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工科的材料类专业校内工程实践场所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耐根 唐建成 +2 位作者 徐玉华 李样生 甘祥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2-244,260,共4页
为了加强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部分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主要改造特点为:按生产线模式重建校内工程实践场所,并增设交流讨论空间和相关设施。改造后的实践场所体现了"大... 为了加强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部分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主要改造特点为:按生产线模式重建校内工程实践场所,并增设交流讨论空间和相关设施。改造后的实践场所体现了"大工程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践表明该工程实践场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场所 材料专业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衬底InGaN多量子阱材料生长及LED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莫春兰 方文卿 +2 位作者 刘和初 周毛兴 江风益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1,共4页
利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系统在Si(111)衬底上生长了InGaN 多量子阱LED外延片.为克服GaN与Si衬底之间巨大的晶格失配与热失配,引入了AlN低温缓冲层及富镓的GaN高温缓冲层,在Si(111)衬底上获得了无龟裂的InGaN 多量子阱LED... 利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系统在Si(111)衬底上生长了InGaN 多量子阱LED外延片.为克服GaN与Si衬底之间巨大的晶格失配与热失配,引入了AlN低温缓冲层及富镓的GaN高温缓冲层,在Si(111)衬底上获得了无龟裂的InGaN 多量子阱LED外延材料.在两英寸外延片内LED管芯的工作电压在3.7~4.1V之间,电致发光波长在465~480nm之间,87%的LED管芯的反向漏电流不大于0.1μA,输出光强为18~30m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N 多量子阱 LED 材料生长 SI(111)衬底 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硅衬底 研制 反向漏电流 晶格失配 SI衬底 外延材料 工作电压 发光波长 外延片 缓冲层 IED 热失配 AIN 管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Al_2O_3-TiC/Fe-Al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一 尹传强 +2 位作者 邹正光 李晓敏 周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6,46,共5页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SHS技术,通过铝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TiC/Fe-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HS合成过程中制坯压力、预热时间、稀释剂和碳源对SHS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坯压力在40MPa时,燃烧温度...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SHS技术,通过铝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TiC/Fe-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HS合成过程中制坯压力、预热时间、稀释剂和碳源对SHS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坯压力在40MPa时,燃烧温度与燃烧波速率出现最大值;随着预热时间的延长,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都增加,产物中TiC和Al2O3晶体的晶格间距增大,合成更为完全,产物中只包含有TiC相、Al2O3相、Fe-Al相和α-Fe固溶相;稀释剂会降低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同时使产物的密度降低,且不利于合成产物的形成;与炭黑相比用石墨做碳源时,燃烧温度、燃烧波速率以及产物的密度都高,反映了碳源结构差异对燃烧合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SHS 复合材料 燃烧温度 燃烧波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AZ61镁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志 闫洪 +1 位作者 聂俏 凌李石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1-846,共6页
采用高能超声方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AZ61镁基复合材料,通过SEM和XRD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在Lennard-Jones势函数的基础上对超声分散纳米颗粒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下,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SiC... 采用高能超声方法制备纳米SiC颗粒增强AZ61镁基复合材料,通过SEM和XRD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在Lennard-Jones势函数的基础上对超声分散纳米颗粒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下,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SiC颗粒在AZ61镁合金中得到弥散分布;颗粒之间存在的范德华力使得颗粒连接在一起,范德华力与颗粒半径和颗粒间距离的关系表明:直径为100nm的SiC颗粒之间最大的范德华力约为135nN,分散团聚纳米颗粒的最小压强约为17.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61镁合金 纳米SIC 超声振动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芯的环氧树脂基封装材料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夏小鸽 朱正吼 马广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7,40,共3页
研究了环氧树脂基封装胶对FeCuNbSiB纳米晶磁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芯封装后,磁芯电感值显著下降,在100kHz时电感值下降了10%-45%;封装胶中触变剂、活性填料对磁芯电感值影响非常大,合适的配比有助于封装后磁芯电感值的升高。当触... 研究了环氧树脂基封装胶对FeCuNbSiB纳米晶磁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芯封装后,磁芯电感值显著下降,在100kHz时电感值下降了10%-45%;封装胶中触变剂、活性填料对磁芯电感值影响非常大,合适的配比有助于封装后磁芯电感值的升高。当触变剂量为60%(占环氧树脂)、活性填料量为100%(占环氧树脂)时,磁芯封装后电感量在100kHz下降9.7%,达到最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芯 环氧树脂 封装材料 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吸波复合材料的SMC成型工艺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敏 朱正吼 +2 位作者 郑夏莲 刘吉磊 霍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7-339,344,共4页
以E-51环氧树脂为基体,Fe78Si13B9粉体为吸波剂成功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吸波复合材料板,并对其成型工艺以及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梯度吸波复合材料板呈现出规整的铺层结构,各层间吸波剂含量分布均匀;复合材料... 以E-51环氧树脂为基体,Fe78Si13B9粉体为吸波剂成功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吸波复合材料板,并对其成型工艺以及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梯度吸波复合材料板呈现出规整的铺层结构,各层间吸波剂含量分布均匀;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测得其拉伸强度值为128.03MPa,弯曲强度值为253.04MPa;与此同时,测得吸波剂与环氧树脂不同质量比条件下所制得复合材料板的吸波性能,随着吸波剂含量的增加,反射衰减峰逐渐向低频偏移;当吸波剂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6∶1时,在2.7~18GHz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反射衰减均小于-4dB,表现出优良的吸波性能,从而为下一步的吸波复合材料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模塑料 吸波材料 Fe78Si13B9 力学性能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铁矿原位合成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一 尹传强 +2 位作者 邹正光 周浪 李晓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
钛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充分利用钛铁矿中的钛和铁来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是天然钛铁矿综合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原位铝热、碳热还原法,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合成制备出了TiC-Al2O3/Fe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产物的物相、结构... 钛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充分利用钛铁矿中的钛和铁来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是天然钛铁矿综合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原位铝热、碳热还原法,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合成制备出了TiC-Al2O3/Fe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产物的物相、结构和性能,分析了铝热、碳热的反应过程。实验表明:反应产物主要为TiC相、Al2O3相和Fe相,还有少量Fe-Al相。大部分晶体颗粒尺寸约为3~5μm,分布较为均匀。金属添加剂改善了Fe对陶瓷相的润湿性,同时抑制了Al2O3和TiC间的高温化学反应,减少了气体的放出,界面结合得到了改善,促进了陶瓷材料的烧结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钛铁矿原位 合成方法 放热反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中低频吸声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广斌 朱正吼 夏小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1-863,共3页
以铝纤维、有机胶为主要原材料,制成铝纤维吸声板,并对其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纤维板具有优秀中低频吸声效果,铝纤维板的厚度、密度、背后空腔与材料的吸声性能密切相关。实验显示,当吸声板密度为382kg/m3、厚度为50mm时,平... 以铝纤维、有机胶为主要原材料,制成铝纤维吸声板,并对其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纤维板具有优秀中低频吸声效果,铝纤维板的厚度、密度、背后空腔与材料的吸声性能密切相关。实验显示,当吸声板密度为382kg/m3、厚度为50mm时,平均吸声系数最大为0.65。另外厚度为10mm的吸声板,背后空腔深度为40mm时,平均吸声系数可以达到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纤维 吸声系数 有机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屏蔽材料与吸波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光华 黄少文 易小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材料表征技术是材料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各种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的快速发展,对该类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提出新的要求。系统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定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和吸波性能的方法、装置和工作原理,对各测试方法进行归类,并对... 材料表征技术是材料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各种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的快速发展,对该类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提出新的要求。系统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定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和吸波性能的方法、装置和工作原理,对各测试方法进行归类,并对其使用条件、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吸波材料 电磁性能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粒子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红 刘洋 +2 位作者 袁林 张锦胜 阮榕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28,共6页
总结了近年来银纳米粒子制备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还原法、电子束辐射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合成法等。最后总结了银纳米粒子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即基于微生物和植物的银纳米粒子的绿色制备和应用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还原 微生物合成法 植物合成法 绿色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Mg_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演变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勇 闫洪 陈国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Mg2Si/AM60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搅拌工艺参数对半固态镁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中加入结晶Si后,生成了中国汉字状的Mg2Si增强颗粒。对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温度区间进行机械搅拌,研究发现,搅拌...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Mg2Si/AM60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搅拌工艺参数对半固态镁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中加入结晶Si后,生成了中国汉字状的Mg2Si增强颗粒。对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温度区间进行机械搅拌,研究发现,搅拌温度越高,搅拌速度越大,固相颗粒越细小、均匀和圆整,但温度太高,固相颗粒会熔化,随搅拌时间的延长,固相颗粒先变得细小、均匀和圆整,然后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MG2SI 镁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纳米晶/铁氧体复合材料磁粉芯制备及其软磁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传鹏 朱正吼 黄渝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95-1798,共4页
用Mn-Zn铁氧体溶胶对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包覆,模压成型制备复合磁粉芯,并研究了铁氧体溶胶量、热处理工艺及测试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磁粉芯软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铁氧体溶胶量的增加,磁粉芯的磁导率减小,而Q... 用Mn-Zn铁氧体溶胶对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包覆,模压成型制备复合磁粉芯,并研究了铁氧体溶胶量、热处理工艺及测试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磁粉芯软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铁氧体溶胶量的增加,磁粉芯的磁导率减小,而Q值却随铁氧体溶胶量的增加有微小的增大。复合材料磁粉芯在热处理工艺为2h,500℃时,测试频率为500kHz,磁导率达到最大值。复合磁粉芯的品质因数Q值在200~1000kHz频段中,具有波动性,Q值在500kHz时达到51。测试温度对复合磁粉芯的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均有影响,测试温度从30℃升高到80℃时,磁导率从60.1降低到58.4,变化率为2.8%,而品质因数从59下降到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铁氧体 复合材料磁粉芯 磁导率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钨-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兵发 谭敦强 周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180-183,共4页
研究了几种制备纳米钨-铜复合材料的工艺,介绍了它们的工艺流程,详细讨论了每种工艺的优缺点,旨在为改进工艺、开拓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钨-铜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机械合金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橡胶复合材料薄片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汤振杰 朱正吼 +1 位作者 马广斌 何福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5,共3页
以1mm厚ⅡR薄片为基体,研究了其中炭黑、中空玻璃微珠、铝粉含量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1mm厚ⅡR薄片的第一吸声频带为3150-5000Hz,吸收峰频率为4000Hz,吸声效果以中空玻璃微珠最好,炭黑次之;当玻璃微珠/IIR=0.5时,材料出... 以1mm厚ⅡR薄片为基体,研究了其中炭黑、中空玻璃微珠、铝粉含量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1mm厚ⅡR薄片的第一吸声频带为3150-5000Hz,吸收峰频率为4000Hz,吸声效果以中空玻璃微珠最好,炭黑次之;当玻璃微珠/IIR=0.5时,材料出现第二个吸收频带2000-3000Hz,第二吸收峰频率为2500Hz,在频率为2500Hz处其最高吸声系数达0.15;当铝粉/IIR=(0.5-1.0)时,随着铝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第一吸收频带逐渐向低频移动。在玻璃微珠/ⅡR、铝粉/ⅡR材料中加入金属网,可以有效地强化复合材料的低频吸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橡胶 吸声系数 玻璃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纳米晶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软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达国 徐贝贝 +2 位作者 朱正吼 姚爱民 黄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201-203,211,共4页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经热处理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环形树脂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非晶粉体退火工艺、纳米晶粉体含量及复合材料退火工艺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μi和Q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经550℃...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经热处理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环形树脂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非晶粉体退火工艺、纳米晶粉体含量及复合材料退火工艺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μi和Q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经550℃×0.5h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粉体为组元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μi最大,为2.528,Q值最小,其中心频率(34.426MHz)对应的Q值为72.4;随着纳米晶粉体含量的增加,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μi增大,Q值减小;去应力退火可以提高树脂基磁性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μ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NbSiB非晶态合金 复合材料 软磁性能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晶须/MCPA6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伯芬 王俊杰 +2 位作者 杨桂生 李知远 李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36,共3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制备了硅灰石晶须/浇铸尼龙6(MCPA6)复合材料,探讨了硅灰石晶须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强机理。FTIR结果表明硅灰石晶须加入未改变MCPA6的化学结构,复合材料属于物理共混改性。SEM分析显示硅灰石晶须的用... 采用阴离子聚合制备了硅灰石晶须/浇铸尼龙6(MCPA6)复合材料,探讨了硅灰石晶须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强机理。FTIR结果表明硅灰石晶须加入未改变MCPA6的化学结构,复合材料属于物理共混改性。SEM分析显示硅灰石晶须的用量决定了两相界面的黏结状态;当硅灰石晶须质量分数为5%时,晶须能均匀地分散在复合材料中,界面相容性好,此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与纯MCPA6相比,硅灰石晶须/MC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5.3%、71.5%和58.5%,吸水率降低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晶须 浇铸尼龙6(MCPA6) 复合材料 形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的挤压成形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勇 张丽 +1 位作者 郭洪民 杨湘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3-1008,共6页
基于大块非晶在过冷液相区间具有较好的热塑性成形特点,选择铜基非晶Cu40Zr44Ag8Al8和铜合金,通过挤压成形工艺,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在703 K和挤压速度为0.4 mm/min下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挤压,获得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棒... 基于大块非晶在过冷液相区间具有较好的热塑性成形特点,选择铜基非晶Cu40Zr44Ag8Al8和铜合金,通过挤压成形工艺,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在703 K和挤压速度为0.4 mm/min下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挤压,获得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棒材。通过光学金相(O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维氏硬度测试(HV)对挤压变形前、后芯部非晶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芯部非晶在挤压前期呈不均匀分布,而后分布非常均匀;结合XRD、DSC和硬度的结果分析,在703 K下挤压后,芯部非晶没有发生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非晶 热塑性成形 复合材料 晶化 过冷液相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78Si13B9/铁氧体复合材料磁粉芯制备及其软磁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钟传鹏 朱正吼 黄渝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0-921,共2页
用Mn-Zn铁氧体溶胶对非晶Fe78Si13B9粉体包覆,模压成型制备了复合磁粉芯,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磁粉芯的软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铁氧体粉体在500℃×2h的热处理条件下逐渐生成,并在非晶Fe78Si13B9颗粒表面较好包覆;铁氧体溶胶的加入,大... 用Mn-Zn铁氧体溶胶对非晶Fe78Si13B9粉体包覆,模压成型制备了复合磁粉芯,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磁粉芯的软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铁氧体粉体在500℃×2h的热处理条件下逐渐生成,并在非晶Fe78Si13B9颗粒表面较好包覆;铁氧体溶胶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非晶Fe78Si13B9磁粉芯的品质因数Q值。当铁氧体溶胶量为7%、30℃的测试温度时,Fe78Si13B9/铁氧体复合材料磁粉芯的磁导率在1MHz时达到最大值32,Q值高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磁粉芯 磁导率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智能处理与制造(IPMM)与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旭波 赵丽 +1 位作者 郭洪民 叶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8-112,共5页
介绍了材料智能处理与制造(IPMM)的概念,结合半固态成形技术特点,分析了材料智能处理在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中的应用结合点,从材料成形的模拟仿真预测、工艺过程的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器的研究和控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 介绍了材料智能处理与制造(IPMM)的概念,结合半固态成形技术特点,分析了材料智能处理在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中的应用结合点,从材料成形的模拟仿真预测、工艺过程的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器的研究和控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智能处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MM 半固态 模拟仿真 智能控制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粉体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慧芳 朱正吼 徐雪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超细 Ni 粉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的性质,是良好的电、磁热敏材料,在吸波树脂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首先制备出了Ni粉体团聚体,着重研究了Ni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分散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水合肼溶液还原硫酸 Ni 的方法能够制备出颗粒... 超细 Ni 粉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的性质,是良好的电、磁热敏材料,在吸波树脂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首先制备出了Ni粉体团聚体,着重研究了Ni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分散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水合肼溶液还原硫酸 Ni 的方法能够制备出颗粒呈多角形、平均粒径为11.1μm 的 Ni 粉体;Ni 粉以 SDS为分散剂,在水中经过球磨机或高速分散机分散后,Ni粉粒径达到3.28μm,且粒径保持5 d以上;然后,制备了Ni粉体/环氧树脂吸波树脂,采用同轴电缆法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研究表明,Ni 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0.5-12 GHz 频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磁损耗,在频率〉12 GHz 时,材料表现出较好的介电损耗模式;Ni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与空气的电磁匹配特性在频率低于8 GHz 时非常好,且频率越低,复合材料板与空气电磁匹配特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粉体 电磁参数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