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受试者临床试验费用区隔方法探讨与实践
1
作者 曹端文 李蒲 +2 位作者 黄世博 陈睿彬 温金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住院受试者临床试验费用与普通医疗费用的隔离。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疗机构多种区隔临床试验费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认为在不占用医疗保险(医保)基金的同时保证受试者正常享受医保报销的权益是各种方法应...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住院受试者临床试验费用与普通医疗费用的隔离。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疗机构多种区隔临床试验费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认为在不占用医疗保险(医保)基金的同时保证受试者正常享受医保报销的权益是各种方法应遵循的共同原则。基于住院医生工作站开发一种临床试验费用区隔信息模块。结果通过该模块,受试者可以根据实际医疗情况选择就医身份,研究医生可根据正常医疗或试验需求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开立医嘱,通过增删临床试验标记改变医嘱性质,系统自动拦截临床试验医嘱进行医保报销,其他费用按医保规则正常报销。结论该区隔模块能够降低受试者垫付临床试验费用的经济负担和保障其享受医保报销的权益,提高受试者参加试验的积极性、依从性,可为新备案的机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医保基金 受试者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肖昆 赵斐 +5 位作者 唐斌 刘强 邹娟 李松 李国良 乐爱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8-612,共5页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TBI输血患者3268例,其中1596例纳入了研究对象,将输注新鲜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者分为观察组(n=683),输注...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TBI输血患者3268例,其中1596例纳入了研究对象,将输注新鲜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者分为观察组(n=683),输注衰老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者分为对照组(n=913),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输血相关资料,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曲线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与输血相关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90 d病死率分别为17.0%与13.8%(OR=0.886,95%CI:0.621~1.263,P=0.503);两组患者各亚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损伤类型90 d病死率及各次要结局指标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90 d生存率(83%vs.86.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不影响TBI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时间 红细胞 创伤性脑损伤 90d病死率 生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程齐齐 杨丽霞 +7 位作者 蔡天盼 王亮 孙俊 梁佳圆 刘丽萍 甘厦 阮宁杭 葛善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16-2722,共7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且接受NAs抗病毒治疗至少12个月的CHB患者78例,...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且接受NAs抗病毒治疗至少12个月的CHB患者78例,根据治疗期间的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n=58)和LLV组(n=20)。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患者发生LLV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使用Kaplan-Meier分析HBV DNA累积阴转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或组内0、12、24、36、48周HBV DNA和HBsAg水平及其变化的差异。结果LLV组HBeAg阳性率(90.0%vs 48.3%,χ^(2)=10.701,P=0.001)、HBV DNA log值(7.26±1.46 vs 5.65±1.70,t=-4.178,P<0.001)、HBsAg log值(4.53±0.86 vs 3.44±0.93,t=-4.813,P<0.001)高于SVR组,年龄[29(26~34)岁vs 33(30~43)岁,Z=-2.751,P=0.009]、ALT[67.0(54.0~122.0)U/L vs 111.0(47.0~406.0)U/L,Z=-2.203,P=0.028]、AST[43.5(32.8~62.8)U/L vs 77.5(35.0~213.0)U/L,Z=-2.466,P=0.014]、LSM[7.7(6.3~8.5)kPa vs 8.9(7.2~11.4)kPa,Z=-2.022,P=0.043]低于SVR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V DNA(OR=2.365,95%CI:1.220~4.587,P=0.011)、HBsAg(OR=4.229,95%CI:1.098~16.287,P=0.036)和ALT(OR=0.965,95%CI:0.937~0.994,P=0.018)是CHB患者发生LLV的独立影响因素;由此建立预测模型Logit(MLLV)=-8.668+1.441×lgHBsAg+0.598×lgHBV DNA-0.016×ALT,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高于HBV DNA、HBsAg和ALT(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856、0.666),最佳截断值为0.4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00%、93.10%。基线HBV DNA>7.29 lgIU/mL和HBsAg>4.38 lgIU/mL的CHB患者HBV DNA阴转率明显低于HBV DNA≤7.29 lgIU/mL和HBsAg≤4.38 lgIU/mL的患者(χ^(2)值分别为22.52、26.35,P值均<0.001)。CHB患者的HBV DNA和HBsAg的下降速率分别在第12周和第24周最大,LLV组患者HBV DNA和HBsAg水平在0、12、24、36、48周均高于SVR组(HBV DNA:t值分别为-4.084、-4.526、-5.688、-7.123、-6.266,P值均<0.001;HBsAg:t值分别为-4.652、-4.691、-4.952、-4.804、-4.407,P值均<0.001)。结论基线高HBV DNA水平、HBsAg定量和低ALT水平的NAs初治CHB患者更易发生LLV,动态监测其变化对LLV的出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低病毒血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特征融合和时域扩展的行为识别方法
4
作者 吴浩原 熊辛 +2 位作者 闵卫东 赵浩宇 汪文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4-142,共9页
近年来,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图卷积行为识别方法忽略了肢体层面的动作特征,使得行为空间特征提取不准确。此外,这些方法缺乏在间隔帧间进行时序动态建模的能力,导致行为时域特征表达不充... 近年来,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图卷积行为识别方法忽略了肢体层面的动作特征,使得行为空间特征提取不准确。此外,这些方法缺乏在间隔帧间进行时序动态建模的能力,导致行为时域特征表达不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特征融合和时域扩展的图卷积网络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级融合模块提取与融合低层次的关节特征和高层次的肢体特征,从而得到判别性更强的多层级空间特征。同时通过时域扩展模块从相邻帧、间隔帧中学习丰富的多尺度时域特征,增强行为特征的时序表达。在三个大型数据集(NTU RGB+D 60、NTU RGB+D 120和Kinetics-Skeleton)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度高于现有行为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 行为识别 多级特征融合 时域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