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停电频率与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开关优化配置
1
作者 刘洋 王淳 +1 位作者 张敏 王飞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4,共8页
为降低系统的停电频率,将系统平均停电频率作为约束条件,对负荷开关和断路器两种类型的配电网开关进行协同优化。计及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样本矩阵,利用多场景分析法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为... 为降低系统的停电频率,将系统平均停电频率作为约束条件,对负荷开关和断路器两种类型的配电网开关进行协同优化。计及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样本矩阵,利用多场景分析法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为提高孤岛划分效率,给出一种启发式求解孤岛范围的方法。选取改进的IEEE RBTS-BUS6 F4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开关中配置适量的断路器能满足人们对于特定的停电频率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的供电可用率;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开关优化配置方案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开关优化配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电磁多物理场数值仿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阮江军 张宇 +3 位作者 张宇娇 王栋 舒胜文 邱志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9-756,共18页
电气设备在电流电压的作用下,在其内部及其附近会产生多种物理场,如电磁场、温度场、流体场、应力场等,并对构成电气设备的电介质、磁介质及导体三类主要材料产生作用,如使绝缘材料因电、热、应力的作用逐渐劣化,使导磁材料饱和产生谐波... 电气设备在电流电压的作用下,在其内部及其附近会产生多种物理场,如电磁场、温度场、流体场、应力场等,并对构成电气设备的电介质、磁介质及导体三类主要材料产生作用,如使绝缘材料因电、热、应力的作用逐渐劣化,使导磁材料饱和产生谐波,在电机类设备中使导体产生相对运动完成机电能量转换。这些物理场(电磁、温度、流体、应力、运动、绝缘)相互耦合、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多物理耦合场。文中首先简要回顾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为计算电磁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指出电磁多物理场分析贯穿于电气设备的材料研制、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的全寿命过程,是决定电气设备经济性、可靠性的"硬核";然后分别介绍电气设备电磁多物理场耦合及运动涡流场耦合数值计算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特别指出绝缘材料的放电电压计算/预测是电磁多物理场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加强;进一步结合电气设备智能运维的发展需求,介绍电气设备热点温升、材料参数等基于电磁多物理场分析的智能反演检测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最后提出电气设备电磁多物理场自主分析软件平台的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流体场 温度场 应力场 绝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微网源网荷储双时间尺度协调运行策略
3
作者 李德兴 邱志斌 +3 位作者 王青 曾智洋 阙晓宇 黄梓涵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共11页
在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中为了充分发挥储能“峰谷套利”的作用降低微网运行成本,并减少光伏和负荷的功率波动对套利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时电价以储能为主要调度控制对象的光储微电网源网荷储双时间尺度协调运行策略。在日前优化调... 在并网型光储微电网中为了充分发挥储能“峰谷套利”的作用降低微网运行成本,并减少光伏和负荷的功率波动对套利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时电价以储能为主要调度控制对象的光储微电网源网荷储双时间尺度协调运行策略。在日前优化调度模型中,考虑储能充放电频次和深度造成的储能系统损耗成本,以微电网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以确定不同光伏出力和负荷情况下储能最优充放电时段和充放电量。在日内实时控制模型中,根据分时电价机制结合储能日前调度计划和充放电约束将各种光伏出力和负荷情况划分成不同的运行场景,并给出各运行场景下储能充放电功率计算公式以控制储能实时出力并调整日前出力计划,降低光伏和负荷的功率波动对套利效果的影响。通过仿真算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很好地发挥了储能“峰谷套利”的作用,提高了微电网运行经济性,同时降低了光伏和负荷功率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微电网 分时电价 双时间尺度 调度计划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相似性分析的变压器缺陷诊断方法
4
作者 廖才波 刘小天 +3 位作者 杨金鑫 王同磊 邵剑 蒋子豪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43-3053,共11页
针对基于案例推理的变压器缺陷诊断算法存在的过度依赖单个案例的相似性分析、未考虑设备故障机理和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传统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和可解释机器学习算法的变压器缺陷诊断方法。首先,将所收集变压器缺陷... 针对基于案例推理的变压器缺陷诊断算法存在的过度依赖单个案例的相似性分析、未考虑设备故障机理和可解释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传统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和可解释机器学习算法的变压器缺陷诊断方法。首先,将所收集变压器缺陷数据映射至Duval五角形法、三比值法所构建的二维和三维坐标中,采用OPTICS聚类算法分别形成对应案例簇,并计算了每类案例簇的质心位置。其次,采用待诊断样本数据与各案例簇质心的欧氏距离及其衍生特征量表示其与缺陷类型的相似性,构建了基于LightGBM的变压器缺陷诊断模型。经算法对比分析,该模型在故障案例簇诊断中的平均准确率为91.15%,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泛化性。最后,采用TreeSHAP评估不同特征指标对其案例簇划分的贡献度,并结合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文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述方法可有效挖掘缺陷变压器与其相似案例及特征量间的相似性,可为变压器运维检修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缺陷诊断 案例推理 相似性分析 LightGBM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物联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5
作者 逯遥 毛知新 邱志斌 《广东电力》 2021年第7期1-12,共12页
区块链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技术特点与能源物联网的基本特征相辅相成,有望在能源物联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与发展阶段,分析区块链技术与能源物联网的契合度;针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 区块链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技术特点与能源物联网的基本特征相辅相成,有望在能源物联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与发展阶段,分析区块链技术与能源物联网的契合度;针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物联网中的应用,从市场交易、运行管理和系统安全3个方面总结现阶段能源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微电网、区域能源交易、电网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对比分析不同能源区块链开发平台的优缺点,对能源区块链的发展提出完善国家能源政策、加强能源领域立法工作、增强能源区块链在社会上的关注度等建议,为能源区块链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能源物联网 能源区块链 市场交易 运行管理 系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夏普利值及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可解释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廖才波 杨金鑫 +3 位作者 邱志斌 胡雄 曾清霖 黄智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61,I0099,共11页
相比于三比值等传统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在诊断效率及准确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黑箱模型”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决策过程及诊断结果的不可解释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可解释... 相比于三比值等传统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在诊断效率及准确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黑箱模型”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决策过程及诊断结果的不可解释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可解释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树形夏普利加法解释(tree Shapely additive explanations,TreeSHAP)方法实现了基于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优化极端梯度提升(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TPE-XGBoost)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的可解释性分析。首先,构建了涵盖油中溶解气体含量、比值及编码等多结构数据的24维故障特征集合,并筛选得到10个有效特征量。其次,提出了基于TPE-XGBoost算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完成XGBoost模型的多参数同步优化,实现对故障类型的准确判断。最后,引入TreeSHAP理论开展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的可解释性分析,实现了故障诊断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可视化,并获取了不同故障类型的关键特征量。研究表明,该文所述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的平均准确率为90.23%,同时可反映特征量对模型决策的影响过程及程度。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鲁棒性及可解释性,可为变压器运维检修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 极端梯度提升 可解释性 夏普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A与TPE-LightGB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金鑫 廖才波 +3 位作者 胡雄 朱文清 张旭 刘邦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对变压器故障的早期预警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TPE)算法优化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对变压器故障的早期预警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TPE)算法优化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包含油中气体比值、编码等16维DGA特征集合,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选择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有效特征量;其次,构建基于LightGB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并引入TPE算法对LightGBM诊断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形成最优故障诊断模型;最后,选用精确度、召回率和F1分数等评价指标对所提诊断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TPE-LightGBM的平均准确率为90.23%,其诊断精度及鲁棒性均优于RF和XGBoost等算法。同时,与现场常用的三比值法进行对比,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均有显著提升。该方法可有效提升电力变压器的智能运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故障诊断 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 LASSO算法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陷文本识别的变压器风险评估及辅助检修决策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廖才波 黄智勇 +3 位作者 杨金鑫 邵剑 王同磊 林元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1-2941,共11页
针对传统变电设备检修业务过度依赖人工经验、设备缺陷处置效率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文本识别和知识图谱的变压器风险评估及辅助检修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基于Bert-CNN的缺陷文本识别模型,完成现场运维人员所填缺陷记录的... 针对传统变电设备检修业务过度依赖人工经验、设备缺陷处置效率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文本识别和知识图谱的变压器风险评估及辅助检修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基于Bert-CNN的缺陷文本识别模型,完成现场运维人员所填缺陷记录的动态词向量提取及文本局部特征分析,自动评估设备缺陷严重程度及其风险等级。随后,基于行业标准、试验规程及专家经验,采用知识图谱构建了变压器运维检修策略库,实现了缺陷文本识别结果与检修策略库的知识融合与映射,完善了设备缺陷记录到运维检修决策的全过程智能化运检辅助功能。最后,结合算法对比及案例验证,该方法对缺陷严重程度、部件和风险等级的识别结果准确率达到91%以上,且可实现基于设备缺陷情况的差异化检修决策推送,有助于提升变压器运维检修业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缺陷 文本分类 Bert-CNN 知识图谱 智能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失数据填补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廖才波 杨金鑫 +3 位作者 邱志斌 胡雄 蒋子豪 李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91-4100,共10页
数据质量是影响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准确性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等问题,以油浸式变压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缺失数据填补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极端随机树(extremely ran... 数据质量是影响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准确性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等问题,以油浸式变压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缺失数据填补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极端随机树(extremely randomized trees,ERT)算法对变压器样本的缺失数据进行填补,通过与多种回归模型对比,评价ERT模型的预测效果。然后,基于油中溶解气体数据,提取能够反映变压器运行状态的16维特征集合,形成完备信息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样本。最后,利用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TPE)算法实现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的参数优化,构建基于TPE-GBDT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缺失率为10%的变压器样本数据进行填补时,ERT算法的决定系数达到0.96,高于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等算法。此外,基于ERT填补后的样本数据在TPE-GBDT模型的平均诊断准确率和标准差分别为90.1%和0.036,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均优于线性判别分析和随机森林分类等算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变压器样本质量和故障诊断效果,可为变压器运维检修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缺失数据填补 极端随机树 故障诊断 梯度提升树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置式散热模块对配电变压器热点温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智健 邱志斌 +3 位作者 廖才波 周银彪 蔡木良 郝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3,共9页
对于电网季节性过载引起的配电变压器温升过高情况,文中提出在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片上安装外置式散热模块强化变压器散热能力,以降低热点温升。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一台S13-M-200/10型配电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在变压... 对于电网季节性过载引起的配电变压器温升过高情况,文中提出在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片上安装外置式散热模块强化变压器散热能力,以降低热点温升。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一台S13-M-200/10型配电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在变压器模型的散热片上建立外置式散热模块。改变散热模块建立的位置与数量从而形成4个不同计算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计算4个模型在不同负载状态下的热点温升。对部分仿真结果使用短路法温升试验验证,仿真与计算误差小于3 K。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安装外置式散热模块可以使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热点温升降低10 K左右,为配电变压器的温升降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散热模块 热点温升 有限体积法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DR图像与YOLO-MS模型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缺陷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俊轩 邱志斌 +2 位作者 石大寨 张润 李攀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68,共10页
针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产生的海量X-DR图像,提出一种基于YOLO-MS模型的压接缺陷智能识别方法。根据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现场检测图像,构建6类典型压接缺陷的X-DR图像数据集,并对其进行高斯滤波、直方图均衡化、伽马校正等预处... 针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产生的海量X-DR图像,提出一种基于YOLO-MS模型的压接缺陷智能识别方法。根据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现场检测图像,构建6类典型压接缺陷的X-DR图像数据集,并对其进行高斯滤波、直方图均衡化、伽马校正等预处理。利用CSPDarknet、CBAM-PANet以及Head-4构建多尺度(multi-scale,MS)目标检测网络YOLO-MS,并使用数据集中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YOLO-MS模型能够有效检测6类耐张线夹压接缺陷,平均精度均值可达92.57%,检测速度为26帧/s,可用于辅助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开展耐张线夹压接图像的自动识别与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耐张线夹 X射线图像 压接质量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图像目标检测与偏斜矫正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方法
12
作者 张润 邱志斌 +2 位作者 童志鹏 吴睿雯 唐智健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8,共10页
变压器套管在红外巡检图像中占比较小,发热缺陷特征不明显,人工检测套管发热缺陷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且难以应对巡检产生的海量红外图像。为提高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结合目标检测算法与图像偏斜矫正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 变压器套管在红外巡检图像中占比较小,发热缺陷特征不明显,人工检测套管发热缺陷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且难以应对巡检产生的海量红外图像。为提高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结合目标检测算法与图像偏斜矫正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采用YOLOv7目标检测模型对套管目标进行识别与定位,引入SimAM注意力机制与高效解耦头对模型进行改进,提高套管目标的识别准确率与召回率。然后,对定位裁剪的套管目标进行图像偏斜矫正,提取中心区域温度特征信息进行发热缺陷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对套管目标识别准确率为95.50%,召回率为97.14%,平均精度为98.30%,检测FPS为42帧/s,所提方法能精准定位套管目标并提取对应温度曲线,有效提高了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温度曲线 发热缺陷 偏斜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智能预测
13
作者 邱志斌 宋雨 +1 位作者 吴子建 陈文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3,共8页
空气放电源于电场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受到极间电场分布与大气参数的共同影响。为实现高海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本文以气压、温度、绝对湿度、海拔以及电场特征量作为特征集,构建了一种基... 空气放电源于电场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受到极间电场分布与大气参数的共同影响。为实现高海拔环境下棒-板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计算,本文以气压、温度、绝对湿度、海拔以及电场特征量作为特征集,构建了一种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的绝缘预测模型。采用55~4 300 m海拔范围内的试验数据对KNN算法进行训练,建立气隙特征与其绝缘强度的映射关系,实现了5 000 m高海拔环境不同间隙距离的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最大相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8.58%和3.78%,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模型外推至平原不同大气参数下的棒-板空气间隙时,放电电压预测值与试验值同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大气环境下的空气间隙绝缘强度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空气间隙 大气参数 电场分布 放电电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负荷波动和电压偏移的充电站优化规划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曹佳佳 王淳 +3 位作者 霍崇辉 罗晨煜 陶多才 吴潇翔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9,共8页
为了减少充电站选址定容对配电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考虑配电网负荷波动和电压偏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优化规划模型。首先,综合考虑投资运营者成本和用户成本,构建充电站的投资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用户成本总和最小化的优化模型... 为了减少充电站选址定容对配电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考虑配电网负荷波动和电压偏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优化规划模型。首先,综合考虑投资运营者成本和用户成本,构建充电站的投资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用户成本总和最小化的优化模型。其次,在配电网约束条件下,建立配电网的网损最小、负荷波动率最小以及电压偏移指标最小的评价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与Voronoi图联合求解,得到充电站的站址和容量,并选择出对配电网影响最小、总成本较小等综合最优的方案。最后,将规划区域内交通网络和电网信息相结合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规划 负荷波动率 电压偏移指标 遗传算法 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屏蔽球电晕特性与起晕电压预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金颀 杜志叶 +3 位作者 邱志斌 周涛涛 阮江军 全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79-4087,共9页
为研究大直径屏蔽球的电晕特性,提高直流换流站阀厅绝缘设计能力,依据典型阀厅屏蔽球尺寸设计了直径100βmm到600βmm的试品球,开展了球-网-地、球-地和球-球-地3种试验布置下的正(负)极性电晕试验,提出了表征电极周围空间电场分布的特... 为研究大直径屏蔽球的电晕特性,提高直流换流站阀厅绝缘设计能力,依据典型阀厅屏蔽球尺寸设计了直径100βmm到600βmm的试品球,开展了球-网-地、球-地和球-球-地3种试验布置下的正(负)极性电晕试验,提出了表征电极周围空间电场分布的特征集,将其作为输入量,引入支持向量分类机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屏蔽球的电晕起始电压预测。试验得到了负极性起晕场强与球径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其中两种试验布置作为训练样本,预测另一种试验布置的起晕电压,结果表明:球-网-地、球-地和球-球-地3种试验布置下负极性起晕电压预测结果同试验值相比,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5.19%、4.99%和4.33%,预测值拟合曲线与试验值基本相符,满足工程要求。该方法能通过已有试验数据预测相似环境下结构相异样本的同极性起晕电压,为起晕电压数值计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球 起晕电压 电晕试验 支持向量分类机 直流换流站 阀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经验混合驱动下的变压器故障分层诊断方法 被引量:24
16
作者 廖才波 杨金鑫 +3 位作者 胡雄 黎凯 李童宏飞 刘小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41-1850,共10页
变压器故障预警及诊断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油浸式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线监测、运行维护及离线试验等多维度数据,提出了一种数据与经验混合驱动下的变压器故障分层诊断方法。首先,基于变压器在线及离线油色谱数... 变压器故障预警及诊断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油浸式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线监测、运行维护及离线试验等多维度数据,提出了一种数据与经验混合驱动下的变压器故障分层诊断方法。首先,基于变压器在线及离线油色谱数据,构建了基于深度森林的变压器故障初级诊断模型,用于6种故障性质的预测。然后,结合变压器故障树和相关标准,实现了故障性质和对应故障类型的分类。采用关联规则研究了故障类型和特征量的关联关系,并提取部分特征量排除特定故障类型,从而构建了涵盖21种故障类型的变压器故障精细化诊断模型,实现了变压器故障类型、故障部位及故障可信度的动态评估。最后,分别以500 kV变压器为单体和群体样本,开展了故障诊断算法的有效性验证。单体诊断结果表明:该文所述方法可有效定位主变的故障类型及部位;群体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达89.0%,且同样适用于诊断多故障并发的变压器。该方法实现了变压器故障诊断结果的具体化和数量化,可为变压器运维检修提供针对性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深度森林 关联规则 分层诊断模型 故障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小春 伍惠铖 +2 位作者 李映雪 王丽 王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36-144,共9页
针对现有配电终端配置模型的优化目标中多个指标量纲差异大且寻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终端配置双层优化方法。首先对配电终端类型和含配电终端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计算进行了分析。其次,建立了配电终端配置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 针对现有配电终端配置模型的优化目标中多个指标量纲差异大且寻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终端配置双层优化方法。首先对配电终端类型和含配电终端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计算进行了分析。其次,建立了配电终端配置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模型以配电终端配置费用最小为目标,求解配电终端的安装位置。下层优化模型以系统停电损失费用最小为目标,求解配电终端的安装类型。然后,给出了双层优化模型求解方法,上层优化模型应用易实现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求解,下层优化模型采用预设参数较少且寻优效率高的萤火虫算法求解。最后,通过IEEE RBTS BUS2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双层优化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配电终端 可靠性 终端配置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ECOC-SVM的输电线路异物检测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余沿臻 邱志斌 +2 位作者 周银彪 朱轩 王青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2,107,共7页
输电线路悬挂异物会引发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停电事故,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ECOC-SVM的输电线路异物检测方法。首先,本文构建气球、风筝、塑料和鸟巢4种输电线路异物图像数据集;然后采用Otsu自适应阈值分割、形... 输电线路悬挂异物会引发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停电事故,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ECOC-SVM的输电线路异物检测方法。首先,本文构建气球、风筝、塑料和鸟巢4种输电线路异物图像数据集;然后采用Otsu自适应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等方法提取感兴趣区域;再利用DenseNet201提取感兴趣区域的特征;最后对ECOC-SVM模型进行训练、测试与结果分析。所用方法在4类异物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可达93.3%,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运维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异物检测 DenseNet201 卷积神经网络 ECOC-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配置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小春 王巍璋 +3 位作者 姚文昊 周成 王淳 江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8,共10页
用户遭受的停电事故主要由中压配电网故障引起,配置合理的故障处理模式是中压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现有配置原则重点关注是否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对各种故障处理模式在配置上的差异性分析有所不足,影响了配置方案的实际应用... 用户遭受的停电事故主要由中压配电网故障引起,配置合理的故障处理模式是中压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现有配置原则重点关注是否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对各种故障处理模式在配置上的差异性分析有所不足,影响了配置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此,文中概述了国内外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配置的研究现状。对故障监测式、就地重合式、主站集中式和智能分布式等故障处理模式在适用网架结构类型、通信需求、分段开关类型和动作次数、故障处理及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耗时、适用供电区域类型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的具体配置进行了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了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的配置原则。最后,对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配置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故障处理模式 供电可靠性 主站集中式 智能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模板匹配的配电线路劣化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志鹏 邱志斌 +3 位作者 吴睿雯 周志彪 范鹏 沈厚明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7-1345,共9页
瓷绝缘子在配电线路中应用广泛,受长期机电应力与户外恶劣环境影响,在运行中易发生劣化。红外热像法是一种重要的劣化绝缘子带电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方便、安全高效和非接触式的优点,已成为线路巡检的重要手段,但劣化绝缘子热像特征不明显... 瓷绝缘子在配电线路中应用广泛,受长期机电应力与户外恶劣环境影响,在运行中易发生劣化。红外热像法是一种重要的劣化绝缘子带电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方便、安全高效和非接触式的优点,已成为线路巡检的重要手段,但劣化绝缘子热像特征不明显,肉眼识别易出现误判。为此,本文首先对配电线路瓷绝缘子进行温度场仿真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劣化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方法,采用多尺度模板匹配算法定位识别绝缘子,获取绝缘子红外图像中的坐标参数,并对其进行分割提取,通过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提取绝缘子表面温度。结合相关标准与仿真分析结果,通过同类比较判断法对比多个绝缘子温度状态的差异,实现劣化绝缘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绝缘子 红外热像法 图像处理 图像匹配 温度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