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神经调控新质生产力,助推疼痛学科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冯智英 张达颖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疼痛科作为新兴医学学科,致力于疼痛诊疗、康复和机制研究。其发展历经学科萌芽期(1950~1980)、学科建立期(1989~2007)、快速发展期(2007~2017)和目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1]。卫医发[2007] 227号文件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 疼痛科作为新兴医学学科,致力于疼痛诊疗、康复和机制研究。其发展历经学科萌芽期(1950~1980)、学科建立期(1989~2007)、快速发展期(2007~2017)和目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1]。卫医发[2007] 227号文件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疼痛科”为一级诊疗科目(代码: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研究 康复 高质量发展 疼痛科 神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科+”多学科医护协同培训模式在疼痛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姝姝 刘韦辰 +5 位作者 罗丽婷 万露 宁玉梅 廖雨萍 张达颖 魏建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疼痛科+”多学科医护协同培训模式在疼痛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招收的47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疼痛科+”多学科医护协... 目的:探讨“疼痛科+”多学科医护协同培训模式在疼痛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招收的47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疼痛科+”多学科医护协同培训模式,比较学员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核心能力评分,同时调查培训后学员对基地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应用该培训模式后,学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分分别为(88.6±2.2)和(91.8±2.3)分;在科研与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能力、伦理与法律实践、人际交往、领导能力、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7个维度的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P<0.001);学员对培训基地教学满意度较高,其中80分以上占87.2%。结论:“疼痛科+”多学科医护协同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疼痛专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疼痛综合管理 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多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研究进展
3
作者 叶国强 鄢毅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1-466,共6页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此类疼痛往往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关于该病的现有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但由于机制交叉复杂,对于不同病程中其优先治疗方案国内外尚无充足的证据链,...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此类疼痛往往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关于该病的现有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但由于机制交叉复杂,对于不同病程中其优先治疗方案国内外尚无充足的证据链,尤其是后遗痛阶段,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因此,未来我们应重点关注针对于机制的药物研发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本文将基于国内外现有文献对该病的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更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疼痛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145家医院疼痛护理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何苗 王秀丽 +8 位作者 祁海鸥 周阳 李漓 任春霞 姜文彬 魏建梅 许丽媛 刘敏君 张海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疼痛护理管理现状,为促进疼痛护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全国145家医院,使用自行设计的疼痛护理管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38家(95.17%)医院建立了疼痛护理管...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疼痛护理管理现状,为促进疼痛护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全国145家医院,使用自行设计的疼痛护理管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38家(95.17%)医院建立了疼痛护理管理制度,53家(36.55%)医院设立了疼痛护理门诊或疼痛医护联合门诊。开展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疼痛评估工作的医院分别有92家(63.45%)、92家(63.45%)、128家(88.28%)。91家(62.76%)医院所在的13个省护理学会成立了疼痛护理专业委员会,其中10个省护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开展了疼痛专科护士培训。118家(81.38%)医院开展全院疼痛护理在职培训。结论:全国医院疼痛护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及住院患者疼痛护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但是探索以护士为主体的门诊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疼痛评估的规范性,落实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及使用细则,加强护士在职培训等方面仍然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护理管理 现状调查 专科建设 疼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综合评定管理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雨彤 邱觅真 +6 位作者 王志剑 刘志礼 刘逸 刘韦辰 宁玉梅 张达颖 魏建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疼痛综合评定管理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及髋膝关节置换术的498例病人... 目的:探讨疼痛综合评定管理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及髋膝关节置换术的498例病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完成手术病人21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基础上实施疼痛综合评定管理完成手术病人283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静脉镇痛用药在镇痛综合治疗中构成比、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病人镇痛满意度。结果:实施疼痛综合评定的试验组病人较对照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降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降低,静脉镇痛用药在镇痛综合治疗中构成比下降,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综合评定管理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有助于缓解病人术后疼痛,规范镇痛药物使用,改善其疼痛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评定 加速康复外科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疼痛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韦辰 王雨彤 +6 位作者 张达颖 王志剑 熊晨悦 宁玉梅 万露 陶静怡 魏建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6-871,共6页
1995年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正式将疼痛确定为第五大生命指征,疼痛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日本率先开展了癌症疼痛专科护士的培训。随后,美国... 1995年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正式将疼痛确定为第五大生命指征,疼痛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日本率先开展了癌症疼痛专科护士的培训。随后,美国、德国等通过创建专业学术组织、培养疼痛专科护士、开展疼痛护理能力的认证及实施高级疼痛护理实践等途径,促进了疼痛护理学科的发展。为响应国家建设"无痛病房"的号召,减轻病人疼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具有扎实疼痛基础理论及相关临床实操技能的疼痛专科护士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专科护士 保健机构 疼痛护理 生命指征 多学科协作 无痛病房 实操技能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综合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金亚新 廖雨萍 +5 位作者 刘韦辰 万露 宁玉梅 王志剑 张达颖 魏建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0-634,共5页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1],据统计超过80%的病人因疼痛到医院就诊[2],但在就医过程中,病人疼痛综合管理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3]。护士作为疼痛的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实施...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1],据统计超过80%的病人因疼痛到医院就诊[2],但在就医过程中,病人疼痛综合管理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3]。护士作为疼痛的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实施者、病人及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4],疼痛护理质量对疼痛综合管理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医过程 镇痛措施 组织损伤 疼痛护理质量 病人及家属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疼痛的评估 体系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管理系统结合关键指标在疼痛管理中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廖雨萍 张达颖 +4 位作者 王志剑 万露 宁玉梅 刘韦辰 魏建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1-55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疼痛学科的发展,疼痛管理已成为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医疗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1])。调查发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大多数医院仍存在护士疼痛评估不规范、医师处置延迟、疑难疼痛病人会诊流程复杂等多种问题^([2... 近年来,随着疼痛学科的发展,疼痛管理已成为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医疗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1])。调查发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大多数医院仍存在护士疼痛评估不规范、医师处置延迟、疑难疼痛病人会诊流程复杂等多种问题^([2]),导致疼痛管理效果尚不理想^([3]),分析原因可能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支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信息化系统 医疗水平 疼痛病人 关键指标 构建及应用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焦虑共病的神经回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温群林 张佳伟 +1 位作者 章勇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1-847,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常伴有焦虑情绪,两者共病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负担。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内,杏仁核(amygdala, AMY)、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终纹床核(...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常伴有焦虑情绪,两者共病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负担。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内,杏仁核(amygdala, AMY)、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终纹床核(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 BNST)、蓝斑(locus coeruleus, LC)等相关脑区及其构成的神经回路,共同参与调控啮齿类动物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焦虑样行为,而且在这些脑区和环路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为谷氨酸能神经连接。本文将系统整理并阐述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焦虑共病相关神经元及神经回路研究进展,旨在提供精准医疗实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焦虑 神经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疼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凌云 廖云华 +1 位作者 曹新添 张学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1-376,共6页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排名第11大最常见癌症。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胰腺癌疼痛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药物镇痛。有创操作治疗主要包括腹腔...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排名第11大最常见癌症。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胰腺癌疼痛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药物镇痛。有创操作治疗主要包括腹腔神经、内脏大小神经丛毁损和鞘内给药,可显著降低疼痛,应考虑在癌痛早期阶段应用。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临床上胰腺癌疼痛治疗方法,为胰腺癌病人疼痛的最佳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药物治疗 癌性疼痛 射频消融 神经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琳钰 陈子明 +3 位作者 曾俊卿 鄢毅 张达颖 顾丽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与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52例(n=52)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第4天使用超声测...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与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52例(n=52)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第4天使用超声测量双侧臀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水平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值(cross sectional area,CSA),计算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变化△CSA、坐骨神经肿胀率(sciatic nerve swelling rate,SR-SN)。收集患者BMI值(body mass index)、术前、术后第4天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治疗改善率(treatment improvement rate,TIR)。以评分量表为对照,对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4天VAS、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0.01),手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坐骨神经术前患侧CSA值大于健侧(P<0.01),术后患侧CSA值减小但仍大于健侧(P<0.01),患侧SR-SN大于健侧(P<0.01)。患侧△CSA与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负相关(P<0.05);患侧SR-SN与BMI正相关,与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负相关(P<0.05);患侧△CSA、SR-SN与OD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经内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患侧坐骨神经横截面积手术前后的变化越大,术后早期症状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声测量 坐骨神经 横截面积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雪轩 鄢毅 +5 位作者 邹欢 陈子明 尹青华 钟凯 曾琳钰 张学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3,221,共7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上较为常见,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病人症状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上较为常见,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病人症状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临床上两种经典术式,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OVCF的治疗,但是这两种手术一直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射频镇痛技术的发展,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RFNB)应用于OVCF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对某些特殊形态OVCF,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应该注重OVCF病人个体差异,从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加强OVCF病人术后康复及护理,并对现有技术不断改进,为OVCF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这4种微创手术治疗OVCF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次循环式培训在疼痛评估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魏建梅 王志剑 +6 位作者 王建宁 曹英 张学学 宁玉梅 夏梅 张达颖 刘韦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8-371,380,共5页
目的:探讨分层次循环式培训在医院开展疼痛评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建立跨学科疼痛护理管理委员会,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不同层次护士进行循环式疼痛评估管理理论与临床技能培训,定期考核。将护士培训前、培训后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得分... 目的:探讨分层次循环式培训在医院开展疼痛评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建立跨学科疼痛护理管理委员会,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不同层次护士进行循环式疼痛评估管理理论与临床技能培训,定期考核。将护士培训前、培训后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得分、疼痛评估管理质量评价得分、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疼痛评估管理培训实施后,护理人员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得分、疼痛评估管理质量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病人满意度提高,评价得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循环式疼痛评估管理培训可有效改善护士对疼痛评估管理的态度和认知,提升护士疼痛护理水平,从而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疼痛病人资料,便于疼痛诊疗过程中调整治疗方案,缓解病人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医院稳步有序的开展疼痛评估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护理管理 培训 分层次循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4
作者 魏建梅 王志剑 +6 位作者 夏梅 宁玉梅 罗丽婷 熊晨悦 万露 李璐柳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临床科室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以与疼痛密切相关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核心成员,选取各科室一名护理骨干为联络员,制... 目的:探讨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临床科室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以与疼痛密切相关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核心成员,选取各科室一名护理骨干为联络员,制订计划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疼痛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对全院疼痛护理实践进行调研与查检,找出问题,实施改进措施后再次进行查检,将结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未实施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的住院病人3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施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的住院病人320例为观察组,将两组病人疼痛分值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病人疼痛分值改善程度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得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总体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及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提升疼痛护理质量,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护理管理 疼痛知识 护理培训 系统化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矩阵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来昌 张思影 +3 位作者 谭永明 熊文娟 李志 顾丽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指有临床症状但无明显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ITN临床表现为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经痛。国外统计发病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指有临床症状但无明显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ITN临床表现为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经痛。国外统计发病率0.012%。本病被认为是"世界上人类最大的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 三叉神经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 NEURALGIA TRIGEMINAL 神经分布区 功能性病变 功能连接 脑活动 IDIOPATH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陶玲玲 樊梅荣 魏建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1-313,316,共4页
肾脏病终末期又被称为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晚期的统称,该时期机体代谢产生的过多水分或废物由于肾脏无法自血液中移除,造成机体各生理系统受到损害的疾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肾功能损坏。肾脏病终末期负担重、病程迁延漫长,不可治愈,其治... 肾脏病终末期又被称为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晚期的统称,该时期机体代谢产生的过多水分或废物由于肾脏无法自血液中移除,造成机体各生理系统受到损害的疾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肾功能损坏。肾脏病终末期负担重、病程迁延漫长,不可治愈,其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血液透析,可作为肾脏替代治疗[1]。透析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透析病人长期生存率,但随着病人透析时间的增加,多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不断增加。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在一年时间内会发生肾性骨病等疾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生理系统 透析病人 血液透析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透析时间 尿毒症 不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提高疼痛评估完整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魏建梅 刘韦辰 +5 位作者 王志剑 王雨彤 宁玉梅 万露 罗丽婷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制定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检查表及细则。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对全院临床科室各层次护士进行循环式疼痛评估管理培训,取得了... 目的:探讨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制定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检查表及细则。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对全院临床科室各层次护士进行循环式疼痛评估管理培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为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率,从2018年10月起逐步在疼痛相关科室(骨科、肿瘤科、烧伤科、胸外科、产科、麻醉科、小儿科等)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选取疼痛科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前住院病人5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疼痛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后的住院病人500例作为试验组,将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率、疼痛强度评估的准确率、病人平均住院日及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后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率显著、疼痛强度评估的准确率高于实施前,病人满意度提高,差异较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评估管理指标的建立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疼痛评估管理意识,正确认识疼痛评估规范性对于病人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使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疼痛强度评估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更加规范临床疼痛评估工作,提升疼痛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管理 疼痛评估完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微创治疗指南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 +3 位作者 王志剑 李振宙 张达颖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1-488,共8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作为颈椎病高发人群的老年人罹患该病的负担日益加重,亟需得到充分的关注与重视。微创治疗是治疗包括颈椎病在内的脊柱疾病的一种趋势,但对于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采...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作为颈椎病高发人群的老年人罹患该病的负担日益加重,亟需得到充分的关注与重视。微创治疗是治疗包括颈椎病在内的脊柱疾病的一种趋势,但对于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采取何种微创方法及相应的实施规范,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基于目前的最佳证据,明确其质量和推荐强度,充分结合临床研究与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制订了《中国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微创治疗指南》。本指南基于当前国内外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微创治疗临床进展,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微创治疗的总体原则、病人人群选择、治疗获益,以及各类微创治疗的原理、特点、推荐使用、术后管理与康复等方面达成共识,旨在规范和优化我国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微创治疗,为相关专业临床医师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神经根型颈椎病 微创治疗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的制定与多中心验证 被引量:172
19
作者 李君 冯艺 +20 位作者 韩济生 樊碧发 王家双 魏星 刘慧 银燕 吴大胜 刘娜 宫小文 金毅 刘红军 张达颖 章勇 林建 槐洪波 傅志俭 赵序利 杜冬萍 徐永明 阎龙涛 毛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制定并验证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方法:1.制定中文版SF-MPQ-2:经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得出初步中文版SF-MPQ-2,再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的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SF... 目的:制定并验证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方法:1.制定中文版SF-MPQ-2:经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得出初步中文版SF-MPQ-2,再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的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SF-MPQ-2:共10家研究中心参与研究;每个中心随机采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7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SF-MPQ-2。3.分析量表的信度(使用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分析组内一致性)和效度(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包括因子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中文版SF-MPQ-2的表面效度好。中文版SF-MPQ-2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均大于0.7)和结构效度好(共提取出4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631%;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在相应的公共因子中都大于0.40;除1个条目外其他各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大于0.40)。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制定并验证的中文版SF-MPQ-2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内的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量表 MPQ MPQ-2 SF-MPQ-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病人疼痛评估规范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魏建梅 李蕾 +4 位作者 肖保娟 夏梅 连佳 张瑜 曹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疼痛是美国老年病人进入医疗机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疼痛如果管理不适当,将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限制病人活动,增加血栓的发生率,增加病人住院时间等。护士的规范疼痛评估和医疗的疼痛治疗能够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因此建立规范... 疼痛是美国老年病人进入医疗机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疼痛如果管理不适当,将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限制病人活动,增加血栓的发生率,增加病人住院时间等。护士的规范疼痛评估和医疗的疼痛治疗能够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因此建立规范的疼痛评估体系,有利于护士对病人疼痛进行正确评估。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指运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疼痛评分 住院病人 品管圈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