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溴结构域蛋白4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磊 董泉彬 李菊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1146,共6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其生存率低,发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据推测,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3亿,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国死亡人数的40%,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其生存率低,发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据推测,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3亿,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国死亡人数的40%,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产生的费用高达1700亿元,给医疗卫生保健资源带来了极大的负担[2-3]。心血管疾病涉及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虽然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但在发病机制中仍有许多相似之处。溴结构域和额外终端域(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domain,BET)家族蛋白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蛋白,由含溴结构域蛋白2(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BRD2)、BRD3、BRD4和睾丸特异性含溴结构域蛋白(testis-specific 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BRDT)组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含溴结构域蛋白4 BRD4抑制剂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12/趋化因子受体CXCR7轴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涂小丽 吴延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4,共4页
趋化因子CXCL12(chemokine CXCL12,CXCL12)是一种能诱导细胞向高浓度方向定向运动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研究表明其能够通过调节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归巢、迁移及动员至外周环境,来保护组织在损伤刺激下的自我稳态。既往研究认为CXCL12... 趋化因子CXCL12(chemokine CXCL12,CXCL12)是一种能诱导细胞向高浓度方向定向运动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研究表明其能够通过调节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归巢、迁移及动员至外周环境,来保护组织在损伤刺激下的自我稳态。既往研究认为CXCL12的唯一受体是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但研究表明其还存在另一个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X-C 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它是一个非典型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且不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而是通过与β抑制蛋白类相互作用,调节CXCL12的生物利用率以及上调或者下调CXCR4介导的活性及信号通路。本文主要讨论CXCR7在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及细胞迁移方面的作用,以及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XCL12 趋化因子受体7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012年欧洲指南看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萍 程晓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01期48-50,共3页
2012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新指南,这是继1994年第一次发表有关一级预防中总风险评估的原则以来的第五次更新。新版指南目标旨在对心血管疾病(CVD)预防知识进行更新。它和2007版指南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关注新... 2012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新指南,这是继1994年第一次发表有关一级预防中总风险评估的原则以来的第五次更新。新版指南目标旨在对心血管疾病(CVD)预防知识进行更新。它和2007版指南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关注新的学科进展,使用ESC和评分系统推荐等级评估、制定和评估(GRADE)使循证医学建议更适于临床实践(Eur Heart J,2012,33:1635–1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预防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邓超 祝孝勇 姜醒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1-664,共4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起治疗作用的重要代谢调节剂。近年来发现心脏和微血管也是FGF21的关键作用靶点和来源,且FGF21在心血管疾病中能够诱导保护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血清FGF21水平升高与动脉粥...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起治疗作用的重要代谢调节剂。近年来发现心脏和微血管也是FGF21的关键作用靶点和来源,且FGF21在心血管疾病中能够诱导保护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血清FGF21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损伤、心肌肥厚、和糖尿病性心肌病相关。文章主要对FGF21与上述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潜在关系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缺血损伤 心肌肥厚 糖尿病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苏 董一飞 程晓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3期226-228,共3页
机体通过呼吸排出成千上万种分子,对呼出气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很多机体健康状态的信息,其中呼出气一氧化氮(exhaled nitric oxide,e NO),可作为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生物标志物[1]。自1987年NO作为血管舒张因子被发现以来,其神经信号传递... 机体通过呼吸排出成千上万种分子,对呼出气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很多机体健康状态的信息,其中呼出气一氧化氮(exhaled nitric oxide,e NO),可作为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生物标志物[1]。自1987年NO作为血管舒张因子被发现以来,其神经信号传递、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调控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再生以及维持血管健康[2]等多种作用均与心血管系统密切联系。随着e NO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在高血压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蒋雄京 董徽 +4 位作者 董一飞 许建忠 贾楠 祝之明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1-754,共4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传统诊治手段往往纯“内科”,基本与经皮血管介入技术无关。近几十年来,随着高血压相关影像学的发展和介入器械的研发,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高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传统诊治手段往往纯“内科”,基本与经皮血管介入技术无关。近几十年来,随着高血压相关影像学的发展和介入器械的研发,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高血压的诊治。本文就当前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用于临床高血压诊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介入技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正常RR间期标准差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周启保 罗潇 +4 位作者 陈玲 曹俊达 李菊香 徐劲松 苏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760-3765,共6页
背景 目前确诊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为冠状动脉增强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由于准确性欠佳,部分患者心率过快不能进行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而作为“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于有创性,在基层医疗单位难以大范围普... 背景 目前确诊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为冠状动脉增强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由于准确性欠佳,部分患者心率过快不能进行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而作为“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于有创性,在基层医疗单位难以大范围普及同样使其推广受阻。目的 探索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SDNN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期为评估冠心病诊断提供无创方法学参考。方法 选取2018—2022年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4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具有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病房内昼夜血压监测记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对象的一般基线资料;将冠心病诊断与否作为观察终点,分析纳入观察的各项参数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并探索可能与终点事件相关的影响因素;绘制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基线资料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SDNN、收缩压昼夜变异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收缩压昼夜变异率与冠心病诊断呈正相关(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SDNN与冠心病诊断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每分输出量(CO)、SDNN、收缩压昼夜变异率是冠心病诊断的影响因素(P<0.05)。SDNN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690(95%CI=0.620~0.7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3和0.615,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28.5。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08(95%CI=0.869~0.9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7和0.896,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4.61%。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SDNN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14(95%CI=0.875~0.9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和0.917,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0.721。结论 年龄、LVD、EDV、CO、SDNN、收缩压昼夜变异率是冠心病诊断的影响因素。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SDNN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昼夜变异率 RR间期标准差 冠心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抗凝出血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余超 周伟 +3 位作者 王涛 祝玲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心房颤动(AF)抗凝治疗已迈入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时代,但其抗凝出血风险仍是当前的重大挑战。评估AF患者的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是AF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评分在预测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方面的能力有限,为提高N... 心房颤动(AF)抗凝治疗已迈入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时代,但其抗凝出血风险仍是当前的重大挑战。评估AF患者的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是AF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评分在预测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方面的能力有限,为提高NOAC的抗凝安全性,应考虑纳入更多的临床指标、生物标志物以及基因多态性,以提高对抗凝相关出血的预测能力。本文总结了NOAC治疗中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了目前用于指导AF抗凝出血风险评分系统、生物标志物、临床指标及基因位点,从而为NOAC抗凝出血风险预测与评估提供研究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 心房颤动 出血风险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丁聪聪 黄晓 +1 位作者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约85%的终末期CKD患者因肾功能受损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目前,尚未完全确定HHcy是仅作为CKD的生物标志还是参与其致病过程。尽管补充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B6... 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约85%的终末期CKD患者因肾功能受损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目前,尚未完全确定HHcy是仅作为CKD的生物标志还是参与其致病过程。尽管补充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B6与B12)被证实可以降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其对于延缓CKD进展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仍有待确定。本文主要综述HHcy与CKD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CKD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ndo-PAT评价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美慧 吴延庆 +2 位作者 龚韧 张洪洲 程晓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5-7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拟行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7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5-7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拟行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7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均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应用Endo-PAT无创测定患者右手臂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分析比较术后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正常组术前RHI为2.1±0.3,术后为1.6±0.2;病变组术前RHI为1.5±0.4,术后为0.8±0.3,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术侧外周血管RHI均低于术前,正常组和病变组术前与术后RHI差值各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术前及术后术侧RHI均低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可损伤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在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病变组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 内皮功能 经桡动脉介入术 Endo-P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脑卒中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越 杨人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临床推广和普及,TAVR相关脑血管事件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这类不良事件明显降低神经认知功能、增加患者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目前,由于TAVR相关脑卒中诊断标准的不一致性导致其发生...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临床推广和普及,TAVR相关脑血管事件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这类不良事件明显降低神经认知功能、增加患者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目前,由于TAVR相关脑卒中诊断标准的不一致性导致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脑卒中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24 h及以内)、亚急性(24 h~30 d)、早期(31 d~1年)和晚期(超过1年),不同时期脑卒中的发生机制有所不同。影响TAVR相关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因素(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经导管心脏瓣膜类型、手术入路)和非手术因素(瓣膜钙化负荷、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亚临床瓣叶血栓形成、术后新发心房颤动)。TAVR后监测、抗栓治疗及脑栓塞保护装置的应用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TAVR相关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期为其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脑血管事件 脑卒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中血管的分割和量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碧君 程晓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针对X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的处理和分析系统。方法以基于多尺度Hessian矩阵的血管增强图像为基础,采用数学形态学和Canny算子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血管骨架和边缘的自动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测量和血管平行特性的血管直... 目的提出一种针对X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的处理和分析系统。方法以基于多尺度Hessian矩阵的血管增强图像为基础,采用数学形态学和Canny算子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血管骨架和边缘的自动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测量和血管平行特性的血管直径测量新方法,以实现对于血管直径的精确测量和血管狭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等重要参数的量化描述。结果相比于全局测量,血管分段测量提高了血管直径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各段血管直径和狭窄程度的测量结果与多名临床医师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血管分割 血管直径 分段测量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心脏压塞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卫彬彬 程应樟 +1 位作者 章际云 钟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前射频消融术已取代药物治疗成为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术中发生心脏压塞为患者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且该恶性事件的绝对数量随手术的广泛开展而不断增多。临床对心脏压塞的充分认识和及时处理意义重大,本文就此并发症的诊断、抢... 目前射频消融术已取代药物治疗成为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术中发生心脏压塞为患者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且该恶性事件的绝对数量随手术的广泛开展而不断增多。临床对心脏压塞的充分认识和及时处理意义重大,本文就此并发症的诊断、抢救治疗流程、预后及预防策略等方面作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心脏压塞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贻熙 孙文哲 +5 位作者 晋冰楠 王雨 熊洪亮 杨娇 李宁 董一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0-766,共7页
目的:明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肾上腺动脉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PA并行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的119例患者的DSA图像,描述肾上腺动脉的数... 目的:明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肾上腺动脉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PA并行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的119例患者的DSA图像,描述肾上腺动脉的数量、起源、分布、角度和直径。结果:119例PA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11)岁,其中男性71例(59.7%)。所有患者均成功找到至少1条肾上腺动脉,共获得192条肾上腺动脉,其中肾上腺上、中、下动脉分别有20条(10.4%)、40条(20.8%)、132条(68.8%),起源于肾动脉、腹主动脉、膈下动脉的肾上腺动脉分别有82条(42.7%)、72条(37.5%)、38条(19.8%)。72.8%(83/114)的左肾上腺动脉和60.3%(47/78)的右肾上腺动脉分布在第1腰椎水平。28.1%(54/192)的肾上腺动脉分布在第2腰椎水平,4.2%(8/192)的肾上腺动脉分布在第12胸椎水平。左肾上腺动脉与起源动脉肾动脉、副肾动脉、腹主动脉的夹角范围分别为35.90°~160.07°、27.08°~171.99°、0°~158.70°,右肾上腺动脉与上述起源动脉的夹角范围分别为18.43°~172.53°、69.26°~114.62°、12.32°~232.85°。左、右肾上腺动脉的平均直径分别为(0.98±0.45)mm和(1.27±0.42)mm。结论:本研究提供了PA患者较为详细的肾上腺动脉放射学解剖特征,作为人体解剖学特征的补充,可为肾上腺动脉介入治疗提供实用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动脉 选择性造影 放射学 解剖学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雯欣 涂惠 +4 位作者 郭婷 张娜 陈祎慧 谢丽丽 于浪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92-179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PCI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方案,为恐动症患者康复策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心血管疾病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提取关键干预信息... 目的:构建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PCI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方案,为恐动症患者康复策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心血管疾病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提取关键干预信息;在关系框架理论和恐惧-回避模型的指导下制定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PCI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形成最终方案。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5、0.9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3、0.318(均P<0.001),变异系数分别为0~0.17、0~0.14。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4个阶段、10个项目及27项具体措施。结论: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PCI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全面性,可为临床尽早开展恐动症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恐动症 接纳承诺疗法 早期运动康复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影响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赵广玉 王朵儿 +14 位作者 杨进刚 鲁晔 陶水英 程晓曙 叶君明 贺春晖 吴超 许海燕 乔树宾 赵延延 王杨 李卫 高晓津 杨跃进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比较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纳入全国108家医院7 d内发病且明确报告... 目的:比较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对症状改善及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纳入全国108家医院7 d内发病且明确报告院前使用或不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13064例STEMI患者(已排除共用两类药物患者),其中5280例患者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使用两类药物对患者症状缓解及IRA的TIMI血流分级水平的影响,其中症状缓解包括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和部分缓解(不同程度缓解)。结果:13064例患者中,2892例(22.1%)院前应用了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其中1149例(8.8%)使用了硝酸甘油,1743例(13.3%)使用了中成药,10172例院前未用药。应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6 h内到达医院的比例(57.4%vs.60.8%vs.50.3%,P<0.0010),与使用院前急救系统的比例(11.8%vs.12.2%vs.9.5%,P=0.0004)均高于未用药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部分缓解比例高于使用中成药的患者(33.8%vs.25.1%,P<0.001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使用硝酸甘油较使用中成药完全和部分缓解的可能性较高(OR=1.331,95%CI:1.129~1.569,P=0.0007)。使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的患者与未用药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相似。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使用中成药或硝酸甘油及未用药患者IRA的TIMI血流达到2~3级的比例分别为21.6%、15.8%和19.3%(P=0.0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未用药患者相比,使用中成药患者的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无明显优势(OR=0.856,95%CI:0.705~1.040,P=0.1171),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可能性降低(OR=0.666,95%CI:0.495~0.895,P=0.0071)。结论:中国约有22.1%的STEMI患者院前单用硝酸甘油或中成药,含服硝酸甘油对症状改善作用优于中成药,与未用药患者相比,应用这两类药物的患者的TIMI血流未见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硝酸甘油 中成药 症状改善 TIMI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方案的制订与实践 被引量:30
17
作者 涂惠 郭婷 +5 位作者 孙兴兰 胡婷英 陈茜 朱剑 宋玉洁 熊晓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570-575,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容量管理方案,提升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CHF患者疾病管理现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CHF患者容量管理相关证据,采用Jonna Briggs Institute 2014证据等级与推荐工具对证...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容量管理方案,提升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CHF患者疾病管理现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CHF患者容量管理相关证据,采用Jonna Briggs Institute 2014证据等级与推荐工具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最终制订CHF患者容量管理方案。方案包括明确容量超负荷评价标准、医护人员容量管理知识培训、患者和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培养、过渡期个体化出院计划、“线上线下”居家管理等。对2018年7—12月收治的患者实施容量管理方案,与2018年1—6月收治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出院30天内干体质量达标率、出院30天内再入院率的变化。结果:CHF容量管理方案实施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SCHFI)中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得分均高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30天内干体质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30天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HF患者容量管理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容量管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熊芳 余超 +4 位作者 祝玲娟 王涛 周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0-398,共9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IR)指数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普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R代谢指数(METS-IR)、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IR)指数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普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R代谢指数(METS-IR)、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TyG-体重指数(BMI)、TyG-腰围(WC)、内脏脂肪指数(VA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蓄积指数(LAP)等IR评估指数与HUA的关系,通过惩罚样条法进行曲线拟合,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比较各指数与HUA的相关性。结果 14 22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3.8±9.4)岁,其中男性6 713例,女性7 507例。尿酸平均水平为(418.9±120.6)mmol/L,HUA检出率为44.4%。与尿酸正常组比较,HUA组的男性、目前饮酒、目前吸烟、糖尿病和服用各类降压药物的比例较高,年龄、舒张压、WC、BMI、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METS-IR、TyG、TyG-BMI、TyG-WC、VAI、TG/HDL-C、LAP值较大,而收缩压和HDL-C值较小(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METS-IR(OR=1.049,95%CI=1.038~1.060,P<0.001)、TyG(OR=1.639,95%CI=1.496~1.797,P<0.001)、TyG-BMI(OR=1.008,95%CI=1.006~1.010,P<0.001)、TyG-WC(OR=1.003,95%CI=1.002~1.004,P<0.001)、lnVAI(OR=1.850,95%CI=1.735~1.973,P<0.001)、ln(TG/HDL-C)(OR=1.862,95%CI=1.692~2.048,P<0.001)、lnLAP(OR=1.503,95%CI=1.401~1.613,P<0.001)均与HUA独立相关。曲线关系拟合显示,METS-IR、TyG、TyG-BMI、TyG-WC、lnVAI、ln(TG/HDL-C)及lnLAP与HUA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P均<0.001),TyG指数AUC明显高于其他指数(P均<0.05)。结论 高血压人群中IR指数升高与HUA发生风险存在关联,其中TyG指数与HUA关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邹兵 谢军平 +6 位作者 吴清华 陈受琳 肖鲁闽 苏海 洪葵 吴延庆 程晓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livin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livin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在感染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感染携带livin基因的重... 目的:探讨livin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livin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在感染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感染携带l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后用流式检测其对MSCs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livin、caspase-3、caspase-7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然后实验分4组进行:无胎牛血清的DMEM组;单纯干细胞治疗组(MSCs组);空载腺病毒转染干细胞组(r Ad-control/MSCs)组;livin基因转染干细胞组(r Ad-livin/MSCs组)。1个月后采用生理仪记录各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来评价大鼠心功能。结果:r Ad-livin/MSCs组凋亡率较MSCs组和r Ad-control/MSCs组显著降低(P<0.05);r Ad-livin/MSCs组抗凋亡蛋白livin明显上升(P<0.05),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及caspase-9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移植后1个月,r Ad-livin/MSCs组心功能比MSCs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r Ad-livin感染MSCs后可促进抗凋亡蛋白livin的表达,同时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和caspase-9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r Ad-livin/MSCs移植能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基因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城乡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用及血压控制现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伟 黄晓 +11 位作者 游春娇 詹碧鸣 杨人强 董一飞 李菊香 李萍 洪葵 吴延庆 吴清华 苏海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729-2735,共7页
目的调查江西省城乡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了解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用及血压控制现状。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随机抽取8个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地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3个村/居... 目的调查江西省城乡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了解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用及血压控制现状。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随机抽取8个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地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3个村/居委会,选取15 364例年龄≥15岁且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的意识清晰者。通过问卷调查记录高血压患病及服药情况,并进行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计算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服药后血压控制率。结果江西省≥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0%(4 436/15 296),标准化率(2010年中国人口标化)为14.1%,高血压知晓率为64.8%(2 874/4 436),降压药服用率为27.6%(1 223/4 436),高血压总体控制率为12.6%(561/4 436),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为45.9%(561/1 223)。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均高于农村,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低于农村(P<0.05)。高血压患者中服药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低于未服药者(P<0.05)。高血压患者中,单一用药者占75.1%(918/1 223),两药联合者占12.7%(155/1 223);不同服药方式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2,P=0.611);农村两药联合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高于城市(χ2=4.262,P=0.039)。单一用药患者中,服用钙拮抗剂(CCB)者占76.1%(699/918),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者占18.6%(171/918);服用不同药物的单一用药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9,P=0.148)。单一服用CCB类患者中,服用尼群地平者占39.9%(279/699),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者占24.7%(173/699);服用不同CCB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5,P=0.407)。单一服用ACEI类患者中,服用卡托普利者占76.6%(131/171),服用依那普利者占12.9%(22/171);服用不同ACEI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1,P=0.524)。结论江西省高血压患者以短效降压药治疗为主,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和服药率较低;城乡高血压患者就医服药意识有待提高,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服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服药率 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