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联合代谢组学分析探索维奈克拉耐药AML细胞的铁死亡易感性
1
作者 李月 万佳琦 +3 位作者 杨欣彤 宋宝全 李菲 彭洪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32,共12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耐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对铁死亡的易感性,并利用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低剂量浓度递增法构建维奈克拉耐药AML细胞株;CCK-8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利用转录组与代谢组...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耐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对铁死亡的易感性,并利用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低剂量浓度递增法构建维奈克拉耐药AML细胞株;CCK-8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利用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评估耐药细胞株的铁死亡易感性;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死亡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最终应用DEPMAP及TCGA数据分析铁死亡基因对AML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表现出对铁死亡诱导剂RSL3、APR246和索拉非尼敏感。铁死亡抑制剂Fer-1能够部分抑制由这些诱导剂引起的细胞死亡。与亲代细胞相比,耐药细胞株中与铁死亡相关的代谢物和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SLC7A11、GPX4的异常表达可能提示其在耐药机制中的重要作用。DEPMAP数据分析发现GPX4对AML的细胞生存更为重要,TCGA数据提示GPX4高表达可能与AML患者的总生存期缩短有关,NPM1及IDH1R132突变阳性患者倾向表现出更高的GPX4表达。结论:维奈克拉耐药AML细胞株对铁死亡保持易感性,GPX4高表达可能是AML不良预后的重要标志之一。调节铁死亡相关基因和代谢物的表达可能能够提高维奈克拉的疗效,为AML患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耐药 铁死亡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醇化酶ENO1调控AML细胞铁死亡易感性的研究
2
作者 万佳琦 李月 +1 位作者 杨欣彤 彭洪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1719,共9页
目的探究ENO1在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FLT3)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评估ENO1对FLT3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TCGA和GEO数据库中的数据,... 目的探究ENO1在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FLT3)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评估ENO1对FLT3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TCGA和GEO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ENO1在多种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AML细胞系MOLM13构建ENO1敲减株,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药物协同实验、转录组测序及脂质过氧化物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检测等方法,评估ENO1对AML细胞增殖、凋亡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ENO1在FLT3激酶内部串联重复突变(FLT3 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 mutation,FLT3-ITD)阳性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敲减ENO1明显抑制AML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ENO1可明显增加AML细胞对FLT3抑制剂的化疗敏感性。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ENO1敲减后NADPH氧化酶相关通路基因表达差异,且ENO1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正相关。抑制ENO1明显增加FLT3抑制剂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物和ROS水平。结论ENO1的高表达与FLT3(+)AML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抑制ENO1可通过调控AML细胞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增强FLT3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为FLT3/ITD(+)AM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醇化酶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 铁死亡 索拉非尼 奎扎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技术在胃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与进展
3
作者 何婷 魏建明 +2 位作者 黎熊 狄达卫(综述) 王君辅(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83-687,共5页
自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3D打印、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等各项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被不断应用,其相互结合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外科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兴起后,数字化技术及精准医疗在外科领域得到进一... 自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3D打印、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等各项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被不断应用,其相互结合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外科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兴起后,数字化技术及精准医疗在外科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运用,从术前精准定位病灶,到术中实现实时导航,再到术后建立预测模型,为实现精准医疗带来了新方法,促使外科手术全面向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型。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胃肠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涵盖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恢复等重要环节,梳理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脉络,对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发展及临床意义进行深入总结,并对数字医疗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结直肠癌 人工智能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甜甜 孔繁聪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360,共7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数十年来,化疗仍然是AML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AML的治疗发生了改变。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耐药或在治疗后复发。因此,需积极探索新型高效...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数十年来,化疗仍然是AML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AML的治疗发生了改变。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耐药或在治疗后复发。因此,需积极探索新型高效低毒的方案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而达到抗肿瘤治疗目的的疗法,其在复发/难治性患者中展现出可观的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有望成为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本文就免疫治疗在AML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右心室压力-应变环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TIPS前、后右心室心肌功能变化
5
作者 徐家宜 袁新春 +4 位作者 胡佳 张哲元 冉洪玲 杨昆 夏侯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右心室压力-应变环(RVPSL)用于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接受TIPS后右心室心肌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6例拟接受TIPS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分别于TIPS前及其后1周、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右心室常规超声心动图参... 目的观察无创右心室压力-应变环(RVPSL)用于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接受TIPS后右心室心肌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6例拟接受TIPS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分别于TIPS前及其后1周、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右心室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右心室应变参数及右心室心肌做功参数;同期纳入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记录上述右心室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组间及肝硬化组内TIPS前、后上述参数,评估肝硬化组TIPS后右心室心肌功能变化。结果各时间点肝硬化组右心室整体做功指数(RVGWI)、右心室整体有效功(RVGCW)及右心室整体无效功(RVGWW)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IPS后1周及1个月,肝硬化组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及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肝硬化组内,TIPS后1周RVGWI、RVGCW及RVGWW均高于TIPS前及TIPS后1个月(P均<0.05),TIPS后1周RVGLS、TIPS后1个月RVGWI均高于TIPS前(P均<0.05)。结论无创RVPSL能较为敏感地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TIPS后右心室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心室压力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相关的核编码线粒体基因及临床信息的综合预后模型
6
作者 克德尔亚·艾山江 傅怡 +2 位作者 赖冬林 邬海龙 龚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线粒体基因和临床信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369例HCC患者和50例肝脏正常对照的...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线粒体基因和临床信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369例HCC患者和50例肝脏正常对照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核编码的线粒体基因(nuclear encoded mitochondrial gene,NEMG)从MitoCarta3.0数据库获得。使用“DEseq2”R包和单变量Cox分析选择与HCC患者OS相关并参与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和细胞凋亡通路的NEMG[(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铰链蛋白(ubiquinol cytochrome C reductase hinge protein,UQCRH)、腺苷三磷酸柠檬酸裂解酶(ATP citrate lyase,ACLY)、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2(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2,PCK2)、Bcl-2同源拮抗剂1(Bcl-2 homologous antagonist/killer 1,BAK1)、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样(Bcl-2/adenovirus E1B interacting protein 3-like,BNIP3L)]。应用多变量Cox回归来确定HCC OS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一个基于独立危险因素(6个NEMG风险特征和TNM分期)的综合预后模型和预后列线图,计算中位预后评分。以中位预后评分作为分界点,将HCC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进行对数秩检验来评估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患者OS的差异。使用“timeROC”软件包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HCC队列(GSE14520)验证综合预后模型对1、3、5年OS的预测性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34例HCC临床样本中验证6-NEMG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ROC分析结果显示,与仅6-NEMG风险特征(1、3、5年AUC分别为0.77、0.66、0.65)或仅TNM分期(1、3、5年AUC分别为0.66、0.67、0.63)相比,该综合预后模型对1年(AUC,0.78)、3年(AUC,0.73)和5年(AUC,0.69)HCC OS显示出更好的预测性能。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OS明显比低风险组差(P=0.001)。此外,在GEO外部队列中发现该预后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1、3、5年AUC分别为0.67、0.66、0.74),高、低风险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TCGA数据的结果一致。在临床HCC队列中,与癌旁肝脏组织相比,除BNIP3L外,其他5个NEMG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上调或者下调。相关性分析显示,在GSE14520与临床HCC队列中预后评分与HCC肿瘤的大小和数量呈正相关。结论·构建并验证了一个将6-NEMG风险特征与TNM分期相结合的HCC预后预测模型。该模型可能有助于HCC患者的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编码线粒体基因 肝细胞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基因表达数据库(GEO) 总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二代基因检查确诊SARS-CoV-2脑炎临床分析
7
作者 聂冲 罗拯 +4 位作者 蒋诗定 刘赣赣 洪道俊 王联群 周益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25-532,共8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者... 目的探讨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者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意识水平下降(5/5)、精神行为异常(2/5)、癫痫发作(2/5)、四肢瘫痪(1/5)、头痛(1/5)。2例患者头颅磁共振(MRI)异常改变,累及颞叶及岛叶、丘脑、海马和脑桥。2例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5例脑脊液NGS检查均显示SARS-CoV-2阳性(序列数41-1620),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人类疱疹病毒1型(序列数21)。5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3例联合糖皮质激素,1例联合免疫球蛋白,所有患者预后良好(mRS:0~2分)。结论SARS-CoV-2因其嗜神经性,可导致脑炎。对于有相关流行病学史且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考虑该病的可能。脑脊液NGS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积极的抗病毒及免疫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脑炎 脑膜炎 临床特征 二代测序 意识障碍 精神行为异常 癫痫 四肢瘫痪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