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威 乐爱平 +1 位作者 刘景汉 兰炯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6-920,共5页
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下简称"配合型输血或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昌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0月26例新生儿红细胞配合型输... 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下简称"配合型输血或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昌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0月26例新生儿红细胞配合型输血患者为配合型输血组,根据1∶1配比病例选取26例新生儿同型输血患者为同型输血组,对26例配合型输血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等有效性指标和输血前、后Hb、不规则抗体筛查、间接胆红素(IBiL)值、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输血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与同型输血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d)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输血前Hb水平、红细胞输注量(ml)、1 d后Hb、Hct、RBC增加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注红细胞1 d后Hb、Hct、RBC均明显升高(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配合型输血组IBiL值较输血前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均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除22名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外DAT亦均呈阴性;12例配合型输血患者输血后1、3、7 d的IBiL值、Hb水平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治疗中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型输血 同型输血 新生儿 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d病死率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昆 赵斐 +1 位作者 廖新成 乐爱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1-857,共7页
目的:大面积烧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早期(入院48 h)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能否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未见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 目的:大面积烧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早期(入院48 h)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能否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未见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2014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烧伤输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经筛选后纳入573名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纠正者,n=290)和对照组(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者,n=283),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预后和转归指标,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和独立保护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烧伤面积/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Ⅲ°烧伤面积、入院24 h尿量及补液量、入院48 h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及入院48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且28 d病死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0%vs 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TBSA、Ⅲ°烧伤面积、伴吸入性损伤、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和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是否纠正均为入院时伴凝血功能障碍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TBSA(OR=1.058,95%CI:0.921~1.214,P=0.022)、Ⅲ°烧伤面积(OR=1.085,95%CI:1.009~1.168,P=0.027)均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OR=0.098,95%CI:0.012~0.789,P=0.029)及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OR=0.103,95%CI:0.015~0.679,P=0.018)是其独立保护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90%和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0,P<0.001)。结论:烧伤面积/TBSA、Ⅲ°烧伤面积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及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可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成年患者 凝血功能障碍 28 d病死率 烧伤面积/总体表面积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小板表面的P-选择素对肺癌血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倩 朱建兵 +4 位作者 吴承高 邹娟 李松 胡飘萍 乐爱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88-1993,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血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研究活化血小板表面P-selectin与其配体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对肺癌血行转移相关整合素β3(ITGB3)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血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研究活化血小板表面P-selectin与其配体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对肺癌血行转移相关整合素β3(ITGB3)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血小板表面P-selectin水平,并分析其与肺癌的关系和血行转移风险;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类型肺癌组织和细胞中PSGL-1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共培养血小板和肺癌细胞,观察PSGL-1上调或抑制对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研究不同干预因素的血小板和肺癌细胞共培养后,肺癌细胞ITGB3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表面P-selectin的水平升高(P<0.05),且血小板P-selectin的水平与肺癌血行转移存在明显相关(r=0.256,P<0.05)。P-selectin的配体PSGL-1在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呈递减趋势。活化血小板促进肺癌细胞跨膜侵袭;抑制P-selectin与其配体PSGL-1结合,肺癌细胞的侵袭与迁移均受到抑制,同时ITGB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P-selectin水平和原发性肺癌患者血行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这与P-selectin和配体PSGL-1的结合有关,两者配对后ITGB3水平增加可能是肺癌突破细胞外基质实现血行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肺癌 血行转移 P-选择素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整合素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肖昆 赵斐 +5 位作者 唐斌 刘强 邹娟 李松 李国良 乐爱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8-612,共5页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TBI输血患者3268例,其中1596例纳入了研究对象,将输注新鲜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者分为观察组(n=683),输注...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TBI输血患者3268例,其中1596例纳入了研究对象,将输注新鲜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者分为观察组(n=683),输注衰老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者分为对照组(n=913),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输血相关资料,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曲线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与输血相关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90 d病死率分别为17.0%与13.8%(OR=0.886,95%CI:0.621~1.263,P=0.503);两组患者各亚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损伤类型90 d病死率及各次要结局指标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90 d生存率(83%vs.86.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不影响TBI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时间 红细胞 创伤性脑损伤 90d病死率 生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livin的表达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文静 黎军和 +2 位作者 赵清梅 熊建萍 彭小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沉默人结肠癌HT-29细胞livin表达对HT-29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合成靶向livin的双链siRNA(livin-siRNA),转染HT-29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T-29细胞中livin m...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沉默人结肠癌HT-29细胞livin表达对HT-29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合成靶向livin的双链siRNA(livin-siRNA),转染HT-29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T-29细胞中l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MTT实验检测HT-29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细胞侵袭实验检测HT-29细胞侵袭性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Livin-siRNA转染后48 h,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及脂质体组相比,livin-siRNA转染组HT-29细胞中livin mRNA水平明显下降(0.073±0.007 vs 0.395±0.082、0.423±0.025、0.418±0.032,P<0.05),其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0.106±0.003 vs 0.456±0.065、0.473±0.078、0.491±0.045,P<0.05)。转染96 h后,livin-siRNA组HT-2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脂质体组(0.564±0.102 vs0.833±0.127、0.860±0.153,P<0.05),且细胞凋亡率升高[(16.5±2.8)%vs(2.4±0.5)%、(3.7±1.0)%,P<0.05]。侵袭实验显示,livin-siRNA转染后,穿过Matrigel膜的HT-29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及脂质体组[(31.3±4.5)vs(101.3±8.6)、(97.4±7.8)个,P<0.05)]。livin-siRNA组HT-29细胞的caspase-3活性低于对照组(0.160±0.023 vs 0.347±0.058,P<0.05)。结论:siRNA沉默livin的表达可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LIVIN 小干扰RNA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昆 葛善飞 +3 位作者 刘威 胡飘萍 黄雯 乐爱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02-16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计数对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期间行ALSS治疗的CSH患者179例,共筛选纳入了136例CS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ALSS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计数对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期间行ALSS治疗的CSH患者179例,共筛选纳入了136例CS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ALSS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治疗有效者,n=61)和对照组(治疗无效者,n=75),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起病时间、住院时间、压疮危险因素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白细胞、血红蛋白、PLT、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率、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肌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MELD评分、肝性脑病与PLT计数均为CSH患者ALSS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MELD评分、肝性脑病与PLT计数均为CSH患者ALSS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对PLT计数偏低(PLT≤50×109/L)的CSH患者进行ALSS治疗前及时提高PLT计数(使PLT> 50×109/L)有助于其临床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小板计数 疗效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期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昆 赵斐 +1 位作者 万江波 乐爱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3-399,共7页
目的:近年有研究报道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休克期使用血浆代用品的抗休克效果不佳,然而由于临床上冰冻血浆供应紧张,无法保障患者在休克期内都有冰冻血浆作为胶体液来进行抗休克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休克期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对... 目的:近年有研究报道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休克期使用血浆代用品的抗休克效果不佳,然而由于临床上冰冻血浆供应紧张,无法保障患者在休克期内都有冰冻血浆作为胶体液来进行抗休克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休克期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586例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临床资料。入院48 h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2:1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反之则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和预后转归指标,并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30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30 d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入院48 h冰冻血浆及血浆代用品输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百分比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死亡率及30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烧伤面积/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8,95%CI:1.010~1.439,P=0.039),而入院48 h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016,95%CI:0.001~0.960,P=0.023)。实验组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入院48 h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保护因素。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应早期使用冰冻血浆作为胶体液(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2:1)进行抗休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比例 大面积烧伤 30 d病死率 冰冻血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昆 林杨 +9 位作者 范志芳 温玉川 黄会青 王敏 任德权 吴承高 刘威 张长林 李国良 乐爱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评价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3月15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8名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3月15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8名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将患者分为实验组(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者,n=6)和观察组(未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者,n=1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预后指标,并进一步分析实验组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前、后的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48 h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变化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是否转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型等临床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撤机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6名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前、输注过程中、输注后各时间点(1,6,8,12,24,36,48 h)血氧饱和度均在90%以上,亦未见明显波动。实验组3位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48 h淋巴细胞绝对值较输注前升高,另3位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较输注前减少。实验组有5名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48 h 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转阴,转阴率为83.3%。结论: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未影响COVID-19患者预后,能迅速中和COVID-19患者体内的SARS-CoV-2,降低SARS-CoV-2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康复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
9
作者 吴承高 刘威 +3 位作者 李国良 张长林 肖昆 乐爱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康复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特异性Ig G抗体的影响因素及效价变化趋势,为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康复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特异性Ig G抗体的影响因素及效价变化趋势,为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2020年2月19日至4月6日期间随诊的113例COVID-19康复者SARS-Co V-2特异性Ig G抗体及其效价,分析高效价组(抗体效价≥1?160)与低效价组(抗体效价<1?160)病例的基本特征及治疗因素差异;连续监测高效价组特异性Ig G抗体效价,分析效价变化趋势。结果:高效价组与低效价组患者年龄、ABO血型分布、COVID-19临床分型、发病时间、入院后首次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CD19+CD3-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病程中是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效价组男性占比高于低效价组(P<0.05);高效价组SARS-Co V-2特异性Ig G抗体效价在患者出院28 d后全部下降至1?160以下。结论:男性COVID-19患者较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产生高效价SARS-Co V-2特异性Ig G抗体。康复者SARS-Co V-2特异性Ig G抗体效价峰值维持时间较短,用于临床治疗的康复者血浆应在患者康复出院后28 d内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康复者血浆 IGG抗体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