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合生态系统研究15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海乐 陈家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537-4555,共19页
集合生态系统(meta-ecosystem)由法国的Loreau教授等于2003年提出,是指"由跨生态系统边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物体流所连接起来的一系列生态系统的集合",是对只关注生物体(organism)迁移交换的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和... 集合生态系统(meta-ecosystem)由法国的Loreau教授等于2003年提出,是指"由跨生态系统边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物体流所连接起来的一系列生态系统的集合",是对只关注生物体(organism)迁移交换的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和集合群落(meta-community)概念的外推,也是为了给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分析路径,对研究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和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简述了集合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对集合生态系统概念的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指出了探讨集合生态系统结构的两个方向,构建了分析集合生态系统研究的六维整体框架,综述了研究集合生态系统的两类方法,探讨了经验化的集合生态系统(empirical meta-ecosystem)的3种空间结构和两种构建路径。将集合生态系统概念和理论引入流域复合生态系统(integrated watershed ecosystem)的分析,为流域生态学研究提供新的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生态系统 空间异质性 生态系统过程 流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空间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学的发展困境——来自河流景观的启示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海乐 陈家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84-3095,共12页
随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流域特性,流域生态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日渐凸显。整合流域生态研究,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体系,流域生态学迄今未能予以实现。通过对"流域生态学"和"河流景观"这两个相近概... 随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流域特性,流域生态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日渐凸显。整合流域生态研究,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体系,流域生态学迄今未能予以实现。通过对"流域生态学"和"河流景观"这两个相近概念提出过程的比较研究,探讨流域生态学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为流域生态研究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分析结果显示流域生态学目前主要存在两个不足:1)因为提出流域生态学概念的关键现实需求不明确,导致难以确定其核心科学问题;2)因为没有相应的流域生态系统概念模型,进而也就难以带动相关研究落实跟进。要推进流域生态学的发展,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明确流域生态研究体系构建的核心现实需求,并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一个概念模型上的相应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学 河流景观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基本要素分析的流域生态学学科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乐 陈家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40-445,共6页
在20世纪中后期,中国逐渐开始关注流域层面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流域生态学,那是一个时代的机遇。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流域性特征,发展流域生态学,则是一个时代的任务。流域生态学被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 在20世纪中后期,中国逐渐开始关注流域层面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流域生态学,那是一个时代的机遇。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流域性特征,发展流域生态学,则是一个时代的任务。流域生态学被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截至目前近20年,发展不尽人意。本文从学科承认、学科评判标准的视角分析讨论流域生态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学科身份对于流域生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流域生态学目前依然处于一个初创阶段,学科的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都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发展 学科建制 学科认同 规训制度 生态学学会 流域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评价的流域生态学学科构建策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海乐 陈家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82-387,共6页
学科发展状况分析指出提出已经近20年的流域生态学依旧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是内在建制还是外在建制都未形成。本文对照学科评判标准,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推动流域生态学学科发展和完善需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当下最紧迫最需要做的... 学科发展状况分析指出提出已经近20年的流域生态学依旧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是内在建制还是外在建制都未形成。本文对照学科评判标准,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推动流域生态学学科发展和完善需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当下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是(1)确定本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并阐明对象的结构;(2)确定本学科独特的核心概念,并厘定相应术语;(3)构建本学科独特的基本理论构架;(4)构建本学科独特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后,尝试性地对流域生态学的一些基础性问题(研究对象与核心论题、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给出自己的观点和预设,以求为流域生态学的学科构建提供理论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发展 学科建制 学科认同 研究范式 生态学学会 流域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植物对异质生境的适应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晓龙 吴梦迪 +5 位作者 吴秋堂 王立冬 张树岩 黎磊 韩广轩 管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55-4266,共12页
生境异质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植物生长的必需资源和环境胁迫因子均存在着复杂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克隆特性的植物,即可通过与母株相连的芽、根茎、分蘖或枝条等繁殖体产生无性繁殖的植物,这些繁... 生境异质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植物生长的必需资源和环境胁迫因子均存在着复杂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克隆特性的植物,即可通过与母株相连的芽、根茎、分蘖或枝条等繁殖体产生无性繁殖的植物,这些繁殖体一旦定居便可成为潜在的独立个体。克隆植物具有独特的生境适应策略(如形态可塑性、克隆整合、克隆分工、觅食行为、风险分摊等),面对异质性的生境条件,它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生理和形态结构来适应异质生境。目前,对于克隆植物在异质生境适应行为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然而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尚有欠缺。综述了克隆植物在不同资源异质生境(光照、养分、水分)和不同胁迫生境(盐碱胁迫、风沙胁迫、重金属胁迫)下独特的适应对策。最后,针对克隆植物对异质生境的适应对策,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建议:(1)时间异质性尺度上的考量;(2)异质性生境中生物因子的调控作用;(3)克隆植物入侵机制;(4)克隆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异质性 克隆植物 形态可塑性 克隆整合 克隆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疆阿尔泰两河流域生态保护体系:特殊性、重要性与已建保护地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海乐 徐福军 +5 位作者 叶勒波拉提.托流汉 程传飞 李琴 金斌松 杨柳 陈家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6-259,共4页
阿尔泰两河流域,特指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地区和乌伦古河流域。从自然属性上来讲,两河流域是西风环流控制下的典型干旱区流域,地表径流依赖于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的补给,流域内的生态系统类型丰富而成体系,且高度依赖于水文因子;从社会... 阿尔泰两河流域,特指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地区和乌伦古河流域。从自然属性上来讲,两河流域是西风环流控制下的典型干旱区流域,地表径流依赖于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的补给,流域内的生态系统类型丰富而成体系,且高度依赖于水文因子;从社会功能上来讲,两河流域是新疆北部重要的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属于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国际优先生态区——阿尔泰-萨彦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阿尔泰两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层面及实用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截至2014年,流域内已设立各类保护地共32个,这些保护地整体上"依山含水",客观上已形成了一个空间格局上的流域生态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保护区网络 流域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阿尔泰-萨彦生态区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研究——以江西老虎脑自然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调查为案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琴 陈家宽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170,共5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途径。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已有较高认可度,但省级自然保护区仍处于易被忽略的等级。特别是中国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的独特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密布了一批重要类似的省级和国...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途径。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已有较高认可度,但省级自然保护区仍处于易被忽略的等级。特别是中国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的独特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密布了一批重要类似的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具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选择江西乐安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典型案例,研究了该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及其与保护的冲突;基于已有数据,分析了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自然保护区的特征。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管理 区域经济 中亚热带 湿润森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逃逸及其环境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抗虫水稻案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宝荣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4期217-223,共7页
转基因技术研发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减少劳动力投入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对转基因水稻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前已培育了具有不同新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品系,许多品系已进入生物安全评价阶段。风险评价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转基因技术研发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减少劳动力投入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对转基因水稻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前已培育了具有不同新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品系,许多品系已进入生物安全评价阶段。风险评价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是其商品化生产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环境影响。对水稻抗虫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的评价包括3个重要环节:(1)通过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检测转基因漂移到非转基因栽培稻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频率;(2)检测转基因在栽培稻和野生近缘种后代中的表达;(3)确定转基因对野生近缘种群体适合度和进化潜力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在近距离的空间范围内栽培稻品种之间的基因漂移频率很低(>0.1%),但栽培稻与其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漂移频率变异很大。进一步研究还表明,Bt抗虫转基因在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后代中均能正常表达,但在其不同生长阶段,表达量有很大变异。在有较高水平的害虫虫压下,含有抗虫转基因的栽培稻及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与不含转基因的对照相比,抗虫性显著提高且适合度利益明显;但是,在虫害发生水平较低时,含有抗虫转基因的群体与不含抗虫转基因的群体相比没有显著的适合度优势。综上,转基因逃逸到非转基因水稻的频率极低,并且可以通过空间隔离阻断其逃逸。虽然抗虫转基因向杂草稻以及与栽培稻距离较近的野生稻群体的逃逸无法避免,但是野生稻和杂草稻群体周围环境中的总体虫压较低,所以基因漂移带来的环境影响应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基因渐渗 天然杂交 生物安全 生态风险 野生近缘种 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疆阿尔泰两河流域生态保护体系:保护困境与建设策略
9
作者 杨海乐 徐福军 +5 位作者 叶勒波拉提.托流汉 程传飞 李琴 金斌松 杨柳 陈家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0-265,共6页
截至2014年,新疆阿尔泰两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事业虽然已有长足进展,但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诸如保护地设立因缺少系统规划而存在空缺,已设立的保护地因投入不足而管理效率低下,蓄水调水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缺少对生态保护的充分考虑,粗放式的... 截至2014年,新疆阿尔泰两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事业虽然已有长足进展,但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诸如保护地设立因缺少系统规划而存在空缺,已设立的保护地因投入不足而管理效率低下,蓄水调水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缺少对生态保护的充分考虑,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危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部分生态保护政策落实不当无法扼制流域生态系统的退化。基于对阿尔泰两河流域生态保护所面临问题的分析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本文提出要从流域生态系统层面着眼来开展阿尔泰两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分"抓点-连线-带面"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建立流域生态保护体系。其中"抓点"即完善关键生态热点区的保护地建设;"连线"即构建以流域水系为纽带的保护地网络;"带面"即推进阿尔泰两河流域的绿色发展。流域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的思路或将为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 保护区网络 流域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阿尔泰-萨彦生态区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水库淡水鱼类生态养殖标准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海明 王子牧 胡旭仁 《水产养殖》 CAS 2014年第11期32-34,共3页
我国是淡水养殖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水产养殖资源丰富,截至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9。6%,多达4 130万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良好的渔业环境是渔... 我国是淡水养殖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水产养殖资源丰富,截至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9。6%,多达4 130万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良好的渔业环境是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为我国渔业生产实践指出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 淡水鱼类 中小型水库 经济可持续发展 标准 环境污染问题 水产养殖 渔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容量价值的生态补偿标准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以珠江水资源供应为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海乐 危起伟 陈家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18-3228,共11页
选择容量价值是指,一项人类生存生产所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总量为消费该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活动所提供的选择自由度(即选择容量,optional capacity)与该消费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的乘积。选择容量价值将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状... 选择容量价值是指,一项人类生存生产所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总量为消费该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活动所提供的选择自由度(即选择容量,optional capacity)与该消费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的乘积。选择容量价值将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状况融合了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统一,这对于推进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探索以选择容量价值为指标的生态补偿标准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框架和核算方法,以珠江流域水资源供应为例,对跨水文单元的水资源供应流动进行了生态补偿核算,对各水文单元的水资源供应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的选择容量价值大部分(约74%)来自上游水文单元的跨区输入,而上游水文单元所提供的水资源供应的选择容量价值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下游水文单元的经济社会发展。基于跨区流动的水资源供应的选择容量价值,可以按照“共享共担”和“同工同酬”原则进行跨区生态补偿核算;基于各水文单元所提供的水资源供应的选择容量价值,可以对各单元内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进行核定,这对于协调区域发展推进西江-珠江经济带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选择容量价值 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3个城中湖泊夏季轮虫和甲壳类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媛 秦海明 +1 位作者 胡旭仁 胡火玲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4,共9页
为探究城市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分布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南昌市典型城市湖泊夏季水质状况,运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南昌3个城市湖泊——东湖、青山湖、月亮湖的轮虫和甲壳类浮游动物群落进行... 为探究城市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分布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南昌市典型城市湖泊夏季水质状况,运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南昌3个城市湖泊——东湖、青山湖、月亮湖的轮虫和甲壳类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轮虫是夏季城市湖泊中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优势度(Y)大于0.02的浮游动物分别为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桡足类无节幼体(Copepoda nauplii)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3个湖泊之间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明显划分为东湖群落、青山湖群落和月亮湖群落。叶绿素a浓度、浊度和溶氧是浮游动物分布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东湖为清洁型水体,青山湖为清洁-中污型水体,月亮湖为轻污-中污型水体。综合评价表明,东湖和青山湖水体为寡营养水平,月亮湖为中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城市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容量价值: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海乐 危起伟 陈家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55-3167,共13页
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有助于落实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推动生态补偿的科学实施。然而,传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在管理实践应用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了规避这些局限性,另辟一条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提出了描... 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有助于落实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推动生态补偿的科学实施。然而,传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在管理实践应用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了规避这些局限性,另辟一条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提出了描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新指标——“选择容量价值”。选择容量价值以两个事实为基本依据:1)如果失去了任何一项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比如氧气、水),那么人类就无法生存,亦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价值是建立在消费该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的;2)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存在,那么生态系统就给人类提供不了任何价值,亦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度量是建立在生态系统服务所支持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价值上的。选择容量价值是指,一项人类生存生产所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总量为消费该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活动所提供的选择自由度(即选择容量)与该消费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活动总价值的乘积,用非货币单位来计量。通过一个案例——对珠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的选择容量价值的估算,揭示选择容量价值对理解和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新洞察。结果显示,选择容量价值能够直观而综合地反映生态系统服务总量、生态系统服务消费量、社会经济活动总价值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和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新视角,也为理解和量化上下游间的生态系统服务输移的价值核算提供新思路。这对当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范式具有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选择容量价值 选择自由度 空间辅加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五河水系放逸短沟蜷群体遗传结构初步分析
14
作者 曾泰 戎俊 +3 位作者 王文娟 李绍波 陈家宽 金斌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1-216,共6页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末段南岸,由鄱阳湖、五河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及丘陵山地等构成独立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淡水贝类资源特别丰富,共记录淡水贝类122种.约占长江水系淡...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末段南岸,由鄱阳湖、五河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及丘陵山地等构成独立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淡水贝类资源特别丰富,共记录淡水贝类122种.约占长江水系淡水贝类总数的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放逸短沟蜷 遗传结构 CO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月亮湖夏季浮游动物昼夜垂直分布及迁移特征
15
作者 胡旭仁 聂雪 +2 位作者 兰志春 金斌松 秦海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32,共10页
2013年8月1日19∶00至2日18∶00,通过间隔1 h的定量采样,研究南昌市典型城市湖泊月亮湖中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月亮湖共发现浮游动物20种,其中轮虫16种,枝角类1种,桡足类3种;剪形臂尾轮虫(Brach... 2013年8月1日19∶00至2日18∶00,通过间隔1 h的定量采样,研究南昌市典型城市湖泊月亮湖中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月亮湖共发现浮游动物20种,其中轮虫16种,枝角类1种,桡足类3种;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桡足类无节幼体(Copepoda Nauplii)和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ior)为优势物种,分别占总捕获数量的48.27%、15.75%和11.11%。浮游动物主要类群和优势物种的Morisita指数均大于1,说明月亮湖中的浮游动物群落呈聚集分布。密度垂直分布和平均滞留深度分析结果显示,浮游动物垂直分布昼夜差异明显,夜间(19∶00-05∶00),浮游动物先聚集于月亮湖中层,01∶00后逐渐迁移到表层;白天(06∶00-18∶00),浮游动物逐渐从表层向中层和底层迁移;主要类群中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迁移均表现为夜间上升、白天下降、傍晚再上升,轮虫和桡足类的迁移幅度小于枝角类。优势种剪形臂尾轮虫和无节幼体的昼夜垂直迁移表现为夜升昼降,至傍晚再上升;迈氏三肢轮虫昼夜垂直分布差异显著(P<0.05),但昼夜垂直迁移活动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水温、p H值和溶解氧对月亮湖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和迁移活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垂直分布 迁移 月亮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49
16
作者 张婷 马行厚 +3 位作者 王桂苹 李德亮 金斌松 秦海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评价春季大旱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现状,对保护区所辖8个子湖及赣江和修河部分河段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53属97种、浮游动物23属42种(包括原生动物13种、轮虫23种、枝角类3种和桡足类3种),其中... 为评价春季大旱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现状,对保护区所辖8个子湖及赣江和修河部分河段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53属97种、浮游动物23属42种(包括原生动物13种、轮虫23种、枝角类3种和桡足类3种),其中大湖池和朱市湖是浮游生物种类数最多的2个子湖。各子湖及赣江和修河间浮游生物现存量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分别为260—(8.18×106)cells/L(浮游植物)、3630—73173 ind./L(浮游动物),赣江以西区域的子湖和修河的浮游生物现存量显著高于赣江及其以东区域的子湖。调查水域优势度值(Y)大于0.02的浮游生物包括蓝藻1种、绿藻2种、硅藻5种、原生动物4种及轮虫5种。浮游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的最大值均分别为2.41和0.96,而其丰富度指数(Dm)值均小于3。3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表明,保护区各子湖与修河和赣江水体受污染程度较轻,除蚌湖和梅西湖外,均处于中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浅碟湖泊沉水植物冬芽的分布及对植食水鸟的食物贡献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笑辰 秦海明 +4 位作者 金斌松 陈家宽 吴建东 刘观华 马志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589-6596,共8页
沉水植物的冬芽是植食性水鸟在越冬期的重要食物。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了解沉水植物冬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越冬植食性水鸟的食物贡献可为水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0月和2013年4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鄱阳湖... 沉水植物的冬芽是植食性水鸟在越冬期的重要食物。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了解沉水植物冬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越冬植食性水鸟的食物贡献可为水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0月和2013年4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鄱阳湖典型蝶形湖泊(沙湖)内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和空间分布。调查共记录到两种沉水植物冬芽,分别为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sburghii)冬芽。10月份两种冬芽的密度分别为(9.53!1.73)个/m2和(25.78!3.97)个/m2,显著高于4月份的密度(2.52!0.91)个/m2和(4.76!1.17)个/m2(Z=3.712,P<0.01;Z=5.738,P<0.01);10月份两种植物冬芽的生物量(干重)分别为(3.07!0.65)g/m2和(5.43!0.75)g/m2,也显著高于4月份平均生物量(0.89!0.35)g/m2和(2.21!0.59)g/m2(Z=3.118,P<0.01;Z=3.821,P<0.01)。10月份罗氏轮叶黑藻冬芽密度显著高于刺苦草冬芽密度(Z=3.466,P<0.01),但4月份两种冬芽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Z=1.677,P=0.09)。丰水期(4—9月)能形成冬芽的两种沉水植物的平均水深分别为(2.63!0.15)m和(2.61!0.12)m。沙湖冬季刺苦草冬芽和罗氏轮叶黑藻冬芽是植食性水鸟的重要食物。估计水鸟越冬期在沙湖摄取两种植物冬芽约1.04×108个,共1.9×104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冬芽 分布 浅碟湖泊 植食性水鸟 食物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子湖“堑秋湖”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聂雪 胡旭仁 +2 位作者 刘观华 金斌松 秦海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渔民根据湖泊水位季节性涨退变化,利用人工闸门控制子湖水位进行捕鱼的一种渔业方式。研究分析了"堑秋湖"过程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他可能的影响...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渔民根据湖泊水位季节性涨退变化,利用人工闸门控制子湖水位进行捕鱼的一种渔业方式。研究分析了"堑秋湖"过程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合理管控鄱阳湖区"堑秋湖"渔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鄱阳湖"堑秋湖"捕鱼期间(2014年11月9日至2015年1月4日),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子湖——大湖池的敞水区设置了7个采样点进行了8次浮游动物定性、定量采集和分析。研究共发现浮游动物77种,其中轮虫53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14种。在"堑秋湖"捕鱼过程中,浮游动物物种数随水位的连续下降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多样性指数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优势物种的密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前节晶囊轮虫和中华窄腹剑水蚤的密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广布多肢轮虫、广布中剑水蚤、长额象鼻溞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的密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冗余分析表明:水位、电导率、水温、溶氧、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均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溶解氧是最强的影响因子。此外,根据"堑秋湖"鱼类渔获量的变化情况推测,捕鱼活动导致的浮游食性鱼类减少也对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产生了影响。在"堑秋湖"过程中,随着水位的持续下降水体理化因子发生了不同变化。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浮游动物的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溶解氧、氨氮和水位的影响。捕鱼活动导致的浮游食性鱼类减少也对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堑秋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季崇明东滩盐沼潮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分布 被引量:5
19
作者 秦海明 汤臣栋 +2 位作者 马强 陈家宽 吴纪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5-381,共7页
大型浮游动物(Macrozooplankton)是指体长介于1 mm和1 cm之间的浮游动物[1]。它们主要以碎屑、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等为食,同时本身又是鱼类、虾蟹类和水鸟等动物的饵料[2,3],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中间环节,通过... 大型浮游动物(Macrozooplankton)是指体长介于1 mm和1 cm之间的浮游动物[1]。它们主要以碎屑、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等为食,同时本身又是鱼类、虾蟹类和水鸟等动物的饵料[2,3],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中间环节,通过能量传递联系着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类群组成 时空分布 盐沼 潮沟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琴 胡斌华 +1 位作者 黄心一 陈家宽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5,共7页
近20年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但在保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自然保护与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出来。处理好这对矛盾首要条件是对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要有深入了解。基于以上目的,对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 近20年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但在保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自然保护与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出来。处理好这对矛盾首要条件是对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要有深入了解。基于以上目的,对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包括个别访问与问卷调查,涉及新建县南矶乡总户数1 590户,这些居民全部生活在保护区试验区。本调查的覆盖率达到全部农户的45%,扣除外迁农户后覆盖率高达69.3%。调查结果表明:(1)南矶乡保持着典型的湖区社会经济特征,其对湖泊自然资源依赖性极强;(2)保护区内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但区内渔产量因湖池不同而不同,因此,从承包湖池的渔获量来看,拥有较优的湖池的农户收入颇丰;(3)近几年,小龙虾产量猛增,市场价格攀升,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其捕获量与市场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与社会稳定。认为:(1)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赣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在不破坏其基本特征的情况下,适度捕捞,特别是对外来种小龙虾的捕捞,与自然保护不发生根本冲突;(2)由于当地农户收入颇丰,无外出动力,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湖泊渔业资源,是解决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唯一途径;(3)从长远来看,在各级政府支持下管理局应当建立一种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冲突并把社区农户作为保护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 自然保护区 社区 社会经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