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损伤与24小时鞘内免疫球蛋白G合成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傅珏 周月平 +1 位作者 余莎莎 朱德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损伤与24 h鞘内免疫球蛋白G(IgG)合成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腰椎穿刺免疫学检查与肌电图检查确诊的GBS患者69例,回顾...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损伤与24 h鞘内免疫球蛋白G(IgG)合成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腰椎穿刺免疫学检查与肌电图检查确诊的GBS患者69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24 h鞘内IgG合成率将患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正常组与偏高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清蛋白/血清清蛋白(QALB)将患者分为血-脑脊液屏障正常组、轻度损伤组、中度以上损伤组,并观察3组间24 h鞘内IgG合成率的变化;分析QALB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的相关性。结果 GBS患者根据24 h鞘内IgG合成率分为正常组34例,偏高组35例。两组性别、年龄、残疾量表评分、颅神经症状、自主神经症状、麻木症状、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高组QALB、脑脊液清蛋白、脑脊液IgG、脑脊液IgG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1)。GBS患者根据QALB分为血-脑脊液屏障正常组20例、轻度损伤组26例及中度以上损伤组23例。3组24 h鞘内IgG合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度以上损伤组24 h鞘内IgG合成率高于血-脑脊液屏障正常组(F=6.20,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ALB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呈正相关(rs=0.66,P<0.01)。结论 24 h鞘内IgG合成率随血-脑脊液屏障损伤而增加,QALB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有助于GBS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脑屏障 QALB 24 h鞘内IgG合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的颞叶脑炎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傅珏 周月平 +4 位作者 陈早根 姜晨辉 许建斌 姚华娟 朱德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颞叶脑炎(temporal lobe encephalitis,TE)的临床表现、生化、神经影像和脑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脑组织病理或脑脊液免疫学检查诊断为TE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和脑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4例呈急性起病,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颞叶脑炎(temporal lobe encephalitis,TE)的临床表现、生化、神经影像和脑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脑组织病理或脑脊液免疫学检查诊断为TE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和脑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4例呈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或癫痫发作,2例呈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反应迟钝或智能下降;神经影像示病灶累及颞叶内侧白质及侧脑室旁白质,颅脑CT呈低或等密度,MRI呈长T1长T2信号,T2FLAIR高信号,DWI等/高信号,Gd略强或无强化信号,MRA示颅内血管未见异常;2例患者行颞叶脑组织病理活检,光镜下示脑实质血管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淋巴细胞浸润,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呈袖套状,部分神经细胞胞浆红染,细胞核固缩或消失,并可见神经细胞卫星现象。结论 TE以精神异常或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以不对称性、单灶或多灶、颞叶内侧脑白质免疫炎性反应信号改变为特点,脑组织病理为变质性炎症改变,上述临床、影像与病理特点有利于TE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颞叶 临床表现 神经影像 脑组织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