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必然性及其培育与建构 |
陈志新
胡传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2
|
社会和谐与城市化模式选择 |
邹小华
周爱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3
|
社会多元化发展与社会中间阶层的培育——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
胡传明
陈志新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4
|
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 |
袁小平
吕益贤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5
|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研究 |
袁小平
|
《学习与实践》
|
2007 |
3
|
|
6
|
中共三代领导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之比较分析 |
张芳山
易绍林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7
|
社会边界与社会和谐 |
邹小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爱国主义教育结构探析 |
郑志发
黎辉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9
|
论井冈山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
廖运生
陈勃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10
|
论毛泽东人民监督思想的渊源 |
朱小理
艾政文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1
|
老年人口变化对传媒接触需求的影响——基于代群效应的预测分析 |
陈勃
欧阳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2
|
城市居民个人背景与职业适应性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
范成杰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3
|
论健全与完善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 |
胡松
邹海荣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4
|
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功能 |
郑志发
吴玉屏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5
|
公共治道的转变与公共伦理学的建立 |
詹世友
张逸云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6
|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外部性及其对策 |
熊晓娥
罗文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7
|
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 |
邹小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8
|
党的七大与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的形成 |
胡松
吴九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9
|
产品责任立法国际统一化研究——兼论我国产品责任立法之完善 |
聂虎臣
邓建中
李光曼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20
|
义利之辨:中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及现代意义 |
孔祥宁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