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艳霞 冯益宇 +1 位作者 房向东 涂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008-2010,2014,共4页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与环磷酰胺(CTX)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万方、维普等全文数据库,筛选FK506与CTX治疗RN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与环磷酰胺(CTX)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万方、维普等全文数据库,筛选FK506与CTX治疗RN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共包括308例RNS患者,其中试验组155例,对照组1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完全缓解率〔RR=1.619,95%CI(1.158,2.363),Z=2.82,P=0.005〕、部分缓解率〔RR=1.272,95%CI(1.024,1.579),Z=2.17,P=0.03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缓解率〔RR=0.994,95%CI(0.826,1.195),Z=0.07,P=0.945〕、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63,95%CI(0.577,1.088),Z=1.91,P=0.056〕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篇文献报道了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完全缓解率〔RR=1.620,95%CI(0.898,2.923),Z=1.60,P=0.109〕、部分缓解率〔RR=1.051,95%CI(0.649,1.702),Z=0.15,P=0.878〕、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12,95%CI(0.424,1.194),Z=1.71,P=0.087〕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缓解率〔RR=1.012,95%CI(0.809,1.265),Z=2.18,P=0.03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典治疗药物CTX比较,FK506能提高RNS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治疗6个月时,患者总缓解率明显提高,FK506治疗RNS的有效性较CTX高,两者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治疗结果 安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4
2
作者 江罗佳 冯益宇 +1 位作者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客观评价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SCI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手工... 目的:客观评价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SCI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3年7月,对符合标准的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前瞻性研究(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2篇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组完全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P<0.05);部分缓解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组总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P<0.05);他克莫司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感染、血糖代谢异常、白细胞减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环磷酰胺,可考虑作为用药首选,但由于受文献资料质量限制,仍需要更多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且随访时间长的前瞻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膜性肾病 特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诱导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艳霞 杨丽萍 +4 位作者 吴险峰 秦晓华 黄翀 房向东 涂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33-243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甘露醇对照组(甘露醇为24.5 mmol/L)、rhEPO对照组(rhEPO终浓度为20 U/ml)、不同浓度rhEPO干预组(rhEPO终浓度分别为5、10、20 U/ml+高糖)及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组(Y27632终浓度为30μmol/L,加入Y27632 30 min后加高糖,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以上各组均培养24 h。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人纤维连接蛋白(FN)、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糖诱导组与5 U/ml 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0 U/ml rhEPO组、20 U/ml rhEPO组及Rho激酶抑制剂组RhoA 、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高糖诱导组(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ROCK1 mRNA表达低于高糖诱导组(P<0.05);10 U/ml rhEPO组与20 U/ml 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5 U/ml rhEPO组(P<0.05);20 U/ml 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10 U/ml rhEPO组(P<0.05)。各组α-SMA、E-cadherin、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糖诱导组、不同浓度rhEPO组、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E-cadherin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rhEPO组、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高糖诱导组,E-cadherin均高于高糖诱导组(P<0.05);10 U/ml rhEPO组、20 U/ml rhEPO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5 U/ml rhEPO组,E-cadherin均高于5 U/ml rhEPO组(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FN蛋白表达均低于5 U/ml rhEPO组,E-cadherin均高于5 U/ml rhEPO组(P<0.05);20U/ml rhEPO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10 U/ml rhEPO组,E-cadherin均高于10 U/ml rhEPO组(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E-cadherin、FN蛋白表达均低于10 U/ml rhEPO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结果分析,高糖诱导组、不同浓度rhEPO干预组RhoA mRNA与ROCK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5、0.901、0.886、0.868,P<0.05)。结论 rhEPO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rhEPO还可以通过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进展,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RhoA /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红细胞生成素 细胞转分化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大黄素干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金国华 秦晓华 +2 位作者 秦艳东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诱导α-SMA、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使用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干预后,明显抑制了白蛋白诱导的上述效应。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与α-SMA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白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减轻慢性肾衰竭微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成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994-2996,共3页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其过程呈现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最终都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近年...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其过程呈现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最终都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近年来.经过透析治疗的CRF患者长期存活成为可能.但患者的生存质量仍明显低于正常人.并发症和病死率很高。有关影响CRF患者预后的因素及改善其预后的研究一直是本领域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微炎症反应 减轻 大黄 临床综合征 肾实质疾病 肾功能减退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滤过功能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成 罗丹丹 +6 位作者 龚良庚 曾磊 周国盛 樊烨 徐高四 涂卫平 房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33-3636,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及其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100个肾脏)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40个... 目的研究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及其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100个肾脏)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40个肾脏)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双侧肾皮质和肾髓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将CKD组的100个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6个、肾功能轻度受损组44个和肾功能中度受损组20个,比较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SKGFR的相关性;18例CKD患者行右肾穿刺活检,分析其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不同肾功能CKD组患者肾皮质ADC值均大于肾髓质(P<0.05)。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较肾功能正常组降低(P<0.05),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较肾功能轻度受损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KD组肾皮质和肾髓质的ADC值与SKGFR均呈正相关(r皮=0.697,P<0.01;r髓=0.800,P<0.01);CKD患者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均呈负相关(r皮=-0.814,P<0.01;r髓=-0.800,P<0.01)。结论 DWI是一种无创的新技术,在其基础上测量的ADC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KD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及病理损害程度,对早期诊断CKD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扩散加权成像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天伦 徐承云 徐高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08-2210,共3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7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者(有急性胰腺炎组)与不并发组者(无急性胰腺炎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7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者(有急性胰腺炎组)与不并发组者(无急性胰腺炎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4.1%,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胆道疾病(P<0.05;χ2=33.17)、不合理饮食(P<0.05;χ2=30.34)、肥胖(P<0.05;χ2=5.83)是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胆道疾病(P=0.000;OR8.164;95%CI2.814~23.686)、不合理饮食(P=0.001;OR5.811;95%CI2.003~16.856)是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体质量及胆道疾病的发作,可预防或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艳霞 秦晓华 +2 位作者 房向东 黄翀 涂卫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al fibrosia,RIF)的核心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cells,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al fibrosia,RIF)的核心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cells,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30 mmol/L)、甘露醇对照组(甘露醇浓度24.5mmol/L)、EPO对照组(EPO终浓度为20 U/m L)、5 U/m L EPO干预组、10 U/m L EPO干预组、20 U/m L EPO干预组及ROCK抑制剂(Y27632)组(Y27632终浓度为30μmol/L,加入Y27632 30 min后加高糖,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各组均刺激24 h。应用RT-PCR法检测细胞Rho A mRNA、ROCK1 mRNA的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高糖诱导组Rho A mRNA及ROCK1 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1.400±0.022 vs 0.945±0.132,1.913±0.011 vs1.007±0.002,P<0.05);5、10、20 U/m L EPO干预组,Rho A mRNA的表达水平(0.278±0.006、0.770±0.005、0.334±0.009)均较空白对照组(0.945±0.131)减少(P<0.05),ROCK1 mRNA的表达水平(1.418±0.006、0.919±0.004、0.477±0.002)较空白对照组(51.007±0.002)减少(P<0.05);ELISA及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糖诱导组FN、α-SMA蛋白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14 545.53±317.27)ng/m L vs(2 582.50±87.20)ng/m L,0.335±0.006 vs 0.224±0.006,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高糖诱导组,5、10、20 U/m L EPO干预组Rho A mRNA与ROCK1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高糖诱导组α-SMA较空白对照组上升,E-钙黏蛋白较空白对照组下降(P<0.05);EPO干预组及ROCK抑制剂组E-钙黏蛋白表达较高糖诱导组增加,而α-SMA表达下降(P<0.05);ELISA结果显示,EPO干预组ROCK抑制剂组FN表达较高糖诱导组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与EPO浓度相关。结论 EPO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Rho 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高糖 转分化 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成 罗丹丹 +7 位作者 龚良庚 连珞 曾磊 周国盛 樊烨 徐高四 涂卫平 房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7-1440,144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正常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磁共振扩...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在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正常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测量双肾皮质和髓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表观横向弛豫率(R2*)值。根据99Tcm-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将CKD组分为CKD1期16例、CKD2期13例和CKD3期21例,分析不同分期间CKD患者ADC值和R2*值的变化。18例CKD患者行肾穿刺活检,分析其肾皮质和髓质ADC值和R2*值与病理损害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CKD1组、CKD2组、CKD3组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CKD2组、CKD3组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较CKD1组降低(P<0.05);CKD3组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较CKD2组降低(P<0.05)。CKD2组、CKD3组较对照组和CKD1组皮质R2*值升高、髓质R2*值降低(P<0.05);CKD3组较CKD2组皮质R2*值升高、髓质R2*值降低(P<0.05)。18例CKD患者皮质ADC值和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均呈负相关(r皮=-0.814,r髓=-0.800,P<0.01)。皮质R2*值与病理损害积分无线性相关性(r=0.461,P>0.05);髓质R2*值与病理损害积分呈负相关(r=-0.659,P<0.05)。结论肾实质ADC值可无创性反映CKD肾功能水平及肾脏病理状态的改变。R2*值可以评价CKD肾脏髓质的氧代谢的改变,且对于判断CKD肾脏病理损伤的程度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罗佳 秦晓华 +2 位作者 黄翀 房向东 涂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6月,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E1组):未加任何刺激物;r Hu EPO对照组(E2组):r Hu EPO终浓度...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6月,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E1组):未加任何刺激物;r Hu EPO对照组(E2组):r Hu EPO终浓度为20 U/ml;人纯化清蛋白诱导组(E3组):人纯化清蛋白终浓度为5 mg/ml;E4组:加人纯化清蛋白(5 mg/ml)和r Hu EPO(5 U/ml);E5组:加人纯化清蛋白(5 mg/ml)和r Hu EPO(10 U/ml);E6组:加人纯化清蛋白(5 mg/ml)和r Hu EPO(20 U/ml);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的蛋白激酶(ROCK)抑制剂Y27632组(E7组):加ROCK抑制剂Y27632(10μmol/L),30 min后加人纯化清蛋白(5 mg/ml)。采用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刺激16、24、48、72 h时各组细胞增殖数,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Rho A、ROCK mRNA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水平。结果 16 h时,各组细胞增殖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 h时,各组细胞增殖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3-E6组高于E1组、E2组,E4-E6组高于E3组,E7组低于E3组,E5组、E6组高于E4组,E6组高于E5组(P〈0.05)。各组Rho A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3-E6组高于E1组、E2组,E4-E6组低于E3组,E5组、E6组低于E4组,E6组低于E5组(P〈0.05)。各组ROCK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3-E6组高于E1组、E2组,E4-E7组低于E3组,E5组、E6组低于E4组,E6组低于E5组(P〈0.05)。各组α-SM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3-E5组高于E1组、E2组,E4-E7组低于E3组,E5组、E6组低于E4组,E6组低于E5组(P〈0.05)。各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3-E6组低于E1组、E2组,E4-E7组高于E3组,E5组、E6组高于E4组,E6组高于E5组(P〈0.05)。各组F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3-E5组高于E1组、E2组,E4-E7组低于E3组,E5组、E6组低于E4组,E6组低于E5组(P〈0.05)。E3组、E4组、E5组、E6组Rho A mRNA与ROCK mRNA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纯化清蛋白能诱导HK-2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进而发生RIF,而r Hu EPO通过阻断EMT的Rho A/ROC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RIF发生,且在一定范围内r Hu EPO水平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细胞转分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O相关激酶类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uEPO对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罗佳 杨丽萍 +4 位作者 吴险峰 黄翀 秦晓华 房向东 涂卫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4-599,共6页
目的临床治疗虽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却无法逆转肾功能丧失。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 Hu EPO)对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空... 目的临床治疗虽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却无法逆转肾功能丧失。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 Hu EPO)对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r Hu EPO对照组(20 U/m L r Hu EPO)、清蛋白刺激组(5 mg/m L清蛋白)、5 U/m L r Hu EPO干预组(5 mg/m L清蛋白+5 U/m L r Hu EPO)、10 U/m L r Hu EPO干预组(5 mg/m L清蛋白+10 U/m L r Hu EPO)、20 U/m L r Hu EPO干预组(5 mg/m L清蛋白+20 U/m L r Hu EPO)、Rho激酶抑制组(10μmol/L Y27632+5 mg/m L清蛋白),各组均作用24 h。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各组细胞Rho A、ROCK1 mRNA及白细胞介素-6因子(interleukin-6,IL-6)mRNA含量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6蛋白的含量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r Hu EPO干预组显示鹅卵石或者铺路石样形态,清蛋白刺激组表现出细长梭状改变,呈现纤维细胞样外观。5、10、20 U/m L r Hu EPO干预组细胞向鹅卵石样复转,Rho激酶抑制组细胞形态呈椭圆形、细胞间隙稍增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清蛋白刺激组Rho A、ROCK1 mRNA及IL-6 mRNA显著升高(P<0.05),而5、10、20 U/m L r Hu EPO干预组逐渐下调(P<0.05),且与r Hu EPO浓度负相关;与清蛋白刺激组比较,Rho激酶抑制组ROCK1 mRNA、IL-6 mRNA表达下调(P<0.05),但Rho A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清蛋白刺激组上清液TNF-α、IL-6蛋白[(1 347.54±41.52)ng/L、(884.62±0.73)pg/L]表达较空白对照组[(452.32±33.23)ng/L,(95.12±0.32)pg/L]显著增高(P<0.05),5、10、20 U/m L r Hu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组TNF-α表达[(1 003.32±3.42)、(821.32±21.32)、(590.15±7.68)、(488.13±65.03)ng/L)]较清蛋白刺激组[(1 347.54±41.52)ng/L]下降(P<0.05)、IL-6蛋白表达[(656.68±0.55)、(422.35±0.22)、(217.32±0.35)、(309.49±0.21)pg/L]亦较清蛋白刺激组[(884.62±0.73)pg/L]下降(P<0.05),5、10、20 U/m L r Hu EPO干预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Hu EPO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来抑制清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其作用机制部分涉及Rho A/ROC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ROCK信号通路 清蛋白 HK-2细胞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RHUE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肾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成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318-3320,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群.肾纤维化是CKD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途径,标志着不可逆性肾损伤。因此,延缓和防治。肾纤维化是防治CKD进展的关键,肾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不但可以延缓甚至...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群.肾纤维化是CKD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途径,标志着不可逆性肾损伤。因此,延缓和防治。肾纤维化是防治CKD进展的关键,肾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不但可以延缓甚至可以逆转纤维化病变。目前临床上对肾纤维化的诊断仍以肾组织病理活检为主,但它具有创伤性.不易反复操作,难于动态观察,对于有禁忌证的患者则无法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无创诊断 早期诊断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组织病理活检 纤维化病变 不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依赖水平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评估中的应用前景
13
作者 江罗佳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77-2579,共3页
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肾脏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肾脏fMRI是指利用各种MR检查技术和方法对肾脏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进行评价的方法总称,主要有磁共振灌注成像(pemsion weighted ma... 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肾脏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肾脏fMRI是指利用各种MR检查技术和方法对肾脏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进行评价的方法总称,主要有磁共振灌注成像(pemsion weighted magetic rcsonance imaging。MRP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ing,DWI)、肾脏钠离子磁共振成像(sodiumMRI)、BOLDMRI等。BOLD成像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急性肾功能衰竭 氧依赖 慢性肾脏病 磁共振功能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应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评价慢性肾脏病氧合水平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成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31-1533,共3页
20世纪90年代,Ogawa等[1]运用高场磁共振设备首次描述了鼠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MR信号产生的机制。BOLD-MRI随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枢神经功能成像。近年来,由于肾脏皮、髓质血供及氧合特点以及肾髓质... 20世纪90年代,Ogawa等[1]运用高场磁共振设备首次描述了鼠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MR信号产生的机制。BOLD-MRI随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枢神经功能成像。近年来,由于肾脏皮、髓质血供及氧合特点以及肾髓质缺血在肾功能衰竭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水平依赖 慢性肾脏病 磁共振成像 氧合 中枢神经功能 髓质缺血 磁共振设备 Oga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柯本 陈艳霞 +4 位作者 吴险峰 黄翀 秦晓华 房向东 涂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54-4358,4363,共6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凋亡及其表达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以人HK-2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30mmol/L高糖)、甘露醇组(24.5 mmol/L甘露醇)、20μmo...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凋亡及其表达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以人HK-2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30mmol/L高糖)、甘露醇组(24.5 mmol/L甘露醇)、20μmol/L FK506对照组、不同浓度FK506干预组(30 mmol/L高糖+1、5、10、20μmol/L FK506)及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组(30μmol/L Bay11-7082+30 mmol/L高糖),各组均培养24 h。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HK-2 NF-κB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各组NF-κB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高糖诱导组NF-κB 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FK506干预组NF-κB mRNA表达水平低于高糖诱导组,且呈浓度依赖性;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组NF-κB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及1、5、10μmol/L FK506干预组(P<0.05)。各组IL-6、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高糖诱导组IL-6、TNF-α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FK506干预组IL-6、TNF-α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高糖诱导组,且呈浓度依赖性;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组IL-6、TNF-α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高糖诱导组和1、5、10μmol/L FK506干预组(P<0.05)。处理方法与时间对HK-2增殖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6.315,P交互<0.001);处理方法对HK-2增殖主效应显著(F_(组间)=24.618,P_(组间)<0.001);时间对HK-2增殖主效应显著(F_(时间)=16.315,P_(时间)<0.001)。各组24 h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高糖诱导组24 h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FK506干预组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组24 h凋亡率低于高糖诱导组(P<0.05)。结论 FK506对正常人HK-2表现为毒性作用,而对高糖环境下的HK-2则表现为保护作用。高糖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肾脏炎症,而FK506缓解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他罗利姆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柯本 吴险峰 +1 位作者 陈艳霞 房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686-3691,共6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及其表达相关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EPO对肾脏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选取人M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甘露...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及其表达相关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EPO对肾脏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选取人M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甘露醇对照组、EPO对照组、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Rho A、锌离子相关的Rho A蛋白1(ROCK1)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Ⅳ型胶原蛋白、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吸光度(OD值)。结果高糖诱导组较空白对照组Rho A、ROCK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较高糖诱导组Rho A、ROCK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 A、ROCK1 mRNA表达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较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 A mRNA表达水平升高,ROCK1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高糖诱导组、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 A mRNA表达水平与ROCK1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9、0.898、0.831、0.861,P<0.05)。高糖诱导组较空白对照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较高糖诱导组降低(P<0.05);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较5 U/ml EPO干预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较10 U/ml EPO干预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培养24、48、72 h时,高糖诱导组、EPO对照组、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MCs增殖OD值升高,Rho激酶抑制剂组较空白对照组MCs增殖OD值降低(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较高糖诱导组MCs增殖OD值升高,Rho激酶抑制剂组较高糖诱导组MCs增殖OD值降低(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MCs增殖OD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Cs增殖OD值培养24、48、72 h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可抑制人MCs增殖;高糖可促进人MCs的CTGF、Ⅳ型胶原蛋白和IL-6、TNF-α的表达,而EPO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可抑制高糖诱导MCs的CTGF、Ⅳ型胶原蛋白和IL-6、TNF-α的表达,促进增殖,保护肾脏,其机制可能与Rho A/ROC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纤维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脉 柯本 +1 位作者 李梦婕 房向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8-192,共5页
P 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 selectin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 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白细胞及血小板表面的黏附分子,在免疫识别、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 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 P 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 selectin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 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白细胞及血小板表面的黏附分子,在免疫识别、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 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病因复杂,大多数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PSGL 1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涉及TGF β1/Smad和PI3K/AKT/GSK 3β等信号通路,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C 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 Cmotif)ligand2,CCL2]等肾脏关键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慢性肾脏病 肾纤维化 狼疮性肾炎 肥胖相关性肾病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长度与肾衰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淑英 涂卫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端粒是位于线性染色体末端高度保守的DNA重复序列,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维护着染色体的稳定性及基因的完整性。端粒长度随着细胞的分裂而逐渐缩短到一定长度时,便失去了保护染色体的功能,并最终引起细胞衰老。研究表明,衰... 端粒是位于线性染色体末端高度保守的DNA重复序列,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维护着染色体的稳定性及基因的完整性。端粒长度随着细胞的分裂而逐渐缩短到一定长度时,便失去了保护染色体的功能,并最终引起细胞衰老。研究表明,衰老的肾中也存在端粒的缩短,端粒的缩短在肾衰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型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鄢鹏 宋健玲 房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8-1403,共6页
甲状旁腺激素1型受体(PTH1R)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体内广泛表达,参与体内胚胎发育、钙磷稳态、机体代谢、肿瘤发生等多种过程。PTH1R在肾脏中高度表达,PTH1R的活化可涉及多种复杂机制,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肾脏疾... 甲状旁腺激素1型受体(PTH1R)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体内广泛表达,参与体内胚胎发育、钙磷稳态、机体代谢、肿瘤发生等多种过程。PTH1R在肾脏中高度表达,PTH1R的活化可涉及多种复杂机制,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等关系密切。本文就PTH1R功能及其在肾脏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深入探讨PTH1R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和相关机制,以期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受体 甲状旁腺激素 1型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质 甲状旁腺激素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肾纤维化中的意义
20
作者 柯本 吴险峰 房向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1-313,共3页
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短RNA,它通过在转录之前抑制靶m RNA达到抑制基因表达的能力。在肾脏中,miRNA与肾脏病变、稳态及生理功能等紧密相连。临床与动物实验均证明,miRNA在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录生长因子β(transf... 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短RNA,它通过在转录之前抑制靶m RNA达到抑制基因表达的能力。在肾脏中,miRNA与肾脏病变、稳态及生理功能等紧密相连。临床与动物实验均证明,miRNA在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录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由于其能刺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沉积损害正常肾脏功能,被认为是导致肾纤维化重要的介质之一。大量证据表明在肾脏疾病中,TGF-β信号通路与miRNA的表达有着密切联系。肾病患者血液及尿液中miRNA的出现已作为侦测肾脏疾病的早期生物标记物。慢性肾脏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也表明,靶向miRNA在治疗肾脏疾病中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研究miRNA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也许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肾脏疾病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肾脏疾病 肾纤维化 转录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