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教育强国之“道”与加快教育现代化之“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钟贞山 赵晓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23-129,共7页
建设教育强国之"道"在于加快教育现代化之"理"中,教育强国的价值目标实现源自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之中,加快教育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实现提供路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追求,成为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之"道"在于加快教育现代化之"理"中,教育强国的价值目标实现源自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之中,加快教育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实现提供路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追求,成为建设教育强国之"道"的核心价值。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战略保障,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动力,成为加快教育现代化之"理"的行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现代化 人民满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约束力的心理维度与培养途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建华 陈倩 王利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6-160,共5页
内约束力是个体受生物向群性和后天社会化的双重作用,发自内心的以善为取向对自我行为约束的一种内部力量。面对人们在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和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时显现的非理性心态和非理性行为,强制手段包括法律、纪律等进行外约... 内约束力是个体受生物向群性和后天社会化的双重作用,发自内心的以善为取向对自我行为约束的一种内部力量。面对人们在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和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时显现的非理性心态和非理性行为,强制手段包括法律、纪律等进行外约束效果有限,来自人内心的对自我欲望与行为理性约束的力量是强大的。内约束力包含群性认知、关怀社会、抵制诱惑、抑制冲动和友好交往五个心理维度,可以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固化于身加以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约束力 向群性 向善性 心理维度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人: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的人性范式 被引量:2
3
作者 钟贞山 孙梦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49,共3页
社会生态人是指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处理人与社会及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创造和培育... 社会生态人是指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处理人与社会及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创造和培育着新型的人性模态,并实现着对人的重新塑造。社会生态人人性内涵与科学发展观的人性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提供了合理的人性范式,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理想实践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人 科学发展观 人性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人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钟贞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31,共6页
社会生态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以人—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环境)和谐共生为精神旨归,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际、代内公平为根本规范,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社会生态人关于人与自然的... 社会生态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以人—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环境)和谐共生为精神旨归,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际、代内公平为根本规范,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社会生态人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孕育着生态伦理价值;人与社会协同进化倡导社会和谐的价值实践表现着社会生态人的和谐伦理价值;社会生态人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追求,担当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代内代际公平的社会历史责任,展示着社会生态人的责任伦理价值;社会生态人不仅是对个体人性的理想期待,也是社会组织、单位和社会群体的思维和行为的象征和典型代表,是集体意志的理想代言人,内涵着制度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人 人性假设 伦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假设的理论发展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钟贞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0,共4页
人性假设是一种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人的方法论,并为人的研究提供基点和参照系。"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生态人"等人性假设是人性研究与人性实践在相关领域的人性概括和具体应用... 人性假设是一种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人的方法论,并为人的研究提供基点和参照系。"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生态人"等人性假设是人性研究与人性实践在相关领域的人性概括和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存在性决定了人性处于动态生成中,人性假设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人性假设理论为人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为人性涵化提供了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人性发展提供了实现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性假设 人性发展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性假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钟贞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2,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新型的人性承载对象,社会生态人人性假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理的人性范式,承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行为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新型的人性承载对象,社会生态人人性假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理的人性范式,承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行为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对人的素质品质的现实期待和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生态人 人性假设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