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野生型p53基因增强5-FU对大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
作者 雷钧 洪葵 +1 位作者 余新 邵江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8-643,共6页
为了探讨人野生型p53(wt-p53)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携带wt-p53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两种p53基因突变的人大肠癌细胞系HT-29及SW620,分析细胞中p5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化疗药物5-氟尿... 为了探讨人野生型p53(wt-p53)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携带wt-p53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两种p53基因突变的人大肠癌细胞系HT-29及SW620,分析细胞中p5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分别作用于HT-29及SW620细胞,另外将已转染wt-p53基因的大肠癌细胞用5-FU进行诱导,Western印迹分析上述干预条件下细胞中p53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wt-p53基因联合5-FU组及对照组中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wt-p53基因能增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wt-p53基因呈剂量依赖性关系;5-FU则降低其蛋白表达,与5-FU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而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降低在细胞预先转染了wt-p53基因时会被抑制;wt-p53基因与5-FU联合使用能提高大肠癌细胞凋亡率.结果提示,wt-p53基因可提高大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水平,并抑制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降解,从而提高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野生型p53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D1 5-氟尿嘧啶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利伐沙班浓度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佳珂 陈志青 +3 位作者 万蓉 饶美英 熊爱珍 洪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利伐沙班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以乙腈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d4-利伐沙班为内标。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2.1 mm×100 mm,1.9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和5 mmo...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利伐沙班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以乙腈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d4-利伐沙班为内标。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2.1 mm×100 mm,1.9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和5 mmol·L-1醋酸铵),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436.1→m/z 145.1(利伐沙班)和m/z 440.2→m/z 145.0(d4-利伐沙班)。结果利伐沙班在1~5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下限为1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8%,绝对回收率90.09%~95.23%,基质效应93.50%~100.09%。血浆样品室温(20℃)放置4 h,处理后(4℃)放置24 h,冻存(-80℃) 50 d以及反复冻融3次稳定性良好,样品浓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该分析方法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快速,能为该药的药物相互作用评价和个体化用药实践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色谱-串联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 血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gp120通过影响NR2B、PSD-95表达损伤神经元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文碧 谢金燕 +1 位作者 刘嘉诺 熊焕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HIV-1病毒的表面包膜糖蛋白gp120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毒性机制。方法实验用SD胎鼠来源的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p120对含2B亚基的NMDA受体(NR2B)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用... 目的研究HIV-1病毒的表面包膜糖蛋白gp120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毒性机制。方法实验用SD胎鼠来源的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p120对含2B亚基的NMDA受体(NR2B)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用MTT法检测gp120对神经元的毒性。结果 gp120对神经元有剂量依赖性的毒性作用,其毒性能被NR2B特异拮抗剂美金刚阻断。gp120能明显增加大鼠皮层神经元总NR2B的表达,而降低PSD-95的表达量。结论 gp120可通过使神经元NR2B表达增加及PSD-95的表达减少来损伤神经元,NR2B特异受体拮抗剂能阻止gp120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120 皮层神经元 NR2B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HIV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金燕 洪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6-1320,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一种重要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其组成亚单位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功能都很复杂。NMDAR对...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一种重要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其组成亚单位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功能都很复杂。NMDAR对钙离子高度渗透,控制许多与钙相关的生理过程。NMDAR参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心血管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1通过正向调控NOB1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文明 项明峰 +4 位作者 郑楚骞 陈磊峰 戈进 晏琛 刘秀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5-1202,共8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1(eEF1A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多种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脏细胞中eEF1A1和NI1/RPN12结合蛋白1同源物(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肝癌细胞中干扰和过表达eEF1A1后...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1(eEF1A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多种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脏细胞中eEF1A1和NI1/RPN12结合蛋白1同源物(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肝癌细胞中干扰和过表达eEF1A1后,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和RTCA实验观察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并观察肝癌细胞中NOB1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在稳定干扰eEF1A1表达的HCCLM3细胞中过表达NOB1,或在过表达eEF1A1的MHCC97h细胞中干扰NOB1的表达,分析eEF1A1和NOB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肝癌细胞中eEF1A1和NOB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并呈正相关。肝癌细胞中干扰eEF1A1表达可明显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显著被降低(P均<0.01);过表达eEF1A1后明显增加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也增加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P均<0.01)。在稳定干扰eEF1A1表达的HCCLM3细胞中过表达NOB1导致NOB1表达和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恢复(P均<0.01);然而在稳定过表达eEF1A1的肝癌细胞系中降低NOB1导致NOB1表达的下调和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P均<0.01)。结论肝癌细胞中eEF1A1正向调控NOB1表达,进而影响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eEF1A1 NOB1 侵袭和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