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的老人形象塑造及其反思
1
作者 袁循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老人形象“多数”是负面的,即作为封建家长专制扼杀人性的代表,其塑造与研究具有观念化特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与对封建专制批判、青春崇拜、倡导西方个性启蒙与人性解放有关。不过,中国现代作家还塑造了另一类老人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的老人形象“多数”是负面的,即作为封建家长专制扼杀人性的代表,其塑造与研究具有观念化特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与对封建专制批判、青春崇拜、倡导西方个性启蒙与人性解放有关。不过,中国现代作家还塑造了另一类老人形象,这在林语堂、废名、沈从文、萧红等人笔下多有体现。此类老人具有中国传统美德,随时代之变呈现代品质,这是长期被专制异化家长形象遮蔽的重要存在。此类作家多为传统型的,也有学贯中西的,还有重文化反思的。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老人形象塑造的科学研究,有助于拓展研究视野,深化对作家作品的认知,改变思想观念,重获文化价值的选择认同;对于应对老龄化、完善家庭教育、确立中国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老人形象 观念化塑造 辩证理解 反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文学性维度及其限度
2
作者 王兆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8,共11页
文学批评的文学性要在审美意义上实现增值,需要打破现有观念与规约,进入一个多维度的理解空间。这包括天、地、人、文、心五个维度,并且需要进入“天地道心”“文心”“人心”之中。以“天地之道”超越“人之道”,以“人之道”“文心”... 文学批评的文学性要在审美意义上实现增值,需要打破现有观念与规约,进入一个多维度的理解空间。这包括天、地、人、文、心五个维度,并且需要进入“天地道心”“文心”“人心”之中。以“天地之道”超越“人之道”,以“人之道”“文心”“人心”克服天地之道的局限,才能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本体性、文学性、精神性。从多维度理解文学批评的文学性也要注意强化贴近文本、透入心灵、突显育化,否则就容易陷入空洞玄虚、知识崇拜、理论固化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性 多维度 增值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本体论”的提出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建构
3
作者 袁循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当今中国的文学本体论研究面临着地理维度的缺失。站在文学地理学的立场上提出构建文学“地理本体论”的设想能在一定意义上引导文学地理学对文学的本质、起源、发生、形态与发展等问题作出新的思考,形成和完善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 当今中国的文学本体论研究面临着地理维度的缺失。站在文学地理学的立场上提出构建文学“地理本体论”的设想能在一定意义上引导文学地理学对文学的本质、起源、发生、形态与发展等问题作出新的思考,形成和完善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体系,有助于推动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本体论” 文学地理学 学科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与返源:论海德格尔技术批判的始源意义
4
作者 程党根 程炜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9,197,共16页
学界对于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的再批判主要持三种态度:无知论、过时论和欠缺论。无知论否认技术与技艺之间的差别,认为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出于一种对技术历史及其含义的无知。过时论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 学界对于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的再批判主要持三种态度:无知论、过时论和欠缺论。无知论否认技术与技艺之间的差别,认为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出于一种对技术历史及其含义的无知。过时论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已经跟不上潮流。欠缺论认为海德格尔对于技术本质的界定存在着一个结构上的缺陷,应当用历史的和政治的维度补足海德格尔的世界和技术概念的内涵。无知论所依赖的是人与自然之间源初的现象关系;过时论所倚靠的是技术与世界之间源初的存在关系;欠缺论所立足的是此在与世界之间的生存关系。无论是无知论、过时论还是欠缺论,都只有在海德格尔现象学和存在论的意义上才能提出并得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技术再批判理论 无知论 过时论 欠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陆互动视域下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学的思想史意义
5
作者 徐福来 宋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3,共10页
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学是朱熹、陆九渊思想交流的一次重要活动,是朱熹高度认可陆九渊思想的典型案例。从朱陆对义利之辨的不同解读模式来看,陆九渊讲学的确有超出朱熹的地方。朱熹采取以文本为中心的经学注解模式,将经典文本视为与主体... 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学是朱熹、陆九渊思想交流的一次重要活动,是朱熹高度认可陆九渊思想的典型案例。从朱陆对义利之辨的不同解读模式来看,陆九渊讲学的确有超出朱熹的地方。朱熹采取以文本为中心的经学注解模式,将经典文本视为与主体相对的诠释对象,围绕经典文本的字词及其内在逻辑展开,密切关注经典文本本身的义理。陆九渊则采取主体凸显的心学解读模式,重视解读者和听者的主体性发挥,经典文本只是圣贤主体性发挥的结果。陆九渊的解读以解读者、听者与圣贤三者的共同内在心理机制为基础,整个解读活动侧重于经典文本对解读者和听者为学工夫的指导。相比于公共性的文本问题来说,陆九渊这种工夫指导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切己的个体性价值。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学对于朱陆关系尤其是朱熹的思想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义利之辨 朱陆互动 白鹿洞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对国家的理念预制与现实考量
6
作者 詹世友 许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5,共12页
康德的国家学说是从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中推演出来的,所以,他首先要形成一个国家的理念,给出国家的理念所应该包括的基本概念,如源始契约的理念、最高权威、国家公民的法律属性等等,并主张只有共和制的国家才能符合国家的理念,能满足分... 康德的国家学说是从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中推演出来的,所以,他首先要形成一个国家的理念,给出国家的理念所应该包括的基本概念,如源始契约的理念、最高权威、国家公民的法律属性等等,并主张只有共和制的国家才能符合国家的理念,能满足分配正义的要求,实现公民的法权。康德把国家的理念作为原型。与之相比较,现实中的国家都有各自的缺陷,统治者需要按照这一原型对现实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已经进入法权状态的国家中,人民对统治者和执政者都没有抵抗和革命的法权,但要设计一种可以表达异议并力图改善执政方式的制度;如果已经发生了革命,人民对新的统治结构有服从的义务。如果社会没有进入法权状态,或统治者直接违背公民的法权,则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并促使国家进入法权状态和完善的公民政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国家的理念 法权 现实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方向
7
作者 詹世友 陈赫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9,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处于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之中,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关系结构,型构党的领导贯穿全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良序社会格局;构建... 中国式现代化处于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之中,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关系结构,型构党的领导贯穿全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良序社会格局;构建融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经济伦理制度,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效能,以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使共同富裕道路取得更为实质的进步;处理好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引导与道德观念的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道德品质塑造凝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以“第二个结合”深化现代社会的精神教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焕生机,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生命的活力。这四个方面都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方向,合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追求 伦理精神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永久和平”:从哲学目标到政治的最高善
8
作者 詹世友 傅适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康德期望哲学发展也应达到永久和平状态。通过理性批判而确定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各自界限,使它们不相互越界,则我们就能消除哲学的无序争执,达到哲学的永久和平。同样,世界政治达到永久和平也是可能的,即通过实践理性批判,确定来自纯... 康德期望哲学发展也应达到永久和平状态。通过理性批判而确定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各自界限,使它们不相互越界,则我们就能消除哲学的无序争执,达到哲学的永久和平。同样,世界政治达到永久和平也是可能的,即通过实践理性批判,确定来自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的法权原则,并要求世界各国都遵守国内法权、国际法权和世界公民法权,就既要让战争状态促使人类的自然禀赋得到活跃的发展,又要把它约束在法权原则即他提出的确定条款和临时条款之下,同时还需要两条附属条款即大自然机械作用的保障条款和作为秘密条款的对道德的政治家的期望,才能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只能努力行进在不断接近永久和平的途中。这体现了康德高远的理论雄心和政治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权概念 永久和平 哲学目标 政治的最高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培育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向绪伟 张芳霖 谭琪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
大学生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资源。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无论是对保证国家道路的运行方向、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还是对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和大学生人格完善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主客观条... 大学生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资源。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无论是对保证国家道路的运行方向、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还是对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和大学生人格完善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交互制约,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培育实践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培育的视角,积极建构大学生文化认知语境、校园文化生活语境、社会文化管理语境,以期形成有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外在环境,切实映照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意识形态安全观 培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解说系统探讨——以南昌市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平芳 朱美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3-187,共5页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旅游者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但是,绿色旅游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其解说系统具有特定的对象、媒...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旅游者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但是,绿色旅游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其解说系统具有特定的对象、媒体、内容、目的、功能和构成。因此,只有遵循特定的构建模式,才能让红色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旅游解说系统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述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建次 潘牡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4期48-52,共5页
新时期以来,我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为1、理论倡导和探讨从无到有,不断深入;2、研究工作由零碎到形成规模,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3、对文学研究的梳理总结形式逐渐多样化,研究品格不断提高。
关键词 新时期 古典文学 学术史研究 历程 成就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媒介批判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倩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媒介批判意识是受众主体性的表现,强调受众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时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主要是指其使用信息的主动意识和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精英的受众群体之一,也是信息时代新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新媒介素养教育的... 媒介批判意识是受众主体性的表现,强调受众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时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主要是指其使用信息的主动意识和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精英的受众群体之一,也是信息时代新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大学生媒介批判意识,以增进其对各种传媒知识的主动认知,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接收及分析新传媒的讯息,做自主的受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介素养 教育 批判性思维 媒介批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文学纵览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7-114,共8页
中国女性文学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 ,穿越时空 ,把女性自己写进文本 ,在历史长河留下了稀疏却温暖的灯光 ;“五四”运动将中国女性文学喷发成潮流 ,近百年来 ,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上寻觅探求 ,并由外部世界逐步向女性内部... 中国女性文学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 ,穿越时空 ,把女性自己写进文本 ,在历史长河留下了稀疏却温暖的灯光 ;“五四”运动将中国女性文学喷发成潮流 ,近百年来 ,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上寻觅探求 ,并由外部世界逐步向女性内部空间挺进 ,在爱情、事业、姐妹情等古老又新奇的层面进行了执著又迷惘的文化探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性文学 文学评论 女性意识 独立意识 个人化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万里饮茶情结的成因与茶诗创作风貌
14
作者 陆坤 李精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杨万里饮茶情结的形成,既受宋代饮茶之风盛行的影响,又与其廉介清洁的性格气质、以茶会友的社交习俗、出身茶乡的文化渊源以及担任茶官的人生经历有关。杨万里的茶诗,或记录茶事,或书写茶俗,或抒发茶趣,蕴含丰富茶文化,充满浓厚禅趣,语... 杨万里饮茶情结的形成,既受宋代饮茶之风盛行的影响,又与其廉介清洁的性格气质、以茶会友的社交习俗、出身茶乡的文化渊源以及担任茶官的人生经历有关。杨万里的茶诗,或记录茶事,或书写茶俗,或抒发茶趣,蕴含丰富茶文化,充满浓厚禅趣,语言活泼而善于变化,重视味外之味,有与前贤相通的艺术共性,也有独出机杼的艺术个性,在宋代茶诗中别具一格,生动展现了宋代文人丰富多彩的饮茶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饮茶情结 成因 茶诗创作 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儿童文学奖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琳 孙清琨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17,共5页
21世纪以来,儿童文学以强劲势头推动着我国少儿图书市场行情一路高涨。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奖——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进行比较研究,对其过去10年中的获奖作品进行多维度的讨论分析,以期为儿... 21世纪以来,儿童文学以强劲势头推动着我国少儿图书市场行情一路高涨。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奖——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进行比较研究,对其过去10年中的获奖作品进行多维度的讨论分析,以期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茧而飞——评王韵的散文创作
16
作者 王兆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在山东作家群中,王韵通过攀援式努力,获得了可喜的写作成绩。王韵散文通过底层悲苦、疾病、贫穷的书写呈现真实的生命底色,以“大我”与心灵的花开超越“小我”与苦闷,在颇具张力的叙述中充满着诗情画意。这是火中涅槃后获得的新生,也... 在山东作家群中,王韵通过攀援式努力,获得了可喜的写作成绩。王韵散文通过底层悲苦、疾病、贫穷的书写呈现真实的生命底色,以“大我”与心灵的花开超越“小我”与苦闷,在颇具张力的叙述中充满着诗情画意。这是火中涅槃后获得的新生,也是一种淬火式的自我锻造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韵 苦难书写 自我超越 心灵花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博客使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智斌 赵颖彦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70,共4页
博客在大学生中是一种时尚的网络应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博客的内容及其包装的考察,揭示出大学生在博客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利用互联网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大学生 博客 传媒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是《大学》次序,诚意最要”——论朱子《大学章句》“诚意”章的诠释意义 被引量:16
18
作者 许家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5,共8页
朱子《大学章句》极为重视"诚意",认为它是"自修之首",并耗尽毕生精力为之作解,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一,朱子基于性善论和工夫论立场,对诚意、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内涵作了独特阐发。其二,朱子具有通贯视野,将诚... 朱子《大学章句》极为重视"诚意",认为它是"自修之首",并耗尽毕生精力为之作解,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一,朱子基于性善论和工夫论立场,对诚意、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内涵作了独特阐发。其二,朱子具有通贯视野,将诚意与自欺、自慊、慎独诸概念贯穿起来,分别视为诚意之内核、体验、工夫,共同构成"诚意"这一有机整体。进而阐发诚意与致知、正心之知行、先后、主辅、轻重关系,展现了工夫的独立性与连续性。其三,朱子本章之解在不断突破自我的修改历程中进行,朱子长期以来只是将诚意与自欺联系,直至生命最后数年才将诚意、自欺、自慊、慎独通贯诠释。总之,朱子紧紧围绕致知与涵养这一道德工夫对诚意作出的新诠,对"诚意"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哲学经典的诠释亦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大学章句》 诚意 自修之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艺评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侧记——以钟山书院、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嫩生 陈海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33-36,共4页
课艺评点为清代一些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都很重视文学创作的承嗣与求新、重视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对生徒习作的褒扬,前者偏重于内容分析,尤其是道德教化渗,透而后者偏重于艺术评价与考据评判,前者对内发... 课艺评点为清代一些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都很重视文学创作的承嗣与求新、重视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对生徒习作的褒扬,前者偏重于内容分析,尤其是道德教化渗,透而后者偏重于艺术评价与考据评判,前者对内发性文学创作有所关注,而后者对地位卑微的词作积极肯定。这些评点对于提高生徒的文学创作水准、拓宽生徒的文学创作视阈以及增强生徒的文学创作自信心等方面大有裨益。不过,由于二者过于重视表彰成就而忽视揭示缺点,因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徒更好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文学教育 钟山书院 经古精舍 课艺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岩 李慧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5,共4页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在传入我国之后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学相结合,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鲁迅、郭沫若等对意识流理论与技巧的关注与尝试,新感觉派小说...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在传入我国之后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学相结合,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鲁迅、郭沫若等对意识流理论与技巧的关注与尝试,新感觉派小说对意识流手法、技巧的采纳与运用,新时期小说对意识流理论、观念与技巧全方位的借鉴与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 技巧 新感觉派 新时期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