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抗IL-6单克隆抗体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中的作用
1
作者 雷钧 陈磊峰 +5 位作者 刘秀霞 方路 胡俊文 黄达 戈进 陈知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anti-IL-6mAb抑制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移植模型组、移植对照组(注射rat-IgG)、anti-IL-17mAb治疗组和anti-IL-6mAb治疗...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anti-IL-6mAb抑制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移植模型组、移植对照组(注射rat-IgG)、anti-IL-17mAb治疗组和anti-IL-6mAb治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鼠移植术后第7天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分别于anti-IL-6mAb组术后第1、3、5天给予anti-CD25mAb输注,于术后第7天检测受鼠脾脏及移植心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进行组织学检查;Real-time PCR检测anti-CD25mAb输注后第3、7、10天移植心脏中IFN-γmRNA的表达情况。使用去增殖的BALB/c或C3H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各实验组受鼠移植物来源的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anti-IL-6mAb组移植术后第7天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表现出同样的趋势,而anti-IL-17mAb组与移植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nti-CD25mAb输注anti-IL-6mAb组明显缩短了小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10.6±1.2)d,伴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同时移植物中IFN-γmRNA的转录水平升高。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anti-IL-6mAb组受鼠淋巴细胞经刺激后其细胞增殖程度较rat-IgG对照组、anti-IL-6mAb^+anti-CD25mAb组及移植模型组明显下降,而针对来自第三方C3H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刺激则无此抑制效应。结论 anti-IL-6mAb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存活可能是通过促进移植小鼠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而实现的。使用anti-CD25mAb降低CD4^+CD25^+T细胞水平抑制了anti-IL-6mAb的抗排斥效应,并且伴随着移植物中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抗IL-6单克隆抗体 抗CD25单克隆抗体 调节性T细胞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欢欢 钟志惟 +3 位作者 宁克 王超 袁春晖 殷香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60-2563,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LDP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施行... 目的对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LDP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施行的22例LDP患者与20例OD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胰体尾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上,LDP组少于ODP组[(155.63±39.26)mL vs.(255.42±118.63)mL,P<0.05];术后禁食时间分别(4.21±0.92)d和(4.68±0.76)d,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26±0.73)d和(2.87±0.52)d,住院时间分别为(9.27±3.68)d和(12.31±4.73)d,LDP组较ODP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上,LDP组长于ODP组[(258.32±42.52)min vs.(186.56±34.28)min,P<0.05];LDP组和ODP组的保脾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P组和ODP组术后病理结果均显示标本切缘为阴性。结论LDP是安全有效的,外科疗效与ODP相当,短期预后效果明显高于ODP,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开腹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诱导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肝癌侵袭转移 被引量:5
3
作者 闵家祺 邬林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85-2490,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对比105例肝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的IFITM3表达水平,并结合病理资料分析预后。利...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对比105例肝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的IFITM3表达水平,并结合病理资料分析预后。利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观察肝癌细胞株中IFITM3的表达,选取IFITM3表达较高和较低的细胞株进行沉默和过表达,检测EMT标记物的表达,通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株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 IFITM3在肝癌中的高表达。IFITM3的高表达与卫星灶、包膜、血管侵袭和TNM分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IFITM3高表达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都要更低(P<0.001)。在体外试验中,IFITM3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以及上皮细胞间质化水平正相关。结论 IFITM3可以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肝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阎于珂 邹书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63-567,共5页
腹腔镜和介入内镜在临床的成功应用开创了微创领域的全新时代,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巧妙地将腔镜手术和内镜技术融合,再次翻开了微创外科的新篇章。NOTES的发展必然伴随技... 腹腔镜和介入内镜在临床的成功应用开创了微创领域的全新时代,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巧妙地将腔镜手术和内镜技术融合,再次翻开了微创外科的新篇章。NOTES的发展必然伴随技术的创新,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仍有挑战,但NOTES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机器人辅助 ENDOSCOPIC ORIFICE surgery NOTES 微创外科 机器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