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髓过氧化物酶及乳铁蛋白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谭立明 张玉红 +5 位作者 陈冬莲 明凤 李华 陈娟娟 王外梅 熊金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9-843,847,共6页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MPA)及抗乳铁蛋白抗体(A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对63例AIH(53例AIH-Ⅰ和10例AIH-Ⅱ)、206例非AI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ELISA法检测AM-PA和AL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MPA)及抗乳铁蛋白抗体(A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对63例AIH(53例AIH-Ⅰ和10例AIH-Ⅱ)、206例非AI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ELISA法检测AM-PA和AL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观察临床评价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AIH和206例非AIH检测AMPA阳性率分别是61.9%(39/63)和3.40%(7/206),经χ2检验,P<0.01;AIH组中AIH-Ⅰ组阳性率73.6%(39/53)。63例AIH患者检测ALA阳性12例(19.0%),AIH-Ⅰ中阳性11例(20.8%)。AIH自身抗体临床评价指标显示ALA敏感性最低为19.05%,但其特异性最高为99.6%,AM-PA特异性为97.27%。结论:AMPA、ALA与AIH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其他自身抗体检测对AIH的诊断及其亚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乳铁蛋白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核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阴性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致骨质破坏一例
2
作者 贺安晶 彭志伟 +3 位作者 赵文欣 徐非凡 胡晓彦 左敏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6-828,共3页
病例资料女,43岁。因咳嗽、咳血痰,伴胸闷胸痛就诊。外院CT检查提示右肺占位,PET-CT考虑中央型肺癌。外院病理:穿刺见大量淋巴组织,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结合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未见明确肿瘤细胞。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菌 骨质破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若雁 王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5,共6页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不能被擦去、也不能以临床或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为其他可定义的疾病的白色损害,是一种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现有治疗OLK的方法中,非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缺乏其防止OLK恶性转化和复发的...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不能被擦去、也不能以临床或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为其他可定义的疾病的白色损害,是一种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现有治疗OLK的方法中,非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缺乏其防止OLK恶性转化和复发的确切证据;而手术治疗则存在适应证窄、术后口腔形态及功能受损等不足;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种现代的非侵入性疗法,可用于治疗包括口腔白斑在内的各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由于其良好的组织形态及功能保存潜能,现已成为治疗口腔白斑的一种新型且前景广阔的治疗选择。该文就PDT治疗口腔白斑应用的光敏剂、光源及其辅助治疗手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口腔白斑 光敏剂 CO_(2)激光 梅花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R、HA和FT3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谭立明 叶舒慧 +11 位作者 华蕾 郭斌 赵永雷 张皓承 胡泽宇 曹梓超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李华 陈娟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ER,化学发光法检测HA和FT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各受试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ER、HA、FT3及其他相关指标水平,对CER、HA、FT3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结果重度CHB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C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HB组、肝硬化组H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CC组FT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ER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r=–0.202,P=0.004)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r=–0.200,P=0.006)呈负相关,HA与二者呈正相关(r=0.491,P<0.001;r=0.514,P<0.001),FT3与二者呈负相关(r=-0.246,P=0.001;r=–0.361,P<0.000)。FT3、HA和CER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31、0.826和0.668,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CER+HA+FT3、HA+FT3、CER+HA和CER+FT3。结论CHB患者血清CER、HA、FT3水平与其肝脏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透明质酸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齿及牙周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微生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史彦 李成杰 +5 位作者 张明正 王鑫 杨少国 孟凡景 陈廷涛 杨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健康人和口腔患者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方法:选取典型的龋齿和牙周病患者,收集受刺激的唾液和口咽样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较各样品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结果:各组的平均操作分类单...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健康人和口腔患者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方法:选取典型的龋齿和牙周病患者,收集受刺激的唾液和口咽样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较各样品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结果:各组的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TU)为315个,其中健康人口腔内硬壁菌(Firmicu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蛋白菌(Proteobacteria)、放线杆菌(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Fusobacteria)对应的OTU数目分别73、64、53、19和18个;此外,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硬壁菌(Firmicutes)在儿童组中减少而在青年组和成年组中增多,而蛋白菌(Proteobacteria)在儿童组中增多而在青年组和成年组中减少。结论:年龄段和口腔疾病对牙齿的发育和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影响巨大,传统意义上的致病菌可能在口腔健康中同样发挥着维护口腔稳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龋齿 牙周炎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代谢紊乱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立 徐颜美 +2 位作者 程竹君 熊招平 邓立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7-863,共7页
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首要疾病,而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高通量技术的推广和群体基因组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复杂性状(或疾病)易感基因或突变的发现,为深入解析胆固醇代谢紊乱的遗传... 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首要疾病,而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高通量技术的推广和群体基因组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复杂性状(或疾病)易感基因或突变的发现,为深入解析胆固醇代谢紊乱的遗传学病因提供了机会。文章整合传统遗传分析和近期GWAS筛查的结果,对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通路富集分析揭示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功能背景,以期更好地理解胆固醇代谢紊乱致病的分子机制,为其防治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易感基因 连锁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静 纪延炜 +6 位作者 王城 余鹏 华福洲 魏根 田龙 邓伟 黄乐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分析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3月龄,体重18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七氟醚组(Sev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 目的分析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3月龄,体重18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七氟醚组(Sev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每组18只。S组:穿线不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Sev组:穿线不阻断LAD,穿线稳定后60 min吸入2.4%七氟醚15 min;IR组:穿线稳定后30 min阻断LAD,缺血30 min,再灌注2 h;SP组:穿线稳定后30 min阻断LAD,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同时在穿线稳定后60 min吸入2.4%七氟醚15 min。于再灌注后2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DH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K1)、p-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K3)、p-RIPK3、混合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p-MLKL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程序性坏死心肌细胞的荧光强度,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形态。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SP组血清LDH浓度明显升高(P<0.05),心肌RIPK1、p-RIPK1、RIPK3、p-RIPK3、MLKL、p-MLKL含量明显增加(P<0.05),程序性坏死心肌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排列更为紊乱。与IR组比较,SP组血清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心肌RIPK3、p-RIPK3、MLKL和p-MLKL含量明显减少(P<0.05),程序性坏死心肌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排列更为整齐。S组和Sev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升高血清LDH浓度、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改善心肌病理学改变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程序性坏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缺血-再灌注损伤 程序性坏死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信号通路调节卵巢物质代谢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佳 袁树晟 +3 位作者 曹秀萍 王心男 黄健 郑月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6-1539,共4页
Hippo信号通路存在于果蝇和哺乳动物中,主要由上游调节分子、核心成分及下游调节分子组成,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周期等生理作用。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单独或协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 Hippo信号通路存在于果蝇和哺乳动物中,主要由上游调节分子、核心成分及下游调节分子组成,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周期等生理作用。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单独或协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参与三大物质代谢,包括葡萄糖代谢、甲羟戊酸代谢和谷氨酰胺代谢。Hippo信号通路与卵巢物质代谢的关系是近几年兴起的研究热点。该文就Hippo信号通路通过单独或协同AMPK信号通路、m TOR信号通路调节卵巢的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参与卵泡的生长、成熟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癌的发生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卵巢功能 物质代谢 AMP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乳腺的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燕 闫丽萍 雷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56-756,共1页
患者女性,67岁,因右乳肿物于2022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右乳10点距乳头2 cm触及大小约10 cm×6 cm肿物,质硬,界限清,形态不规则,有压痛,肿物累及皮肤表面红肿。乳腺超声及数字X线摄影(DR)检查结果均提示恶... 患者女性,67岁,因右乳肿物于2022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右乳10点距乳头2 cm触及大小约10 cm×6 cm肿物,质硬,界限清,形态不规则,有压痛,肿物累及皮肤表面红肿。乳腺超声及数字X线摄影(DR)检查结果均提示恶性肿瘤,患者遂行右侧单纯乳房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多形性腺瘤 乳腺癌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尿液中的对羟苯基乳酸、对羟苯基丙酸和尿黑酸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红萍 杨永丽 +2 位作者 刘梦晗 鄢爱平 万益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1-476,共6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的对羟苯基丙酸、尿黑酸和对羟苯基乳酸的分析新方法。尿液经硅烷化试剂(BSTFA+1%TMCS)衍生后直接进样检测,实验采用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在优化的色谱升温程序下进行...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的对羟苯基丙酸、尿黑酸和对羟苯基乳酸的分析新方法。尿液经硅烷化试剂(BSTFA+1%TMCS)衍生后直接进样检测,实验采用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在优化的色谱升温程序下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对羟苯基丙酸、尿黑酸和对羟苯基乳酸在0.025~3.00mg/L的浓度范围内获得了较好的线性,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5和0.9993,检出限(S/N=3)分别为0.008mg/L、0.001mg/L和0.005mg/L。三个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在94.5%~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应用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对羟苯基乳酸、对羟苯基丙酸和尿黑酸,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乳腺癌 尿液 对羟苯基丙酸 尿黑酸 对羟苯基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3在过敏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秀兴 黄萍 +1 位作者 熊俊平 熊丽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6-1000,共5页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变态反应与2型辅助T(Th2)细胞优势密切相关。IL-13在Th2型细胞免疫反应的诱导及维持中起重要的作用,另外,IL-13通过对纤维化、离子转运功能改变、细胞屏障功能、Ig...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变态反应与2型辅助T(Th2)细胞优势密切相关。IL-13在Th2型细胞免疫反应的诱导及维持中起重要的作用,另外,IL-13通过对纤维化、离子转运功能改变、细胞屏障功能、IgE沉积的调节参与哮喘、慢性鼻窦炎、变应性皮炎等多种变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 信号转导 过敏反应性疾病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多态性 离子转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莹 陈汉敏 +2 位作者 杨文琪 刘之畅 朱正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78-781,共4页
circRNA是广泛存在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反式剪接使3'端和5'端共价结合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生物进化保守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circRNA具有miRNA"海绵作用"、调控亲本基因表达、提高转录水平及翻译... circRNA是广泛存在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反式剪接使3'端和5'端共价结合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生物进化保守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circRNA具有miRNA"海绵作用"、调控亲本基因表达、提高转录水平及翻译蛋白质等潜在功能。在消化道肿瘤中,circRNA主要发挥miRNA"海绵作用",从而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侵袭。另外,circRNA在肿瘤中特异性表达,且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有显著差异。因此,高度保守、稳定的circRNA序列可能成为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标志物。本文将从circRNA的概况以及与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肝癌等)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 MIRNA 海绵作用 消化道肿瘤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对EMT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肿瘤侵袭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姝槿 陈厚文 熊丽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97-1205,共9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表型由上皮向间质转换的生物学过程,可发生在生理过程中促进发育、组织愈合和修复。近年对肿瘤的研究发现,EMT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发生EMT时,伴随着迁...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表型由上皮向间质转换的生物学过程,可发生在生理过程中促进发育、组织愈合和修复。近年对肿瘤的研究发现,EMT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发生EMT时,伴随着迁移、侵袭能力的增强,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EMT发生的程度以及相关标志分子的检测还可以用于判断肿瘤转移的危险和评估预后。MicroRNA(miRNA)作为非编码小RNA,通过与特定mRNA的3'UTR结合,在蛋白翻译水平抑制基因表达。本文主要综述目前发现的作用于EMT相关转录因子,如ZEB、SNAIL、TWIST的miRNA,以及在各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其中,有些转录因子和miRNA之间,还存在相互抑制的复杂调节网络,因此,了解miRNA在肿瘤中对EMT的作用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MICRO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抵抗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倩 张佳印 李俐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被认为是治疗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最有效的方法,在很多国家被认定为临床实践指南的一线药物。GC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减少炎症,增加抗氧化...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被认为是治疗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最有效的方法,在很多国家被认定为临床实践指南的一线药物。GC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减少炎症,增加抗氧化酶的表达,为SSNHL患者提供抗炎和抗凋亡功能,但仍有20%的SSNHL患者对GC治疗反应很小或没有反应[1]。后婕等[2]总结发现突聋患者GC全身给药的有效率介于35%~89%之间,鼓室内灌注GC治疗有效率也仅为20%~69.1%;表明虽然GC是治疗SSNHL的重要药物,但是治疗中仍存在着GC抵抗,为此,本文综述近年的最新研究热点解释GC抵抗的可能机制,旨在为GC治疗突聋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提高GC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临床实践指南 糖皮质激素受体 突聋 GLUCOCORTICOID 治疗反应 抵抗机制 抗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膨胀海藻酸钠/二氧化硅纤维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快速止血功能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舒华金 吴春萱 +3 位作者 杨康 刘廷武 李晨 曹传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纤维丝,采用梯度冷冻干燥法及钙离子交联,最终得到一种海藻酸钠(ALG)包覆纳米二氧化硅的三维支架,用于止血海绵(ALG/SiO 2/Ca^2+止血海绵)。通过扫描电镜,细胞实验,体内止血实验,对其结构、组成、细胞...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纤维丝,采用梯度冷冻干燥法及钙离子交联,最终得到一种海藻酸钠(ALG)包覆纳米二氧化硅的三维支架,用于止血海绵(ALG/SiO 2/Ca^2+止血海绵)。通过扫描电镜,细胞实验,体内止血实验,对其结构、组成、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止血功能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ALG/SiO 2/Ca^2+止血海绵具有高度疏松的多孔结构,能快速吸水膨胀,浸水10s体积膨胀到原来的219%;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该新型止血海绵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体内止血实验结果显示采用ALG/SiO 2/Ca^2+止血海绵在10s内完成止血,与医用纱布组相比,出血量显著减少。因此,这种新型止血海绵在深部创口中具备快速吸水膨胀止血并提供伤口湿润环境等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纤维 静电纺丝 止血海绵 生物相容性 快速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中BDNF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丽娟 尹灿灿 +4 位作者 关书 葛会香 王聪睿 高云 熊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 TG)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TN大鼠模型由眶下神经慢性损伤压迫模型(...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 TG)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TN大鼠模型由眶下神经慢性损伤压迫模型(ION-CCI)制备。♂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TN模型组。测定两组大鼠损伤侧机械阈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损伤侧TG中BDNF及TrkB表达变化,并测定损伤侧TG中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建模2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TN组的机械痛阈明显下调,TG中BDNF及TrkB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同时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TN状态下,ION-CCI大鼠TG中BDNF及TrkB表达升高,可能参与TN的发病机制,促进了TN的痛觉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TRKB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痛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斐然 刘定 +1 位作者 徐红 李俐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7-971,共5页
耳鸣是指是对没有外部来源的声音的感知。耳鸣会降低生活质量,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注意力集中困难。目前耳鸣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病因多种多样。然而,影像学和动物研究表明耳鸣的发生与中枢听觉系统和神经活动有... 耳鸣是指是对没有外部来源的声音的感知。耳鸣会降低生活质量,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注意力集中困难。目前耳鸣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病因多种多样。然而,影像学和动物研究表明耳鸣的发生与中枢听觉系统和神经活动有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耳鸣中枢化"学说被提出,认为听觉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结构和功能重组,产生可塑性改变从而使耳鸣持续存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可塑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对神经元的变态生长、存活起着关键作用,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引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胞内转运和活性依赖性分泌的改变,进而导致神经可塑性的改变。因此本文综述了BDNF、BDNF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多态性在耳鸣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耳鸣 神经可塑性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毅 周海婷 +1 位作者 朱书强 吴永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1-996,共6页
目前,尽管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治疗指南仍以外科手术置换(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为治疗标准,但随着大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逐渐成为高危和禁忌S... 目前,尽管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治疗指南仍以外科手术置换(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为治疗标准,但随着大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逐渐成为高危和禁忌SAVR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近年来各瓣膜厂商,包括国内医药公司,对瓣膜技术极力地推进,使得TAVI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加上其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TAVI有望在治疗主动脉狭窄乃至关闭不全上取代传统术式,应用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核仁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颉鸿笙 曹源 +4 位作者 乐昌昊 李嘉琪 李博文 况晓东 肖建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研究核仁应激是否参与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并进一步探索核仁应激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防治肾IR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雄性昆明小鼠根据肾脏缺血时间不同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0 min... 目的:研究核仁应激是否参与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并进一步探索核仁应激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防治肾IR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雄性昆明小鼠根据肾脏缺血时间不同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0 min)及IRI 30 min组、45 min组和60 min组,采用微创手术夹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建立急性肾IRI模型。24 h后取眼球血测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取双肾计算肾系数;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提取肾皮质组织总蛋白和RNA进行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待测指标包括p53蛋白、45S pre-rRNA、18S rRNA、Bax mRNA和Bcl2 mRNA。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RI组BUN和SCr浓度上升(P<0.01),肾系数及病理损伤范围增大(P<0.01);肾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与缺血时间呈正相关(r>0.80,P<0.01)。与control组相比,IRI组皮质细胞内p5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Bax mRNA表达上调(P<0.01),同时45S pre-rRNA、18S rRNA和Bcl2 mRNA含量下降(P<0.01)。结论:IRI造成的肾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可能与核仁应激密切相关。IRI可能通过阻碍rDNA转录导致核仁应激,从而激活下游p53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仁应激 前体RNA P53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比霖 徐方云 黄永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7-1152,共6页
血管生成是指新的血管从已存在的毛细血管网生成的过程,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严格调控。通常,血管生成发生于胚胎和出生后早期血管的发育过程中,除女性生理周期和伤口愈合等过程外,在成年阶段血管生成已处于静息状态。但是,... 血管生成是指新的血管从已存在的毛细血管网生成的过程,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严格调控。通常,血管生成发生于胚胎和出生后早期血管的发育过程中,除女性生理周期和伤口愈合等过程外,在成年阶段血管生成已处于静息状态。但是,在发生某些疾病如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1-2]时,血管生成过程被异常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 血管生成 血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