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曾朝霞 张照涛 龚良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2-1185,1190,共5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常用复查手段,但患者耐受性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发展,MRI受金属伪影影响降低,具备无辐射、无创、高分辨率等优势。零回波磁共振血管成像和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既能更...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常用复查手段,但患者耐受性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发展,MRI受金属伪影影响降低,具备无辐射、无创、高分辨率等优势。零回波磁共振血管成像和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既能更好地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残留动脉瘤的大小,又可以显示血管壁的强化程度和预后情况。随着能谱CT的发展,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不同影像学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鼠巴贝斯虫感染——多脏器梗死
2
作者 罗丹 肖新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1-832,共2页
临床资料女,58岁,2个月前因胆管细胞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发热达40℃,伴乏力。在当地医院发现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予以输血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本院就诊。入院8~13 d查红细胞计数1.75×10^(12)/L;血红蛋白49 g/L;血小... 临床资料女,58岁,2个月前因胆管细胞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发热达40℃,伴乏力。在当地医院发现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予以输血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本院就诊。入院8~13 d查红细胞计数1.75×10^(12)/L;血红蛋白49 g/L;血小板计数104×10^(9)/L,大小便内见隐血阳性。D-二聚体1.13 mg/L,余凝血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检验科提示镜下见成熟红细胞大小明显不等,易见大红细胞、锯齿形红细胞及嗜多色性红细胞。多次予以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仍低于7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贝虫病 脾梗死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基底动脉缺血性脑卒中
3
作者 罗丹 饶忠亮 肖新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基底动脉(BA)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根据MRI所见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将其分为穿支组(穿支型BA粥样硬化,n=57)与多机制组(动脉到... 目的观察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基底动脉(BA)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根据MRI所见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将其分为穿支组(穿支型BA粥样硬化,n=57)与多机制组(动脉到动脉栓塞和/或低灌注,n=90);比较组间临床资料、HR-VWI及MR血管成像参数;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并据以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BA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穿支组罹患糖尿病(DM)及背侧斑块占比高于、腹侧斑块占比低于多机制组(P均<0.05);组间其余临床资料,责任斑块层面最厚管壁厚度、管腔偏心指数、管腔面积、管壁面积,以及血管狭窄率、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及BA走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M及背侧斑块均为穿支型BA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腹侧斑块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以之构建的模型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BA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82.46%、70.00%及0.839。结论HR-VWI可用于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BA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基底动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指数分析不同亚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
4
作者 胡鹏鑫 邹宇 +6 位作者 袁于青 熊瑞芳 李承毅 朱涵婷 周明玉 谢亮 唐小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DTI-ALPS)分析不同亚型发作性睡病(NT)患者的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类淋巴系统系统功能指标区分不同亚型NT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DTI-ALPS)分析不同亚型发作性睡病(NT)患者的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类淋巴系统系统功能指标区分不同亚型NT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31名1型发作性睡病(NT1)和15名2型发作性睡病(NT2)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名健康对照者(HC)。受试者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所有NT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记录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和始发快速眼动期睡眠(SOREMP)次数及N1期、N2期、N3期睡眠占比等相关参数。所有受试者的DTI图像使用DSI-Studio软件处理并计算双侧DTI-ALPS指数。比较不同组间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组间的双侧DTI-ALPS指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双侧DTI-ALSP指数区分NT1和NT2患者的诊断价值。为控制年龄和性别的影响,采用偏相关性分析NT患者双侧DTI-ALPS指数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NT1组的ESS评分、PSQI评分显著高于NT2组和HC组(P<0.05),NT1组双侧DTI-ALPS指数(左:1.412±0.137;右:1.398±0.152)显著低于NT2组(左:1.608±0.106;右:1.586±0.067)和HC组(左:1.632±0.159;右:1.660±0.181)(P<0.001)。NT患者DTI-ALPS指数与N2期、N3期占比呈正相关(P<0.05),与ESS评分、N1期占比、SOREMP次数呈负相关(P<0.05)。双侧DTI-ALPS指数对区分NT1和NT2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临界值分别为1.528、1.524,AUC分别为0.899、0.839。结论:NT患者存在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且NT1患者更为严重,NT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其睡眠结构紊乱有关。DTI-ALPS指数区分不同亚型NT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类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熊亮霞 方淇民 +2 位作者 李淑豪 彭云 龚良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双期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肝细胞癌(HC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130例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定期随访,术后...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双期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肝细胞癌(HC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130例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定期随访,术后2年内有复发或转移者61例(早期复发组),无早期复发者6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应用ITK-SNAP软件对目标病灶进行分割,采用美国GE AK软件提取病灶的组学特征。对所有特征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降低特征冗余,随后采用t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降低特征维度。将所有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84例)和验证集(46例),利用SVM算法构建基于临床资料、动脉期及静脉期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资料中肿瘤最大径、微血管侵犯(MVI)为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特征降维后共筛选出4个动脉期和2个静脉期组学特征参数,以动脉期模型的预测效能更佳,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58。结合有效临床因子和动脉期最优特征建立的组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其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938。结论:基于术前增强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HCC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可作为临床个性化治疗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早期复发 影像组学 支持向量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原发甲状腺肿类癌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希雯 冷银萍 龚良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5-1426,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余”入院。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内。盆腔CT平扫+增强示盆腔右侧见一大小约39 mm×29 mm的囊实性肿块,边... 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余”入院。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内。盆腔CT平扫+增强示盆腔右侧见一大小约39 mm×29 mm的囊实性肿块,边缘为囊性低密度影及钙化,增强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显著性持续强化,内见粗大供血血管;肿块前方另见不规则囊性影,境界清晰,大小约26 mm×42 mm,增强无强化(图1)。影像诊断: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瘤性病变,倾向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甲状腺肿 类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后补体C3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表达变化
7
作者 朱涵婷 熊瑞芳 +2 位作者 李承毅 赵锡海 唐小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补体C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36只和模型组36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补体C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36只和模型组36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3、6、24 h及3 d共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9只。参照Zea Longa评分法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每组行R2StarMap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T_1加权成像、T_2加权成像扫描。测量DWI异常信号体积,检测脑梗死体积。R2StarMap原始图经后处理生成R2^(*)伪彩图,测量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2^(*)值,检测脑铁沉积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3、HMGB1、GPX4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损伤,模型组大鼠3、6、24 h及3 d神经功能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3、6、24 h及3 d右侧脑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3、6、24 h及3 d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2^(*)值明显高于左侧(P<0.05,P<0.01)。模型组3、6、24 h及3 d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2^(*)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右侧(P<0.05,P<0.01)。模型组3、6、24 h及3 d的R2^(*)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82±0.82 vs 1.12±0.31,P<0.05;1.31±0.26 vs 1.04±0.14,P<0.05;1.94±0.74 vs 1.06±0.10,P<0.01;1.99±0.39 vs 1.02±0.11,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3、6、24 h及3 d补体C3和HMGB1表达明显升高,GPX4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对脑组织中补体C3、HMGB1、GPX4表达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补体C3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症三例及其MRI表现
8
作者 邹宇 唐小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病例资料病例1,男,57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听力减退,症状进行性加重。2年前出现行走不稳,伴有左下肢麻木、无力,半年前出现口齿欠清。体格检查:右侧Babinski征阳性,Romberg征阳性。纯音听阈测定提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MRI... 病例资料病例1,男,57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听力减退,症状进行性加重。2年前出现行走不稳,伴有左下肢麻木、无力,半年前出现口齿欠清。体格检查:右侧Babinski征阳性,Romberg征阳性。纯音听阈测定提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MRI示:小脑萎缩(图1a)。双侧大、小脑表面,脑室周围及脑干、脊髓表面均见线状T 2WI低信号(图1b、1c)、SWI明显低信号,累及视神经及前庭蜗神经(图1d)。颈椎矢状面见第一胸椎后缘脊髓腹侧脑脊液T2高信号中断(图1c),边界清晰,横断面脊髓呈“嘴唇征”(图1e)。CTA及动脉造影示:左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图1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蛛网膜下腔出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抑郁症患者痴呆风险
9
作者 肖轩 戴西件 +2 位作者 李艺晖 杨培 龚良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观察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抑郁症患者痴呆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UK Biobank数据库中31587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访显示是否罹患痴呆分为痴呆组(n=896)与非痴呆组(n=30691),并按6∶4比例分为训练集(n=18952)及测试集(n=12635);根据访... 目的观察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抑郁症患者痴呆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UK Biobank数据库中31587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访显示是否罹患痴呆分为痴呆组(n=896)与非痴呆组(n=30691),并按6∶4比例分为训练集(n=18952)及测试集(n=12635);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共纳入包括人口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身体指标及影像学表现等共190个因素并进行筛选;基于筛选所获因素分别以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岭回归(Ridge)和自适应提升(AdaBoost)建立模型,观察其预测抑郁症患者痴呆风险的价值。结果最终纳入10个因素,包括年龄、腰围、就业状态、日间小憩、日间瞌睡或嗜睡、使用手机时长、家庭成员数量、患抑郁症时长、愧疚感及因心理问题就诊;由此建立的LightGBM、Ridge和AdaBoost模型预测训练集抑郁症患者痴呆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832和0.88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测试集AUC分别为0.866、0.842和0.859,除LightGBM与AdaBoost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准曲线显示LightGBM模型拟合度最佳。结论LightGBM机器学习模型有助于预测抑郁症患者痴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抑郁症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联合Silent 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丽芳 曾朝霞 +2 位作者 唐小平 肖新兰 龚良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联合Silent 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5月—2022年8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进行Silent MRA、HRVWI及DSA检查,...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联合Silent 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5月—2022年8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进行Silent MRA、HRVWI及DSA检查,以Raymond分级法评价瘤腔栓塞情况,以3分法评价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显示情况。采用加权Kappa检验比较Silent MRA和HRVWI与DSA在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之间的一致性。采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Silent MRA与HRVWI评估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情况。以DSA为金标准,计算Silent MRA、HRVWI评估动脉瘤残留的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术后3月至2年随访,对于动脉瘤栓塞情况,DSA评估结果显示Raymond 1级35例,2级7例,3级2例;Silent MRA 1级32例,2级9例,3级3例;HRVWI 1级37例,2级4例,3级3例;Silent MRA和HRVWI在评估动脉瘤的栓塞情况的Kappa值分别为0.823和0.565。以DSA为金标准,两种技术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的诊断效能:Silent MRA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1.43%(32/35)、93.18%(41/44);HRVWI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28%(33/35)、86.36%(38/44)。对于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显示,DSA评分1分41例,2分3例;Silent MRA评分1分23例,2分20例,3分2例;HRVWI 1分40例,2分4例。HRVWI优于Silent MRA(Z=-4.359,P<0.001)。结论:HRVWI可以清晰显示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能准确判断管腔通畅与否,明显优于Silent MRA。Silent MRA在评估动脉瘤瘤腔的栓塞方面优于HRVWI,且与DSA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性。联合HRVWI及Silent MRA技术,可精准无创用于评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脑分割技术定量分析学龄期健康人群脑体积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锦洪 邹飞 +7 位作者 杨智利 陈优 程冰雪 叶印泉 龚良庚 左敏静 肖新兰 连珞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3-1519,共7页
目的:基于MRI使用自动脑分割技术探讨中国学龄期健康人群不同脑结构体积的差异。方法:对144例学龄期健康志愿者使用GE Discovery 750w 3.0T磁共振仪进行颅脑MRI扫描,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1WI、T2WI和T2-FLAIR。基于横轴面T1WI,采用自动脑... 目的:基于MRI使用自动脑分割技术探讨中国学龄期健康人群不同脑结构体积的差异。方法:对144例学龄期健康志愿者使用GE Discovery 750w 3.0T磁共振仪进行颅脑MRI扫描,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1WI、T2WI和T2-FLAIR。基于横轴面T1WI,采用自动脑分割技术获得分割图像并可获得脑内各结构的体积,包括全脑、脑灰质、脑白质、大脑白质、皮层下灰质、内侧颞叶、外侧颞叶、枕叶、岛叶、小脑灰质、小脑白质、额叶、顶叶、扣带回、脑室、脑脊液和脑干的体积值和标准化体积值(脑结构体积与全脑体积的比值)。分析不同性别和四个年龄组以及左、右侧之间各脑结构体积的差异,及脑内各结构体积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不同性别组之间,左侧脑白质、双侧脑白质、左侧大脑白质、右侧大脑白质、双侧脑白质以及皮层下灰质、内侧颞叶、外侧颞叶、枕叶、额叶、顶叶和扣带回的部分区域的标准化体积值,以及颅脑总体积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脑结构之间,小脑白质、楔叶、岛叶、侧脑室、以及皮层下灰质、内侧颞叶、外侧颞叶、额叶、顶叶和扣带回的部分区域的标准化体积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的标准化体积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49,P<0.05),右侧壳核、左侧海马旁回、双侧梭状回、双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前部、双侧额极、左侧顶上小叶、双侧顶下小叶和左侧楔前叶的标准化体积值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42、0.42、0.59、0.58、0.44、0.44、0.47、0.51、0.47、0.48和0.48,P均<0.05)。结论:基于MRI的自动脑分割技术能快速直观地显示和测量健康学龄期人群各脑结构的体积;不同性别健康学龄期人脑内结构体积存在差异,并且随年龄增加,脑脊液体积减小,内侧颞叶、外侧颞叶、额叶和顶叶的部分区域及右壳核体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结构体积 自动脑分割技术 磁共振成像 学龄期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丽芳 邓莹 +4 位作者 陈新悦 应洪新 肖新兰 龚良庚 唐小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疾病(NIID)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型NIID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15例均行常规MRI检查。2例加做MRS检查。3例加做ASL和DTI检查。结果:15例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锥体外... 目的:探讨成人散发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疾病(NIID)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型NIID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15例均行常规MRI检查。2例加做MRS检查。3例加做ASL和DTI检查。结果:15例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和小脑共济失调等。15例均显示皮层下脑白质T_(2)WI/T_(2)FLAIR高信号及皮髓质交界区曲线样DWI高信号。8例DWI显示胼胝体高信号。5例T_(2)WI/T_(2)FLAIR显示双侧小脑中脚对称性斑片状高信号,5例T_(2)WI/T_(2)FLAIR显示双侧小脑半球中部蚓部旁(蚓旁区)对称性斑片状高信号。2例MRS检查示双侧大脑半球NAA峰值降低。3例ASL检查示皮质髓交界处轻度低灌注。3例DTI检查示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和白质纤维束受损,以额叶为著。结论:NII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或漏诊。皮髓质交界区曲线样DWI高信号是NIID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皮层下脑白质T_(2)WI/T_(2)FLAIR高信号、胼胝体DWI高信号和小脑中脚及蚓旁区对称性T_(2)WI/T_(2)FLAIR高信号是成人型NIID的重要诊断线索。此外,功能MRI成像可以反映NIID的神经元丢失、白质微结构损伤和脑血流灌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包涵体 神经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CT灌注成像监测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雪林 周建忠 +2 位作者 黄国中 黄小宁 邓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评价类CT灌注成像(CTPI)监测奥沙利铂(OXA)化疗致肿瘤患者肝窦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128例接受OXA化疗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测量其肝脏门静脉灌注量(PVP)、动脉增强分数(AEF)及脾脏体积,比较化疗前、化疗中期(第2~4周期)及化疗末期(... 目的评价类CT灌注成像(CTPI)监测奥沙利铂(OXA)化疗致肿瘤患者肝窦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128例接受OXA化疗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测量其肝脏门静脉灌注量(PVP)、动脉增强分数(AEF)及脾脏体积,比较化疗前、化疗中期(第2~4周期)及化疗末期(第6~8周期)各参数差异;记录化疗前后各时期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并计算GOT/PLT比值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比较各时期临床指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类CTPI参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各期PVP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脾脏体积均较化疗前明显增大(P均<0.05),而A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化疗前,化疗后PLT明显降低(P<0.05),GOT、GPT、GOT/PLT比值及FIB-4明显升高(P均<0.05)。PVP变化与GOT/PLT比值、FIB-4及脾脏体积均呈负相关(r=-0.18、-0.28、-0.34,P均<0.05)。结论OXA化疗后类CTPI参数PVP明显降低,且与反映肝窦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及脾脏体积变化相关,可作为评估肝窦损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CT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丽芳 陈新悦 +1 位作者 唐小平 肖新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31-637,共7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CT在评估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EVT)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的资料。治疗前所有... 目的:探讨多模态CT在评估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EVT)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的资料。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NCCT)、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检查。根据术后3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EVT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4例患者,预后良好组66例,预后不良组48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入院NIHSS评分、穿刺至再通时间(PTR)、ASPECTS评分、梗死核心体积、梗死核心区脑血流量(CBF)值、血栓负荷评分、侧支血管Miteff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2,95%CI:1.018~1.150,P=0.011)、入院NIHSS评分(OR=1.285,95%CI:1.078~1.531,P=0.005)、梗死核心体积(OR=1.068,95%CI:1.005~1.135,P=0.035)、侧支血管Miteff评分(OR=1.019,95%CI:1.003~1.035,P=0.022)是预测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入院NIHSS评分、梗死核心体积、侧支血管Miteff评分是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EVT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阚傲 李淑豪 +2 位作者 方淇民 黄恺尧 龚良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2,共7页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及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定量、定性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及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定量、定性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的心肌运动及组织特征改变。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73例NIDCM患者并进行随访,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合并VA,将患者分为合并VA(VA+)组34例及未合并VA(VA-)组39例,比较两组间左室结构、功能参数,整体应变参数及延迟强化特征,并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VA发生的风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判断两组患者生存差异。结果与VA-组NIDCM患者相比,VA+组患者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train,GLPS)明显降低(P=0.004),更易合并心外膜下LGE(P=0.001),且预后较差(P=0.036),其中心外膜下LGE为VA发生的风险因素。结论心脏磁共振可准确评估合并VA的NIDCM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组织特征改变,为患者的不良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磁共振 特征追踪 延迟钆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值及差值在椎体急慢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亮霞 彭云 +3 位作者 谭婧 曾柔 衡佳瑶 龚良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胸腹部CT图像椎体CT值及其邻近椎体差值对急慢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患者中88个急性骨折椎体、60个慢性骨折椎体及每个骨折椎体邻近正常椎体共296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含急性骨折72人,年龄(64.36±1...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胸腹部CT图像椎体CT值及其邻近椎体差值对急慢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患者中88个急性骨折椎体、60个慢性骨折椎体及每个骨折椎体邻近正常椎体共296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含急性骨折72人,年龄(64.36±14.92)岁,男30人,女42人;含慢性骨折患者47人,年龄(64.19±12.73)岁,男21人,女26人。测量每个椎体矢状面及轴面CT值,计算获得骨折椎体与相应对照椎体的CT值差值。采用配对t检验依次比较急性骨折与正常椎体、慢性骨折与正常椎体的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急性与慢性骨折椎体的CT值及CT值差值;采用ROC分析获取急性骨折、慢性骨折及正常椎体的最佳截断值;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协方差分析评估区域、性别、年龄对3种椎体CT值的影响。结果:急性骨折椎体CT值高于对照椎体,轴面分别为(249.25±80.22)HU、(94.55±57.72)HU,ROC分析提示最佳截断值为144.8 HU、AUC为0.946;慢性骨折与对照椎体CT值分别为(139.86±62.59)HU、(90.01±58.86)HU,ROC分析提示最佳截断值为105.6 HU;急性骨折与慢性骨折CT值最佳截断值为200.1 HU;二者CT值差值分别为(154.69±64.80)HU、(49.86±19.29)HU,最佳截断值为73.5 HU,AUC为0.976。区域对慢性骨折椎体、性别对正常及慢性骨折椎体对3种椎体的CT值有影响,但区域、性别及年龄中CT值差值均不受影响。结论:基于常规CT值及CT值差值能够对急性及慢性骨折进行定量评估,以差值稳定性高,可避免区域等混杂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无明确外伤史的急慢性骨折的鉴别及隐匿性骨折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骨折 骨髓 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间期致痫灶呈3D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高灌注:140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诗琪 肖雅雯 +2 位作者 张照涛 桂逸菲 肖新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0-942,共3页
癫痫是多病因所致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根据症状、脑电图及MRI表现进行诊断。3D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为MR灌注成像技术,可通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而无创检出致... 癫痫是多病因所致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根据症状、脑电图及MRI表现进行诊断。3D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为MR灌注成像技术,可通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而无创检出致痫灶,后者在发作期多呈高灌注、在发作间期呈低灌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R左室长轴应变预测多发性骨髓瘤继发心肌淀粉样变LGE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胡梦瑶 宋怡沛 +4 位作者 郑甜 喻思思 李淑豪 陶欣慰 龚良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31,44,共7页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左室长轴应变(left ventricular long-axis strain,LV LAS)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继发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 CA)患者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左室长轴应变(left ventricular long-axis strain,LV LAS)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继发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 CA)患者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LGE)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MM继发CA患者及29例对照组临床资料和CMR参数。根据有无异常强化将MM继发CA患者分为LGE(+)组和LGE(-)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CMR参数对MM继发CA患者LGE的预测价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分析CMR左室(left ventricular, LV)长轴应变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一致性。结果 MM继发CA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占72.7%),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异常。同一医师两次测量以及不同医师之间测量所得的LV质量指数(mass index, MI)及LV LAS一致性好(ICC范围为0.906~0.982)。与LGE(-)组比较,LGE(+)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更低,LVMI更大,LV LAS受损程度更严重(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CI、LVMI、LV LAS预测LGE阳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V LAS<-14.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0.909,敏感度:90.5%,特异度:75.0%,95%CI:0.756~0.981]和LVMI>83.9 g/m^(2)(AUC:0.877,敏感度:71.4%,特异度:100.0%,95%CI:0.716~0.965)预测CA患者LGE阳性效能佳。结论 LV LAS不仅能定量评估继发CA患者左室功能受损严重程度,且对LGE具有预测价值,能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受累进行早期临床定量评估和预防严重不良事件提供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心肌淀粉样变 左室 长轴应变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延迟钆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合并颅内动脉瘤2例
19
作者 陆丽芳 唐小平 +1 位作者 肖新兰 龚良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病例患者1,男,16岁,主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12 h”入院。查体:神志清,血压178 mmHg/78 mmHg(1 mmHg≈0.133 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四肢肌力对称Ⅴ级,肌张力正常。颈部略抵抗,双侧巴宾斯基征均为阴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 病例患者1,男,16岁,主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12 h”入院。查体:神志清,血压178 mmHg/78 mmHg(1 mmHg≈0.133 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四肢肌力对称Ⅴ级,肌张力正常。颈部略抵抗,双侧巴宾斯基征均为阴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博动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CT及MRI研究进展
20
作者 付雪林 黄国中 邓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35-1739,共5页
奥沙利铂(OXA)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一类以肝窦内皮损伤为主的药物性肝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临床确诊困难。监测OXA诱导HSOS的发生发展对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CT、MRI可用于无创评估... 奥沙利铂(OXA)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一类以肝窦内皮损伤为主的药物性肝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临床确诊困难。监测OXA诱导HSOS的发生发展对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CT、MRI可用于无创评估药物性肝损伤。本文就CT、MRI评估OXA诱导HSOS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诊断显像 肝静脉阻塞症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