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调节蛋白-1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黄鑫 李宾公 +3 位作者 郑泽琪 肖坚 李勇 李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对照组(Control)大鼠给予腹腔注射PBS溶液。成模后12周大鼠分为DCM组(隔日1次尾静脉注...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对照组(Control)大鼠给予腹腔注射PBS溶液。成模后12周大鼠分为DCM组(隔日1次尾静脉注射PBS液)、NRG-1组(隔日1次尾经脉注射重组NRG-1)、HERCE组(隔日1次尾经脉注射重组NRG-1及Herceptin),药物干预共2周,观察2周于DCM造模后16周,采用心脏超声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Masson特殊胶原染色定量检测心肌胶原纤维,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诱导16周后,DCM组大鼠心功能降低,表现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较对照组下降(P<0.05)。凋亡指数(AI)、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下调而bax mRNA上调(P<0.05)。与DCM组相比,NRG-1组LVEF、FS、bcl-2 mRNA上调(P<0.05),AI、CVF、Ⅰ/Ⅲ型胶原mRNA、bax mRNA表达下调(P<0.05)。与NRG-1组比较,HERCE组以上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给NRG-1可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减轻心肌纤维化,从而改善DCM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 糖尿病心肌病 凋亡 胶原 大鼠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7
2
作者 项颖卿 罗萍 章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7-308,共2页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8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8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改善患者SAS和SDS评分、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抑郁 心理护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SYNTAX评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志勇 漆红梅 +8 位作者 陈烨 祝志云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龚南平 余茂生 盛国太 李华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冠心病患者共117例。经心脏团队会诊认为不适合外科手术,分为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n=20)和PCI(PCI组,n=97)。其中PCI组在FFR指导下PCI术,术中根据术者经验选择旋磨和(或)血管内超声检查。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同时以"冠脉支架+搭桥"、"CABG+PCI"为主题词检索2012-01-01至2015-12-31内的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将本中心的研究结果与其进行比较以了解临床获益情况。结果:(1)PCI组和药物治疗组SYNTAX评分和Euro SCORE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方面,均以左前降支受累为常见。而在部分血运重建的患者中,慢性闭塞病变所占比例较多,占31.3%(5/16)。(2)PCI组共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共18例,发生率18.6%(18/97),其中随访期死亡2例,再次血运重建9例。药物治疗组发生MACCE共12例,发生率60.0%(12/20),其中随访期死亡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中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3)检索到同时期临床研究共22项。本中心PCI组MACCE发生率与22项研究报道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MACCE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不适合CABG的SYNTAX积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FFR指导下行PCI治疗可以带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聂俊刚 塔娜 +3 位作者 刘莉娟 施国祥 康婷 郑泽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55-1163,共9页
目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控制线粒体的生物发生,然而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PGC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目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控制线粒体的生物发生,然而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PGC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30 min后复灌2 h制作心肌I/R模型。采用氯化三苯四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中PGC1α的表达。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进行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敲低PGC1α或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基因表达,上调PGC1α基因表达,加入二甲双胍等处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GC1α,HIF-1α,p21,BAX和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线粒体超氧化物释放量;定量RT-PCR(RT-qPCR)检测PGC1α和HIF-1αmRNA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q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IF-1α对PGC1α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大鼠梗死心肌中PGC1α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上调。对H9C2细胞进行H/R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上升(P<0.001),线粒体超氧化物释放量增加(P<0.001),PGC1α和凋亡相关基因(p21,BAX,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上调;而敲低PGC1α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线粒体超氧化物释放量减少(P<0.001),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下调。HIF-1α结合在PGC1α的启动子区域。敲低HIF-1α抑制PGC1α的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细胞凋亡率下降(P<0.001),线粒体超氧化物释放减少(P<0.01);而上调PGC1α的表达逆转敲低HIF-1α导致的上述影响(均P<0.001)。二甲双胍有效减少H/R导致的细胞凋亡(P=0.013),线粒体超氧化物的释放(P<0.001),HIF-1α,PGC1α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恢复细胞活力(P<0.001),减少大鼠I/R导致的心肌梗死面积(P=0.003)。结论:心肌I/R后,HIF-1α上调PGC1α的表达,导致ROS的产生增加,损伤心肌;二甲双胍可抑制HIF-1α在缺氧时的积累,有效保护心肌免受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缺氧诱导因子1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活性氧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抑制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12
5
作者 殷然 王梦洪 +2 位作者 郑泽琪 彭锦添 夏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1-1675,共5页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s)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影响和相应的细胞信号通路。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复制A/R模型;不同浓度LXRs激动剂T0901317(1、5、10μmol/L)预处理后,常规比色法检测复氧24 h后各组上清液乳酸脱氢酶(...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s)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影响和相应的细胞信号通路。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复制A/R模型;不同浓度LXRs激动剂T0901317(1、5、10μmol/L)预处理后,常规比色法检测复氧24 h后各组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mRNA表达;心肌特异性表达LXRα及LXRβ的腺病毒载体转染H9c2细胞,随后进行A/R实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各组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T0901317预处理显著减轻A/R损伤引起的LDH和CK活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0901317预处理组心肌细胞炎症因子释放显著减少(P<0.05);LXRs过表达明显抑制A/R损伤造成的H9c2细胞NF-κB活化。结论:LXRs是机体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防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受体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钙化病变中应用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志勇 王梦洪 +5 位作者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盛国太 葛郁芝 李华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患者23例。分析术前术后冠状动脉DSA造影资料及临床信息,评估介入术并发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26处钙化病变均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其中15处(57.7%)、7处(26.9%)、4处(15.4%)病变分别以初始直径1.25 mm、1.5 mm、1.75 mm磨头开始旋磨。23处病变(88.5%)成功旋磨并顺利植入支架,即刻效果满意,无并发症;3处(11.5%)病变未植入支架,原因分别为血管太细、血管穿孔和支架内再狭窄,仅作旋磨术。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夹层1处(3.8%),支架植入后边支闭塞2处(7.7%),血管穿孔1处(3.8%),无复流2处(7.7%)及支架内残余狭窄1例(3.8%)。住院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发生支架植入术后心肌梗死3例(13.0%),对比剂肾病2例(8.7%)。术后1年随访发现5例(21.7%)心绞痛症状再发,其中2例经造影证实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21例获随访4-60个月,平均(25.5±10.7)个月,结果 4例病死,2例再行血管重建术。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安全、有效,术中根据病变特点遵循“磨头更小、推进更慢、分段旋磨”的原则,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旋磨术 钙化病变 单中心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志勇 漆红梅 +5 位作者 罗骏 刘诗英 万勇 周裔忠 盛国太 李华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5-981,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心...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心肌内分别注射BMSCs(BMSCs组)、BMSCs条件培养液(BMSCs-CM组)及生理盐水(NS组)。RT-PCR检测3组心肌组织MMP-2、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MMP-2、MMP-9和TIMP-1蛋白,胞浆和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的p65和p50,以及总蛋白中NF-κB抑制物(I-κB)和磷酸化NF-κB抑制物(p-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和NS组比较,BMSCs组和BMSCs-CM组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与BMSCs-CM组比较,BMSCs组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胞核中p65和p50蛋白表达,NS组明显多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而胞浆中p65和p50蛋白表达,NS组明显少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和BMSCs-CM组比较,BMSCs组胞核中p65和p5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胞浆中p65和p50蛋白表达,BMSCs组明显少于BMSCs-CM组(P<0.05)。NS组心肌组织总蛋白中p-IκB/IκB最高,明显多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BMSCs组最低(P<0.05)。结论:BMSCs及其在缺氧条件下的培养液均可通过改变NF-κB的抑制蛋白IκB的活性,从而改变心衰心肌细胞胞核中NF-κB含量,影响有关基因的转录,使得MMPs水平升高和TIMPs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液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法权 廖伟 王梦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主要由坏死或损伤的细胞被动释放及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炎性刺激发生反廊的单核和(或)巨噬细胞主动分泌。释放后,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RAGE)受体或Toll样受体结合,激活血管内皮...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主要由坏死或损伤的细胞被动释放及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炎性刺激发生反廊的单核和(或)巨噬细胞主动分泌。释放后,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RAGE)受体或Toll样受体结合,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和(或)巨噬细胞,表达其他促炎性因子。近年发现HMGB1参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核蛋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分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艳华 李宾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2-876,共5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不但在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各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中主要综述EndMT参与CV... 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不但在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各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中主要综述EndMT参与CVD发生发展过程的常见信号机制,并讨论如何在这些信号通路网找到逆转End MT的线索,为防治CVD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间质转分化 心血管疾病 信号通路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egulin-1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坚 李宾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其在心脏发育及成熟心脏功能维持方面的作用已为人所知。目前研究表明其有可能成为心脏疾病新的治疗靶点。该文综述了关于NRG-1的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旨在为NRG-1的临... 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其在心脏发育及成熟心脏功能维持方面的作用已为人所知。目前研究表明其有可能成为心脏疾病新的治疗靶点。该文综述了关于NRG-1的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旨在为NRG-1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表皮生长因子 信号通路 心血管系统 心力衰竭 交感迷走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发病时段中应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明团 张兴 +9 位作者 刘茜 张玉珍 谢飞 董薇 肖群林 陈静 彭景添 王梦洪 郑泽琪 彭小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不同时段行血栓抽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高负荷血栓的STEMI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不同时段行血栓抽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高负荷血栓的STEMI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术,将患者分为血栓抽吸+PCI组(63例,A组)、常规PCI组(64例,B组)。根据发病开始至导丝通过犯罪血管时间≤6 h、>6 h且≤12 h、>12 h且≤24 h,A组又分为A1组(23例)、A2组(27例)、A3组(13例),B组又分为B1组(25例)、B2组(25例)、B3组(14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后血流分级、术后1 h ST段回落、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结果A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术后1 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完全回落比例和术后7d LVEF均优于B组(P<0.05)。A2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优于B2组(P<0.05),A3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术后1h ST段完全回落比例和术后7d LVEF均优于B3组(P<0.05)。术后3个月A组与B组、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间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PCI术中联合血栓抽吸,有利于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提高术后心肌灌注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尤其是在心肌缺血12~24 h内,可减少心肌缺血时间延长对心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糖尿病大鼠炎症小体激活并减轻心肌损伤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雪莲 李智洋 +3 位作者 李宾公 柯旋 郝艳琴 朱先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45-1351,共7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抑制作用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DM)模型,每周测血...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抑制作用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DM)模型,每周测血糖,4周后测随机血糖,将随机血糖≥16.6 mmol/L的大鼠选入模型。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DM组、DM+溶剂对照组和DM+槲皮素组,DM+槲皮素组每日给予槲皮素(100 mg/kg)灌胃。第16周末行超声检测心功能后麻醉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ELISA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NLRP3、ASC、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等指标的变化,TUNEL染色观察心肌凋亡情况。结果:槲皮素显著抑制了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炎症小体的激活,DM+槲皮素组较DM组和DM+溶剂对照组的心肌组织中胶原含量明显降低,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减少了心肌凋亡(P<0.05),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槲皮素显著抑制了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降低了炎症水平,从而减轻了DCM大鼠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糖尿病心肌病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与糖尿病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雪莲 李智洋 +1 位作者 李宾公 赖性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1-1054,共4页
糖尿病的重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代谢紊乱、线粒体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都被证实参与了DCM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证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可能与DCM... 糖尿病的重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代谢紊乱、线粒体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都被证实参与了DCM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证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可能与DC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DCM治疗的潜在靶点。该文总结了NLRP3炎性小体与DCM的研究进展,为未来治疗DCM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 糖尿病心肌病 自噬 氧化应激 NF-ΚB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spin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柯旋 李宾公 +2 位作者 郝艳琴 李雪莲 邹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03-1408,共6页
目的观察内脏脂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对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霉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12周为DCM组,对照组腹腔... 目的观察内脏脂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对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霉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12周为DCM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kg^(-1)·d^(-1)),vaspin组为模型成功后腹腔注射vaspin(320 ng·kg^(-1)·d^(-1))。心脏彩超观察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收缩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并检测E峰/A峰(Em/Am);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纤维,并分析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自噬及凋亡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TNF-α升高(P<0.01),LVEF、FS、Em/Am降低(P<0.01),LC3-II/LC3-I、Beclin-1表达降低(P<0.01),Collagen I、TGF-β1、p62、Bax/Bcl-2升高(P<0.01);与DCM组比较,vaspin组LVEF、FS、Em/Am升高(P<0.01),LC3-II/LC3-I、Beclin-1升高(P<0.01),Collagen I、p62、Bax/Bcl-2降低(P<0.01),TNF-α和TGF-β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Vaspin可增加DCM大鼠心肌组织自噬水平,改善DCM大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PIN 自噬 心肌纤维化 糖尿病心肌病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霍雪琴 王建宁 周松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248-3252,共5页
[目的]对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者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描述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南昌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内科302例冠心病住院病人。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 [目的]对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者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描述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南昌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内科302例冠心病住院病人。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总分为(62.49±10.56)分,维度得分为:信息获取能力(15.91±8.20)分,交流互动能力(26.70±6.48)分,改善健康意愿(15.62±2.58)分,经济支持意愿(4.27±2.1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是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年龄较小、已婚、文化程度高、住院次数多病人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信息获取能力 交流互动能力 改善健康意愿 经济支持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柯旋 李宾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6-330,共5页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组织被认为是产生各种分泌分子的内分泌器官,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产生失调参与肥胖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包括代谢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从机制上看,糖尿病心肌病是典型的代谢性心血...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组织被认为是产生各种分泌分子的内分泌器官,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产生失调参与肥胖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包括代谢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从机制上看,糖尿病心肌病是典型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文章将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心肌纤维化、心肌凋亡、炎症反应等方面对几种脂肪因子在糖尿病心肌病形成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因子 糖尿病心肌病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兴祥 翁俊飞 +7 位作者 肖群林 董薇 黄伟林 王志超 刘茜 彭景添 郑泽琪 彭小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究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DD)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最佳药物治疗并接受DD指导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既往研究中接受常规CRT心衰患者7... 目的探究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DD)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最佳药物治疗并接受DD指导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既往研究中接受常规CRT心衰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CRT影像资料获取:二维影像上用游标卡尺测量正位时心脏横径(L),分别在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时测得DD并取最大值,计算DD/L;记录左前斜40°、右前斜30°投影下左心室和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参照《心血管系统疗效评价指标》和meta分析疗效评价标准,CRT临床效果分为显效应答、有效应答和无应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全因病死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CRT应答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94.1%对89.3%,P=0.721),CRT显效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4%对9.3%,P=0.007)。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分别为2次、13次,全因病死例数分别为0例、5例。观察组DD、DD/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左心室电极位于基底部位比例高于对照组(70.0%对18.0%,P<0.05),位于前外侧壁比例也高于对照组(46.7%对19.7%,P=0.007)。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时,左心室电极位于前外侧壁和基底部可获得较高的DD、DD/L;右心室室间隔中部起搏右心室时,左心室电极位于后外侧壁与较高的DD相关。结论DD指导CRT安全性高,可提高CRT总体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通过激活PI3K/Akt途径上调HSP70的表达对低温下心衰大鼠起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琴琴 王梦洪 裴兆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03-1208,共6页
目的:评价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温环境下心衰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心衰低温组(HFLT组)、心衰常温组(HFNT组)、心衰低温EPO组(HFLT+EPO组)和心衰低温LY294... 目的:评价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温环境下心衰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心衰低温组(HFLT组)、心衰常温组(HFNT组)、心衰低温EPO组(HFLT+EPO组)和心衰低温LY294002组(HFLT+EPO+LY组)。然后将所有大鼠放置于气候箱中(CON、HFLT、HFLT+EPO和HFLT+EPO+LY组为低温环境;HFNT组为常温)。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并留取心脏标本,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测心肌组织中Fas和PI3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大鼠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Akt和p-Akt的水平。结果:低温下心衰大鼠心功能明显低于常温下心衰大鼠,HFLT+EPO组大鼠心功能较HFLT组明显改善,给予LY294002干预后HFLT+EPO+LY组大鼠心功能明显低于HFLT+EPO组;HFLT组及HFNT组凋亡指数均高于CON组(P<0.01),HFLT组凋亡指数又明显高于HFNT组(P<0.05),HFLT+EPO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FLT组(P<0.01)。Fas mRNA在HFLT组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FNT组,PI3K mRNA在HFLT组和HFNT组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HFLT+EPO组心肌组织中Fas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HFLT组(P<0.01)和HFLT+EPO+LY组(P<0.05),而PI3K的mRNA表达则明显高于HFLT组和HFLT+EPO+LY组(P<0.05)。HFLT+EPO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kt和HSP70的水平明显高于HFLT组和HFLT+EPO+LY组(P<0.05),CON、HFLT和HFNT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kt和HSP70的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所有大鼠心肌组织中Akt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EPO活化PI3K/Akt后,上调内源性保护途径中HSP70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低温下的心衰大鼠心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低温 心力衰竭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饮食依从性低下成因的Meta整合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冉 甘青文 +3 位作者 黎凤 连泽荣 孙晓萱 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837-184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饮食依从性低下的成因,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低钠饮食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纳入符合要求的质性研究,采用Meta整合中汇集性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纳入12篇文...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饮食依从性低下的成因,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低钠饮食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纳入符合要求的质性研究,采用Meta整合中汇集性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44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7个新类别,总结得出2个整合结果,即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饮食依从性低下有两方面原因。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低钠饮食依从性低下的成因,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低钠饮食 质性研究 系统评价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l2-shRNA基因沉默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改善及心肌病理形态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芽法 郑振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纤维介素(fgl2)基因沉默对糖尿病(D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随机分组为fgl2基因沉默组、GFP空载体组、DM模型组(DM组),基因沉默及GFP空载体组分别尾静脉...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纤维介素(fgl2)基因沉默对糖尿病(D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随机分组为fgl2基因沉默组、GFP空载体组、DM模型组(DM组),基因沉默及GFP空载体组分别尾静脉注射慢病毒载体1×109 IU,DM组注射生理盐水;另设对照组(各组8只)。14周后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即缩短分数,FS)、心率(HR)等,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gl2表达。结果 DM组大鼠LVEF、FS降低,HR减少;HE染色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纵横纹模糊、部分区域变性等;免疫组化fgl2染色示微血管内及周围大量棕黄色絮状染色。fgl2基因沉默组LVEF、FS、HR较DM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心肌纤维排列稍紊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微血管内少量棕黄色絮状染色,较DM组明显减少,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l2基因沉默下调DM大鼠心肌fgl2表达,改善病理形态,抑制心室重构,保护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介素(fgl2) 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病 基因沉默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