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分泌型蛋白IFN-β/EGFP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1
作者 詹以安 王共先 傅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真核质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观察转染后的hMSCs(IFN-β-hMSCs)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 目的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真核质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观察转染后的hMSCs(IFN-β-hMSCs)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构建IFN-β/EGFP分泌型真核表达质粒pEGFP-N2-IFN-β,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MSCs,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IFN-β/EGFP蛋白中绿色荧光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β的表达水平。将IFN-β-hMSCs与PC-3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共培养,同时设立hMSCs共培养组、空质粒转染hMSCs共培养组、PC-3单独培养组为对照组,分别于共培养后第1、3、5天对PC-3进行台盼蓝染色,计数存活细胞数目。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IFN-β-hMSCs显示出绿色荧光,ELISA检测证实IFN-β-hMSCs的细胞上清中存在IFN-β的分泌表达。实验组PC-3细胞增殖受抑制,实验组与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型蛋白IFN-β/EGFP在hMSCs中可获得表达且保持其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在Transwell共培养中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Β干扰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干细胞与肾脏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佳卉 汪泱 王共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虽然肾脏移植术为肾功能不全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但尚存在供体器官有限、免疫排斥反应和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等缺陷。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增殖能力及在体内分化成为多种类型细胞的特点,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 虽然肾脏移植术为肾功能不全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但尚存在供体器官有限、免疫排斥反应和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等缺陷。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增殖能力及在体内分化成为多种类型细胞的特点,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可分化为人体内的任何一种细胞,在组织、器官再生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对多能干细胞在肾脏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肾脏再生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芬 汪泱 +1 位作者 詹以安 钱克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输注不同比例血浆和浓缩红细胞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间41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第一个24h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情况,根据输注的血浆量和浓缩红细胞量的不... 目的:探讨早期输注不同比例血浆和浓缩红细胞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间41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第一个24h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情况,根据输注的血浆量和浓缩红细胞量的不同比例,将患者分为3组:低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7),中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2.5),高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1.2),并比较产前与输血后凝血相关的实验室数据。结果:低比例组输血后PT、APTT明显延长(P<0.01),Fb明显下降(P<0.01);中比例组输血后PT、APTT无延长(P>0.05),但Fb下降(P<0.01);高比例组输血后PT、APTT、Fb保存正常水平(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比例过低可造成血液稀释性低凝,建议大量成分输血时将血浆与浓缩红细胞配为1∶1比例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成分输血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0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 被引量:8
4
作者 娄远蕾 刘芬 +4 位作者 高法梁 阮琼芳 崔苏萍 邓志锋 汪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3-927,共5页
目的:观察过表达miR-210对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miR-210调控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通过转染LV-miR-210-GFP重组慢病毒载体上调... 目的:观察过表达miR-210对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miR-210调控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通过转染LV-miR-210-GFP重组慢病毒载体上调内皮细胞miR-210表达,实验分为miR-210过表达组(LV-miR-210-GFP)和对照组(LV-GFP)。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iR-210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ephrin-A3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EGF-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VEGF、VEGF 2(VEGFR 2)、Notch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210过表达组miR-210表达水平上调了(32.10±1.26)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阳性细胞率[(73.22±1.45)%]较对照组[(12.52±0.67)%]明显增加(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VEGF、VEGFR2、Notch1 mRNA分别较对照组上调了(7.40±0.67)、(2.50±0.10)、(9.70±0.72)倍,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VEGF和VEGFR2红色荧光信号均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210过表达组血管内皮细胞中Notch1的蛋白表达量(4.22±0.6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210过表达可显著上调VEGF-Notch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0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坏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汪泱 王志剑 +3 位作者 王共先 崔苏萍 谢平 黄学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85-1589,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源性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对肾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肾小管坏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BMMNCs并行DAPI标记。制作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下腔静脉进行BMMNCs移植。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不同...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源性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对肾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肾小管坏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BMMNCs并行DAPI标记。制作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下腔静脉进行BMMNCs移植。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获取肾脏标本,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PI的标记情况,HE染色做肾组织学检测,TUNEL法检测肾组织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BMMNCs移植组大鼠肾脏组织中可见DAPI荧光细胞,部分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组织中,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及变性征象,其凋亡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而PCNA阳性细胞数增多。结论:外源性BMMNCs移植可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和凋亡,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提示BMMNCs移植有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的修复及其结构完整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肾小管坏死 肾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