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鄱阳湖子湖“堑秋湖”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聂雪
胡旭仁
+2 位作者
刘观华
金斌松
秦海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渔民根据湖泊水位季节性涨退变化,利用人工闸门控制子湖水位进行捕鱼的一种渔业方式。研究分析了"堑秋湖"过程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他可能的影响...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渔民根据湖泊水位季节性涨退变化,利用人工闸门控制子湖水位进行捕鱼的一种渔业方式。研究分析了"堑秋湖"过程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合理管控鄱阳湖区"堑秋湖"渔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鄱阳湖"堑秋湖"捕鱼期间(2014年11月9日至2015年1月4日),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子湖——大湖池的敞水区设置了7个采样点进行了8次浮游动物定性、定量采集和分析。研究共发现浮游动物77种,其中轮虫53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14种。在"堑秋湖"捕鱼过程中,浮游动物物种数随水位的连续下降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多样性指数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优势物种的密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前节晶囊轮虫和中华窄腹剑水蚤的密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广布多肢轮虫、广布中剑水蚤、长额象鼻溞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的密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冗余分析表明:水位、电导率、水温、溶氧、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均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溶解氧是最强的影响因子。此外,根据"堑秋湖"鱼类渔获量的变化情况推测,捕鱼活动导致的浮游食性鱼类减少也对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产生了影响。在"堑秋湖"过程中,随着水位的持续下降水体理化因子发生了不同变化。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浮游动物的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溶解氧、氨氮和水位的影响。捕鱼活动导致的浮游食性鱼类减少也对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堑秋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丰水期水位波动对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
22
2
作者
吕乾
胡旭仁
+3 位作者
聂雪
欧阳珊
王超
秦海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86-1495,共10页
为了解鄱阳湖夏季丰水期水位剧烈波动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群落演替特征,2012年夏季鄱阳湖水位剧烈波动期间,于6月24日、7月7日和8月27日当水位下降且接近17.6 m时,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浅水碟形湖泊设置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
为了解鄱阳湖夏季丰水期水位剧烈波动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群落演替特征,2012年夏季鄱阳湖水位剧烈波动期间,于6月24日、7月7日和8月27日当水位下降且接近17.6 m时,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浅水碟形湖泊设置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65种,其中轮虫52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6种,多为营浮游生活的广温性和嗜温性种类。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显示3个月之间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7月份浮游动物密度(1030.17±68.18个/L)显著高于6月份(325.16±41.60个/L)和8月份(203.79±24.91个/L);6月份浮游动物的生物量(0.56±0.04 mg/L)显著低于7月份(1.22±0.11 mg/L)和8月份(0.99±0.11 mg/L)。基于浮游动物多度的聚类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图均揭示夏季3个月份的浮游动物可区分为明显的3个群落:6月群落、7月群落和8月群落。蒙特卡罗检验发现水温、电导率、浊度和溶氧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显著相关(P<0.0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6月份浮游动物群落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7月份浮游动物群落与水体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8月份浮游动物群落与水深和电导率、浊度和溶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在3个月均为优势物种的盖氏精囊轮虫与叶绿素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水温、pH、溶氧呈负相关(P<0.05)。夏季水位波动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在时间上(月份之间)发生明显演替,呈现轮虫密度逐渐降低,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水位波动引起环境因子的改变,从而对浮游动物的群落演替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水位波动
碟形子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文献计量的长江保护研究特征与科技支撑建议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瑞昌
李琴
+1 位作者
陈家宽
马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3,共11页
长江大保护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部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界强大的科技支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92~2019年23019篇长江保护相关文献,探究了近30 a来长江流域保护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
长江大保护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部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界强大的科技支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92~2019年23019篇长江保护相关文献,探究了近30 a来长江流域保护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结果表明:①近30 a间,长江保护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成果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激增态势;早期以中文文章为主,2013年以后英文文章占多数;文章期刊来源多样,涉及环境、生物、生态、地理、地质、海洋、渔业、大气等众多学科;中英文文章的作者以中国大陆学者为主,科研机构集中于长江流域的省(市)和北京市。②学界开展的长江保护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方向: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与响应、长江上游生态治理、长江流域资源(水和生物等)开发利用与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与治理、长江水文过程与气候变化、长江流域地质与古气候、长江三角洲和河口生态环境、长江经济带保护与绿色发展等;中文文章的主题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驱动显著,英文文章更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③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社会科学和流域尺度保护治理综合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长江大保护的新形势与新机遇下,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论证长江流域自然资本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探讨“追根溯源、系统治疗”的方法、加强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研究以及拓展长江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来展开,形成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流域生态学
绿色发展
科技支撑
文献计量学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子湖“堑秋湖”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聂雪
胡旭仁
刘观华
金斌松
秦海明
机构
南昌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院
流域
生态
学研究所
江西
鄱阳湖湿地
生态
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南昌大学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133)资助~~
文摘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渔民根据湖泊水位季节性涨退变化,利用人工闸门控制子湖水位进行捕鱼的一种渔业方式。研究分析了"堑秋湖"过程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合理管控鄱阳湖区"堑秋湖"渔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鄱阳湖"堑秋湖"捕鱼期间(2014年11月9日至2015年1月4日),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子湖——大湖池的敞水区设置了7个采样点进行了8次浮游动物定性、定量采集和分析。研究共发现浮游动物77种,其中轮虫53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14种。在"堑秋湖"捕鱼过程中,浮游动物物种数随水位的连续下降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多样性指数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优势物种的密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前节晶囊轮虫和中华窄腹剑水蚤的密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广布多肢轮虫、广布中剑水蚤、长额象鼻溞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的密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冗余分析表明:水位、电导率、水温、溶氧、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均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溶解氧是最强的影响因子。此外,根据"堑秋湖"鱼类渔获量的变化情况推测,捕鱼活动导致的浮游食性鱼类减少也对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产生了影响。在"堑秋湖"过程中,随着水位的持续下降水体理化因子发生了不同变化。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浮游动物的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溶解氧、氨氮和水位的影响。捕鱼活动导致的浮游食性鱼类减少也对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堑秋湖"
鄱阳湖
Keywords
Zooplankton
Density
Biomass
"Plate-shaped Lake Enclosed in Autumn"
Poyang Lake
分类号
Q178.14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丰水期水位波动对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
22
2
作者
吕乾
胡旭仁
聂雪
欧阳珊
王超
秦海明
机构
南昌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院
流域
生态
学研究所和生命科学学院
曲阜师范
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大学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86-149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33)
文摘
为了解鄱阳湖夏季丰水期水位剧烈波动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群落演替特征,2012年夏季鄱阳湖水位剧烈波动期间,于6月24日、7月7日和8月27日当水位下降且接近17.6 m时,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浅水碟形湖泊设置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65种,其中轮虫52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6种,多为营浮游生活的广温性和嗜温性种类。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显示3个月之间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7月份浮游动物密度(1030.17±68.18个/L)显著高于6月份(325.16±41.60个/L)和8月份(203.79±24.91个/L);6月份浮游动物的生物量(0.56±0.04 mg/L)显著低于7月份(1.22±0.11 mg/L)和8月份(0.99±0.11 mg/L)。基于浮游动物多度的聚类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图均揭示夏季3个月份的浮游动物可区分为明显的3个群落:6月群落、7月群落和8月群落。蒙特卡罗检验发现水温、电导率、浊度和溶氧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显著相关(P<0.0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6月份浮游动物群落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7月份浮游动物群落与水体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8月份浮游动物群落与水深和电导率、浊度和溶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在3个月均为优势物种的盖氏精囊轮虫与叶绿素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水温、pH、溶氧呈负相关(P<0.05)。夏季水位波动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在时间上(月份之间)发生明显演替,呈现轮虫密度逐渐降低,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水位波动引起环境因子的改变,从而对浮游动物的群落演替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水位波动
碟形子湖
鄱阳湖
Keywords
zooplankton
density
biomass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shallow dished lake
Poyang Lake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文献计量的长江保护研究特征与科技支撑建议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瑞昌
李琴
陈家宽
马涛
机构
南昌大学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复旦
大学
发展研究院
复旦
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3,共11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管理监督办公室项目“长江大保护政策理论研究”。
文摘
长江大保护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部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界强大的科技支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92~2019年23019篇长江保护相关文献,探究了近30 a来长江流域保护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结果表明:①近30 a间,长江保护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成果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激增态势;早期以中文文章为主,2013年以后英文文章占多数;文章期刊来源多样,涉及环境、生物、生态、地理、地质、海洋、渔业、大气等众多学科;中英文文章的作者以中国大陆学者为主,科研机构集中于长江流域的省(市)和北京市。②学界开展的长江保护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方向: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与响应、长江上游生态治理、长江流域资源(水和生物等)开发利用与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与治理、长江水文过程与气候变化、长江流域地质与古气候、长江三角洲和河口生态环境、长江经济带保护与绿色发展等;中文文章的主题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驱动显著,英文文章更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③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社会科学和流域尺度保护治理综合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长江大保护的新形势与新机遇下,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论证长江流域自然资本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探讨“追根溯源、系统治疗”的方法、加强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研究以及拓展长江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来展开,形成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流域生态学
绿色发展
科技支撑
文献计量学
长江流域
Keywords
Changjiang River protection
watershed ecology
green growth
scientific support
bibliometrics
Changji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鄱阳湖子湖“堑秋湖”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聂雪
胡旭仁
刘观华
金斌松
秦海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鄱阳湖丰水期水位波动对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吕乾
胡旭仁
聂雪
欧阳珊
王超
秦海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文献计量的长江保护研究特征与科技支撑建议
沈瑞昌
李琴
陈家宽
马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