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分析与控制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向速林 王全金 徐刘凯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57-360,共4页
为掌握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通过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响,以期为有针... 为掌握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通过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响,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系统归纳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控制方法,并结合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重点阐述了鄱阳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区域 农业非点源污染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鄱阳湖总悬浮物浓度监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江辉 刘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7-90,共4页
为了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对湖泊水质进行连续、大范围的监测,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体实测高光谱的特征分析,采用分期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总悬浮物(TSS)浓度反演模型,利用MOD IS影像反演鄱阳湖TSS浓度的空间分布,并分析其时空分... 为了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对湖泊水质进行连续、大范围的监测,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体实测高光谱的特征分析,采用分期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总悬浮物(TSS)浓度反演模型,利用MOD IS影像反演鄱阳湖TSS浓度的空间分布,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是反演水质参数TSS的敏感波段,在同一环境下分析,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提高TSS浓度遥感反演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因此,利用MOD IS数据遥感反演模型监测分析湖水水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物(TSS) 遥感 时空特征 MODIS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向速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2-1293,共2页
在浅析鄱阳湖水环境状况及非点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非点源污染特点与成因,重点阐述了鄱阳湖区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技术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鄱阳湖区域 非点源污染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透明度遥感反演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江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对鄱阳湖实测光谱的特征分析,结合透明度野外量测,利用MODIS影像分期统计回归方法反演得到透明度信息和分析其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是反演水质参数透明度的敏感波段,鄱阳湖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透明度变化较大... 通过对鄱阳湖实测光谱的特征分析,结合透明度野外量测,利用MODIS影像分期统计回归方法反演得到透明度信息和分析其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是反演水质参数透明度的敏感波段,鄱阳湖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透明度变化较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与实测数据吻合。利用该遥感模型可以实现大面积鄱阳湖透明度实时动态监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透明度(SD) 遥感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3-16,共4页
以鄱阳湖水环境为例,利用G IS技术设计与开发了鄱阳湖水环境信息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及系统所实现的功能。系统的建立可以对已有水环境相关资料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水资源信息的基本管理及水质的可视化分析,为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开发... 以鄱阳湖水环境为例,利用G IS技术设计与开发了鄱阳湖水环境信息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及系统所实现的功能。系统的建立可以对已有水环境相关资料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水资源信息的基本管理及水质的可视化分析,为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对保护鄱阳湖湖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中游水利枢纽群生态优化调度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邹淑珍 吴志强 +1 位作者 张铭 李霖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5,共5页
针对水利枢纽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鱼类产卵期较大时间尺度(月为周期)的河道生态蓄水过程和小时间尺度的场次模拟生态洪水过程2种工况,建立赣江中游万安、石虎塘和峡江梯级枢纽群联合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分析生态调度对水库群经... 针对水利枢纽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鱼类产卵期较大时间尺度(月为周期)的河道生态蓄水过程和小时间尺度的场次模拟生态洪水过程2种工况,建立赣江中游万安、石虎塘和峡江梯级枢纽群联合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分析生态调度对水库群经济效益的影响。数学模型中生态流量过程为约束条件之一,以水库群发电量最大作为调度目标,求各水电站的流量过程和发电量,采用逐次优化算法(POA)。结果表明,考虑生态调度后,系统总体发电量减少约185万kW·h,减少1.65%,对水库经济效益即总发电量的影响不大,实施水利枢纽群生态优化调度有利于减缓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态调度 赣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尾闾区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量:3
7
作者 向速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8-80,84,共4页
为了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选择鄱阳湖尾闾区典型的粮田和菜地作为研究区,通过室内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利用SCS模型估算了赣江下游尾闾区次降雨径流量及氮、磷输出负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润情况及土地利用类型对... 为了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选择鄱阳湖尾闾区典型的粮田和菜地作为研究区,通过室内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利用SCS模型估算了赣江下游尾闾区次降雨径流量及氮、磷输出负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润情况及土地利用类型对降雨径流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土壤干旱与湿润情况下,菜地的径流量均小于粮田的径流量;在土壤为湿润状况下,氮、磷输出负荷明显高于干旱土壤的输出负荷,而且菜地中不同形态的氮、磷输出负荷均略高于粮田的中氮、磷输出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 降雨径流 土地利用类型 SCS模型 赣江尾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