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RGs的加权TOPSIS法对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医疗绩效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范一群 何亦斌 +3 位作者 张凌 闵珺 陈园 熊锋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甲医院基于DRGs指标的加权TOPSIS法对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应用的科学性.方法:通过江西DRGs平台获取样本医院2017年病案信息,应用加权TOPSIS法进行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结果:样本医院科室综合排名前3为腹腔镜外科(0.4... 目的:探讨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甲医院基于DRGs指标的加权TOPSIS法对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应用的科学性.方法:通过江西DRGs平台获取样本医院2017年病案信息,应用加权TOPSIS法进行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结果:样本医院科室综合排名前3为腹腔镜外科(0.478)、康复一病区(0.473)、骨三病区(0.471);综合绩效最高后3位:脑外科(0.342)、肾病风湿科(0.336)、心胸外科(0.324).结论:基于DRGs指标的加权TOPSIS法评价结果科学、客观,为医院内部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为医院管理者全面了解各科室医疗服务能力及效率,提升整体绩效水平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TOPSIS法 医疗服务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明生 周启旭 何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LC)的可行性。方法取脐下缘10 mm、脐右上缘3 mm及脐左上缘5 mm穿剌孔,分别置入Storz 10 mm30°腔镜及直线型刚性器械,超声刀或电凝钩进行组织... 目的探讨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LC)的可行性。方法取脐下缘10 mm、脐右上缘3 mm及脐左上缘5 mm穿剌孔,分别置入Storz 10 mm30°腔镜及直线型刚性器械,超声刀或电凝钩进行组织分离,应用腔镜下结扎缝合技术处理胆囊管和(或)胆囊动脉。结果 160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因胆囊炎症水肿严重、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联合肝囊肿开窗术1例,联合胆囊十二指肠瘘修补术2例。手术时间20~250 min,平均65 min。术中无不可控制出血,术后无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141例随访1~15个月,平均10.6月。术后右上腹部轻微隐痛不适2例,复查B超无残余胆囊、胆囊窝积液及胆总管结石等发生;慢性腹泻1例,经饮食调节2个月后痊愈;其余病例均无明显自觉症状。结论经脐缘三点穿刺入路的TULC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入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倾阻生第三磨牙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永发 石连水 +1 位作者 张林 章福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7-888,共2页
对16例下颌牙列缺损患者,利用其余留的下颌前倾阻生的第三磨牙作为基牙,行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获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 牙列缺损 第三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基于社区不同人群卒中筛查及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4
作者 刘兴媛 邓幼清 +5 位作者 陈小红 周凤 曾美红 李欢欢 喻淑琴 魏文花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周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及教师群体进行卒中筛查,了解本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在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探讨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不同社区的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体检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对筛查出...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周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及教师群体进行卒中筛查,了解本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在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探讨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不同社区的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体检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等规范化管理,3年后再次对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农村居民746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7人(23.72%),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的卒中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30±0.59)分;城市居民1005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281人(27.96%),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68±0.78)分;教师群体1359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2人(12.66%),风险评估平均得分(3.21±0.51)分。3年内,农村居民有5人新发卒中,5名卒中患者死亡,1名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19人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卒中风险评估平均得分(2.97±0.55)分;城市居民有5人新发卒中,5人再发卒中而死亡,88人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平均得分为(2.75±0.72)分;教师群体有2人新发卒中,1人再发卒中死亡,59人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平均得分(2.81±0.73)分。一共有51人因症状性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行支架干预治疗,8人因颅内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农村居民危险因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血脂异常(72.88%)、高血压(58.19%)、肥胖(46.33%),城市居民排名前三位的为高血压(77.22%)、血脂异常(58.36%)、肥胖(54.80%),教师群体排名前三位的为缺乏体育锻炼(86.05%)、血脂异常(84.84%)、高血压(62.79%)。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经过干预后每个群体的卒中风险评估分值都显著下降(P<0.001)。结论不同群体的卒中高危人群患病率不同,高危因素的构成比不同,可能与饮食结构、文化水平等有关;每个群体高危人群经过规范化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社区卒中筛查是早期发现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对高危人群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危险因素,减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筛查 社区 规范化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内朗格汉斯细胞增生及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
作者 叶东梅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2-695,共4页
最初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是德国物理学家Paul Langehans应用氯化金染色技术在表皮中发现的树突细胞,随后发现LC是来源于骨髓前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1]。LC存在于皮肤的棘层、淋巴结、子宫颈和胃等黏膜层,在... 最初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是德国物理学家Paul Langehans应用氯化金染色技术在表皮中发现的树突细胞,随后发现LC是来源于骨髓前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1]。LC存在于皮肤的棘层、淋巴结、子宫颈和胃等黏膜层,在电镜下可见LC胞质内有Birbeck颗粒[2],通常可捕获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3]。LC良性增生见于皮病性淋巴结炎(dermatopathic lymphadenopathy,DL),克隆性增生时发生肿瘤即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和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皮病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初步随机、开放研究 被引量:77
6
作者 刘梦婵 李凤鹏 +1 位作者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3-439,共7页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h内发病的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加曲班组(入组35例,最终完成试验31例)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组(简称双抗组,入组40例,最...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h内发病的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加曲班组(入组35例,最终完成试验31例)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组(简称双抗组,入组40例,最终完成试验36例)。治疗前评估OCSP分型,采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1周时复评NIHSS,3个月时随访ADL并进行改良Rankin(mRS)评分,了解短期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3个月的疗效评价。治疗前完善颅脑影像学、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等生化指标,1周后复查前述指标,观察出血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出院前完善TOAST病因学分析。结果 (1)阿加曲班组及双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1周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随访3个月ADL水平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6例及双抗组5例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发作次数较入院前明显减少,复查颅脑CT或MRI,阿加曲班组3例、双抗组2例进展为脑梗死,均为无症状性脑梗死。(2)阿加曲班组与双抗组治疗1周后复查颅脑影像学及相关化验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未见明显出血事件(包括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及肝肾功能损害(P>0.05)。(3)两组患者OCSP分型以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死(LACI)、后循环梗死(POCI)为主,TOAST病因学分析以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及小动脉闭塞(SAO型)为主,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前改善,未见明显出血事件。比较阿加曲班组及双抗组前、后循环梗死患者1周NIHSS评分,两组在前循环梗死中无明显差异,阿加曲班组在后循环梗死患者中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趋势。结论阿加曲班抗凝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通过两种不同途径干预急性缺血性卒中,均可有效改善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少短期内卒中复发及进展,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阿加曲班对后循环梗死可能获得更好疗效。阿加曲班作为一种新型抗凝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风险小、安全性高,尤其对后循环梗死的患者,建议给予阿加曲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抗凝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张喜婷 胡玲 +2 位作者 王宁 陆君 江芳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214例,根据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大血管病变发生情况,采用Lo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214例,根据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大血管病变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有116例住院T2DM患者合并NAFLD(54.2%),98例未合并NAFLD(45.8%)。NAFLD组较非NAFLD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增高(P<0.05);且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BP、TG、GGT是糖尿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AFLD、年龄、总胆固醇(TC)水平是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SBP、TG、GGT是T2DM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高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志平 郭昭庆 +4 位作者 孙垂国 曾岩 李危石 齐强 陈仲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6-911,共6页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腰椎组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L...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腰椎组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LS)、腰椎退变性侧(后)凸(LDS)行腰椎后路减压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诊断、是否翻修手术、手术方法、减压节段数、融合方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漏的诊断、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按l:3配比选择对照组,观察脑脊液漏组术后引流特点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共纳入因退变性腰椎疾患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1425例,其中男675例,女750例,年龄16~80岁,平均54.6±13.1岁。LDH378例,LSS647例,LS304例,LDS96例;初次手术1351例,翻修手术74例;1节段减压635例,2节段减压491例,3节段减压204例,4节段及以上减压95例。术后57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4.O%,其中LDH7例,发生率为1.9%;LSS30例,发生率为4.6%;LS13例,发生率为4.3%;LDS7例,发生率为7.3%。4种疾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翻修手术发生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为12.2%;初次手术发生脑脊漏48例,发生率为3.6%,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节段数4节段及以上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13.7%,高于1节段(1.9%)、2节段(3.7%)和3节段(6.9%)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翻修手术和减压节段数≥4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脑脊液漏患者采用预防感染、体位调节、引流管留置平均5.6d,卧床休息6~7d.无一例出现伤口不愈合或感染,无一例形成脑脊液囊肿或瘘管,但引流量较对照组大。结论:翻修手术与减压节段数≥4是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脑脊液漏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5~6d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并发症 硬膜撕裂 脑脊液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的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晶晶 李云 +1 位作者 陈园 熊锋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社区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各项因素和相关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为本区域社区康复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采用项目调查问卷方式对南昌市7个区域共53家社区机构建档情况、康复科的设置、康复业务的开展、康复...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社区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各项因素和相关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为本区域社区康复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采用项目调查问卷方式对南昌市7个区域共53家社区机构建档情况、康复科的设置、康复业务的开展、康复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35.8%的机构既没有康复门诊也没有康复住院服务;有7家社区康复机构完全没有康复设备,占20.58%;社区机构康复科人员数0—12人,平均2.2人;专科情况以中医系列为最多,占57.1%;学历以大专和本科及以上为主,各占39.4%、41.3%;职称以初级中级为主,高级职称较少,占10%;70%的社区机构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只有37.7%社区机构完成岗前培训;19家(35.85%)社区机构门诊量为0;14.71%社区机构收入为0。结论:社区康复机构的康复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居民对康复的需求。社区康复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硬件设施支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居民对社区康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 残疾评定 调查 人才培训 康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君辅 谢勇 +3 位作者 胡林 李昌荣 李伟峰 李红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294例胃癌D2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占同期患者的5.1%(15/294),其中腹... 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294例胃癌D2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占同期患者的5.1%(15/294),其中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9例、开腹胃癌根治术6例;大血管出血7例,吻合口漏、吻合口溃疡致出血3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致出血2例,其他部位出血2例,部位不明1例。11例经二次手术,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导管介入下动脉栓塞(transcathete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止血,1例经内镜下止血,1例经保守治疗,二次手术率73.3%(11/15),死亡率40%(6/15),治愈率60%(9/15)。结论: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二次手术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中需综合患者出血情况及原因积极采取治疗。重大血管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最重要危险因素,腹腔动脉性出血及吻合口漏并发症引起出血是最主要致死原因。对于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应及时行二次手术和腹腔引流术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少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对于单纯吻合口溃疡出血患者可采取内镜下止血;对于出血部位不明患者可行DSA明确出血部位,再行TA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迟发性出血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瘫痪后路手术后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志平 沈锋 +3 位作者 熊含颖 吴培斌 廖琦 陈伟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95-796,共2页
胸腰椎爆裂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创伤.均伴脊柱中柱结构损害.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折块常侵占椎管从而继发椎管狭窄。单纯后路骨折复位、间接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但部分病例因骨折间接复位不理想,不能完全解除... 胸腰椎爆裂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创伤.均伴脊柱中柱结构损害.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折块常侵占椎管从而继发椎管狭窄。单纯后路骨折复位、间接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但部分病例因骨折间接复位不理想,不能完全解除椎管前方致压物.椎管减压不充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1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骨折复位、椎管间接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的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前路手术治疗 不完全性瘫痪 后路 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椎管侧前方减压 手术后 植骨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眼后段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维锋 徐月圆 +1 位作者 袁雪芳 石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53-1156,1160,共5页
目的对比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盘区域、眼球壁等形态学改变,探讨用于评价高度近视眼的可测量指标。方法收集18~45岁高度近视患者29例52眼,采用深度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DRI-OCT Atlantis等影像设备检测相关数据,将患眼分... 目的对比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盘区域、眼球壁等形态学改变,探讨用于评价高度近视眼的可测量指标。方法收集18~45岁高度近视患者29例52眼,采用深度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DRI-OCT Atlantis等影像设备检测相关数据,将患眼分成单纯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对比两组视盘、近视弧、脉络膜萎缩弧形态;不同区域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脉络膜、巩膜的厚度等形态特征。结果本研究中单纯高度近视组27眼,病理性近视组25眼。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病理性近视组比单纯高度近视组的屈光度更大、眼轴更长、最佳矫正视力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1)。单纯高度近视组、病理性近视组患者的视盘水平长度分别为(1440±419)μm和(1228±331)μm;垂直长度分别为(1906±430)μm和(2085±304)μ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视盘椭圆指数分别为0. 78±0. 16、0. 63±0. 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按照视盘椭圆指数0. 8以上为正常分类(8眼因视盘界限难以确定未纳入该项分析),单纯高度近视组中视盘正常形态13眼、异常12眼,病理性近视组视盘正常形态3眼、异常16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单侧弧和环形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4)。两组单纯近视弧和色素上皮脉络膜萎缩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视网膜厚度:单纯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患者视网膜厚度中心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理性近视组患者的其余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均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神经纤维厚度:两组颞侧区域神经纤维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理性近视组的其余各区域神经纤维厚度均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1)。病理性近视组患者各区域脉络膜厚度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单纯高度近视组均未完整显示全层巩膜厚度;病理性近视组19眼可显示全层巩膜厚度。结论单纯高度近视进展为病理性近视时,主要表现为近视加深、眼轴变长、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脉络膜萎缩弧增加,视网膜厚度、神经纤维厚度大部分区域更薄;脉络膜厚度普遍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 近视弧 视网膜厚度 脉络膜厚度 眼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5
13
作者 范剑峰 方译 郑春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12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及治疗组(2...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12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及治疗组(27例)。两组分别给与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给与盐酸贝那普利10 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每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直至目标剂量20 mg每日一次。治疗组在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6 h后转化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50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每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直至达目标剂量200 mg每日两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 72.00%,但明显低于治疗组的 9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LVEF、LVEDD和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 < 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盐酸贝那普利片 慢性心力衰竭 6MIN步行距离 明尼苏达生活量表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微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志平 郭昭庆 +4 位作者 孙垂国 曾岩 李危石 齐强 陈仲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8-360,共3页
随着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普遍开展,术后并发的深部手术切口感染问题不容忽视,了解其病原谱及药物敏感特点,是成功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基础。我们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胸... 随着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普遍开展,术后并发的深部手术切口感染问题不容忽视,了解其病原谱及药物敏感特点,是成功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基础。我们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资料,分析微生物学和药物敏感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外科伤口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胸椎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38
15
作者 金昱 石安娜 刘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5-8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例1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 目的初步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例1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5例15眼;病程4~11个月;均给予患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mL(0.5mg),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测量,观察用药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ld、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08±0.04、0.13±0.05、0.25±0.09、0.31±0.14、0.29±0.12,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47.57±116.67)μm、(371.48±83.74)μm、(246.32±34.51)μm、(249.40±47.87)μm,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2眼局部球结膜下出血,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治疗后眼压正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弧形斑形态与眼底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维锋 石安娜 +3 位作者 曾瑛 金昱 王莎莎 石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2-845,共4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近视弧形态与近视性眼底病变发生的关系,为临床上早期发现近视性眼底病变提供形态学上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眼25例46眼患者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近视弧形态与近视性眼底病变发生的关系,为临床上早期发现近视性眼底病变提供形态学上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眼25例46眼患者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视力等资料,将单纯漆纹样裂纹改变眼设为A组(5例10眼);出现近视性眼底病变眼为B组(17例30眼;包括A组);无近视性眼底病变眼为C组(8例16眼);分析3组近视弧类型、近视弧面积、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白色脉络膜萎缩弧与近视弧面积比、黄斑部视网膜厚度、黄斑部视网膜体积等形态学变化。结果 A组、B组、C组矫正远视力分别为0.45±0.29、0.34±0.25、0.82±0.22,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2组近视弧形态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比较:近视弧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95%可信区间分别是5.85~8.45mm2、2.67~6.79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95%可信区间分别是2.03~4.04mm2、0.08~2.07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与近视弧面积比比较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8~0.47、0.00~0.25。75%(24/32)环形弧眼、82.7%白色脉络膜萎缩弧眼出现近视性眼底病变。A、B、C3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部视网膜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近视性眼底病变明显影响视力;近视弧面积超过5.85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达到2.00mm2且与近视弧面积比超过0.28以上,白色脉络膜萎缩弧、环形弧的出现,均应警惕近视性眼底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弧 近视性眼底病变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术对眼视觉质量、调节功能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维锋 胡爱梅 +2 位作者 徐志红 曾瑛 石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术对中低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调节近点、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83例166眼。按戴镜时间分为4组:1组(戴镜前50例99眼),2组...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术对中低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调节近点、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83例166眼。按戴镜时间分为4组:1组(戴镜前50例99眼),2组(戴镜后1~3个月36例72眼),3组(戴镜后时间>3~12个月38例76眼),4组(戴镜后时间>12~40个月42例84眼)。检查对比敏感度,采用移近法测定调节近点,测定正、负相对调节,±2.00 D翻转拍测定调节灵敏度。结果 (1)对比敏感度:与1组(3 c·d-1:1.80±0.16;6 c·d-1:2.06±0.15;12 c·d-1:1.84±0.15;18 c·d-1:1.42±0.15)比较,2、3、4组各空间频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2)调节近点变化:与1组(9.10±1.88)cm比较,2、3、4组调节近点分别为(7.74±1.90)cm、(7.43±1.35)cm、(7.03±1.2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3)单眼调节灵敏度变化:与1组(8.70±2.46)周·min-1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组、4组调节灵敏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6)。(4)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与1组(-2.07±0.88)D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3组、4组正相对调节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6)。负相对调节:与1组(+2.57±0.58)D比较,2组、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0.98),4组负相对调节减少(P=0.002)。结论角膜塑形术引起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阈值均下降,调节能力增加。调节灵敏度、正相对调节能力保持稳定后呈增加趋势,负相对调节能力保持稳定后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对比敏感度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不同印模方法对硅橡胶印模颈缘精确度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邓丽 章福保 +3 位作者 石连水 张林 曾永发 周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0-571,共2页
以94例上颌前牙区全瓷冠修复患者的148颗基牙的印模作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4组,以3M ESPE硅橡胶为印模材料,排龈后分别以一次法、二次刮除法、二次打磨法、二次薄膜法制取印模。比较印模颈缘精确度。4种印模方法均可制得合格的印模,... 以94例上颌前牙区全瓷冠修复患者的148颗基牙的印模作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4组,以3M ESPE硅橡胶为印模材料,排龈后分别以一次法、二次刮除法、二次打磨法、二次薄膜法制取印模。比较印模颈缘精确度。4种印模方法均可制得合格的印模,二次打磨印模法制取印模效果好,易教易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印模 颈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奥曲肽方案对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的疗效 被引量:19
19
作者 程飞 甘厦 +1 位作者 郑丽 简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97-3100,共4页
目的探讨含奥曲肽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Hp根除效果,以降低Hp感染率及DU再出血率。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132例Hp阳性的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含奥曲肽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Hp根除效果,以降低Hp感染率及DU再出血率。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132例Hp阳性的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标准三联组、铋剂组及奥曲肽组,标准三联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铋剂组、奥曲肽组分别在标准三联组方案基础上增加枸橼酸铋钾、奥曲肽,14 d的疗程结束后,各组继续口服奥美拉唑4周,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检查及H.pylori检测,比较各组患者的Hp根除率、DU愈合率和再出血率。结果 126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标准三联组、铋剂组、奥曲肽组ITT根除率分别为72.7%、88.1%和89.1%,PP根除率分别为78.0%、92.5%和91.1%,奥曲肽组和铋剂组的ITT和PP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曲肽组和铋剂组间的ITT和P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奥曲肽组和铋剂组的DU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曲肽组和铋剂组间的DU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标准三联组和铋剂组溃疡再出血率高于奥曲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准三联组、铋剂组、奥曲肽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20%和15.6%,铋剂组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和奥曲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含奥曲肽方案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Hp根除率,疗效与铋剂四联方案相当,且溃疡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适合于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幽门螺杆菌 根除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合方式对软衬硅橡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福保 石连水 +3 位作者 邓丽 张林 曾永发 涂滔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软衬硅橡胶在热固化和室温固化条件下,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粘接强度。方法水浴加热法制得50 mm×10 mm×3 mm PMMA试片48片,并随机分成4组。以Ufi Gel P(UGP)为软衬材料,制作热固化组(A1组)和室温固化组(A... 目的比较两种软衬硅橡胶在热固化和室温固化条件下,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粘接强度。方法水浴加热法制得50 mm×10 mm×3 mm PMMA试片48片,并随机分成4组。以Ufi Gel P(UGP)为软衬材料,制作热固化组(A1组)和室温固化组(A2组)试件。以Silagum-Comfort(SLC)为软衬材料,制作热固化组(B1组)和室温固化组(B2组)试件。每组试件各6个。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抗剪切强度测试,并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粘接界面、固化后软衬硅橡胶和打磨后PMMA的表面形态。结果 A1、A2、B1、B2组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2.39±0.24)、(1.74±0.27)、(3.09±0.26)、(2.21±0.29)MPa。A1与A2、B1与B2、A1与B1、A2与B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和SEM下可见,固化后UGP体部有大量的气泡,SLC无气泡;PMMA表面较为粗糙;各组粘接界面均连续、均匀、密实,A2、B2组粘接界面有须状微突起物。结论 UGP、SLC与PMMA的抗剪切强度均达到了0.44 MPa的临床最低使用标准;UGP与PMMA的抗剪切强度高于SLC与PMMA;热固化方式获得的抗剪切强度高于室温固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软衬材料 抗剪切强度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