学科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缺失、... 《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出版提出了"建设‘中国当代音乐学’"这一迫切命题,在当前语境中有着重要价值。此书具有浓烈的学科整合意识与批判精神,重视"实地调查",并表现出对当前音乐学科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缺失、"学术大跃进"的警觉。瑕不掩瑜,虽然它还有提高的空间,却仍不失为中国当代音乐学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音乐学 实地调查 批判精神 学科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标语的创意策略与语言技巧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佩君 傅小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现代广告是营销手段。广告标语创意是广告企业文化精神的外在体现。广告标语在策划时应以诚取信,频繁系列运作,与文化结缘,打造企业新形象,刺激消费心理期待,其中尤应注重“半个圆”的营销创新智慧对广告标语创意策略的作用。在语言技巧... 现代广告是营销手段。广告标语创意是广告企业文化精神的外在体现。广告标语在策划时应以诚取信,频繁系列运作,与文化结缘,打造企业新形象,刺激消费心理期待,其中尤应注重“半个圆”的营销创新智慧对广告标语创意策略的作用。在语言技巧上,广告标语要独树一帜,塑造个性,深挖民族情结,陈述明显的利益及人性化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标语 创意策略 语言技巧 营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创新驱动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凯鑫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2,共2页
数字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正在持续不断引发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变革,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较为薄弱的一环,这就需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 数字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正在持续不断引发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变革,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较为薄弱的一环,这就需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深度融合,强化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驱动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剖析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价值,对于推动中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数字乡村:数字经济时代的农业农村发展新范式》一书,就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创新驱动机理展开探讨,并就如何激发数字经济的驱动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发展 数字化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驱动作用 创新驱动 深度融合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书脊设计——书籍整体形态中的生命线
14
作者 王煤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7-50,共4页
书脊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环节。书脊设计的艺术性、整体性及功能性无不体现书脊在整个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它还具有提供审美愉悦和吸引潜在顾客,促进书籍传播与销售的功能。书脊设计因受舞台空间限制而难点颇多,下面就书脊... 书脊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环节。书脊设计的艺术性、整体性及功能性无不体现书脊在整个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它还具有提供审美愉悦和吸引潜在顾客,促进书籍传播与销售的功能。书脊设计因受舞台空间限制而难点颇多,下面就书脊设计的定位和设计手法等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设计 书脊 生命线 形态 书籍设计 潜在顾客 审美愉悦 舞台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学的一体式两相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研究
15
作者 习佳兴 李名飞 +4 位作者 李来庆 傅雪梅 郝鑫 郑明霞 张进忠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4-822,共9页
反刍动物瘤胃对纤维素类物质具有强大的消化能力,在厌氧发酵领域备受关注.为了增加秸秆等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本文基于仿生学的原理,设计了一体式两相新型厌氧反应器,并以秸秆、猪粪和河道底泥为底物进行干式共发酵,研究了该反应器的... 反刍动物瘤胃对纤维素类物质具有强大的消化能力,在厌氧发酵领域备受关注.为了增加秸秆等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本文基于仿生学的原理,设计了一体式两相新型厌氧反应器,并以秸秆、猪粪和河道底泥为底物进行干式共发酵,研究了该反应器的水解酸化和产甲烷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器在1~6 d的产气速率较快,单位体积累积产气量的增长速率为366.87 mL/d,最快产气速率为22.3 mL/(g·d)(以每g挥发性固体每天产生的沼气体积计);发酵过程挥发性固体的产气量为0.13 L/g;发酵过程中pH在7.3~8.2之间变化,pH与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整体上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反应器内未发生氨抑制现象;第1~21天,主反应室产生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在次反应室中被充分利用,实现了水解过程和水解产物利用过程的分离;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反应器中最丰富的两个菌门,均具有水解和产酸能力.基于瘤胃设计的反应器既具有不同水解程度底物分层和持续吸收VFAs的效果,又有上部水解和产酸、下部产甲烷的一体式两相厌氧发酵效果.研究显示,该反应器可有效延长固体物质的停留时间,提高底物的水解酸化效率,减少反应器内局部酸抑制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一体式两相反应器 干发酵 水解酸化 产甲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承斌作品
16
作者 骆承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10-I001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