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感官分析计算机系统CSFSA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少平 周抒 +1 位作者 陈桂香 李虹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4-38,共5页
建立以评分法为核心的食品感官分析心理学和数学模型,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食品感官分析计算机系统CSFSA。该系统解决了编码的“双盲法”、品评员行为监督、品评表开放设计、柔性操作环境、感官属性图示等技术难题,在保证品评过程的公正... 建立以评分法为核心的食品感官分析心理学和数学模型,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食品感官分析计算机系统CSFSA。该系统解决了编码的“双盲法”、品评员行为监督、品评表开放设计、柔性操作环境、感官属性图示等技术难题,在保证品评过程的公正性和保密性方面形成了特色,推动了我国食品感官分析技术的现代化,在不同食品类型的感官品评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感官分析 计算机应用 数理统计 专家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新德 徐尔尼 +1 位作者 高荫榆 陈才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70,共3页
根据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状况,从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和开辟食品资源,改善食品品质,改变传统的食品生产工艺,开发新的食品品种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其主要成就。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应用 食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光度法在食品多组份分析中的应用评述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国文 倪永年 朱志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6-160,共5页
本文对化学计量学光度法在食品多组分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简要介绍和讨论了多元线性回归、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法、卡尔曼滤波、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90篇。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光度法 多组分分析 食品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回归 偏最小二乘法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微量铁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启利 叶反帝 曹建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2-35,共4页
在酸性条件下,氯酸钾能氧化二甲基黄使之褪色,Fe3+能催化该反应,且含Fe3+量与△A(△A=A0-A,A0、A分别为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此为指示反应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 在酸性条件下,氯酸钾能氧化二甲基黄使之褪色,Fe3+能催化该反应,且含Fe3+量与△A(△A=A0-A,A0、A分别为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此为指示反应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量Fe3+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法。本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其含Fe3+量的测定范围为4×10-6~1.2×10-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法 食品 微量元素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感官品评中样品编码的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少平 周抒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11,共4页
样品的编码及位置对实际品评结果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从大量的品评数据出发,分析阐述了样品的位置效应,并力图找到一种可行的方法避免位置效应对品评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食品 感官品评 编码效应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与色彩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彭珊珊 付荣 周曙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9-40,共2页
食品、包装中色彩的运用应该以食品的不同品质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同时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性别、年龄、档次的消费者心理、运用艺术的手法加以处理 ,突出明亮、简洁、柔和的色彩效果 ,加强视觉与味觉的联想 ,提高食品的商品价值 。
关键词 食品包装 色彩 食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国文 《粮油食品科技》 2002年第6期34-35,共2页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营养食品莲子、麦片、黑芝麻糊、豆奶粉中的Fe、Zn、Ca、Mn、Cu、K、Na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测定,测得回收率在95.0%~108.0%,相对标准偏差在0.3%~3.3%。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 食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铅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国文 《粮油食品科技》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本文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 (PVA)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OP)存在下 ,铅(Ⅱ )与碘化钾、罗丹明B形成水溶性离子缔合物的条件 ,该缔合物λmax=5 6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0 =2 .7× 10 5L/mol·cm ,铅量在 0~ 6μg/ ... 本文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 (PVA)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OP)存在下 ,铅(Ⅱ )与碘化钾、罗丹明B形成水溶性离子缔合物的条件 ,该缔合物λmax=5 6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0 =2 .7× 10 5L/mol·cm ,铅量在 0~ 6μg/ 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经苯萃取分离 ,排除干扰后 ,用于大米、白酒等食品中微量铅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 食品 微量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食品颗粒蔬菜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林 谭杰 +1 位作者 李晓玲 曹树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3,共2页
研究以蔬菜为原料生产颗粒蔬菜的工艺技术,生产出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等的优质颗粒蔬菜产品。
关键词 颗粒蔬菜 生产工艺 蔬菜加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巧克力晶型衍变与起霜花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荫榆 熊春红 陈才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文借助X衍射仪对不同促霜时间内不同起霜程度的巧克力进行晶相检测,结果表明晶相衍变速率大小与起霜程度关系紧密,速率大则起霜严重。促霜前期(5天内),巧克力均未起霜,具有相同的晶相,促霜后期(45天),三种巧克力均有不同程... 本文借助X衍射仪对不同促霜时间内不同起霜程度的巧克力进行晶相检测,结果表明晶相衍变速率大小与起霜程度关系紧密,速率大则起霜严重。促霜前期(5天内),巧克力均未起霜,具有相同的晶相,促霜后期(45天),三种巧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霜花,其中CC最严重,LC轻微,TC介于两者之间,XRD谱图反映的晶相也说明了这一现象。促霜中期(20天),CC起了霜,而LC和TC尚无起霜迹象,这时CC中的晶相与LC和TC的相比相差很大,LC和TC的晶相则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克力 晶型衍接 霜花 相关关系 X衍射仪 起霜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一强度计算机感官品评系统CSTISE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少平 郝俊光 +2 位作者 李虹来 周抒 曾振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61,共5页
时间-强度感官品评方法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风味感觉动力学研究法和感官品评手段。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依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时间-强度感官品评的计算机系统(CSTISE)。该系统能独立... 时间-强度感官品评方法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风味感觉动力学研究法和感官品评手段。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依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时间-强度感官品评的计算机系统(CSTISE)。该系统能独立地完成对时间-强度品评方法的数据采集、曲线"平均化"、参数分析、数据管理、曲线图示等功能,从而提供了实现时间-强度品评方法的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强度品评法 食品感官品评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可可脂及可可脂氧化影响因素与稳定性关系研究
12
作者 高荫榆 李彦萍 +2 位作者 王远兴 何小立 陈才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7,共4页
本文借助纸层析、HPLC和ICP -MS对乌桕类可可脂 (CTCBE)及天然可可脂 (CB)中的胡萝卜素、生育酚和现行量金属元素Cu、Fe、Mn、Cr、Co、Ni、Al、V进行了分析 ,并用烘箱贮藏法评价CTCBE及CB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 ,CTCBE及CB都具有较高... 本文借助纸层析、HPLC和ICP -MS对乌桕类可可脂 (CTCBE)及天然可可脂 (CB)中的胡萝卜素、生育酚和现行量金属元素Cu、Fe、Mn、Cr、Co、Ni、Al、V进行了分析 ,并用烘箱贮藏法评价CTCBE及CB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 ,CTCBE及CB都具有较高含量的Cu和Fe ,但CB与CTCBE相比 ,CB含有较多胡萝卜素和生育酚 ,而CTCBE不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类可可脂 可可脂 氧化影响因素 稳定性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淡水鱼血清免疫复合物含量与其抗病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化泓 甘兴华 《江西水产科技》 1998年第3期13-15,共3页
采用2.0%和3.5%PEG沉淀法,研究了鲫鱼、草鱼、鳙鱼、鲶鱼和罗非鱼血清免疫复合物。统计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含量在同一鱼类的不同PEG浓度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在不同鱼类的同一PEG浓度处理间,除鳙鱼和鲶鱼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 采用2.0%和3.5%PEG沉淀法,研究了鲫鱼、草鱼、鳙鱼、鲶鱼和罗非鱼血清免疫复合物。统计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含量在同一鱼类的不同PEG浓度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在不同鱼类的同一PEG浓度处理间,除鳙鱼和鲶鱼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实验发现,血清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变化与各种淡水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及抗病能力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免疫 血清免疫复合物 抗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工艺优化研究(III)——还原糖、总糖、多糖、pH、氨基氮与培养时间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红斌 陈海晏 刘梅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研究了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过程中还原糖、总糖、多糖、pH值、氨基氮与培养时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 ,还原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pH值则前 2d上升然后逐渐下降 ,至 14 4h后降为 3 .8,然后维持不变 ,氨基态氮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研究了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过程中还原糖、总糖、多糖、pH值、氨基氮与培养时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 ,还原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pH值则前 2d上升然后逐渐下降 ,至 14 4h后降为 3 .8,然后维持不变 ,氨基态氮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 ;胞内多糖到12 0h时达最大 ,然后下降 ;胞外多糖则相反 ,培养期间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发酵 猴头菌多糖 培养时间 动态关系 还原糖 总糖 多糖 pH值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水溶性多糖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邓泽元 刘娟 +1 位作者 余迎利 罗明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5,共4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决明子水溶性多糖。选择浸提时间、温度、浸提固液比以及提取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条件范围,再通过进一步的正交实验得到决明子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的优选因素组合:浸提时间2.5h,温度80℃,固液比为1:30,...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决明子水溶性多糖。选择浸提时间、温度、浸提固液比以及提取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条件范围,再通过进一步的正交实验得到决明子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的优选因素组合:浸提时间2.5h,温度80℃,固液比为1:30,反复浸提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多糖 提取 药用 时间 温度 浸提固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茶叶中提取物TGP的单糖组成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鹏 沈金灿 +2 位作者 谢明勇 庄峙厦 王小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用水提取茶叶并采用凝胶纯化,从茶叶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TGP.TGP被硫酸完全水解,单糖产物用盐酸 羟胺和乙酸酐进行衍生化处理,GC 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G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同... 用水提取茶叶并采用凝胶纯化,从茶叶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TGP.TGP被硫酸完全水解,单糖产物用盐酸 羟胺和乙酸酐进行衍生化处理,GC 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G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时探讨了单糖的糖腈乙酰酯衍生化及衍生产物在质谱中的电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水提取物 GC—MS法 TGP 单糖组成 多糖蛋白复合物 电离机理 茶叶多糖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 h2抗原性及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胡纯秋 高金燕 +2 位作者 陈红兵 罗春萍 闫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50-2554,共5页
从花生种子中分离纯化花生过敏原Ara h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圆二色谱(CD)、ANS荧光探针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方法,系统研究热加工对Ara h 2抗原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ra h 2蛋白经55或70℃处理后其抗原性略有升高,... 从花生种子中分离纯化花生过敏原Ara h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圆二色谱(CD)、ANS荧光探针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方法,系统研究热加工对Ara h 2抗原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ra h 2蛋白经55或70℃处理后其抗原性略有升高,经85,100或115℃处理后,其抗原性显著降低,且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其抗原性均不断降低。CD色谱分析表明,Ara h 2经热处理后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ANS荧光探针光谱显示,不同的热处理均导致Ara h 2表面疏水性增加。紫外光谱显示,不同温度对Ara h 2处理30 min后(除55℃外),其紫外吸收值均升高。Ara h 2经100℃处理不同时间后,其紫外吸收值均有增加。由此推断,花生过敏原Ara h 2的构象改变导致了其抗原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h2 热加工 抗原性 圆二色谱 ANS荧光探针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对Fe、Zn、Se生物富集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徐尔尼 刘文群 +1 位作者 李曼 郑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4-46,共3页
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成分和同一培养基成分中香菇、茶薪菇和金针菇对Fe、Zn、Se的富集作用。结果显示:培养基成分、微量元素浓度和食用菌菌株会影响食用菌的生物富集作用。提高培养基中蛋白质、脂肪和Fe、Zn、Se的浓度,有... 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成分和同一培养基成分中香菇、茶薪菇和金针菇对Fe、Zn、Se的富集作用。结果显示:培养基成分、微量元素浓度和食用菌菌株会影响食用菌的生物富集作用。提高培养基中蛋白质、脂肪和Fe、Zn、Se的浓度,有利于食用菌对Fe、Zn、Se的富集。在这3株食用菌中香菇富集Fe、Zn能力最强,金针菇富集Se的能力最强。较高浓度的Fe、Zn、Se盐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薪菇 金针菇 食用菌 生物富集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永华 徐文生 +1 位作者 万邵琥 夏云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72,共4页
王要介绍红曲色素安全性的研究和红曲抗菌性研究的进展,以及近年来红曲的一些新用途。
关键词 红曲 食用色素 安全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矿区茶叶中稀土元素ICP-AES测定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国文 张涵 +1 位作者 刘永华 马永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文用ICP-AES测定稀土矿区茶叶中稀土元素,并用干扰系数法校正茶叶中的无机元素及其他稀土元素对待测稀土元素的光谱干扰。在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了茶叶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
关键词 ICP-AES 茶叶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