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系膜上动静脉瘘致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腔积液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正元 熊恺 郭武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2-752,共1页
患者男,51岁,因"腹胀、腹围增大3月余,反复呕血、黑便2月余"入院。患者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围增大,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对症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个月反复呕血、黑便,后于上级医院拟诊为"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患者男,51岁,因"腹胀、腹围增大3月余,反复呕血、黑便2月余"入院。患者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围增大,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对症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个月反复呕血、黑便,后于上级医院拟诊为"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腹腔积液浓缩回输等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患者无肝炎、血吸虫感染、嗜酒和家族遗传病史,无腹部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腹腔积液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发病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昭辉 谢正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0-1456,共7页
肝纤维化(HF)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脏受损后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转向肝硬化的核心环节。HF发病的分子机制复杂,肝脏受损引起多种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进而启动下游通路进行信号转导,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并使其向肌成纤... 肝纤维化(HF)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脏受损后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转向肝硬化的核心环节。HF发病的分子机制复杂,肝脏受损引起多种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进而启动下游通路进行信号转导,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并使其向肌成纤维细胞(MFBs)转化。MFBs可释放大量细胞外基质(ECM),进而破坏肝脏正常结构,导致HF的发生发展。HF相关治疗靶点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现对HF发病机制中HSCs和ECM所涉及的信号通路及相应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Smad相关信号通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进行综述,分析相关的治疗靶点,为治疗HF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分子机制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通过NF-κB信号途径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颜伟 许芳根 +2 位作者 刘安文 蔡婧 王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1-307,共7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小干扰RNA(siRNA)是否通过NF-κB信号途径下调Bcl-2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4基因的3条特异性siRNA)及阴性siRNA,并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然后用脂质体Lipofectamin...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小干扰RNA(siRNA)是否通过NF-κB信号途径下调Bcl-2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4基因的3条特异性siRNA)及阴性siRNA,并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然后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He La细胞中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p65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MTT法和平板克隆检测细胞增殖率,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3条针对TLR4基因的siRNA均能抑制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TLR4-siRNA-003的沉默效率最高。转染TLR4-siRNA-003 48 h后细胞中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2%和89%,p65及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同时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结论:TLR4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沉默TLR4基因表达,并通过NF-κB信号通路下调Bcl-2而显著抑制宫颈癌He La细胞的增殖。TLR4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TOLL样受体4 小干扰RNA NF-ΚB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曼 何月 张吉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9-812,817,共5页
目的观察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设立空白对照组和3-MA低剂量组(2.5 mmol/L)、中剂量组(5 mmol/L)、高剂量组(10 mmol/L)。RT-PC... 目的观察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设立空白对照组和3-MA低剂量组(2.5 mmol/L)、中剂量组(5 mmol/L)、高剂量组(10 mmol/L)。RT-PCR分析不同浓度3-MA对HSC活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3-MA对HSC中自噬水平标志蛋白LC3Ⅱ、α-SMA以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3-MA对HS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3-MA对HS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低、中、高剂量3-MA作用于HSC后,HSC-T6细胞自噬水平随3-MA浓度升高逐渐下降,α-SMA、Ⅰ型胶原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C3Ⅱ、α-SMA以及Ⅰ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时3-MA对HSC增殖的影响均显著下降(P<0.05),G2期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3-MA可下调大鼠HSC-T6细胞LC3Ⅱ的表达,抑制α-SMA及Ⅰ型胶原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使HSC-T6细胞周期停滞于G2期,抑制HSC增殖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自噬 3-甲基腺嘌呤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2通过miR-129-5p/GTPBP4对肝细胞癌进展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章诺贝 沈浩 +1 位作者 黄神安 陈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783-1795,共13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2(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2, SNHG12)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展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SNHG12在...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2(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2, SNHG12)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展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SNHG12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肝癌组织中LncRNA SNHG12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运用MTT实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LncRNA SNHG12、miR-129-5p、GTPBP4在肝癌细胞活性、增殖、迁移、侵袭中的作用;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来评估LncRNA SNHG12、miR-129-5p、GTPBP4之间的互相作用。结果 LncRNA SNHG12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5);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较高的HCC患者相比其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预后更差(P<0.05);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的关系;LncRNA SNHG12可促进HCC的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miR-129-5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可抑制肝癌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LncRNA SNHG12可通过与miR-129-5p进行竞争性结合,从而促进GTPBP4的表达(P<0.05);GTPBP4在HCC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可促进肝癌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结论 LncRNA SNHG12可通过调控miR-129-5p/GTPBP4轴从而促进HC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LncRNA SNHG12 miR-129-5p GTPBP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化疗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正元 熊恺 郭武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化疗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9例不宜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肝癌伴PVT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TIPS联合化疗组17例,于TIPS治疗后接受FOLFOX4化疗方案;...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化疗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9例不宜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肝癌伴PVT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TIPS联合化疗组17例,于TIPS治疗后接受FOLFOX4化疗方案;对照组22例,单纯接受内科保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QOL)及生存期。结果 TIPS联合化疗组中,14例TIPS治疗成功,成功率82.35%(14/17)。TIPS联合化疗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腔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期[(114.50±47.18)天]长于对照组[(88.10±36.8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 TIPS联合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PVTT的一种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化学药物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静脉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石青 郭武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4,358,共4页
脐静脉是一条闭塞的但可再通的管道,它位于脐和肝门静脉左支之间,直接与肝门静脉左支相通。本文依据脐静脉的解剖结构及组织学特点,对脐静脉的常见疾病、畸形进行简单介绍,让我们对脐静脉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脐静脉再开放机制的分析... 脐静脉是一条闭塞的但可再通的管道,它位于脐和肝门静脉左支之间,直接与肝门静脉左支相通。本文依据脐静脉的解剖结构及组织学特点,对脐静脉的常见疾病、畸形进行简单介绍,让我们对脐静脉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脐静脉再开放机制的分析,了解到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及特异的组织学特点,可以通过简单的有创操作进行再通,结合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将脐静脉作为一条特殊通路,开展特殊治疗,尤其是对肝脏疾病的治疗现在应用比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血 肝门静脉 左支 左脐静脉 肝圆韧带 门体分流术 内皮细胞 镰状韧带 门静脉血栓 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肝癌伴门脉癌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谢正元 熊恺 郭武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并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并接受TIPS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术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及生存期等随访资料... 目的:回顾分析并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并接受TIPS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术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及生存期等随访资料。结果:接受TIPS手术的肝癌伴PVTT患者共13例,其中成功进行手术患者10例。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成功止血,7例腹水患者中的5例腹水减少,手术成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12.1±41.7)天,而未获成功的平均生存期仅(34.3±25.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应用于肝癌伴门脉癌栓的治疗可行,可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静脉癌栓 肝动脉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O基因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肖志华 郭武华 张吉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5-1028,共4页
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现有大约十亿的成年人是超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过25,并且有3亿成年人是肥胖,BMI超过30。肥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降低生活期盼,对生活质量造成重要影响。肥胖和超体重会导致... 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现有大约十亿的成年人是超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过25,并且有3亿成年人是肥胖,BMI超过30。肥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降低生活期盼,对生活质量造成重要影响。肥胖和超体重会导致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FTO 单核甘酸多态性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动-门静脉瘘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洋 郭武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64-368,共5页
肝细胞癌合并肝动-门静脉瘘(APS)临床常见,发生率约28.8%~63.2%。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腹水,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等严重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尽管治疗方法多样,但总体疗效较差,是肝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介绍了肝癌合并APS的病因、... 肝细胞癌合并肝动-门静脉瘘(APS)临床常见,发生率约28.8%~63.2%。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腹水,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等严重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尽管治疗方法多样,但总体疗效较差,是肝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介绍了肝癌合并APS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认为虽然目前肝癌合并APS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介入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对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探索,患者的预后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动静脉瘘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过表达对乙醇刺激下肝星状细胞激活与增殖及合成Ⅰ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曼 何月 张吉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0-1596,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过表达对乙醇诱导下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激活与增殖及I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对HSC-T6进行pEGFP-Nrf2重组质粒及pEGFP-N1空...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过表达对乙醇诱导下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激活与增殖及I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对HSC-T6进行pEGFP-Nrf2重组质粒及pEGFP-N1空载质粒瞬时转染,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刺激组、乙醇刺激+pEGFP-Nrf2质粒组和乙醇刺激+pEGFP-N1空载质粒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HSC-T6中Nrf2、Ⅰ型胶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MTT法对HSC-T6细胞增殖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对HSC-T6细胞周期分布进行检测。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pEGFP-Nrf2质粒成功转染HSC-T6,转染后48h 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组显著升高(P<0.05)。(2)乙醇刺激组与乙醇刺激+pEGFP-N1空载质粒组之间细胞增殖水平、Ⅰ型胶原、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细胞周期分布G1期比例下降,S期比例升高(P<0.05),而乙醇刺激+pEGFP-Nrf2质粒组细胞增殖水平及I型胶原、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乙醇刺激组及乙醇刺激+pEGFP-N1空载质粒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周期分布G1期比例显著上升,S期比例显著下降(P<0.05),呈G1/S期阻滞。结论:Nrf2过表达可显著抑制乙醇对HSC-T6 Ⅰ型胶原及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使HSC-T6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抑制乙醇诱导的HSC-T6增殖水平的升高,提示其对乙醇诱导的HSC-T6细胞活化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Ⅰ型胶原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HtrA2/Omi与细胞存亡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欢 刘亮明 张吉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60-1863,共4页
The serine protease HtrA2/Omi is released from the mitochondrial intermembrane space following apoptotic stimuli.Once in the cytosol,HtrA2/Omi has been implicated in promoting cell death in caspase-dependent or caspas... The serine protease HtrA2/Omi is released from the mitochondrial intermembrane space following apoptotic stimuli.Once in the cytosol,HtrA2/Omi has been implicated in promoting cell death in caspase-dependent or caspase-independent pathway.On the other hand,HtrA2/Omi can refold and degrade misfolded proteins in the mitochondria during cell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A2/Omi 线粒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广谱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文 张庆燕 张吉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20-1222,共3页
从HIV感染患者血清中分离的针对HIV-1包膜上保守表位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很多,识别的表位分别是HIV-1gp120上CD4结合位点(CD4bs),gp41的跨膜前域MPER,gp120表面包膜的高甘露聚糖,gp120上V2/V3环,这些抗体对HIV-1疫苗免疫原的研究设... 从HIV感染患者血清中分离的针对HIV-1包膜上保守表位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很多,识别的表位分别是HIV-1gp120上CD4结合位点(CD4bs),gp41的跨膜前域MPER,gp120表面包膜的高甘露聚糖,gp120上V2/V3环,这些抗体对HIV-1疫苗免疫原的研究设计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结构特征,识别的表位,抗体与病毒包膜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疫苗 单克隆抗体 GP120 广谱 保守表位 感染患者 结合位点 GP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对HepG2细胞Mdm2和Mdm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浩 张吉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eroderma pigmentosum D,XPD)对肝癌细胞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和鼠双微体4(murine double minute 4,Mdm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载... 目的: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eroderma pigmentosum D,XPD)对肝癌细胞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和鼠双微体4(murine double minute 4,Mdm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载质粒pEGFP-N2转染进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2)pEGFP-N2组;(3)pEGFP-N2/XPD组。用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XPD、Mdm2、Mdm4和P5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引起了G1期细胞增加,S期减少,凋亡率增加。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使得XPD表达增高,同时使得Mdm2和Mdm4表达降低,P53表达增高。结论:XPD能下调肝癌细胞中Mdm2和Mdm4的表达,上调P53表达,并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 HEPG2细胞 鼠双微体2 鼠双微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 RNA FGD5-AS1通过miR-542-3p/GTPBP4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新 章诺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lncRNA FGD5-AS1)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FGD5-AS1、miR-542-3p和GTPBP4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析FGD5-AS1和GTPB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lncRNA FGD5-AS1)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FGD5-AS1、miR-542-3p和GTPBP4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析FGD5-AS1和GTPBP4表达变化对肝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利用基因沉默、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GD5-AS1对miR-542-3p及其靶基因GTPBP4表达的影响,并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lncRNA FGD5-AS1对miR-542-3p/GTPBP4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FGD5-AS1和GTPBP4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miR-542-3p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沉默FGD5-AS1可增强肝癌细胞Huh7和PLC5的放射敏感性.沉默GTPBP4可以抑制Huh7和PLC5细胞的克隆形成,促进Huh7和PLC5细胞的凋亡,增强Huh7和PLC5细胞的放射敏感性.GTPBP4是miR-542-3p的下游靶基因,miR-542-3p可以负向调控GTPBP4的表达水平;而FGD5-AS1可负向调控miR-542-3p的表达,并正向调控GTPBP4的表达水平;FGD5-AS1对HCC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又依赖于miR-542-3p.结论:FGD5-AS1作为miR-542-3p的“分子海绵”竞争性上调GTPBP4的表达进而影响肝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 放射敏感性 miRNA-542-3p GTPBP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EGFP-N2/Pim-3转染对胰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简捷 黄缘 +2 位作者 刘利珍 李双 邓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5,共6页
目的 :研究重组质粒p EGFP-N2/Pim-3转染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胰腺AR4-2J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5μg/m L LPS处理组),C组(空载质粒p EGFP-N2转染+5μg/m L LPS处理组... 目的 :研究重组质粒p EGFP-N2/Pim-3转染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胰腺AR4-2J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5μg/m L LPS处理组),C组(空载质粒p EGFP-N2转染+5μg/m L LPS处理组),D组(重组质粒p EGFP-N2/Pim-3转染+5μg/m L LPS处理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处理0、6、12、24 h后分别提取各组总RNA及蛋白,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im-3、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处理24 h,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A组(7.85±1.14)%、B组(53.13±5.73)%、C组(51.76±5.17)%、D组(21.13±4.15)%,D组细胞相对B、C组凋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Pim-3表达与A、B、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12 h后B、C、D组ICAM-1高表达,24 h达高峰,相对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6 h后,B、C、D组Occludin高表达,12 h达高峰,相对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苏氨酸激酶Pim-3能够抑制胰腺细胞炎症反应和胰腺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闭锁蛋白和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激酶Pim-3 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 细胞间黏附分子 凋亡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情绪性疾病与染色体3p21.1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杜芳腾 刘涛 张吉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802-3803,共2页
主要情绪性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是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复杂疾病,遗传模式复杂.因此也被称为“多因子疾病”,
关键词 情绪性疾病 3p21 染色体 多因子疾病 复杂疾病 遗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诱导的胞嘧啶核苷脱氨酶与免疫球蛋白基因多样性及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18
作者 罗文 张霜 张吉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类别转换重组(CSR)和体细胞高频突变(SHM)是活化的B淋巴细胞在免疫球蛋白基因组中启动第2次多样化进程的2个重要过程,然而活化诱导的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是CSR和SHM过程中必需的酶。研究发现,AID在免疫球蛋白基因多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类别转换重组(CSR)和体细胞高频突变(SHM)是活化的B淋巴细胞在免疫球蛋白基因组中启动第2次多样化进程的2个重要过程,然而活化诱导的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是CSR和SHM过程中必需的酶。研究发现,AID在免疫球蛋白基因多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与免疫性疾病有关。现就AID与免疫球蛋白基因多样性及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诱导的胞嘧啶核苷脱氨酶 免疫球蛋白基因 多样性 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D组蛋白对胰腺癌PANC-1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19
作者 简捷 刘利珍 +3 位作者 邓峰 黄缘 秦健斌 李双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研究表明化疗药物耐药和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一系列基因分子突变密切相关。文章研究野生型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后对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空载质粒p EGFP-N_2及重组质粒p EGFP-N_2/XPD通过瞬时转染... 目的研究表明化疗药物耐药和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一系列基因分子突变密切相关。文章研究野生型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后对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空载质粒p EGFP-N_2及重组质粒p EGFP-N_2/XPD通过瞬时转染于人胰腺癌PANC-1细胞。设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空载质粒转染组(空载质粒p EGFPN_2转染)、重组质粒XPD转染组(重组质粒p EGFP-N_2/XPD转染)。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验转染后XPD mRNA及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结合型紫杉醇对XPD转染后PANC-1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XPD转染后PANC-1细胞在结合型紫杉醇作用下凋亡反应的差异。结果重组质粒XPD转染组中XPD mRNA表达量(9.572±0.345)和蛋白表达量(1.055±0.012)较正常对照组(1.125±0.043,0.302±0.002)及空载质粒转染组(1.273±0.057,0.378±0.004)明显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与空载质粒转染组XPD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结合型紫杉醇作用PANC-1细胞24 h后,重组质粒XPD转染组的A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结合型紫杉醇作用PANC-1细胞24 h后,重组质粒XPD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XPD转染PANC-1细胞可明显增强PANC-1细胞对结合型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D组蛋白 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 紫杉醇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和p53对HBV复制的影响
20
作者 丁浩 张吉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45-1849,共5页
目的: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p53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法把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载质粒pEGFP-N2转染进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转染后的第2天用20μmol/L pifithrin-α(p53抑制剂)孵... 目的: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p53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法把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载质粒pEGFP-N2转染进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转染后的第2天用20μmol/L pifithrin-α(p53抑制剂)孵育细胞24 h。实验共分为空白对照组、pEGFP-N2组、pEGFPN2/XPD组、pEGFP-N2/XPD+pifithrin-α组和pifithrin-α组。使用RT-PCR法检测XP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mRNA表达的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V-DNA含量的变化;用bDNA法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中HB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可使得XPD mRNA表达增高,XPD表达增高能使得HBsAg、HBeAg和HBx mRNA表达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ELISA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能使得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能使得培养上清液中HBV-DNA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bDNA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使得细胞内核心颗粒中HBV-DNA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结论:XPD能通过p53通路抑制HBV复制,所以XPD和p53可能成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 P53 HEPG2.2.15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