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原酸对缺氧环境下干细胞来源软骨样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哲 李士勇 +4 位作者 宋玉林 廖新根 陈伟才 顾玉荣 殷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绿原酸对骨髓间充质细胞来源软骨样细胞(Chondrogenic MSCs)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以含0.2 mg.L-1 BMP-2诱导液培养12 d使其成为软骨样细胞后进行实验。分为(A)正常对照组、(B)绿原酸组、(C)...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绿原酸对骨髓间充质细胞来源软骨样细胞(Chondrogenic MSCs)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以含0.2 mg.L-1 BMP-2诱导液培养12 d使其成为软骨样细胞后进行实验。分为(A)正常对照组、(B)绿原酸组、(C)0.1%O2缺氧环境组、(D)绿原酸+0.1%O2缺氧环境组。检测各组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T-PCR检测不同组软骨细胞Caspase-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1%O2缺氧环境12 h能明显造成干细胞来源软骨样细胞的凋亡(P<0.05),绿原酸可降低0.1%O2缺氧引起的软骨样细胞凋亡率(P<0.05),活性氧水平下降,Bcl-2表达增强,Caspase-3表达减弱。结论绿原酸可抑制0.1%O2缺氧引起的软骨样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稳定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来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及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骨髓间充质细胞来源软骨样细胞 绿原酸 氧化还原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瘫痪后路手术后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志平 沈锋 +3 位作者 熊含颖 吴培斌 廖琦 陈伟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95-796,共2页
胸腰椎爆裂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创伤.均伴脊柱中柱结构损害.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折块常侵占椎管从而继发椎管狭窄。单纯后路骨折复位、间接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但部分病例因骨折间接复位不理想,不能完全解除... 胸腰椎爆裂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创伤.均伴脊柱中柱结构损害.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折块常侵占椎管从而继发椎管狭窄。单纯后路骨折复位、间接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但部分病例因骨折间接复位不理想,不能完全解除椎管前方致压物.椎管减压不充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1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骨折复位、椎管间接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的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前路手术治疗 不完全性瘫痪 后路 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椎管侧前方减压 手术后 植骨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通过氧化应激诱导大鼠软骨细胞损伤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文舟 王丽丽 +3 位作者 殷嫦嫦 李健 敖鹏 程细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36-2042,共7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能否通过氧化应激引起大鼠软骨细胞损伤。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软骨细胞,对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应用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生存率;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胞内活性氧...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能否通过氧化应激引起大鼠软骨细胞损伤。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软骨细胞,对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应用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生存率;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Hoechst 33342核染色法及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法测定软骨细胞的凋亡率;RT-PCR法检测软骨细胞中Bax、Bcl-2、caspase-3、MMP3、MMP13和COL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软骨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MMP3、MMP13和COL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可显著上调胞内ROS水平(P<0.05),但经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后ROS的生成明显减少(P<0.05);另外,NAC可抑制AGEs引起的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分子Bax/Bcl-2和caspase-3水平的上调,并减少MMP3和MMP13表达及COL2的丢失(P<0.05)。结论:AGEs可通过氧化应激诱导大鼠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骨性关节炎 氧化应激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文龙 吴平平 +2 位作者 耿书国 汪建样 殷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CCK-8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hUC-MSCs条件培养基(CM)、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 IL...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CCK-8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hUC-MSCs条件培养基(CM)、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 IL-6)及IL-6中和抗体对Saos-2细胞增殖的作用;ELISA检测hUC-MSCs分泌IL-6的量;RT-PCR检测增殖相关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yclin D1和survivin的转录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hUC-MSCs和Saos-2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hUC-MSCs可向Saos-2细胞迁移;hUC-MSCs-CM含有高浓度的IL-6,可达(1 835.5±134.1)ng/L;hUC-MSCs-CM和rhIL-6均能促进Saos-2细胞增殖和迁移,IL-6中和抗体能明显削弱hUC-MSCs-CM的促Saos-2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RT-PCR显示hUC-MSCs-CM和rhIL-6均能上调Saos-2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而IL-6中和抗体则削弱了这一作用。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向骨肉瘤Saos-2细胞迁移,并通过分泌IL-6促进其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和bFG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自我维持和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文龙 吴平平 +2 位作者 殷嫦嫦 施剑明 殷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90,共7页
目的:研究LIF联合bF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增殖、干性维持及衰老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含10%FBS的α-MEM)常规培养;LIF组,加入含10 ng/ml LIF的完全培养液;bFGF组,加入含10 ng/ml bFGF的完全培养液;... 目的:研究LIF联合bF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增殖、干性维持及衰老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含10%FBS的α-MEM)常规培养;LIF组,加入含10 ng/ml LIF的完全培养液;bFGF组,加入含10 ng/ml bFGF的完全培养液;联合组,加入含10 ng/ml LIF和10 ng/ml bFGF的完全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测定各组第4代hUC-MSC生长曲线;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UC-MSC形态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情况;RT-PCR检测表达情况。结果:4组细胞生长曲线均近似S形,细胞增殖速率表现为联合组>bFGF组>LIF组>对照组。对照组细胞较早出现衰老,增殖减慢;LIF组细胞早期形态维持较好,但增殖相对缓慢,后期大部分细胞衰老;bFGF组部分细胞呈衰老改变,但增殖较快;联合组细胞增殖迅速,能长期维持hUC-MSC形态特征,仅有少量衰老细胞。RT-PC R显示,LIF和bFGF均能上调PCNA、OCT4、NANOG,下调P16、P21、P53的表达,其联合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LIF联合bFGF不仅可以促进hUC-MSC增殖,维持其干性而且能够延缓hUC-MSC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UC-MSC LIF b FGF 自我更新 自我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5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调节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寒松 黄世福 +4 位作者 黎腾 曾群群 陈彬祺 邹腾 廖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160-164,170,共6页
探讨miR-25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进OA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以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注射诱导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和SD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原代培养。IL-1β体外刺激OA软骨细胞,模拟骨性关节炎体外环境。MiR-25mimic或inhibito... 探讨miR-25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进OA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以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注射诱导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和SD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原代培养。IL-1β体外刺激OA软骨细胞,模拟骨性关节炎体外环境。MiR-25mimic或inhibitor转染至OA软骨细胞。利用Annexin V-FITC/PI和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miR-25过表达明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而miR-25低表达促进软骨细胞凋亡(P<0.05);miR-25 mimic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而miR-25 inhibitor抑制软骨细胞增殖(P>0.05)。miR-25介导OA发病发生,进展中发挥着保护性调节作用,抑制OA软骨细胞凋亡和促进其增殖作用,可能对OA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和提示OA新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MICRORNA microRNA-25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5促进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外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合成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寒松 黄世福 +2 位作者 孙阔 蔡风 廖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3-148,共6页
探讨miR-25调节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外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合成作用。用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注射诱导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和SD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原代培养。IL-1β体外刺激OA软骨细胞,模拟骨性关节炎体外环境。miR-25mimic或inhibito... 探讨miR-25调节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外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合成作用。用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注射诱导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和SD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原代培养。IL-1β体外刺激OA软骨细胞,模拟骨性关节炎体外环境。miR-25mimic或inhibitor转染至OA软骨细胞。利用RT-q PCR和/或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miR-25、ACAN、Col2a1。IL-1β刺激正常软骨细胞、骨性关节炎细胞比无IL-1β刺激对照组中miR-25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相比未转染miR-25对照组,miR-25过表达转染组明显促进ACAN和Col2a1 mRNA转录及蛋白质合成(P<0.05)。相反,miR-25低表达转染组明显抑制ACAN和Col2a1 mRNA转录作用及蛋白质合成(P<0.05)。miR-25介导OA发病发生、进展中发挥着保护性调节作用,抑制蛋白多糖、胶原蛋白降解作用,可能对OA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和提示OA新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microRNA-25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CT在测评退行性颈椎滑脱关节突关节矢状位不对称角中可靠性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徐聪 于雪峰 +3 位作者 廖琦 陈伟高 许乙凯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确定MRI和CT评估退行性颈椎滑脱关节突关节矢状位不对称角的可靠性。方法利用4度评估法,3个评估者对60位病人的76个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的不对称程度在轴向位MRI和CT上进行单盲和随机测评,结果用Kappa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评... 目的 确定MRI和CT评估退行性颈椎滑脱关节突关节矢状位不对称角的可靠性。方法利用4度评估法,3个评估者对60位病人的76个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的不对称程度在轴向位MRI和CT上进行单盲和随机测评,结果用Kappa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评估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的不对称性时,CT和MRI的一致性为0.76(加权K值,P〈0.001),一致率为82%(62 vs 76),可认为方法间有比较好的一致性,三个测评者在MRI和CT中的k值范围分别为0.61-0.74和0.65-0.81,可认为测评者间用MRI测评时的信度为比较可靠,用CT测评时为比较可靠到非常可靠,但测评者内的信度无论是MRI还是CT都比测评者间的信度要高。结论 MRI和CT在评估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的不对称性时无论是方法间的一致性,还是组间或组内的信度,都有较好的一致性,这表明MRI用于测评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度的不对称性是比较可靠的。因此,用MRI测评时没有必要再增加额外的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矢状位不对称角 退行性颈椎滑脱 MRI CT Kapp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妹 万冬花 +1 位作者 姚剑英 周玉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必要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60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前未行... 目的:探讨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必要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60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前未行气管推移训练,对照组30例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观察两组病例中食管(咽)损伤、咽喉部疼痛、吞咽障碍、咽喉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现咽喉(食管)相关并发症7例,对照组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7)。结论: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并不一定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赘病 颈椎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Livin基因表达增强骨肉瘤MG-63耐药细胞对多柔比星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廓 袁初平 +1 位作者 李怀强 廖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75-1380,共6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基因Livin在逆转骨肉瘤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柔比星逐步诱导法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建立耐药细胞株,MTT实验检测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指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G-63细胞和耐药细胞中L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构...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基因Livin在逆转骨肉瘤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柔比星逐步诱导法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建立耐药细胞株,MTT实验检测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指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G-63细胞和耐药细胞中L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构建Livin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应用LipofectmineTM2000转染至耐药骨肉瘤细胞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Livin shRNA转染前后MG-63耐药细胞中L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MTT法检测对多柔比星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Silencer3.1-H1 neo-Livin si。诱导的耐药细胞MG-63/R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指数为81.32±5.33。Livin shRNA可抑制MG-63细胞中L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非特异性转染组(分别下调72%和69%,P<0.05)。特异性转染Livin shRNA组MG-63/R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未转染组和非特异性转染组[(22.4±3.2)%vs(4.2±1.1)%、(4.7±0.6)%,P<0.05]。3组细胞在加入多柔比星后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但特异性转染组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Livin的基因表达可有效促进耐药MG-63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增加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LIVIN基因 RNA干扰 多柔比星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晨 殷嫦嫦 +1 位作者 王子瑶 殷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7-562,共6页
目的研究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rachniodes exilis,TFAE)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 UCMSCs,取P3代细胞进行... 目的研究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rachniodes exilis,TFAE)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 UCMSCs,取P3代细胞进行实验,不同浓度的TFAE处理h UCMSC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AM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I型胶原酶a1(collagen type I alpha1,Col1a1)、骨桥蛋白(osteopotin,OPN)、Runx2、Osterix(Osx)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l1a1、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FAE(1、5 mg·L^(-1))促进细胞增殖;钙结节数量增多;ALP活力增强,成骨相关基因Col1a1、OPN、Runx2、OsxmRNA及Col1a1、OP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一定浓度的TFAE促进h UC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AE hUCMSCs 增殖 COL1A1 OPN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基质GLA蛋白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雅 谢菲飞 +3 位作者 张洁 符刘晨 符晓玲 赖晓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观察1,25(OH)_2D_3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Wnt信号通路及MG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骨质疏松发病中可能的新机制。方法分别使用10-8mol/L 1,25(OH)_2D_3、200 ng/ml Wnt信号通路阻断剂DKK-1、10-8mol/L 1,25(OH)_2D_3+200 ng/ml DKK-1... 目的观察1,25(OH)_2D_3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Wnt信号通路及MG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骨质疏松发病中可能的新机制。方法分别使用10-8mol/L 1,25(OH)_2D_3、200 ng/ml Wnt信号通路阻断剂DKK-1、10-8mol/L 1,25(OH)_2D_3+200 ng/ml DKK-1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细胞株48 h,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测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β-catenin、Runx2、LRP5及MG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10-8mol/L 1,25(OH)_2D_3上调MG63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β-catenin、Runx2、LRP5及MGP的基因表达及蛋白的表达,其中上调基因分别是对照组的2.73倍、3.72倍、1.53倍、2.3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调蛋白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1.13倍、1.17倍、1.14倍、1.2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KK1下调β-catenin、LRP5、Runx2、MG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其中下调基因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0.34倍、0.52倍、0.42倍、0.7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蛋白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0.93倍、0.92倍、0.87倍、0.8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_2D_3有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MG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基质GLA蛋白 骨肉瘤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磊 宋嘉琪 +2 位作者 罗超 熊欣(综述) 殷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85-1188,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的多能基质细胞。外泌体为细胞间的通讯载体,能在细胞间传递脂质、核酸以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MSCs分泌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MSC-EXO)为...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的多能基质细胞。外泌体为细胞间的通讯载体,能在细胞间传递脂质、核酸以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MSCs分泌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MSC-EXO)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癌症研究及其对肿瘤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为适当利用修饰的MSC-EXO作为肿瘤治疗的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肿瘤微环境 药物传递 癌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环素调控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Ac-EGFP及Ac-HGF的构建
14
作者 潘志敏 罗叶婷 +4 位作者 郭菲 郑超 马勇 李广生 程细高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4-908,共5页
目的将Tet-On系统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共同构建于一新型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并以不同浓度的多西环素(DOX)调控EGFP及HGF表达。方法酶切重组质粒pFast-Tet、pTRE-EGFP和pTRE-HGF,回收目的片段后连接pFast-Tet... 目的将Tet-On系统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共同构建于一新型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并以不同浓度的多西环素(DOX)调控EGFP及HGF表达。方法酶切重组质粒pFast-Tet、pTRE-EGFP和pTRE-HGF,回收目的片段后连接pFast-Tet,分别转化含有AcMNPV Bacmid和helper质粒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后提取Bacmid DNA并鉴定(命名为Ac-EGFP和Ac-HGF)。将Ac-EGFP和Ac-HGF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DOX调控EGFP(DOX浓度为0、200、500、1000ng/mL)和HGF(DOX浓度为0、10、100、500、1000、1200ng/mL)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HGF的表达量。结果经鉴定EGFP、HGF与Tet-On系统成功构建在同一杆状病毒载体,且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具有较高的转染率。在较高浓度DOX调控下改造后的重组杆状病毒可高表达EGFP和HGF,低浓度或无DOX时表达量逐渐减低。结论本研究证实可将Tet-On系统与EGFP或HGF共同构建于一新型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改造后的重组杆状病毒能稳定、高效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浓度的DOX可调控EGFP及HGF的表达,无DOX时呈低本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肝细胞生长因子 Tet—on系统 骨髓 间质干细胞 杆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股骨延长术改善髋关节强直并肢体短缩患者跛行步态(英文)
15
作者 付晓玲 张湘生 +2 位作者 黎志宏 殷明 吴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延长术在提高髋关节强直并肢体短缩年轻患者跛行步态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6至2005年共收治12名髋关节强直并肢体短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进行延长。患者肢体短缩6.20~12.50(中位数8.45)c... 目的:探讨股骨延长术在提高髋关节强直并肢体短缩年轻患者跛行步态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6至2005年共收治12名髋关节强直并肢体短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钉进行延长。患者肢体短缩6.20~12.50(中位数8.45)cm。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协会的评定标准,所有患者都严重跛行。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无跛行11分,轻度8分,中度5分,重度0分),术前跛行评分为0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00~46.00(中位数38.55)个月。患者肢体延长6.00~12.50(中位数8.20)cm,残余肢体短缩0-0.50(中位数0.20)cm。患者治疗时间41.00~82.00(中位数61.50)周,延长时间14.00~38.00(中位数29.55)周。10例患者为轻度跛行,2例为中度跛行。所有患者跛行评分总分为90.00分,中位数评分8.00分(P25为8.00,P75为8.00)。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跛行评分较较术前(0分)有明显的改善(P=0.001)。结论:股骨延长术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强直并肢体短缩年轻患者的跛行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延长 跛行步态 肢体短缩 髋关节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SREBP-1对SIRT1的调控
16
作者 胡文龙 曹俊 +3 位作者 殷嫦嫦 吴平平 严晨 王子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0-595,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SREBP-1对SIRT1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BM M SC成脂分化;RT-PCR检测AP2、LPL、SREBF-1和SIRT1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SREBP-1对SIRT1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BM M SC成脂分化;RT-PCR检测AP2、LPL、SREBF-1和SIRT1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SREBP-1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验证SREBP-1与SIRT1启动子之间的结合情况。结果:成脂诱导培养液中的BMMSC 14 d后被诱导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RT-PCR显示AP2、LPL和SREBF-1、SIRT1在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SREBP-1的蛋白水平也明显高表达;SREBP-1抗体免疫沉淀的基因组DNA成功扩增出SIRT1基因条带。结论:在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SREBP-1能与SIRT1启动子区域特异性结合,可能参与SIRT1表达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SREBP-1 SIRT1 染色质免疫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梁广胜 殷明 +1 位作者 刘玉亮 何丁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端粒酶是由RNA模板和蛋白亚基构成的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它能通过保持端粒长度的动态平衡和调节p53-p21-pRb通路、p16Ink41-pRb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延长椎间盘细胞的寿命和保持细胞功能,进而延缓或阻止椎间... 端粒酶是由RNA模板和蛋白亚基构成的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它能通过保持端粒长度的动态平衡和调节p53-p21-pRb通路、p16Ink41-pRb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延长椎间盘细胞的寿命和保持细胞功能,进而延缓或阻止椎间盘退变的进程。端粒酶能调节椎间盘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可望运用端粒酶基因对椎间盘退变进行预防和修复重建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椎间盘退变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树枝状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凝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睿 宋玉林 +2 位作者 汪文玉 吴凯 陈伟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3-809,共7页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树枝状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凝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获取大鼠BMSCs,传至第3代行流式细胞术表面抗原检测及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干细胞。设计含双链-IKVAV活...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树枝状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凝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获取大鼠BMSCs,传至第3代行流式细胞术表面抗原检测及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干细胞。设计含双链-IKVAV活性集团的树枝状两亲性多肽,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质谱仪(MS)测其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其纯度;将10mg/mL树枝状两亲性多肽溶液在兔膝关节滑液作用下自组装为凝胶支架,透射电镜观察凝胶超微结构;1×10^9/L的BMSCs悬液分别接种于凝胶内部(三维培养体系)及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盖玻片表面(二维培养体系),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DEAD/LIVE双标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三维多肽凝胶中成活及增殖情况。结果 分离获取的细胞高表达CD29、CD90,不表达CD34、CD45,经成脂诱导2周出现脂滴,油红O染色成红色。MS测得合成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2 344.2,与其理论值一致;HPLC分析其纯度为95.15%;透射电镜观察凝胶由多孔纳米纤维构成,纳米纤维直径为5-7nm,长度为数百纳米至数微米;CCK8试验示三维体系中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二维培养体系(P〈0.05)。DEAD/LIVE双荧光染色后显示三维培养体系中细胞生存、增殖情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导致细胞死亡。结论 含-IKVAV活性基团的树枝状两亲性多肽与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能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IKVAV 树枝状两亲性多肽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吸栓术患者康复信念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甘红艳 逯莹 +7 位作者 杨玉金 郑春艳 袁艳艳 邹转芳 白李平 陈敏 周为民 章小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13,共5页
目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Angiojet吸栓术患者康复信念及运动效能,促进其康复。方法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Angiojet吸栓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构建和实施... 目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Angiojet吸栓术患者康复信念及运动效能,促进其康复。方法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Angiojet吸栓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构建和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康复信念干预方案。干预至患者出院3个月时评价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服药信念与运动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未发生肺栓塞、无复发病例。结论康复信念干预方案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Angiojet吸栓术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信念及运动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ngiojet吸栓术 时机理论 康复信念 服药信念 运动效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磊 罗超 +2 位作者 宋嘉琪 费久旺 殷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2-366,共5页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目前对骨关节炎的治疗还没有特效疗法。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软骨修复有较好的疗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在这一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是细胞间的通讯载体,能在细胞间传递生...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目前对骨关节炎的治疗还没有特效疗法。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软骨修复有较好的疗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在这一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是细胞间的通讯载体,能在细胞间传递生物活性脂质、核酸以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对骨关节炎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可行性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