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5182铝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颖宣 孟祥晨 +5 位作者 李根 金斌 盖炳君 谢庭祯 刘勇 吕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5182铝合金经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可以克服铝合金表面性能的不足,提高铝合金材料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单轴拉伸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使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5182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特... 5182铝合金经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可以克服铝合金表面性能的不足,提高铝合金材料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单轴拉伸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使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5182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特征。经过SMAT处理后的5182铝合金,其表面晶粒细化至纳米级,且沿试样表面到芯部方向形成纳米梯度结构;其板材的整体硬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沿板材试样表面到芯部方向形成了梯度下降的状态;随着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时间的增加,5182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强度也随之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合金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梯度结构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和Sm对AZ91D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湘杰 郑彬 +1 位作者 付亮华 杨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148,共10页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单一稀土Y和复合稀土Y,Sm元素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稀土元素对AZ91D合金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添加稀土Y和Sm对AZ91D合金的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添加稀土Y对AZ91D合金的作用效果,添加Y和Sm...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单一稀土Y和复合稀土Y,Sm元素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稀土元素对AZ91D合金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添加稀土Y和Sm对AZ91D合金的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添加稀土Y对AZ91D合金的作用效果,添加Y和Sm后,生成了块状相Al_(2) Y相和针状相Al_(2)Sm相,可以作为α-Mg的有效异质形核点。当加入量为0.8%(质量分数,下同)Y+1.0%Sm时,α-Mg晶粒尺寸最为细小,分布最为均匀,其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分别为67.42HV,153.37 MPa和3.62%,改善了铸态AZ91D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但是超过这个最佳添加量后,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稀土 镁合金 晶粒细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铜/非晶复合板材的制备和弯曲性能
3
作者 张丽 杨湘杰 刘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55-2861,共7页
采用挤压成形工艺制备新型纯铜/Cu40Zr44Ag8Al8非晶复合板材。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维氏硬度(HV)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复合板材芯部非晶尺寸与硬度的分布及复合板材的界面性能;并对比纯铜板材和复合板材的三点弯... 采用挤压成形工艺制备新型纯铜/Cu40Zr44Ag8Al8非晶复合板材。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维氏硬度(HV)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复合板材芯部非晶尺寸与硬度的分布及复合板材的界面性能;并对比纯铜板材和复合板材的三点弯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挤压成形工艺可以使复合板材获得良好的界面结合,界面元素梯度分布表明界面宽度约为2.15μm。挤压开始阶段,复合板材由单一纯铜组成;随后芯部开始出现非晶,且在距离头部12 mm处非晶尺寸达到最大,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785和1.481 mm;随着挤压的继续进行,芯部的非晶尺寸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阶段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尺寸分别为2.269和0.797 mm。X射线衍射和维氏硬度结果表明,芯部非晶在复合挤压过程中没有发生晶化现象。三点弯曲试验表明,复合板材的弯曲强度比纯铜的大,其弯曲断裂强度为377.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复合材料 热塑性成形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与热处理对半固态方法制备7075铝合金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永博 杨湘杰 桂云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剪切低温浇注式(LSPSF)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制备7075铝合金铸棒,并依次进行均匀化处理、热挤压和T6热处理,研究了热挤压和热处理对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铝合金中的近球形晶粒在热挤压过程中变为不规则形状,... 采用剪切低温浇注式(LSPSF)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制备7075铝合金铸棒,并依次进行均匀化处理、热挤压和T6热处理,研究了热挤压和热处理对铝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铝合金中的近球形晶粒在热挤压过程中变为不规则形状,经T6热处理后,铝合金组织中出现较明显的晶界;热挤压和T6热处理使铝合金组织中的(110)晶面产生择优取向;经热挤压后,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比铸态的分别提高了136%和140%,经T6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进一步提高;铸态铝合金的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经热挤压和T6热处理后,其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方法 7075铝合金 热挤压 热处理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J3300吨金属内腔挤压成型主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建峰 黄持伟 +2 位作者 杨湘杰 刘旭波 欧海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金属内腔挤压成型的主机框架是承载工作压力的最重要组件,其框架设计不仅直接影响压机的使用与寿命,而且是反映主机整体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用有限元分析对主机框架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结构刚度和强度校核计算,得出主机框架整体安... 金属内腔挤压成型的主机框架是承载工作压力的最重要组件,其框架设计不仅直接影响压机的使用与寿命,而且是反映主机整体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用有限元分析对主机框架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结构刚度和强度校核计算,得出主机框架整体安全、可靠。研究结果为大型金属内腔挤压成型机的生产与制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板机 挤压成型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高洁净取注浆机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真健 叶寒 +1 位作者 刘旭波 杨湘杰 《精密成形工程》 2013年第5期53-56,60,共5页
为保证取注浆机在取出和运送过程中金属浆料的洁净度和温度,研发设计了一种由浆罐、浆罐移动系统和机架等3部分组成的闭式高洁净取注浆机,包括方案设计、浆罐移动系统的设计和机架的设计。闭式高洁净取注浆机提高了取注浆过程的安全性... 为保证取注浆机在取出和运送过程中金属浆料的洁净度和温度,研发设计了一种由浆罐、浆罐移动系统和机架等3部分组成的闭式高洁净取注浆机,包括方案设计、浆罐移动系统的设计和机架的设计。闭式高洁净取注浆机提高了取注浆过程的安全性、准确性,原料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在生产对浆料质量要求较高的压铸件时,闭式高洁净取注浆机可以替代传统的浇汤机,使压铸件产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注浆机 闭式浆罐 高洁净金属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等温处理Ti_(48)Zr_(18)V_(12)Cu_5Be_(17)非晶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洪民 王程 +2 位作者 温飞马 杨湘杰 章爱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0-2117,共8页
采用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内生β-Ti晶体相增塑Ti_(48)Zr_(18)V_(12)Cu_5Be_(17)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研究该材料在半固态温度区间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水冷铜模吸铸的铸态组织和半固态等温处理后的水淬组织均由β-Ti晶体相... 采用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内生β-Ti晶体相增塑Ti_(48)Zr_(18)V_(12)Cu_5Be_(17)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研究该材料在半固态温度区间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水冷铜模吸铸的铸态组织和半固态等温处理后的水淬组织均由β-Ti晶体相和基体非晶相组成。半固态等温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决定着β-Ti相的最终形态,提高等温处理温度将提高β-Ti相的演变速度。β-Ti相晶粒尺寸D^3和保温时间t存在线性关系,生长动力学因子K=3.6μm^3/s,β-Ti相的球化过程是由溶质元素扩散控制的粗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 水冷铜模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流变铸造中的双层膜缺陷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洪民 马腾飞 +2 位作者 孙铁秩 李金朋 杨湘杰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3期104-112,共9页
目的揭示制约铝合金流变铸造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方法举证了双层膜是铝合金流变铸造中最具破坏性的缺陷。结果双层膜缺陷主要来源于半固态浆料制备,开发无双层膜缺陷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和发展流变铸造首要解决的关键... 目的揭示制约铝合金流变铸造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方法举证了双层膜是铝合金流变铸造中最具破坏性的缺陷。结果双层膜缺陷主要来源于半固态浆料制备,开发无双层膜缺陷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和发展流变铸造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论提出了在半固态浆料成形阶段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流变铸造工艺和模具进一步减少双层膜缺陷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铸造 铝合金 双层膜缺陷 半固态浆料 工艺与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 被引量:7
9
作者 夏双五 刘勇 吕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5-834,共10页
为了拓展镁合金的进一步应用,寻找一种理想的加工工艺、提升综合性能是镁合金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塑性变形构筑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具有细晶与粗晶的综合特征,能够有效克服纳米结构低塑性和低韧性的缺陷,明显提升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能等... 为了拓展镁合金的进一步应用,寻找一种理想的加工工艺、提升综合性能是镁合金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塑性变形构筑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具有细晶与粗晶的综合特征,能够有效克服纳米结构低塑性和低韧性的缺陷,明显提升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能等各项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最大程度上提升了镁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从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的制备工艺、形成机理以及各项性能的变化等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的研究现状。针对进一步拓展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在工业基础中的应用,本文还提出了若干改进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性能的建议,如耐蚀性能和疲劳性能,以期为梯度纳米结构镁合金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梯度纳米结构 塑性变形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