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d病死率 被引量:13
1
作者 肖昆 赵斐 +1 位作者 廖新成 乐爱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1-857,共7页
目的:大面积烧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早期(入院48 h)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能否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未见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 目的:大面积烧伤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早期(入院48 h)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能否降低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未见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2014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烧伤输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经筛选后纳入573名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纠正者,n=290)和对照组(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者,n=283),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预后和转归指标,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和独立保护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烧伤面积/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Ⅲ°烧伤面积、入院24 h尿量及补液量、入院48 h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及入院48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且28 d病死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0%vs 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TBSA、Ⅲ°烧伤面积、伴吸入性损伤、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和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是否纠正均为入院时伴凝血功能障碍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TBSA(OR=1.058,95%CI:0.921~1.214,P=0.022)、Ⅲ°烧伤面积(OR=1.085,95%CI:1.009~1.168,P=0.027)均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OR=0.098,95%CI:0.012~0.789,P=0.029)及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OR=0.103,95%CI:0.015~0.679,P=0.018)是其独立保护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90%和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0,P<0.001)。结论:烧伤面积/TBSA、Ⅲ°烧伤面积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入院48 h冰冻血浆输注量及入院48 h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可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成年患者 凝血功能障碍 28 d病死率 烧伤面积/总体表面积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电位水在烧伤浅Ⅱ度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英 廖立新 +1 位作者 陈桂群 李国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探讨酸化电位水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酸化电位水冲洗湿敷烧伤浅Ⅱ度创面,每天换药1次,观察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细菌培养、愈合时间,用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酸化电位水冲洗湿敷创面后,创面疼痛减轻、分泌物... 目的:探讨酸化电位水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酸化电位水冲洗湿敷烧伤浅Ⅱ度创面,每天换药1次,观察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细菌培养、愈合时间,用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酸化电位水冲洗湿敷创面后,创面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细菌培养阳性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提前。结论:酸化电位水在烧伤创面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电位水 烧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4表达及其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傅颖珺 谢勇 +2 位作者 石俊强 周南进 郭光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4(TLR4)、TNF-α mRNA的表达变化及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内毒素(ET)的变化规律,探讨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时机体的防御反应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烧伤组,在其背部造...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4(TLR4)、TNF-α mRNA的表达变化及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内毒素(ET)的变化规律,探讨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时机体的防御反应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烧伤组,在其背部造成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在烧伤前及烧伤后2、5、8、12、24、48及72h等不同时间点留取脾脏组织和外周血,RT-PCR方法测脾脏TLR4、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脾脏TLR4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Treg百分数,鲎试剂法测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各观测指标值较伤前显著升高,TLR4 mRNA、TLR4蛋白、Treg和ET均在烧伤后8h达高峰,其峰值分别为3.66±0.51、2.27±0.19、(63.19±12.65)%和11.68±1.71Eu/mL;TNF-α表达高峰在烧伤后12h,峰值为1.65±0.23;各观测指标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烧伤后TLR4 mRNA的表达与Treg、ET及TNF-α mRNA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0.811和0.462(P<0.01)。结论:Treg在严重烧伤早期的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机制与烧伤后肠源性内毒素上调的LPS-TLR4信号转导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TLR4 TREG 内毒素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期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昆 赵斐 +1 位作者 万江波 乐爱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3-399,共7页
目的:近年有研究报道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休克期使用血浆代用品的抗休克效果不佳,然而由于临床上冰冻血浆供应紧张,无法保障患者在休克期内都有冰冻血浆作为胶体液来进行抗休克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休克期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对... 目的:近年有研究报道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休克期使用血浆代用品的抗休克效果不佳,然而由于临床上冰冻血浆供应紧张,无法保障患者在休克期内都有冰冻血浆作为胶体液来进行抗休克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休克期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对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586例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临床资料。入院48 h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2:1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反之则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和预后转归指标,并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30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30 d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入院48 h冰冻血浆及血浆代用品输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百分比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死亡率及30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烧伤面积/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8,95%CI:1.010~1.439,P=0.039),而入院48 h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016,95%CI:0.001~0.960,P=0.023)。实验组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入院48 h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例是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保护因素。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应早期使用冰冻血浆作为胶体液(冰冻血浆与血浆代用品输注比≥2:1)进行抗休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比例 大面积烧伤 30 d病死率 冰冻血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傅颖珺 谢勇 +1 位作者 石俊强 郭光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严重烧伤早期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在烧伤前及烧伤后2、5、8、12、24、48、72 h等不同时间点留取脾脏组织和外周血,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脾脏TLR4...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严重烧伤早期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在烧伤前及烧伤后2、5、8、12、24、48、72 h等不同时间点留取脾脏组织和外周血,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脾脏TLR4、TNF-α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脾脏TLR4蛋白表达,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ET)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严重烧伤可明显上调TLR4、TNF-α的表达及ET水平(P<0.01或P<0.05)。TLR4 mRNA、蛋白及ET均在烧伤后8 h达高峰,TNF-α表达高峰在烧伤后12 h(P<0.01)。伤后TLR4 mRNA的表达与ET和TNF-αmRNA之间均呈正相关(r=0.811,0.462)。结论:严重烧伤可导致血中ET升高,并上调脾脏组织TLR4的基因以及早期炎症因子TNF-α的基因表达,TLR4的上调可能参与了严重烧伤后失控性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TOLL样受体4 内毒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M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名倬 朱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1-845,共5页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on-muscle myosinⅡ,NMⅡ)的功能贯穿从单个细胞到人的整个基础生物功能,比如有丝分裂、细胞迁移、胞质分裂、囊泡转移修复和分泌等。它的表达与细胞的各项功能息息相关,因此具有重大研究意义。本文就此相关研究作一...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on-muscle myosinⅡ,NMⅡ)的功能贯穿从单个细胞到人的整个基础生物功能,比如有丝分裂、细胞迁移、胞质分裂、囊泡转移修复和分泌等。它的表达与细胞的各项功能息息相关,因此具有重大研究意义。本文就此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MⅡ) 转移与黏附 凋亡 细胞分裂 细胞分泌 细胞修复 器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的设计、制备及同步移植实验 被引量:6
7
作者 曾逃方 罗旭 +6 位作者 辛国华 万丽 徐建军 夏卫东 毛葱 王平 林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真皮替代物——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LPADM)并验证其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鲜健康小白猪断层真皮,一部分经高钠-SDS法脱细胞获得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另一部分则先行激光打孔再经脱细胞获得LPADM...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真皮替代物——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LPADM)并验证其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鲜健康小白猪断层真皮,一部分经高钠-SDS法脱细胞获得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另一部分则先行激光打孔再经脱细胞获得LPADM;检测LPADM的物理性状。在SD大鼠(n=30)背部制作2.0 cm×2.0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n=4),分别采用LPADM自体中厚皮片(L组)和无孔ADM自体中厚皮片(A组)复合移植及自体全厚皮片(F组)和中厚皮片原位移植(C组)修复。分别于术后第3、5、7、10、14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观察创面皮片成活情况,处死动物后采集创面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制备的LPADM呈瓷白色,柔软有光泽;显微镜下观察未见细胞残留。移植术后第3天,组织学检查发现L组创面组织有内皮细胞围成的空腔样结构;术后第3、5、7、10天,L组和C组创面移植皮片成活良好,L组血管样结构中已可见红细胞;A组皮片起泡甚至发黑坏死;F组皮片部分起小泡,但泡皮下基底红润。术后第14天,L组真皮微孔中可见大量血管形成,L组、C组和F组移植皮片全部或基本存活,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9.10±0.66)%、(99.25±0.23)%、(97.07±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片全部坏死脱落,创面愈合率为(27.46±2.05)%,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构建的新型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同步复合自体皮移植,移植成功率高,较快实现早期血管化,为一种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替代物 脱细胞真皮基质 激光 微孔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