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南昌市1985~200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季节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甘仰本 廖征 蔡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预防和控制流脑提供准确和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南昌市1985~2008年的流脑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1985~2008年的流脑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6819,r值...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预防和控制流脑提供准确和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南昌市1985~2008年的流脑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1985~2008年的流脑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6819,r值为0.6819。结论流脑发病有较强的季节性,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2~4月份;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近几年来发病高峰有前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度法 圆形分布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温金华 胡锦芳 +4 位作者 蔡军 赖永全 郑雪莲 邹德琴 魏筱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12只雄性大鼠,体质量(230±15)g,随机分为2组:单用瑞舒伐他汀组(80 mg/kg)与瑞舒伐他汀合用丹参(400 mg/kg)组,每组6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5、1、1.5、3、5、8、10、12... 目的研究丹参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12只雄性大鼠,体质量(230±15)g,随机分为2组:单用瑞舒伐他汀组(80 mg/kg)与瑞舒伐他汀合用丹参(400 mg/kg)组,每组6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5、1、1.5、3、5、8、10、12、24 h时从眼眶静脉采血约0.3 ml,采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药代参数,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合用丹参后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分别增加60.81%、88.00%和82.92%,而T1/2与CLz/F值分别降低了33.21%和21.51%。结论大鼠体内丹参可影响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瑞舒伐他汀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口服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珺 温明 刘建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后齐墩果酸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齐墩果酸自微乳实验组和市售齐墩果酸片剂对照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使用DAS2.0统计软件...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后齐墩果酸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齐墩果酸自微乳实验组和市售齐墩果酸片剂对照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使用DAS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经胃肠给予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和市售齐墩果酸片剂后,t1/2β、Cmax和AUC0-24分别为(4.172±0.861)h和(10.076±2.019)h,(201.33±56.01)ng/mL和(70.09±14.88)ng/mL,(1749.29±401.22)ng.h/mL和(416.25±80.34)ng.h/mL,结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片剂比对,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自微乳给药系统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锦芳 程晓华 熊玉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人体血浆中多奈哌齐的药物浓度,研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受试制剂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或参比制剂盐酸多奈哌齐片5mg。采用HPLC-MS测定其不同时间点...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人体血浆中多奈哌齐的药物浓度,研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受试制剂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或参比制剂盐酸多奈哌齐片5mg。采用HPLC-MS测定其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判断其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结果:在0.1~16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0.1ng·ml-1。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57.38±15.27)、(59.27±27.02)h;Tmax分别为(3.4±1.42)、(3.75±2.73)h;Cmax分别为(9.56±2.4)、(9.54±2.73)ng·ml-1;AUC0-t分别为(602.94±190.43)、(623.25±299.76)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2±43.2)%。两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7家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立民 余晓耕 +4 位作者 黄马羊 熊爱珍 严金玲 罗晓红 胡锦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开展及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处方点评工作方案》,考察27家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组织机构及工作开展情况,随机抽取2 70...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开展及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处方点评工作方案》,考察27家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组织机构及工作开展情况,随机抽取2 700张门诊处方和750份住院病历,对门诊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27家卫生院有22家建立处方点评组织机构,有5家未建立亦未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占处方比例为91.61%;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合理率较低,分别只有53.38%和40.4%,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较高,分别为53.08%和47.63%;糖皮质激素使用率6.04%,糖皮质激素不合理处方数占使用处方总数的比例为63.5%;每张门诊处方金额29.10元;每张门诊处方药品品种数3.05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94.37%。结论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工作有待加强,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处方点评组织,完善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制度,构建处方点评绩效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 处方点评 乡镇卫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肿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璿瑛 王琳 +1 位作者 魏筱华 彭小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0,共2页
该文对1例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经顺铂联合亚胺培南治疗后出现中枢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等提出建议,结果患者中枢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感染被控制。认为肿瘤科临床药师要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 该文对1例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经顺铂联合亚胺培南治疗后出现中枢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等提出建议,结果患者中枢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感染被控制。认为肿瘤科临床药师要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把癌症造成的痛苦降到最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肺癌 中枢神经症状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对其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锦芳 杨茗钫 程晓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8-459,共2页
多奈哌齐为新一代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增加大脑乙酰胆碱含量,因其半衰期长、不良反应较小,是目前治疗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第二代长效的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目前已... 多奈哌齐为新一代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增加大脑乙酰胆碱含量,因其半衰期长、不良反应较小,是目前治疗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第二代长效的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由于临床治疗的需要经常要进行联合用药,目前,有关两药在药代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未见报道。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本试验采用HPLC—MS法对两药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苯磺酸氨氯地平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1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内毒素的影响
8
作者 胡翔 方静 +1 位作者 张荣艳 陈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内毒素浓度,加用白细胞介素-11(IL-11)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菌血症的发生。【方法】①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中内毒素浓度;②对发热病人常规抽取静脉血送血细...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内毒素浓度,加用白细胞介素-11(IL-11)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菌血症的发生。【方法】①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中内毒素浓度;②对发热病人常规抽取静脉血送血细菌培养。【结果】①对照组、IL-11组、普通化疗组血清中内毒素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1组内毒素浓度明显低于普通化疗组(P<0.05);②血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对照组(16%)、IL-11组(11%)血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普通化疗组(38%),血清内毒素浓度的升高可促使菌血症发生(P<0.05);【结论】①IL-11组化疗后血内毒素浓度低于普通化疗组化疗后浓度。可能与IL-11抑制炎症因子分泌,降低内毒素血症和感染发生率有关。②IL-11组白血病病人血培养阳性率小于普通化疗组白血病病人。可能与IL-11保护化疗病人黏膜组织,减少菌血症,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内毒素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