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s时代下手术室耗材精细化管理
1
作者 江媛 徐凤 +6 位作者 徐英 陈洁 吴璠 张丽 张成平 胡海霞 曾鹏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63-164,170,共3页
目的 探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时代下手术室耗材精细化管理,构建一套符合我院手术室耗材库的管理模式,促进医院发展。方法 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未实施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收集2021年全年手术室的耗材和耗时情况,... 目的 探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时代下手术室耗材精细化管理,构建一套符合我院手术室耗材库的管理模式,促进医院发展。方法 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未实施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收集2021年全年手术室的耗材和耗时情况,计算单台手术的平均耗材、耗时情况。于2022年1月起我院手术室耗材库开始实施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手术室的耗材和耗时情况,计算单台手术的平均耗材、耗时情况。对比实施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耗材和耗时情况。结果 我院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创新方案后,耗材采购费用管理前较降低了6.58%,耗材占比较实施前下降了1.22%(20.26%-19.04%)。实现了手术室耗材全程使用的可视、可管、可控,如发现问题时,医院可迅速借助管理系统精确查找相关信息,查询所用时间约为4~5min,每月完成耗材费用的统计用时约在2天左右,工作人员仅需2名。自精细化管理创新方案实施后平均耗材费用、平均耗材状态查询时间以及每月耗材费用统计所需时间均有所减少,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确保手术室申领相同规格数量及配送路径耗材的基础上,发现自精细化管理创新方案实施后耗材准备用时、推送用时、临时请领耗材响应时间和耗材回库用时均明显缩短,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室7种重点耗材的消耗量在管理后均有明显减少,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医生、护士以及后期科室对其满意度评价均达到85%以上,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统计发现医院各类人群对该方案的评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构建DRGs时代下的精细化管理框架,实施基于精细化管理理论下6s管理和智慧-spd-手术室二级库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手术室材料库的取材时间,降低高值耗材漏收或物品遗失等问题,解决低值耗材耗时问题,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手术室 耗材 精细化管理 6S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曹建萍 刘美春 黄淑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管理的方法,以降低高危患者在体位安置时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进行有效管理。结果:236例压疮高危患者中,220例无压疮发生,16...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管理的方法,以降低高危患者在体位安置时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进行有效管理。结果:236例压疮高危患者中,220例无压疮发生,16例术后发生难免性压疮。结论: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因为体位安置不当导致的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体位安置 压疮 风险评估 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及规范化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郭莉 高兴莲 +7 位作者 柯稳 何丽 贺吉群 翟永华 曾玉 边冬梅 陈哲颖 别逢桂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81,共6页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日间手术开展及管理现状,为我国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自行研究设计问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形成调查问卷,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日间手术开展的机...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日间手术开展及管理现状,为我国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自行研究设计问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形成调查问卷,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日间手术开展的机构、科室及病种,管理模式、限制因素、指标监测等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在380所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中,有96所(25.3%)是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机构,196所(51.6%)医院将≤24 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184所(48.4%)医院则将≤48 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开展涉及15个临床专科,普外科(275个,占72.4%)是开展最多的专科;开展日间手术最多的专科数量是3个(13.9%);排前5位疾病是白内障(36.3%)、乳房肿物(35.0%)、腹股沟疝(21.6%)、体表肿物(18.9%)和宫腔肿物(13.7%);在管理模式中,45.5%(173所)的医疗机构采用混合模式管理,41.8%(159所)采用分散管理。在7项日间手术安全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中,日间手术7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97.1%)、手术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率(96.8%)和日间手术后30天内死亡例数(96.8%)的指标检出率在96.0%以上,剩余指标检出率相对较低。限制日间手术开展的前3位因素是日间手术风险高(60.3%)、医院决策层支持力度低(44.2%)和绩效考核分配不合理(43.2%)。结论:日间手术开展专科数量少、病种简单、质量控制薄弱、管理模式模糊、安全保障有待改进,极大阻碍了日间手术发展。未来在大力推进日间手术过程中,应加强医疗机构的临床集中管理、日间手术制度建设和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督查,构建安全、同质、科学的日间手术诊疗环境,不断提高日间手术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手术室 管理模式 安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霞 曾玉 +2 位作者 吴莹 黄淑珍 张梦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有关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文献,由2名研... 目的: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有关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6402名患者,结果显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13%。BMI≥28 kg/m^(2)[OR=1.91,95%CI(1.06~3.41)]、合并糖尿病[OR=2.48,95%CI(1.56~3.95)]、麻醉持续时间≥4 h[OR=13.60,95%CI(6.30~29.34)]、手术时间≥4 h[OR=2.96,95%CI(1.97~4.45)]是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高,但对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仍较局限,需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调查,为今后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干预靶点,以纠正可控影响因素,做好医生、护士和麻醉师三方协同配合,以减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视频术前宣教联合音乐情绪疏导疗法对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配合度及焦虑程度的影响
5
作者 喻丹 王亮 +2 位作者 梁晶 罗敏 刘雅静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视频术前宣教联合音乐情绪疏导疗法对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配合度及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椎管内麻醉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微信视频术前宣教联合音乐情绪疏导疗法对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配合度及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椎管内麻醉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微信视频术前宣教联合音乐情绪疏导疗法干预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对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手术配合度等。结果干预前,两组在S-AI得分方面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在S-AI得分方面均较前降低,且研究组在S-AI得分方面远远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停台/延台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赫(P<0.05),所有研究对象干预前GSES评分较低,干预后,研究对象评分明显提高,以研究组自我效能感更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评价上,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微信视频术前宣教联合音乐情绪疏导疗法在椎管内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同时促进患者手术配合度的提升,保证麻醉及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视频 术前宣教 音乐情绪疏导疗法 椎管内麻醉 手术配合度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6
作者 江媛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究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0例手术室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对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统计病原菌特点,对比发生医院感染的手术室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情况,分析... 目的 探究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0例手术室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对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统计病原菌特点,对比发生医院感染的手术室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共有2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3%,主要为呼吸系统(0.75%)、消化系统(1.00%),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达64.00%,是否发生医院感染的手术室患者在年龄、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上均有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上述情况均为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是医疗机构感染的主要部位,感染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年龄、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是导致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需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手术室患者 高危因素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 素研究
7
作者 刘满英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术中应用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效果,并分析术后引起气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科住院诊断疑似肺小结节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在CT下行经皮肺穿刺术进行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 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术中应用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效果,并分析术后引起气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科住院诊断疑似肺小结节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在CT下行经皮肺穿刺术进行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二者诊断一致性,评估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断价值。随后根据术后有无气胸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96例患者中肺穿刺病理明确诊断者82例,总体诊断率为85.42%,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诊断特异度95.96%、灵敏度92.83%、阳性预测值91.84%、阴性预测值98.96%、准确度96.55%;经一致性检验,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954),且不同密度结节之间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而不同病灶大小的穿刺诊断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96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者共有10例,发生率为10.42%,均纳入气胸组;其余未发生的患者纳入非气胸组。经单因素分析非气胸组和气胸组在病灶深度、病灶密度、穿刺时间、使用套管针、合并肺气肿、合并肺大疱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病灶深度≥3cm、穿刺时间≥15min、使用套管针、合并肺气肿、合并肺大疱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可对肺小结节做出准确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而术后气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需针对性地给予有效干预,以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肺穿刺活检 肺小结节 诊断 气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袁真 连泽荣 +1 位作者 吴莹 曾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718-721,共4页
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现况、发生原因、风险因素评估、预防及其改进措施,旨在为医务人员尽早发现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并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现况、发生原因、风险因素评估、预防及其改进措施,旨在为医务人员尽早发现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并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俯卧位 压力性损伤 手术中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玉 席淑新 +2 位作者 朱艳梅 杨珍 孙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4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成人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对70例成人低视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成人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35.66±5.54)分,处于低生活质... 目的了解成人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对70例成人低视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成人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35.66±5.54)分,处于低生活质量水平;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态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成人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诸多因素在不同层面影响成人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需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成人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低视力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独中老年人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志伟 戚铁宁 +3 位作者 徐英 张庚华 黄淑珍 曾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8-12,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南昌市失独中老年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以期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南昌市15名失独中老年人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借助QSR Nvivo9.2... 目的深入了解南昌市失独中老年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以期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南昌市15名失独中老年人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借助QSR Nvivo9.2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南昌市失独中老年人生活体验可归纳为2个类属8个主题,类属一:正性体验,即心理韧性、相互倾诉、同伴教育、抱团取暖;类属二:负性体验,即悲伤、绝望,孤独感、思念孩子,隔离自己、逃避现实,强烈的自责感,担心医疗、养老等。结论失独中老年人的生活体验以负性体验为主,医护人员及社会广大力量可根据失独者个人特点帮助其应对负性体验,并给予正向激励,激发其心理韧性,克服负性体验及各种困难,不断地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从而回归、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者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